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西辽河平原引种芦笋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笋主产区频繁的涝灾和严重的病害是造成我国芦笋生长能力波动大、笋农收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芦笋的北移种植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005年由美国加州芦笋种子公司引进3个芦笋品种在西辽河平原试种.结果表明:单株采笋支数和采笋重量均以阿特拉斯最高,格兰德最低,阿波罗居中;定植当年的茎数、第1分枝高度均与翌年单株采笋重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定植当年的株重与采笋支数、采笋重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三级笋、等外笋的比例高是影响芦笋高效栽培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芦笋寿命可长达15年,上年种植,次年即可采笋,以后便是年年采收,年年获益,可谓“一劳多益”。长春市城西乡大营子村于永顺于1994年种植芦笋,种植地块长240米,宽1.2米。从1995年开始采笋,1996年是种笋第三年,采笋第二年。从7月1日开始,每天可采笋5公斤左右,每天采收,共采笋70余天。平均按每公斤20元批发给市场,年获效益7000多元。于永顺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3.
<正>1芦笋栽培的价值1.1芦笋的基本特性芦笋属草本植物,茎基部长出的幼茎似小山竹笋,所以称之为芦笋。芦笋一般春季移栽秋季可采笋,秋季移栽翌年春季采笋。最高产量是第3~5年,在肥水条件好的田块667m2产量1000kg左右,初产年的芦笋要低一些,产量600kg左右,市场上的批发价12元/kg,  相似文献   

4.
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在山东省莒县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芦笋茎枯病在本县的发生和为害也逐年加重,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广大笋农在芦笋的整个生育期间要交替用药多达10次以上,不但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造成了农药污染,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笋农的收入。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农药残留,提高防治效果,笔者在掌握了该病在本地区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改进栽培技术来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不但降低了用药次数,取得了显著的防病效果,而且提高了芦笋的品质和产量。1病原与症状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芦…  相似文献   

5.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除具有丰富的营养外,还具有抗癌、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目前我国芦笋种植总面积约8万hm^2(120万亩),占世界芦笋种植总面积的60%,主要集中在黄淮流域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河北等省。芦笋一次种植多年收获,因此很多笋区农民把它称作“摇钱树”。  相似文献   

6.
芦笋有蔬菜之王之称,其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不可比拟的,它是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名贵保健蔬菜。按常规栽培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和效益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从1999年至今,对芦笋的设施栽培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并广泛应用于大田,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芦笋设施栽培技术要点1.1笋园的选择和行株距的规范设施笋园要选择露地栽培芦笋三年以上的笋田作设施栽培更合算,产量高。同时,要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能排能灌的砂壤土的长方形田块。行株距设置根据钢架宽度而定,按标准大棚棚宽6m,长30m,高2.…  相似文献   

7.
张洪路  李强 《蔬菜》2002,(11):27-27
嫩绿芦笋水分含量较高,很容易失水老化,给鲜销带来麻烦。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加工保鲜,并保证符合产品销售质量,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日益需求。具体加工保鲜技术如下:一、采收标准一般鲜销芦笋嫩茎的初加工长度为24~27cm,采收长度则应为27~30cm。采收时间一般宜在上午9时以前。采收后应剔除病笋、畸形笋、散头笋及不符合规格要求的细小笋。二、工艺流程初加工→冲洗→分级→切割→捆扎→包装。三、初加工把芦笋切成长24~27cm的小段,并去除粘附在笋体上的泥土;然后,将笋头朝上放置于塑料筐内。经挑选,将直径为1cm以上,笋体呈翠…  相似文献   

8.
正芦笋学名石刁柏,多年生宿根性的草本植物。因其嫩芽形似芦苇的嫩芽和竹笋,故称之为芦笋。芦笋嫩芽营养丰富,作为一种保健蔬菜品种,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健康人士的选择。1品种选择白笋:格兰特、欢迎、阿特拉斯、冠军、改良帝王、达玛斯和巴格林。绿笋:硕丰、格兰特、鲁芦笋一号、阿波罗、泽西奈特等,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一代绿笋或紫笋品种,如":阿波罗""、杰立姆"等。  相似文献   

9.
杨新琴 《长江蔬菜》2013,(24):31-33
以三年生芦笋格兰德为试材,研究了单层白色地膜、谷壳和三层覆盖(稻草+鸡粪+谷壳)的增温效应及对大棚春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层白色地膜覆盖平均可提高地温2.65℃,促进绿芦笋提前萌芽出笋,使采笋期提前18d左右,绿芦笋产量和产值比对照(不覆盖)提高40.54%和61.14%,增产增效显著;但谷壳覆盖和三层覆盖对绿芦笋的采笋期、产量和产值均无显著影响,且地温比对照低;另外,3种覆盖方式对绿芦笋的一级笋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5大棚芦笋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芦笋是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的多年生蔬菜,品种选择对芦笋整个生长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长江流域大棚栽培芦笋宜选择笋株高大、笋茎粗壮、抗病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目前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88-5改良系、2000-X、芦笋王子F1、冠军、格兰德、阿特拉斯和帝王等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芦笋空心率,提高芦笋产量,1986年我所在安邱县贾戈乡懂王村做了冬季培土试验。 芦笋品种;玛丽·华盛顿500W,7年生芦笋。 试验处理:设培土与不培土两种处理,每处理三次重复,试验于1985年11月14日割掉芦笋地上部枯茎,留茬高15厘米(待明年春回暖拔掉),清园后培土,高度15厘米,调查项目,冬季定期测定地下茎盘处地温和土壤含水量,采笋期每日记载芦笋实心笋量和空心笋量。 试验结果: (1)冬季培土保温效果好:从11月 30日至2月25日每隔5日测定一次地下茎处地温,结果培土后积温比不培土在早晨增加32.1“C,晚上增加7.6”C,早、晚温差缩小21. 1…  相似文献   

12.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随着近几年在我区芦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也有了加重发展的趋势。2009年我区种植的5000多亩芦笋茎枯病大发生,严重地块的病株率达70-80%,给广大笋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李书华  刘保真 《蔬菜》2004,(10):10-11
“芦笋王子F1”是中国芦笋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杂交芦笋新品种,200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目前国内各芦笋产区使用最多的品种之一。在山东、河南、河北等主要芦笋产区,笋农普遍用“芦笋王子F1”取代原来的“UC800”、“UC157F2”等常规种和杂交二代种。  相似文献   

14.
芦笋根据培土与否及笋体的色泽分为白芦笋与绿芦笋,随着人们口味的改变和对两种芦笋的营养价值比较,绿芦笋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绿芦笋除国内鲜销外,大多被企业收购后速冻加工出口,各地在大规模发展芦笋生产时,也多是作为这些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15.
杨林 《西北园艺》2007,(5):50-51
1)空心笋:产生原因:①采笋前期地温较低,白天地表温度高于地下,造成根系对养分和水分吸收缓慢,影响地表部分嫩茎的生长而产生空心。②采笋期氮肥过多,芦笋嫩茎细胞组织膨胀过早过快,中心组织跟不上周边组织增长。⑧笋龄越大,空心率越高。预防对策:①选产量高、品质好、不易空心的良种。如鲁芦笋一号、芦笋王、阿特拉斯等。  相似文献   

16.
莫现会  李全等 《蔬菜》2001,(5):32-33
绿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幼茎(即嫩茎)是一种高档保健名菜。广西1996年引种成功,经多年试种,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一般健壮苗移栽大田后,8-10个月开始采笋,第2年667m2产鲜笋200~300kg,第3年产鲜笋500kg左右,第4年进入盛产期,产量800~1000kg,可连续采笋10年。绿芦笋产品投放市场后,市场销路好,生产效益高。深受种植业者及消费者的欢迎。 绿芦笋育苗有露地育苗、营养钵或营养袋育苗、塑料大棚及阳畦育苗等方…  相似文献   

17.
左会学 《吉林蔬菜》2013,(12):15-16
芦笋又名龙须菜、露笋,学名石刁柏,芦笋食用部分是嫩芽,有白笋、绿笋之分,绿芦笋是受阳光照射长成的,白芦笋是通过人工培土、软化栽培的,绿芦笋的营养价值要高于白芦笋。芦笋质地鲜嫩,风味鲜美,纤维柔软可口。芦笋中含有丰富的抗癌元素之王—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阻止致癌物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形成,防止造成基因突变,刺激环腺苷的积累,抑制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阻止癌细胞分  相似文献   

18.
常规栽培石刁柏(芦笋)的采笋期多在4月(春笋)和6~8月(夏笋),采收期比较集中。而采用塑料棚栽培芦笋,春笋可以提前至2月份采收,夏笋提前到5月,延长了采收期,提高了芦笋的产量和效益。1芦笋棚栽技术要点1.1选好棚栽笋田选择露地栽植芦笋3a(年)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3年生芦笋"冠军"为试材,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保花保果剂(PBO)、多效唑(PP_(333))和赤霉素(GA3)在笋期和蕾期处理芦笋雄株,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芦笋雄花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BO和PP_(333)处理的雄花及其雄蕊小于对照,但均促进了子房发育,子房均大于对照。GA3处理的雄花及其雄蕊显著大于对照,也促进了雌蕊的发育,不仅子房显著大于对照,且具有发育良好的花柱和柱头。3种生长调节剂对芦笋雄花发育的影响均以笋期处理效应最大。笋期300mg·L~(-1) GA3处理的雄花子房最大,花柱最长,成为形态上的雄性两性花。  相似文献   

20.
杨锡亮 《蔬菜》2003,(9):16-17
芦笋嫩茎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有关研究证明,芦笋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因此,是倍受人们青睐的高档蔬菜。2001年,我们研究推广了滨海盐碱地吨笋田栽培300余hm2,平均每667 m2生产芦笋1 009.8 kg,收入5 654.8元,总收入达2 827.4万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量,创建吨笋田必须选用优良品种,经2年的试验表明,玛丽华盛顿500W、鲁芦笋一号、UC800三个品种具有耐盐碱、抗病和很高的增产潜力,适宜在盐碱程度较高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推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