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健全,鲜活农产品在其生产和流通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通过对河北各地的实地考察,文章对河北省鲜活农产品配送模式中两种典型的直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模式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和交易效率,但由于其市场目标一般为高端市场,其规模不宜太大;"生产基地+终端消费市场"模式计划性很强,是目前组织化程度最高的配送模式之一,但其外生交易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产品种植规模小、层次低以及农产品的易损耗性决定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性。拍卖交易方式具有提升交易效率、价格发现、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从而加速农产品的流通。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实现农产品拍卖交易模式的基础条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范式,通过互联网交易农产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江西农产品市场交易现状,分析了江西"互联网+农产品市场交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度、农产品交易信息公开机制、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交易信用机制和人才发展战略机制等促进江西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营销策略已不能完全满足鲜活农产品产业的市场需求,有必要引入网络营销促进其健康发展。分析了鲜活农产品产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介绍了鲜活农产品开展网络营销的现状,提出从网站建设、信息化培训和物流配送等方面实施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完善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消费的“菜篮子”,保持鲜活农产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商贸流通业、稳定市场运行、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吴忠市乃至整个宁夏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情况调研实际,梳理、分析了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了破解对策,力图对加强吴忠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和选择的依据在于农产品交易的性质,对农产品交易性质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也就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决定农产品交易性质的维度既有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这样一般交易所具有的维度,也有产品易损性、质量控制难易程度、市场远近等农产品交易的特有维度。交易刚性是一个区分农产品交易性质的有用的综合指标,它使得农产品交易与农业组织制度的匹配分析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15-116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鲜活农产品流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渠道,但是受其自身特点和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等因素的制约,鲜活农产品的流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视角下,对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搭建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农产品交易模式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产品交易模式的概念分析着手,详细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主要的交易模式,即对手交易、拍卖交易、订单交易、期货交易及网上交易等模式。结合我国情况,分析了各交易模式的现实应用情况,优缺点及应用中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李扬 《世界农业》1999,(6):16-18
日本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与我国相似,都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批发市场在日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及鲜活食品的流通效率都比较高,约7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都是通过批发市场进人零售环节。日本政府对批发市场的支持和指导也起了重要作用。一、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概况日本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中央批发市场,农林水产省规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一般都是都、道。府、县级城市)均可开办此类市场,市场开办者必须是地方公共团体,并需经农林水产大臣许可;二是…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被誉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首先指出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的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损耗大等若干问题,然后提出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该领域的3点对策,即运用物联网实现鲜活农产品溯源、监管、跟踪,优化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借助物联网实现鲜活农产品运输、仓储、配送、交易等物流环节的可视化;运用物联网提高市场的信息化水平,消除供应者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最终达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非关税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与产生的原因 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 s)是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和手段的综合。战后随着GATI、和WTO所推动的多轮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世界关税水平得以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最重要的障碍之一。本文旨在从贸易规模、贸易转移方向、比较优势等角度系统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GTAP 模型深入探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农业贸易产生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本文 提出了短期内破解贸易摩擦的对策和长期内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的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产业,也是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所在。本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对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多年来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量的增加不仅没有对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反而恶化了价格贸易条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衔接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提出制定高效强力的干中学与自主科技创新并举政策措施是中国实现贸易条件持续改善、变被动为主动的唯一出路,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历史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和货物贸易协议农产品降税安排的基础上,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资料,针对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农业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难点.中国与挪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相互进一步开放农渔产品市场,有利于双方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双边农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文  成德波 《农业展望》2006,2(2):33-36
国际大米贸易历史久远,但与小麦、玉米相比,其贸易份额却明显偏小,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国的过度竞争和进口国的贸易壁垒。大米贸易的自由化,可以带来全球福利的增加。分析国际大米贸易格局与大米价格。对于中国大米产业与大米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与巴基斯坦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近来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又一次重大尝试。运用引力模型,估计和考察影响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量的因素以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潜力,得出自由贸区的建立将更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减少两国对区外其他国家的依存度。此外,认为两国之间发展双边贸易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巴基斯坦签订FTA对两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尽管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紧密相关,但传统上还把它们视为不同的领域。当世界贸易大量增长,跨国投资快速增加,多国性企业逐渐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后,贸易法和竞争法传统上互不跨越之界限早已不复存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竞争领域的国际调整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私人反竞争行为与公权力施加的贸易壁垒一起成为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两大障碍。对于涉及国际贸易的限制竞争行为,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反应不尽相同。因此,探讨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不同规制路径以及二者间的平衡与协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