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村劳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劳动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大批新农村劳动者,是时代赋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及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农村成人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分析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认为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缺乏系统的管理体制、政府统筹力度不够、经费短缺、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农村成人教育内容单一等5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从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功能、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体制、确保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结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由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的。连接农村、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办学理念落后、服务能力弱、面对部属高校和专门性科研机构的竞争、政府和社会支持不够等,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利条件。政府要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地方高校应更新观念,重新定位,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育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力度.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干部、农民的专业素质不高,科技水平低下,这一现状既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完善,也不适合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笔者结合在北京、辽宁两地农村的实地调研,探讨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意义,对通过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竞争力的瓶颈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和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对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的论述,理清了农村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共同原动力、互相促进发展、同一主体等因果、时空、社会方面的关系,进而从思想观念、组织形式、人员分类、管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8.
邱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12-4714
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手段,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农村成人教育具有有效需求不足等多重需求特征,其需求受农民愿望、支付能力和教育的可获得性等因素影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需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农民受教育愿望;降低教育费用,加速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进程,提高农民支付能力;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创新办学模式和教育培训方式,增强教育供给。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和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致富能力,而其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鲍淑红 《甘肃农业》2009,(9):7-7,11
宁夏固原市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生活水平总体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够,村级公路简易,村容村貌不整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息化发展缓慢;农村生态环境脆弱,持续发展能力低,  相似文献   

11.
分析湖州市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湖州市通过广泛营造氛围,协调多方参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解决当前社会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乡镇成校"硬件"与"软件"建设不足、农村居民对成教工作缺乏足够认识与重视等问题,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路子,打造终身教育的体系,实现农村成人教育的现代化,以最终实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开展新农村社区化管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对农村社会的服务和管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也多层次、多样化。改革旧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一种覆盖农村全体群众的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新社区转变,成了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邱雪梅 《吉林农业》2010,(10):21-22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育资源零散,体系不够健全,并提出了整合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水泉 《新农村》2007,(4):37-38
德清县钟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省级示范性成校,浙江省首批命名的省级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2005年被确定为湖州市区域性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学校抓住创建中心成校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区域性成校优势,扎实工作,加快成教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管理更趋完善。根据区域性中心成校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促进成人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1.创建区域性中心成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钢领,…  相似文献   

15.
简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国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12-3213
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亟待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提出新农村建设应从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区别情况,分类引导、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等基础抓起,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培养一批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也就是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时期、新形式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实际,在分析河南省项城市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强化政府行为,培育新型农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现,存在问题较多,不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是一大批具有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的新型劳动者,而这一大批新型劳动者培养的关键在于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较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巨大障碍。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劳动者的客观要求。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当务之急是抓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开展技术培训;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不仅是农民自身发展之需,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从办学体制、组织、内容、形式、质量、设施等多方面,论述了进一步深化我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