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淄博市临淄区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截至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 16.4 万亩(1.093 万 hm2),年产量106万t,年产值达到21.5亿元,蔬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5.1%.其中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达到2.6万个,主要种植西葫芦、番茄、辣椒等.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为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自201...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南郊农场瀛海分场位于北京南郊,距市区15公里,交通方便。全分场有耕地16000亩,8310人。过去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1984年全分场商品菜面积426亩,蔬菜总产量197万公斤,蔬菜总产值26.4万元。蔬菜产值仅占全分场工农业总产值的1.7%,占农业总产值的7.4%。近几年来,由于正确处理好蔬菜生产与粮食生产及工副业的关系,发挥当地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已初步建成一个具有较高标准的高产稳产的商品菜基地。1989年,商品菜面积发展到1560亩,商品菜总产量923万公斤,总产值643.7万元,平均亩产量59 17.5公斤、平均亩产值4126元。为服务首都做出了较大  相似文献   

3.
九堡镇有农业人口20074人,耕地面积17012亩,其中常年菜地15000亩,占耕地面积的88%。1997年,蔬菜产量近5万吨,蔬菜产值6000万元。现有大棚455.8亩,中小棚3121.5亩,地膜2652.74亩,遮阳网1241亩,滴灌和微喷130套。所产蔬菜绝大部分销往市区,成为杭州市主要蔬菜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云南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已发展成为云南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蔬菜成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3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680万亩,总产839万t,分别比1984年的153万亩、290万t增加427万亩、549万t,19年间平均递增8.17%和9.46%;2004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780万亩,产量950万t,产值95亿元。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蔬菜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2年、2003年、2004年,全省蔬菜产值已分别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7%、20%、20%。  相似文献   

5.
高山蔬菜多熟制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山地较多,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可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气候生产“淡季”蔬莱。1988年我所在菜办和蔬菜公司的指导下,在瓯海县海拔700~800米的五凤垟乡,进行了一年二熟及三熟大面积(173.75亩)试验,获得成功。一年二季安排4个蔬菜品种。总产量36.6万公斤,总产值16.9万元,亩均972.64元,比单种水稻或一季蔬菜的产值翻了一番。其中第一季豇豆116亩,亩产958公斤,亩产值574.83元;四季豆32.38亩;亩产703.4公斤,产值  相似文献   

6.
奚秀珍  蔺善仁 《蔬菜》1990,(6):21-23
我市太和区过去大棚蔬菜生产以黄瓜种。植为主。由于多年重茬,使产量逐年下降。春茬拉秧后由于高温多雨,病害重蔬菜产量低,所以秋茬只能作为露地生产,这就降低了大棚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四年来我们在太和区新民乡十里台村进行塑料大棚番茄春秋两茬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该村莱田面积670亩,1986年大棚面积仅6亩,1989年发展到140亩。春番茄面积占139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9%;秋番茄面积135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7.4%。两茬番茄最高单产15850.3公斤,产值19503.38元。全村平均两茬番茄共单产9784.36公斤,产值12651.69元。  相似文献   

7.
融合香菇大棚与光伏支架搭建技术,设计出一套符合香菇周年生产的菌-光融合大棚搭建方案,实现棚上发电,棚下种菇。应用结果表明,该项目栽培香菇效果好于常规双层菇棚,平均单棒产量提高15.1%,一级菇比例增加4.13%,香菇亩产值4.3万元,较常规双层菇棚亩产值的3.8万元高0.5万元,每亩年发电收入可达6.11万元,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市南日镇大力发展加工蔬菜品种,带动了全镇工业,形成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全镇共有农户4350户,农田24980亩。1992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0余亩,其中乳黄瓜3594亩,大头菜3794亩,榨菜9789亩,产值达1850万元,平均每亩产值1027元。蔬菜收入占农村总收入50.2%;加工后,还可增值20—30%,成为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9.
崇明县是上海市保淡蔬菜生产基地,以大白菜与冬瓜闻名全市。在市属常年菜田大转移中,我县自1994年开始建立新菜区,到1996年底共新建市级常年蔬菜基地6个,面积为12195亩;蔬菜种苗场、园艺场8个;季节性蔬菜生产面积为7万亩次。全年蔬菜生产总量20万吨,蔬菜总产值1.85亿元,其中年上市商品菜14. 8万吨,加工出口蔬菜6000吨。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县常年蔬菜基地生产各类蔬菜品种达40多个,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种。在生产上由零星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由传统栽培方式向设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共有钢管大棚5000多套,三连栋管棚42套,铝合金玻璃温室2座,保护地栽培面积近2000亩,建成了喷灌、暗灌等先进水利设施2000亩,初步形成了蔬菜生产园艺化、耕作机械化、排灌设施化、栽培  相似文献   

10.
正1产业发展现状1.1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底,永川全区蔬菜种植面积2.75万hm2,蔬菜总产量达64万t,产值达12.4亿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收入1 460元。其中:有商品蔬菜面积0.33万hm2,年产量30万t;有经营规模33.33 hm2以上的业主17户,0.67 hm2以上的大户360余户;有玻璃温室、连栋大棚、钢架大棚等设施栽培面积333.33余hm2。重点打造了圣水湖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八角寺十里荷香生态园、金龙万亩商品蔬菜基地等三大蔬菜产业园区,主要生产食用菌、莲藕、生姜、水藤菜、豇豆、茄子、苕尖等产品。  相似文献   

11.
多层覆盖是指利用塑料大棚进行3层、4层或更多层薄膜覆盖,这样进行番茄种植,能够实现早春上市,提高蔬菜价格,增加菜农收入。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大棚番茄一般在11月下旬播种,第二年2月上旬定植,4月上旬开始上市,一季番茄亩产值1.2万元左右,高的达到1.5万元。当前,召陵实施多层覆盖栽培大棚番茄推广面积已达1万余亩。  相似文献   

12.
吴县郊巷乡利用荡田资源,发展水生蔬菜,增加了农民的收益。1989年全乡种植水生蔬菜2150亩,占荡田总面积的86%,年产水生蔬菜总量6910吨,总产值407.12万元,平均亩产3000多公斤,亩产值2千多元。该乡菜农在生产中,根据水位、技术和市场等不同条件,实施了多种换茬方式,现将三种比较实用的茬口安排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华市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指导菜农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2014年在婺城区雅畈镇三村里村蔬菜种植大户汪桂堂大棚中,示范推广了大棚番茄—瓠瓜—莴笋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效益显著,667 m2番茄产量8 500 kg、产值17 000元,瓠瓜产量6 000 kg、产值13 000元,莴笋产量6 000 kg、产值10 000元,667 m2年产值达4万元,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绥棱县新曙光乡蔬菜生产专业户孙胜奎,是一位有多年种菜经验的菜农,1985年他利用一栋大棚来搞西红柿生产,在900平方米大棚内夺得了大棚西红柿的空前丰收。共产柿子32,426.9斤,折合亩产24,032斤。比露地同品种地膜覆盖的早上市28天,比别人的大棚柿子提前半个多月开园。他的柿子自七月三日开园一直采收到十月十七日,长达110天,比露地柿子延后40多天。共收入6371.2元,亩产值高达4721.76元,平均每棵柿子产值1.99元。  相似文献   

15.
地膜早土豆复种菜花高产栽培技术孙庆林长春市郊区三道农业站长春郊区三道农业站通过5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地膜早土豆复种菜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这套技术生产蔬菜,1993年亩产值达5337元,亩纯收入达4837元。这一栽培技术比较适合北方城市郊区的...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锦州市太和区新民乡十里台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365户,1249人,菜田面积670亩。1986年前的保护地面积仅11亩(大棚6亩,温室5亩),占菜田面积1.6%。1986年全村菜田总产量266.78万公斤,年均亩产3981.8公斤。总收入103.93万元,亩产值1551.16元,人均收入832.80元。该村的菜  相似文献   

17.
青浦县现有常年菜田25259亩,季节性水生蔬菜茭白3.5万亩,共拥有菜田6万亩。“八五”期间,我县蔬菜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菜篮子工程和生产特色蔬菜的需要,坚持科技兴菜战略,广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开拓蔬菜技术的示范试验和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新增蔬菜总量3168.92万kg,新增产值1575.85万元,推动了我县经济的发展。 一、推广先进技术 5年中,县蔬菜工作办公室、县蔬菜技术推广站,主持承担部、市、县科技项目9项,先后获得部、市、县科技成果奖7项。总结和推广了茭白良种选留,冬壮春发,合理密植,巧施、重施孕茭肥和防治病虫5项综合增产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科技成效。上海市淡季蔬菜茭白栽培技术项目,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推动了全市茭白生产,成果属全国领先水平。农业部授予我县上海市淡季蔬菜茭白综合栽培技术科技成果二等奖。推广管棚设施周年综合利用技术,使蔬菜的抗灾能力与早熟性明显提高,年亩产值达7000元,是露地生产的二倍,为我县发展管棚生产,作了技术储备。夏淡推广遮阳网覆盖技术,5年中累计应用遮阳网360万m~2,新增蔬菜410万kg。还推广了新丰甘蓝、夏阳白菜等蔬菜保淡品种,以及洋杂番茄、杭茄1号、耐热莴苣、争春甘蓝等优良品种25个,面积达8万多亩,在生产中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18.
白肚丝瓜是温州市近郊菜区“秋淡”期一个主栽好品种,过去都行传统的粗放露地搭架种植,上市迟、产量低。1988年瓯海区娄桥镇一菜农首先试种了一个毛竹大棚的丝瓜,因提早上市,经济效益很好。1997年,潘桥镇万岙村种植大棚丝瓜30多亩,获得成功,最早上市为4月23日,比大田提前一个多月,早期每公斤交易价均在20元以上,最高达34元,至大田丝瓜5月下旬少量上市时,交易价每公斤才2.5元。据调查,某农户今年1.2亩大棚丝瓜至6月8日已采收2647.2kg,产值达18007元,折合亩产2206kg,亩产值 15006元;而大田丝瓜亩产量仅为1150kg,亩产值5200元。大棚丝瓜比大田的表皮细嫩色白,蒂部色浅,商品性极佳。大棚丝瓜几乎不发生病毒病。据6月8日田间考察,大田丝瓜病毒病株发病率已达到80%左右,而大棚丝瓜不发病。因此,发展大棚丝瓜生产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播种期从12月初至翌年1月上旬均可播  相似文献   

19.
“蒋墅茭”于1988年由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丹阳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万吨左石。它茭肉大,品质优,甜嫩可口,营养丰富,是改善人民食物结构,丰富夏末秋初蔬菜市场的好品种,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华东六行一市,市场前景极好。1994年,丹阳市蔬菜管理局会同蒋墅茭主产区的蒋墅镇农技站开展了蒋墅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1994年试种91.5亩,平均亩产1525kg,亩产值3100元,1995年示范推广175亩,平均亩产1625.8kg,亩产值3575.3元,比常规栽培增产176.4kg,增收1015.3元,熟期早25天以上。  相似文献   

20.
大棚草莓春玉米秋西瓜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市蔬菜专业大户陈连兴经连续3年实践,摸索出一套大棚草莓、春玉米、秋西瓜高效种植模式,平均667m^2产草莓1750kg、春玉米750kg、秋西瓜1000kg,平均667m^ 2产值1.5万元,纯收入1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