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蛋鸡啄羽是现代养殖中有严重生产且尚未解决的行为问题之一。该文主要探讨恐惧情绪对蛋鸡啄食羽毛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第9~10周海兰白羽蛋鸡雏200只,随机分为20个栏进行饲养,在29周龄时对所有蛋鸡进行行为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在所有鸡中随机选取40只存在严重啄食羽毛行为的鸡以及40只非啄羽鸡,将存在严重啄食羽毛行为的鸡纳入啄羽组(n=40),非啄羽鸡纳入非啄羽组(n=40),并比较2组严重啄食羽毛行为次数以及被啄鸡羽毛损伤情况,应用Spearson法分析蛋鸡恐惧情绪与严重啄食羽毛行为行为的相关性。结果:高啄羽组TI持续时间、NO评分均高于低啄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啄羽组行走潜伏期、步数均低于低啄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羽毛损伤状况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蛋鸡TI持续时间、NO评分等恐惧行为测试评分与严重啄食羽毛行为行为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蛋鸡出现恐惧情绪可导致其出现严重啄羽毛行为。  相似文献   

2.
啄羽和同类相残一直是蛋鸡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啄羽的发生常无法预料 ,尤其在非笼养鸡舍中 ;其后果轻则仅羽毛损失 ,重则躯体受伤甚至死亡。尽管人们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对这一伤害行为的原因尚未充分了解 ,现在只是知道以下因素与啄羽的发生有关 :光照、饲养密度、鸡群的大小、饲养环境以及遗传因素 ,等等。近年来 ,有人提出 ,啄羽损害程度的不断增大可能与日粮配合愈来愈多地依赖于植物蛋白质有关 ,而这又与一些别的因素有关 :鱼粉的价格过高 ,对肉骨粉的禁用令。蛋鸡业的许多报告表明 ,在日粮中使用动物蛋白质可有效防止啄羽的发生 ,…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鸡集约化发展,鸡啄羽的情况比较常见。由于鸡只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一旦有个别鸡只出现啄羽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查到原因,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鸡群中很快发生大面积啄羽情况,生产中将这种现象称为鸡啄羽癖,能够给鸡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引起鸡啄羽的具体原因,在生产中有效进行预防,并且出现啄羽情况时,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保证鸡群尽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鸡啄癖是禽类生产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恶癖,给饲养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鸡啄癖是因为环境应激、饲料配制不当和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引起的综合性病症。主要分为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和啄趾癖等,其中在鸡养殖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啄肛、啄羽、啄趾、啄鸡冠、啄肉髯、啄鸡蛋和啄异物等异常行为,该种疾病会在鸡生产的任何阶段发生,但以雏鸡发病最为严重。近些年,随着望都县规模化养鸡产业不断发展,该种恶癖呈现高发趋势,做好该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鸡群饲养管理中,啄癖是最为常见而严重的问题。此病害易发雏鸡群和青年鸡群,而尤为常见蛋鸡和种鸡群。饲养管理不善、日粮配比不当、饲养环境不适宜、其他疾病感染等因素,均可诱发鸡啄癖病例出现。鸡啄癖临床根据啄食部位不同,可细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蛋癖、啄趾癖、啄肉癖及其他的异食癖。一旦有啄癖出现,将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增加鸡群病死率,带来甚为惨重的经济损失。针对此,针对性分析啄癖的诱发因,并做好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鸡群养殖生产是  相似文献   

6.
随着散养方式的增加,蛋鸡啄羽率也随之上升。但对啄羽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依据低死亡率的禽种改良和天然养殖条件的提供,可降低啄羽和同类相残行为的发生率。下一步将把这些发现转化为蛋鸡商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1前言啄羽(FP)是典型的禽类的特异性行为,即啄其他鸡只的羽毛,有的甚至拔出羽毛并吃掉。啄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福利问题。由于羽毛损坏、皮肤裸露的鸡会损失热量和消耗大量的能量,以致会消耗更多的饲料来维持体温,其采食量几乎增加30%,导致养殖者投入更大的费用。严重的啄羽还会导致被啄鸡的外皮损伤而产生同类相残,从而产生更严重的损伤和伤亡。2关于啄羽原因的几种假说Blokhuis(1986)认为啄羽与蛋鸡的寻食行为有关。这种假说是基于家禽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在地面上的啄食和搔抓行为(Savory,1995)。当鸡只所处的环境缺少鸡只寻食的…  相似文献   

8.
鸡啄癖一直是影响养鸡业发展的重大囚素,是严重的家禽福利和经济问题。不管采用哪种饲养方式,也不沦饲养哪个鸡种,都有可能发生啄癖。啄癖行为主要表现为啄羽、啄肛、啄蛋、啄趾和啄肉等,会导致蛋鸡鸡群产蛋率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等;在肉鸡生产中,会严重影响肉鸡的饲料转换效率、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现代集约化蛋鸡生产模式.给蛋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与效益,但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代集约化生产模式不能完全满足蛋鸡的生物学需要,又使动物难以适应,如行为剥夺、环境单调、高饲养密度、畜舍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及操作规程不合理等,均造成了蛋鸡福利种种问题,且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禽》2006,28(1):60-60
欧盟法律即将禁止用常规笼养设备养鸡,同时西欧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也将禁止断喙。禁止笼养和断喙将加剧蛋鸡的啄癖行为。影响啄癖的因素很多,营养对啄癖有促进和减弱双向效应。禽类日粮矿物元素、蛋白质和氨基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水平过低会导致严重的啄羽行为。日粮缺乏动物性蛋白有时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啄癖。限饲、饲喂颗粒饲料均导致啄羽率升高。高纤维素、低能量日粮和粗饲料能降低啄羽率。青年期垫料中额外添加谷物或秸秆能降低成年期啄羽率。啄羽率的降低可能与采食时间的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现代集约化蛋鸡生产模式,给蛋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与效益,但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代集约化生产模式不能完全满足蛋鸡的生物学需要,又使动物难以适应,如行为剥夺、环境单调、高饲养密度、畜舍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及操作规程不合理等,均造成了蛋鸡福利种种问题,且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笼养蛋鸡群在实行断喙后,鸡的啄羽和啄肉现象相对减少。但近年来,鸡群发生同类相残的现象时有发生,啄癖可降低肉品的级别,增加蛋品的损耗和鸡群的死亡率,提高鸡的应激强度,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的经济损失。一.鸡的行为特点啄食是鸡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发行为,对鸡啄羽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啄羽是变相的啄地行为。这种生存适应性的行为在商业饲养条件下会变成啄击其它鸡的羽毛。对圈养鸡的观察发现,有70%以上的鸡有轻柔啄羽行为,主要是啄击其他采食鸡和砂浴后正在梳理羽毛的鸡的身体,其中,严重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07,29(4):65-65
在蛋鸡的育成期啄羽行为较难被发现,因而常被忽视。然而由于育成环境最终会影响成年蛋鸡的啄羽行为,因此在育成期时应注意控制和预防啄羽现象的发生。在饲养过程中。饲养密度和饲喂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啄羽的发生。在转群时尽可能降低育成环境和产蛋环境问的差别,就可能减少鸡群发生伤害性啄羽的倾向。给育成期的蛋鸡提供栖木、垫料、沙浴,  相似文献   

14.
徐永波  崔卫国 《中国家禽》2004,26(17):43-45
啄羽是指禽类啄击同伴羽毛的一种非争斗性的异常行为,严重时羽毛可被拔出,这些羽毛往往被吃掉。这种行为导致羽毛受到严重伤害,并被认为是饲养在商业生产条件下蛋鸡羽毛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蛋鸡的啄癖症是指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症.主要包括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啄趾癖等,是禽类生产养殖中危害较严重的恶癖,同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发展放牧养鸡 改善蛋鸡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以提高产蛋量为目标的育种技术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蛋鸡的产蛋量,但啄羽、啄趾和啄肛等恶癖的发生率也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损害了蛋鸡福利。因此,我国养鸡业必须在保护动物福利方面与国际接轨,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替代笼养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7.
将150只9周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2组,每组5只鸡。试验组鸡被饲养在15只/m2和30只/m~2两个不同的饲养密度条件下,观察鸡的啄羽、采食、趴卧、修饰、寻食、饮水、站立和走动行为。研究显示:饲养密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的影响很大(P0.05);饲养密度对趴卧行为、寻食行为和走动行为影响显著(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育成期蛋鸡的啄羽、趴卧、饮水和站立行为逐渐增加,采食、修饰、寻食和走动行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8.
在规模养鸡生产中 ,常常发生啄羽、啄肛、啄趾、啄冠、啄尾等癖病 ,尤其蛋鸡啄肛较为多见 ,危害也较为严重。啄癖发生的特点品种间差异 啄癖的发生蛋鸡多于肉鸡 ,轻型蛋鸡重于重型蛋鸡。饲养方式差异 笼养鸡啄癖发生率高于散养鸡 ,开放鸡舍高于封闭鸡舍。性别差异 母鸡啄肛、啄羽发生率高于公鸡 ,公鸡啄冠、啄头发生率高于母鸡。季节差异 高温季节发生率高于低温季节。啄癖发生的原因营养因素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 ,氨基酸不平衡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粗纤维含量低等。环境因素 密度过大 ,光照不足 ,通风不良 ,饮水不足等。疾病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金钺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1):21-21
产蛋鸡啄羽或同类相残仍然是蛋业界一个严重的家禽福利和经济问题。啄羽症的发生难以预料,尤其是在非笼养方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啄羽的结果轻者羽毛受损,严重羽毛丧失、受伤、以致死亡。有关人员对家禽的啄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尽管人们已经了解到诸如光照、饲养密度、群体规模、饲养环境和遗传等因素与啄羽有关,但对家禽这种伤害行为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近年来有人认为,啄羽症发病率的升高可能与蛋鸡日粮中过多的植物性蛋白有关,而日粮中植物性蛋白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由于鱼粉价格上涨、以及近来禁止使用肉粉和骨粉,因而…  相似文献   

20.
在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诸多因素中,环境温度最为突出。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长,给蛋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高温引起的不良影响日趋严重,受到国内外学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