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氧化乐果、尼索朗、高氯氯氰菊酯5种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1 500~2 000倍液、吡虫啉与尼索朗混合液、高氯氯氰菊酯、40%氧化乐果防效均达到了86%以上,其中吡虫啉与尼索朗混合液防效达到了92.48%,防治效果好于其他农药,并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高毒农药替代防治小麦蚜虫田间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几种低毒农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的筛选,筛选出药效好,并可以替代高毒农药的低毒农药而进行的试验。采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式,试验药剂为低毒农药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对照药剂为当地常用氧乐果、敌敌畏等中、高毒农药,于蚜虫普遍发生时施药一次,施药后1,3.7,10,14d调查防效。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小麦蚜虫田间试验筛选的结果.可以看出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试验剂量对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了90%以上.它们达到或超过了其他几种中、高毒药剂40%氧乐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的防治效果,因而用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的试验剂量,完全可以替代中、高毒农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于小麦蚜虫普遍发生时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吡虫啉、吡蚜酮等6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吡蚜酮、吡蚜速灭威、烯啶虫胺等几种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都较为理想。在小麦蚜虫大发生年份可考虑选择这些药剂交替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对小麦蚜虫真有良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且对天敌安全,是防治小麦蚜虫的首选药剂.高效氯氰菊酯及其复配剂可以作为其轮换品种搭配使用,阿维菌素不适于防治小麦蚜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杨小舟蛾在怀宁县局部地区危害严重,造成杨树叶片被吃光,影响木材生长。该文选用4种化学药剂进行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结合防治成本,以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6 000倍液喷雾,或者5%吡虫啉乳油1:10、40%氧化乐果乳油1:10、1.2%苦烟乳油1:10、1.8%阿维菌素乳油1:30喷烟防治效果较好。其中,从整体上看,内吸性药剂吡虫啉、氧化乐果防治效果要优于苦烟乳油、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6.
刘凯 《农技服务》2011,28(3):288+294-288,294
为明确瑞华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和防治适期,进行了瑞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瑞华是防治小麦蚜虫的优良药剂,其防效高,持效期达7d以上,对小麦及小麦蚜虫天敌安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g/hm~2,药液量675L/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6种常用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及并推荐防治剂量。[方法]于2014年在安徽省寿县进行了苦参碱、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6中常用杀虫剂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效果试验,每个药剂设置3个防治剂量,对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6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结论 ]1.5%苦参碱可溶液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可用于小麦蚜虫始发期喷雾防治;40%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强,可用于小麦蚜虫盛发期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和推广防治小麦蚜虫效果好的药剂,2018年度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在小麦蚜虫发生始盛期喷施使用,对小麦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吡虫啉、啶虫脒速效性好,吡蚜酮、噻虫嗪持效性好。生产上,小麦蚜虫一般发生年份可以选择上述药剂任何一种药剂进行防治即可,在大发生年份可以选择速效性好的吡虫啉或啶虫脒和持效性好的吡蚜酮或噻虫嗪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表明,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防治小麦蚜虫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不同剂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3.48%~100%,明显好于对照药剂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效果;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3.77%~99.53%,与对照药剂甲维盐和吡虫啉相近,极显著优于毒死蜱处理;药后14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仍有90.21%~97.20%,极显著优于毒死蜱和吡虫啉处理.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推荐用量(制剂用量)为750 mL/hm2,防治适期掌握在小麦齐穗后麦蚜始发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5种药剂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较好,其中氧化乐果、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比灭幼脲防治效果略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00-7503
[目的]探讨浸泡幼鳖的适宜食盐溶液浓度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将在清水中和离水条件下暂养24 h的中华鳖幼鳖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测定其体重和不同时间段的死亡数。[结果]清水组每组幼鳖的体重减少0.76~0.96 g,占始重的5.60%~6.00% 在食盐溶液中浸泡3 h后,其体重减少0.04~0.53 g,占浸泡前体重的0.26%~4.02% 当食盐浓度低于3%时,随食盐浓度的增大,其减重率增大。离水组每组幼鳖的体重减少2.11~6.18 g,占始重的3.90%~20.65% 体重为10.22~16.30 g的幼鳖的减重率为始重的13.74%~20.65%,体重为119.93~158.03 g的幼鳖的减重率为始重的3.90%~4.91% 0.5%食盐溶液组,其体重增加了0.18g,占浸泡前体重的1.74% 其余各组每组体重减少0.08~1.54 g,占浸泡前体重的0.58%~3.23%。食盐浓度在2.0%以下和6.0%以上时,幼鳖死亡率较高。[结论]食盐溶液的最适浓度为3.0%,浸泡时间不超过30 min。  相似文献   

12.
杨占涛  苏瑞  刘超  王莹  张忠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75-5478
[目的]对昆嵛山大型药用真菌进行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初步调查及种类统计。[方法]上山采集,随时记录和拍摄,并压制成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研究和整理。[结果]药用真菌有45种,隶属17科2、4属,重大药用价值的真菌有22种。除了较详细地描述其功效外,还介绍了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同时从中整理出具有抗癌作用的有15种,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有10种。[结论]昆嵛山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有利于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柑桔体细胞杂种的叶片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个组合的柑桔体细胞杂种及对应亲本为试材,比较了体细胞杂种与亲本在单叶面积大,叶片表皮气孔特征及叶片横截面结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柑桔体细胞杂种,仅粗柠檬+哈姆林甜橙叶片面积大于双亲,FV,CV,KV叶面积均介于双亲之间。4个组合的柑桔体细胞杂种单位叶面积内气孔数较亲本少,但气孔长度和横径较亲本增大;叶片横截面结构中,就单一组织层的厚度而言体细胞杂种较双亲或亲本之一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年来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所受诉案件增多的现状,阐述了导致注册会计师及会计事务所受诉案件增多的原因,提出了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和建议。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需要注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加强自身管理,更需要法律界及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安徽沿江稻区单季杂交水稻高产肥水运筹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推广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在安徽沿江稻区开展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肥水运筹示范提出了水稻的高产肥水运作模型。[结果]试验单季杂交稻的平均产量为10575kg/hm^2。试验秧苗生长健壮,单株分蘖和单株绿叶多,根系入土较浅,主茎扁且基宽适度,二次分蘖率高,叶蘖同伸性好,物质积累多。试验水稻个体发育健壮,根系发生量大,茎基粗壮。试验水稻群体田间封行期推迟。通风透光好。试验水稻始穗至齐穗的间.隔期为2~3d,基本同时抽穗,主茎带穗多,每穗颖花总量发育充足,相对均衡性较好。灌浆结实期干物质输转谷穗率高,乳熟生长阶段完成理论产量积累60%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单季杂交水稻在安徽沿江稻区的高产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杂交兰亲本及F1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的含量。[方法]测定了杂交兰亲本及其杂交F1代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母本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均低于父本;F1代株系中,三者含量与父本相近的均约占10%,与母本相近的分别约占20%、30%和20%,介于亲本范围之间的分别占50%、50%和90%,低于亲本的分别占35%、40%和10%。[结论]为通过远缘杂交选育出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兰花新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全国“七五”攻关课题:“甘蓝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选育”的一部分内容,从1986年到1990年期间,我院甘蓝抗病育种课题组对现有的甘蓝育种材料(包括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一代和品种)500多份进行抗TuMV和黑腐病的抗病性筛选。所用TuMV的毒原是“甘—83—8”号毒株,黑腐病菌也是本地区的代表菌株。采用攻关组统一制订的方法,筛选出双高抗的优良材料1份,其它有价值的抗病材料70多份,同时也对大量的育种材料作了抗病性方面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苏南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民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苏南地区农民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性特征。结果表明:①90%以上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植树,并愿意为村庄绿化建设义务投劳。72%的村民认为植树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在村庄绿化树种选择上比较喜欢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常绿阔叶树种或花灌木,在建设内容上首先关注与自己居住、出行等活动密切相关的道路、庭园等环境的绿化和美化。②有近一半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现状持满意态度。农民希望政府对新村绿化建设提供的帮助首先是经费补助,其次为提供绿化苗木。③不同地区、年龄、学历层次和从事职业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地农村的风俗习惯、地理特点和经济实力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8个主要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的ISSR分析,初步构建了新疆玉米DNA特异性指纹图谱,并建立了数字化特异性指纹数据库,探索了ISSR技术在玉米种质鉴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ISSR扩增重复性好、多态性高,根据筛选出的4个引物I19、I26、I37、I71建立的特异性指纹图谱就可以把8个主要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区分开来;数字化特异性指纹数据库的建立表明了ISSR在玉米品种鉴定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黑刺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黑刺李品种改良和工厂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刺李幼嫩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对其进行启动、增殖及生根培养,建立黑刺李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外植体在启动培养基MS+6-BA0.5mg/L+NAA0.2mg/L+2,4-D0.5mg/L上培养15d后边缘膨大,30d后形成愈伤组织,60d后形成丛生芽;带丛生芽的愈伤组织块在增殖培养基MS+6-BA0.3mg/L+NAA0.1mg/L上培养28d后陆续分化出3~5个丛芽;将增殖培养获得的2cm以上的无根小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1/2MS+IBA0.4mg/L+蔗糖7.0g/L上培养15d后开始生根,25d后生根率达75%;将试管苗移栽到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1∶1∶2)上养护,30d后成活率达80%以上。[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黑刺李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稳定性好、增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