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剑  张珍翠 《绿色科技》2014,(1):230-231
指出了我国正在实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发挥森林生态效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才能朝着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探讨了会理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以相应的理论和法律为依据,结合海西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的现状,分析了现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以相应的理论和法律为依据,结合西宁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的现状,分析了现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探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中出现的森林管护经营、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和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模式来统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3月7日自治区召开了自治区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电视电话会议,钱智副主席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在深入总结三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做出部署。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三年来取得很好的成效。在3年的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国家正式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结束了长期以来无偿享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在林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阐述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重要意义和相关依据,提出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沿革和现有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实施现状,指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的原则、依据,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计量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征收办法和补偿渠道。分析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和探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该管的森林管起来、该利用的资源利用好,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既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成功的关键,也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在生态效益补助试点期间,由于各试点单位认真工作和积极探索,使资源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木材产量明显下降、造林面积显著增加、森林经营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贯彻和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工作中,发现尚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5年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益,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性,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青海省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姚顺波 《林业科学》2005,41(6):85-88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由于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生态效益的广泛性、管理体制的分割性以及政府财政资金的制约,使目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具有局部性、临时性、过渡性的特点.对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适合云南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出了改进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力度,实施差异性的区域发展政策,实行森林生态效益分类补偿,建立市场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税费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于2004年12月10日正式确立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的。构建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仅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也为森林资源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自治区通过近几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各地方先后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森林的生态状况渐趋好转。  相似文献   

13.
徐斌 《云南林业》2012,(4):24-24
7月3日,省林业厅、财政厅联合在楚雄召开了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会。会议明确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建立公共财政支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将全省省级以上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和管护范围,每亩补助标准提高到10元。至此,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1.77亿亩,占全省公益林面积的94%。  相似文献   

14.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资金发放的操作程序等4个方面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10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各学者从内容和制度层面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界定,总结了基于价值制定补偿标准的理论研究,包括补偿营林成本、补偿营林成本和利润以及补偿林木经济损失3种观点,并汇总了各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基于效益补偿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补偿标准的计量、分类补偿、分阶段补偿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林业建设史上的重大突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解决生态公益林保护所需资金,我国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文章论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补偿原则,并就地方性的补偿制度和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业分类经营是国家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前提和保障。讨论了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并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与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衙州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为75元/hm2,指出目前的补偿制度存在资金渠道单一、总量不足、补偿范围窄、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实行财政分级负担、科学确定补偿范围、实行补偿形式多样化等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从公共财政投入、市场化补偿和社会支持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