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瓜周年生产栽培技术”是以排开茬口、周年栽培、四季供应为核心,开发了温室一种四收技术,弥补了春秋冬淡季市场缺口,实现了四季供应;探索的大棚四棚五膜设施结构,增加棚内温度,提早了上市期;实现了西瓜周年生产、四季供应。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市西瓜生产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正朝着提早成熟、延长供应、周年生产的方向发展。但瓜农原有的栽培方法和劳动量难以满足现代设施西瓜生产对种植栽培技术、劳动量等的需要。作者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对现有中果型西瓜大棚栽培模式进行改进.总结出一套中果型西瓜大棚抢早省工栽培新技术。该技术在原有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全田地膜覆盖、小型机械开沟、大棚天幕覆盖技术、蜜蜂授粉技术,可有效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早西瓜定植和收获日期,降低春季低温危害,促进西瓜产品绿色安全,促进农户节本增收。现将其总结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棚西芹高产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芹为浅根性蔬菜,根群主要分布在土层的10~20cm处,横向分布30cm左右,株高60cm以上.西芹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盐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西芹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省外销的高档蔬菜,在昆明地区大棚生产可四季栽培周年供应.现就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申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94-95
2008年芜湖市实施“小型礼品西瓜新品种引进和周年均衡供应栽培模式研究”项目,探讨了芜湖市特色礼品西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几种高效栽培模式及其适宜品种,研究总结礼品西瓜不同栽培方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冬暧大棚西瓜、夏白菜、越冬甘蓝周年三种三收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能利用大棚周年生产反季节蔬菜,每667平方米(1亩)可生产西瓜6500千克、夏白菜4000千克,甘蓝3000千克,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吴忠西瓜生产现状,更好地为吴忠西瓜产学研服务,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本文对吴忠西瓜产业分布、品种结构、不同生产模式下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大棚西瓜周年生产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连栋温棚、移动拱棚、露地栽培三种西瓜生产模式中连栋温棚西瓜生产直接成本投入占比较低,为76.8%,劳动力匮乏且受市场行情影响,导致总成本逐年增加。大棚周年生产中,收益最高的是西瓜-小番茄周年生产,总收益达33 440.4元/棚;其次是西瓜-辣椒周年生产,总收益达28 442.4元/棚。近年来,劳动力用工紧张且受市场行情影响,用工成本上涨16%~20%,导致总成本逐年增加。考虑劳务用工成本,建议在用工密集型地区,选择西瓜-小番茄或西瓜-辣椒复种栽培,周年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管棚周年生产,提高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我们通过两年的实践,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上海地区的大棚西瓜、生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桂西地区切花月季进行多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耐热耐湿优良品种,结合使用大棚、荫棚、喷雾降温等综合管理措施,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切花,且能四季开花、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思茅地区成功进行了大棚精品西瓜的周年生产 ,有的大棚瓜地已连作多茬 ,西瓜枯萎病发生严重 ,瓜农损失较大 ,一部分农户不得不放弃西瓜生产。推广精品西瓜嫁接技术 ,是防治西瓜枯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现将精品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砧木的选择嫁接西瓜砧木的选  相似文献   

10.
设施和高效是现代农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常德市农科所与常德市鼎城区农科所多年来共同致力于大棚草莓套栽精品西瓜周年栽培研究,通过应用大棚滴灌设施以及草莓与西瓜合理套栽,实现了每亩年产值3万元以上、效益1.5万元以上的高产高效目标.该模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现将大棚草莓套栽精品西瓜周年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覆盖时期(夏闲期和周年覆盖)以及不同覆盖方式(垄沟覆盖、全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选择适合当地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型覆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2个小麦生长季在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区陕西省永寿县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采用裂区设计。不同覆盖时期为主区,设置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生育期覆盖+夏闲期覆盖)2个处理,不同覆盖方式为副区,分别为垄膜沟秸秆全地面覆盖、全膜覆盖以及秸秆全地面覆盖3个处理。研究分析小麦产量、土壤蓄水量、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经济利润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与夏闲期覆盖相比,周年覆盖2季平均增产9.5%,周年秸秆覆盖平均产量较周年垄覆沟播处理高出622 kg·hm-2,而与全膜穴播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周年覆盖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夏闲期覆盖分别提高5.6%和4.0%;周年覆盖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经济效益,较夏闲期覆盖年平均净利润提高17.8%,周年覆盖中秸秆覆盖平均净利润>全膜穴播>垄覆沟播;同时,周年覆盖2季平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夏闲期覆盖降低11.0%,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以周年秸秆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结论】与夏闲期覆盖相比,周年覆盖措施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生育期耗水量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其中,周年秸秆覆盖措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适宜在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滇中地区广泛使用的塑料温室类型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进行了全年的观测研究,其中以温度为测试重点,并对测试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地区冬季夜晚普通单栋塑料大棚内最低温度低于5 ℃的天数超过2/3,1,2月份则达到94.9%;冬季单栋塑料大棚白天升温作用明显,处于封闭状态时室内气温可超过40 ℃,而夜间保温效果不明显,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室外气温;冬季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大棚蓄热升温。夏季室外最高气温基本低于30 ℃,因此大棚的最便捷的散热方式就是利用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进行通风散热。  相似文献   

13.
通过茬口安排和品种选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茬口安排和品种选择是提高寒冷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番茄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鲜菜周年供应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甜(辣)椒周年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地安排栽培茬口、科学管理;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技术的解决方案,实现河北省保护地无公害甜(辣)椒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实现减灾增效。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海拔、菌株进行双孢蘑菇反季节栽培,可实现鲜菇周年供应,方便农户推广应用。该文着重介绍双孢蘑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温室光环境模拟模型及结构参数设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温室采光的理论计算方法特点,讨论了模拟系统的设计原则,阐述了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开发的关键技术,并说明了系统的实现。此计算机模拟系统作为专业的设计系统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对各类连拱节能温室、节能日光温室和对称或非对称温室的分析计算,确定温室的采光量及其在温室内的分布特征,优化出最佳采光的温室结构参数。本研究利用一种新的方法优化温室结构参数,同时为温室内动态温度模型、温室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迅驰(37-74)牛角椒在江西省的适宜种植模式,试验设置了不同大棚种植模式(普通大棚种植、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开天窗),并以露天栽培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中牛角椒的株高、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可以显著提高牛角椒单株结果数和产量,其中以大棚种植+黑膜覆盖+开天窗处理最好,其单果重和产量分别比露地栽培提高了18.23%和52.44%。同时,普通大棚种植显著增加了辣椒的发病率,而通过开天窗方式则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对美人指葡萄缩果病的发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根盘覆盖黑地膜和稻草可以显著地提高土壤的相对湿度,有效地降低葡萄缩果病的发病率;在供试的3种避雨棚架中,以小拱棚内的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其通风透气性能最好;小拱棚、连栋大棚内葡萄缩果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10%、12.89%,明显低于单栋大棚的(31.16%)。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当前土壤种植条件下土壤病原菌富集、盐分积累、土壤酸化等问题,本文总结了日光温室水果黄瓜岩棉椰糠复合基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日光温室准备、基质栽培系统构建、品种选择、育苗、栽培管理、吊蔓整枝、采收、采后处理等方面内容,以期实现水果黄瓜的周年无障碍生产,达到效益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棉蚜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青椒上的分布规律,运用聚集度指标和Taylor幂方法,对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设施青椒植株上的棉蚜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青椒上,棉蚜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大。棉蚜种群在青椒上的垂直分布规律为上部叶片分布最多,占整个青椒植株虫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中部次之,下部叶片棉蚜数量最少,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