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北纬50°10′~53°33′,是我国最高纬度地区,区域面积8.4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1%,林农交错,90年代以前全区农业耕地面积60万亩,2018年全区种植业播种面积266万亩,绝大部分耕地是90年代后开发的,随着林业采伐的停止,农业在发展林区经济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加,同时,林区农业如何适应林区发展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正>井陉县山场资源辽阔,全县山场面积13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其中天然草场99.1万亩,有着发展柴鸡上山放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巩固以专业户与放养大户共同发展的经营方式发展柴鸡散养专业户和柴鸡上山放养大户经营要符合资源现状和上山生态放养的特点,要选择远离大公路、无工业企业、无"三废"、无污染的山场、林地、果园、荒地做为柴鸡放养的重点区域,以保证柴鸡产品绿色天然。要坚持专业户散养与专业大户上  相似文献   

3.
基于南京市浦口区217个农户样本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林改后平原林区林农的经营态度倾向。研究发现,由于城镇化致使预期林地增值,平原林区林农普遍无转出林地倾向。其次,由于林业比较收益较低,林业劳动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加之平原林区"小、散、弱"的特点,经营成本较高,致使约五分之一林地出现闲置现象。再次,由于林农在一定程度上的短视性,部分林农将林地承包给林业公司经营时未考虑林地增值,自身利益受损。最后,林业专业合作社可能较好地适应平原林区林业经营需要,但是林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质量以及利益分配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京市浦口区217个农户样本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林改后平原林区林农的经营态度倾向。研究发现,由于城镇化致使预期林地增值,平原林区林农普遍无转出林地倾向。其次,由于林业比较收益较低,林业劳动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加之平原林区"小、散、弱"的特点,经营成本较高,致使约五分之一林地出现闲置现象。再次,由于林农在一定程度上的短视性,部分林农将林地承包给林业公司经营时未考虑林地增值,自身利益受损。最后,林业专业合作社可能较好地适应平原林区林业经营需要,但是林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质量以及利益分配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山区的特有优势,发展林业是振兴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林农是南方集体林区经营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山区、林区的发展、稳定和林业生态省的建设.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支以技术工人和林农技术员为骨干的高素质林农队伍.  相似文献   

6.
<正>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是我国天然林重点保护区之一。云坪林场是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的国有林场,自从建场以来,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强化公益林的建设,实现了有林地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明显改善了林区的生态环境。目前,云坪林场的经营面积有82.48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70.172 6万亩,有林地面积54.259 5万亩,林区的面积大,单位多,火灾对森林资源威胁很大,森林防火工作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宿迁市现有森林资源总面积已达到23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高达1000万立方米,但随着杨树逐年生长进入郁闭期,林地农作物效益愈来愈低,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林农增收,目前是林农思考与探讨主要问题。对此,笔者近年来对发展高效林农复合经营进行探讨与实践,总结发展高效农业复合经营存在问题与对策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乡村(林农)联营造林产生的背景,对其利益实质进行剖析,并以杉木造林为例,探讨了联营造林收益分成的比例,提出林地收益分成合理比例确定在15%~20%为宜,以期为国乡村(林农)联营造林的收益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和县南义乡地处偏远,半山半圩,全乡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达1.5万亩,耕地面积2.4万亩。近几年,为变山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化资源为宝藏,  相似文献   

10.
<正>1迁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迁西县是唐山市北部唯一的纯山区县,全县现有山场面积158万亩。近年来,全县大力实施建设林果强县工程,加快生态林、经济林建设步伐,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33.6万亩,栽植板栗、安梨、核桃等果树5 0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2%。广阔的山场面积和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迁西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林下经济十分重视,提出了要像抓林果生产那样,再  相似文献   

11.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恒 《现代农业》2011,(10):56-57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开展养殖林农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是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舞阳县可开发利用林地面积约36.69万亩,现己开发1.12万亩。舞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经济效益怎样,  相似文献   

12.
正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拉布大林农牧场拥有89万亩草牧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建场60多年来,畜牧业始终是农牧场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农牧场实施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为探索新型畜牧业经营管理模式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遂昌县龙洋乡农民从卖原木为卖产品,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提高了林区的经济效益。龙洋乡地处浙西南九龙山下,有山林面积20万亩,是该县重点林区。长期以来,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靠出售木材。8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该乡林农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他们先后办起20多家木材加工厂,加工松木板、棕板架、小方料等半成品,使木材增值2~3倍。但是,每实现1000万元产值,仍需消耗2万余立方米木材,资源的消耗还是十分惊人。龙洋乡政府和当地农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规范集体林权流转,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2003年前后,由福建、浙江、江西等南方集体林区率先发起,目前逐步推进到北方林区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的改革,要在配套改革和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等方面下功夫。实践证明,林农专业合作社对于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区农民致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论林权流转过程中林农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昌泰  黄雯  李斌  康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1,(17):3643-3646
为在林权流转过程中保护林农的经济利益,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在现有各项林权的基础上,创设了林农身份权,为被动失去林权的林农提供一个制度屏障,以防止"三无"(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农民的悲剧在广大林区重演。为林农分享林权改革成果,建立和谐林区提供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平山县地处冀西太行山东麓,全县总面积2 648 km2。其中,山场面积293万亩,耕地46万亩,水域46万亩,辖23个乡镇,717个行政村,人口49万。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优势,将绿色食品开发作为强县富民的主要产  相似文献   

17.
农村天地     
<正>涉县成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日前,国家农开办正式批复涉县为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试行期一年。涉县地处深山,山场面积广阔,全县宜林土地153万亩,核桃、花椒、黑枣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全县已种植核桃39.3万亩、花椒12.4万亩、黑枣6.5万亩。入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后,该县将重点加强机井、输水管道、输变电线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来源:河北日报3万多合作社成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记者从2月19日结束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12年12月底,河北省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已经达到32670家,实有入社成员330万户,  相似文献   

18.
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积极稳妥地展开,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集体林区省份,在改革过程中,划入生态公益林中有绝对多数是集体林。一旦某集体林被区划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直接关系到广大经营单位和林农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对山林日益重视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9.
正1吉林省蛟河市的林业资源吉林省蛟河市处于吉林省东部,总面积六千两百三十五平方千米,水流域面积为两千四百二十六平方千米,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吉林省蛟河市各国有林场经营面积为6821175亩,达到总面积的66%以上,属于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其中林业用地3689805亩,有林地面积3435364.35亩,森林总蓄积量2719.35万立方米。林地面积按起源划分,天然林  相似文献   

20.
康健 《农业考古》2016,(4):147-153
《五股标书》是研究明代徽州山场经营的重要资料。其内容详细反映明代中期徽州祁门龙源汪氏家族千余亩山场析分实态。该家族主要通过继祖和购买两者方式积累起大规模山场,尤以购买为主。山场析分时,采取对承祖山场立标单,对于所购异姓外宗山场设立清簿,这种管理方式在徽州地区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