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省繁”管理办法为了加强我省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的管理,确保杂交水稻种子质量不断提高,以加速我省种子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全省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对种子工作的指示精神,决定从1998年起,我省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全面实施“省提...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种子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杂交水稻种植规模、地位及竞争格局,总结了杂交稻种子市场供求关系、行业特点及发展现状,提出了国际种子行业及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从事杂交水稻行业的科研及生产经营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孟加拉杂交水稻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孟加拉杂交水稻育种、种子生产和种子进口现状及杂交水稻推广概况,并针对杂交水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物研究》2005,19(3):F0004-F0004
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是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水稻,玉米、油菜种子生产经营性的优质资产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为主体.联合科研、生产、经营骨干发起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营各类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生产销售。公司主导产品包括“亚华”、“中湘”品牌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和杂交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5.
制种程序复杂、种子成本偏高是制约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混播机械化制种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和阐述了一种利用雌性不育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中,由于九二○的大量使用,促使种子在母株上过早地突破休眠,加上种子本身颖壳封闭不严,颖壳过薄,裂壳粒多,种子易吸水,从而促使种子在成熟后期收获之前即发芽。据调查,杂交水稻制种一般年份穗发芽率为2%~5%,特殊年份芽谷率可选50%以上。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亲本混播机械化制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播制种是指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种子混合播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收获的种子区分杂交种和父本种的制种方式,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方向之。综述了杂交水稻父母本混播制种的研究动态,提出选育大、小粒型亲本,实行父母本机械混播混收全程机械化制种,通过物理方法筛选分离杂交种子与父本种子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在供过于求时,种子积压到第二年,发芽率大大降低而造成损失。本试验即为解决种子积压而设计,也试图为农户少量种子贮藏找到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雄性不育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重要作用,不育系繁殖是杂交水稻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不育系繁殖体系主要有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以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为基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和以普通隐性雄性核不育为基础的第3代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体系。介绍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环境敏感型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普通细胞核雄性不育等三大水稻雄性不育类型,综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进展,对杂交水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经历了探索、挫折和再认识的过程。近年来,两系杂交水稻与三系杂交水稻已形成了相互赶超的局面。然而,由于异常低温天气等不利因素的频繁出现,造成了种子生产质量的不稳定,阻碍了两系杂交水稻进一步的推广,也延缓了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进程。本文着重就异常低温天气对两系杂交水稻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以期为两系杂交水稻育种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缅甸杂交水稻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缅甸水稻生产概况以及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杂交水稻育种、种子生产和推广应用现状,针对缅甸杂交水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新化的生态环境及对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要求,针对杂交稻种子市场上营销主体多、乱、杂,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紊乱无序的现状,提出了依生态类型布局,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杂交水稻品种以及对杂交种子经营市场进行严格监管的设想,重点探讨了该县按生态区分类,合理布局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杂交水稻品种权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宜珍 《杂交水稻》2006,21(5):8-11
杂交水稻的发展催生了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又促进了杂交水稻的健康发展。目前,杂交水稻品种权保护存在育种单位品种权保护意识较淡薄、种子成本增加、审查速度较慢、维权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施品种权战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花期相遇好坏是影响制种成败及种子质量的关键,比较了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的几种常用调花方法的效果以及对花粉活力的影响。制种时可根据各组合的实际花期相遇状况及亲本特性采取适宜的花期调节方式,减少由于花期不遇对产量和质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电,3月份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将一批特殊的杂交水稻种子种于海南三亚农业基地。1997年10月,袁隆平挑选了19种杂交水稻良种,共slgg,通过中国航天总公司发射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上太空。通过太空的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作用,使杂交稻种子产生地球上无法得到的变异,再进行选取育种。袁说:“第一代太空诱变种子已获得第二代种子,一般而言,其变异要经过4-5代种植才能稳定”,“第二代太空诱变种子与原杂交种子比较,其遗传性产生了广谱性、高频率的变化,且变化率高、变异幅度大、变异…  相似文献   

16.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立伟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5):397-400
围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两个因素,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在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防杂保纯,防止倒伏,提高种子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州杂交水稻发展20年回顾Areviewofhybridricedevelopmentin20yearsinQiandongnanPrefecture,Guizhou顾永仪(贵州省黔东南州种子公司556000)贵州省黔东南州杂交水稻引进与推广是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中国年生产与应用的杂交水稻种子高达20万t,占世界市场的95%以上,但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发展迟缓,出口国家与地区狭窄,种子出口量少,贸易额低,创汇能力不足。分析了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发挥我国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生产与技术优势,开拓杂交水稻国际市场,推动与扩大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以及光温敏核质互作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科技》2009,(2):8-8
据《农资导报》2月19日讯,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2009年2月16日全国种子终端市场信息观察点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报告认为,今年种子市场普遍启动较晚,种子货源充足,质量较好,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棉花、大豆种子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