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切花月季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法国红月季为试材,在棚室条件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速率、光量子通量密度、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①法国红月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没有“午休”现象,因为试验是在温室里进行的,有遮阳网遮阴,正午时光照也不太强烈;在环境影响因子中,光量子通量密度对其影响最显著。②蒸腾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曲线,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温度、光照强度。③气孔导度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影响气孔导度的主要因子是温度。  相似文献   

2.
徐正方 《农业灾害研究》2023,(6):182-184+196
利用悬管装置,在夏季对闽江河口湿地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植物体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途径日进程气样进行采集,气相色谱测定甲烷浓度,同时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日进程动态。结果表明:在夏季一个日进程中互花米草植物体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量呈动态变化,在18:00达到相对高峰值。互花米草植株0~20 cm部位甲烷传输释放能力最强,占整株甲烷传输排放量的50%以上,上半株甲烷排放能力最弱;各测定时刻互花米草植物体甲烷传输排放量对于相应时刻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贡献率呈波动变化,变化范围分别为5.41%~21.08%,平均为10.42%;针对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平均值为52.31 mg/(m2·h)。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适合农田人参生长的阴棚小气候,指导人参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以3年生农田人参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率和阴棚中各项环境因子指标的日变化规律,分析主要环境因子对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并将环境因子逐一与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农田人参功能叶片在绿果期净光合速率为0.50~3.05μmol/(m~2·s)。一日中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现为上午升高,中午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下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上午的净光合速率要高于下午。对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和空气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 2和0.572 8。【结论】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主要受空气温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影响,因此在农田栽培中应注重调控阴棚中的光强和温度指标。  相似文献   

4.
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和异速生长关系与植物生存策略密切相关,对研究植物应对周边环境变化的能力,揭示植物的入侵能力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以闽东滨海地区禾本科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设置CK(互花米草∶秋茄=1∶0)、M1(互花米草∶秋茄=1∶3)、M2(互花米草∶秋茄=1∶1)、M3(互花米草∶秋茄=3∶1)4种入侵面积比例组,研究其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M1组互花米草叶片生物量与CK组间的差异显著;随着入侵比例的增大,互花米草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差异逐渐加大(P<0.05),竞争效应凸显;根冠比和根叶比随着入侵比例增大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表明在优势环境下,互花米草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地上部分,地上生物量占比随着入侵比例的增大而加大;互花米草根、茎、叶生物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上述结果表明了互花米草通过调整根、茎、叶之间的相关生长关系验证了最优分配理论,体现了资源分配策略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入侵能力较强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棚室条件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以蝴蝶兰为试材,测定光合速率、光量子通量密度、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结果表明:蝴蝶兰生长环境为空气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65%,空气二氧化碳浓度370~400微摩尔/摩尔.同时运用SPSS软件分析出影响蝴蝶兰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分别是: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该结果为蝴蝶兰设施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围垦对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种群扩张的影响,借助无人机航测技术,观测了2017年5月—2018年7月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条子泥围垦大堤内外互花米草种群面积的年季变化,并结合实地监测数据,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度、生长地高程、地表水位对互花米草生长和种群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垦显著降低了互花米草的扩张速度,观测期间堤内面积增幅为21%,而未围垦的堤外增幅超过400%,且互花米草扩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堤内和堤外快速扩张的季节分别为秋季和夏季;围垦区土壤含水率和盐度分别较围垦区外平均降低25%和50%;互花米草植株高度与生长地高程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互花米草种群的扩张距离与地表水位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研究表明,围垦工程阻断了互花米草海水传播的途径,改变了围垦区土壤水盐条件,进而抑制了互花米草的扩张。  相似文献   

7.
气象条件对水稻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英国PP-systems有限公司生产的GIRAS-1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水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室温度等生理因子的逐时变化进行测定,同时也对水稻的叶面温度、有效辐射、气温、湿度和田间微风等进行测定,根据测定所取得的资料,对水稻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因子对水稻蒸腾速率的影响,得出了水稻蒸腾速率对光、温、湿等气象因子的响应明显,与它们有着十分相似的日变化曲线形式,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湿度因子的影响方面既具有普遍规律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0月10日和11月20日呈单峰型,而6月11日和8月9日呈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密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在棚室条件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以蝴蝶兰为试材.测定光合速率、光量子通量密度、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结果表明:蝴蝶兰生长环境为空气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65%.空气二氧化碳浓度370-400微摩尔/摩尔。同时运用SPSS软件分析出影响蝴蝶兰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分别是: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该结果为蝴蝶兰设施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湿地系统,比较了不同盐度(10‰、20‰和30‰)培养下的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以探讨互花米草对盐浸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处理组互花米草在株高、基茎、叶片SPAD、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死亡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植株高度和基茎呈下降趋势,互花米草叶片随着盐度增加,叶片SPAD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在高盐度(30‰)下,显著降低了互花米草的各器官干重生物量;盐度20‰的环境中互花米草存活率最高、为55.16%,盐度30‰的环境中互花米草的存活率最低、为43.22%。互花米草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高盐度对其生长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藤本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和廊坊杨(Populus langfangensis W.)分别进行保水剂处理和盆栽控水,研究它们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廊坊杨加入保水剂后,随水分胁迫的加剧,其叶水势降低的比较缓慢,原生质膜透性被破坏的也较缓慢,叶水势和土壤含水量关系用指数方程拟合较好;爬山虎的叶水势与电导率成周期性降低趋势,叶水势与含水量用4d移动平均趋势线拟合较好;2种苗木都用小颗粒20g处理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水稻叶水势与不同水分处理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各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确立了水稻叶水势与不同水分处理之间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关系,并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叶水势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度、光照、水分与叶水势的定量关系及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叶水势变化规律.通过这些量化关系可以与实测叶水势相结合,实现较快地得到水稻叶水势的值,从而判定其是否出现了水分亏缺,以利于及时准确地对水稻进行灌溉.与此同时,得出了两个品种水稻(中9B,金早47)在主要生育期用于判断水分亏缺状况的临界叶水势值,为水稻的节水灌溉提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被菊花幼苗耐旱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选用地被菊品种White Snow 10叶龄扦插生根幼苗进行自然失水胁迫和PEG胁迫处理。划分了不同处理萎蔫指数,测定了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叶片溶质渗透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萎蔫指数划分的主要形态特征因胁迫方法而异。自然失水胁迫8 h为幼苗恢复极限;在恢复极限内复水,幼苗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MDA含量和SOD以及CAT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20%PEG胁迫4 h为恢复极限;复水期间的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溶质渗透势、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综合上述,这2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地被菊花幼苗耐旱性快速评价;不同的胁迫处理方式可利用的水分状况和生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干旱条件下抗蒸腾剂对玉米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在干旱条件下就4种抗蒸腾剂[Fulvic Acid)、PMA(Phenylmercuric Acetate)、NF(Nu Film)和VG(Vapor Gard)]对两个玉米品种(丹玉13和中单120)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A致使玉米耔粒产量提高15.35%,FA 的增产幅度为6.93%~11.60%。增产原因主要是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NF 和VG 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叶面喷施FA 和PMA 能明显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水势、硝酸还原酶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大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明显减小气孔开度,推迟气孔最大开度出现的时间,缩短气孔开放的时问,并减少开张的气孔数目。NF和VG 的效果不如FA 和PMA 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营养液膜条件下番茄苗期间歇灌溉的水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营养液膜栽培番茄在3种间歇灌溉条件下的水势变化,并分析了苗期番茄叶水势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间隔供水时间为30min的番茄植株日水势变化较大,其趋势是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从番茄生产的节水灌溉角度看,以每隔20min供水15s的方式最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6.
库车白杏茎直径和茎液流速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库车白杏(Armeniaca vulgaris‘Kuchebaixing')茎干直径、茎液流速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探讨环境因子对茎干直径和茎液流速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库车白杏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以色列PhyTech公司生产的Phytalk植物生理生态监控系统对库车白杏的茎干直径、茎液流速及其环境因子日变化过程进行同步自动采集,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库车白杏茎直径变化过程曲线呈不规则锯齿状24h左右的周期性波动变化,晴天茎直径变化过程曲线比较平滑,阴天和雨天波动较大;茎直径变化与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太阳总辐射和土壤水势呈线性正相关,而与土壤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呈线性负相关.库车白杏茎液流速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雨天的茎流速率变化过程有较大的起伏震荡;茎液流速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呈线性正相关,而与太阳总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呈线性负相关.[结论]库车白杏茎直径日变化呈白天收缩,傍晚、夜间复原或膨胀,与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太阳总辐射、土壤水势、土壤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紧密相关;茎液流速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太阳总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为了解油松林水分运作机制 ,给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该文利用压力室、露点水势仪对京西低山油松人工林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的水势梯度及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同步测定 .结果表明 :在空间水平上 ,油松林地SPAC各要素水势由土壤到植物再到大气逐步下降 ,梯度比约为 1∶5∶30 ;灌水后SPAC相临界面水势差增大 ,水势梯度比提高至 1∶15∶90 .在时间序列上 ,持久干旱条件下的油松林SPAC各要素水势的日变化和连日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下降的幅度以大气最甚 ,叶片次之 ,土壤最小 ;叶片水势日变化波峰出现于 14:0 0 ,较土壤和大气(18:0 0 )早 4h ;土壤水势的下降幅度随土层由浅而深逐渐减小 .灌水后各层土壤水势由浅而深水势先后升高 ,升高幅度表层和中层较大 ,深层较小 ;叶片水势虽提高 ,但幅度明显小于土壤 .在影响油松林SPAC水势的环境因子中 ,空气温湿度与大气水势和土壤水势相关性显著 ;空气和土壤湿度则是影响叶片水势的主导因子 .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冷季型草坪草地上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5 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持续干旱胁迫过程中, 土壤水势 ( S W P) 对蒸发率 ( E T)、叶片生长率 ( L G R)、叶水分相对含量 ( R L W C)、叶水势 ( L W P) 及草坪外观质量的影响进了系统观察,探讨了草坪草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生理变化。为干旱或缺水地区选育草坪和草坪的科学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分梯度下几个树种木质部栓塞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盆栽控水方法,对不同水分梯度下木质部栓塞程度与水势等生理生态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木质部栓塞程度随水势的变化在一天中有明显的增减,其大小不仅决定于枝条水势,而且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等生理生态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节水理念出发,以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棉花试验基地内的2.67hm2枣园为研究对象,对枣园采取清耕与覆草措施,比较两者的水分状况,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同时对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的日、季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耕与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日变化均值分别为(-1.23±0.66)MPa和(-1.14±0.60)MPa,季变化均值分别为(-1.24±0.12)MPa和(-1.17±0.10)MPa。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明显高于清耕措施,两者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季变化均呈"V"型,这种变化规律是枣树适应该地区生境的生理特征之一。清耕与覆草措施枣树叶水势的日变化与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辐射照度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季变化与土壤水势也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与蒸腾量也呈线性相关,土壤水势下降,蒸腾加快,叶水势降低;土壤水势上升,蒸腾减弱,叶水势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