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评价海南省不同榴莲蜜主栽品种果实品质,建立一套适合榴莲蜜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5份榴莲蜜种质果实的13项品质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果实的各项品质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各项品质指标均能体现榴莲蜜种质各自的品质特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果实各指标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3项品质指标中提取出风味、外观、色泽3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榴莲蜜果实品质的92.690%的信息量。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可溶性固形物、单果苞重和单苞果核重可作为榴莲蜜品质性状评价的主要指标。品质综合评价结果从优到劣依次为:多异3号、多异5号、多异2号、多异1号和多异4号。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杧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测定了11个杧果品种(系)的果实品质指标,并对这7个指标进行了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果实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品质指标差异较大,其中V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5.99%;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5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个杧果品种(系)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种质资源果实的Vc含量、粗纤维高于第二类,第二类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均高于第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3.99%,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最高,为27.38%,主要决定因子是:Vc含量。综合评价显示:金煌杧、黔山杧1号、热农1号3个种质果实品质优良。综上所述,杧果品种(系)的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为改良品种以及鉴定新品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13份柠檬种质资源的26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6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9.77%~105.44%之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性;2)表型性状间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的分别有184对和36对,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3)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等16个性状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柠檬优先鉴定内容和重要的评价指标;4)通过聚类分析分为3个组群,其中第1组群可作为选育高品质柠檬品种的亲本,第3组群可作为选育特大果型柠檬品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4.
对30份不同来源南荻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叶茎比、茎壁厚、株高、节数、最大节长、茎粗、单株重、分枝数和分蘖数)和6个品质性状(含水量、灰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热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南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4.15%~75.02%;(2)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因子解释了88.68%的变异源,第1主成分因子载荷最高的性状是株高、分蘖数、茎粗,说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是南荻的主要变异来源;(3)聚类分析表明,30份南荻种质可划分为3大类,第Ⅰ类群由8份来自洞庭湖地区的种质组成,第Ⅱ类群由14份来自鄱阳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种质组成,第Ⅲ类群由8份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种质组成;(4)通过主成分的综合线性模型对30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来自湖南澧县(编号B0634)种质综合评分最高,为2.778。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不同番木瓜种质在广西的表现,记录了10份番木瓜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份种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株产与单果重。主成分分析显示:10份番木瓜种质的15个数量性状可划分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74%;相关性分析显示:10份番木瓜种质的15个数量性状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说明所选指标间的影响密切。其中株产与两性瓜单果重、叶长、花序长度,两性瓜单果重与叶长、叶宽、花序长度、每节位花量等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在平方欧氏距离5的临界点可分为2类:大果型、小果型。分类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性瓜单果重、株产上。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评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筛选核心种质,本试验对76份老芒麦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连续两年开展评价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在两年间均呈正态分布,7个性状变异系数大于10%,说明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发现,牧草产量性状间和种子产量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长穂因子、种子数因子和叶片数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3份牧草产量性状优异的种质,5份种子产量性状综合评价高的种质。聚类分析将76份种质分为优势类、良好类及后备类3大类群,最终筛选出编号为8,13,20,27及41的种质可以作为育种的候选亲本或后备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部南宁火龙果种质资源圃内不同来源地的218份火龙果种质的果实形状、果皮果肉颜色、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果肉质地和风味等8个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供鉴定评价的火龙果种质中,果实形状从扁圆形到长椭圆形,果皮颜色从玫红色到暗紫红色,果肉颜色从白色到深紫红色,果肉质地从软绵到较粗、从细滑到较紧实,果肉风味从较淡到蜜甜、从甜酸到微酸,单果重从89.62g到554.83g,果肉中心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10.7%到22.5%,果实可食率从50.97%到81.54%,果实品质评价等级从较差到优良均有分布。果实的单果重、果肉中心部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可食率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6.89%、9.21%、8.23%和2.0391、2.397、1.9797,火龙果种质资源之间果实品质性状表现出不同的变异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粮、油、饲兼用,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是开展油莎豆遗传育种和复杂性状遗传解析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48份油莎豆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对株高、分蘖数、叶宽、块茎长宽比、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8份油莎豆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8.94%~50.3%),其中与地上草产量和地下块茎产量相关的指标如分蘖数、块茎长宽比、百粒重等性状变异程度较高。聚类分析表明,48份油莎豆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5个种质,第Ⅱ类群包含5个种质,第Ⅲ类群包含12个种质,第Ⅳ类群包含16个种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综合评判表明,JYD-27,JYD-41,JYD-20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块茎长宽比、百粒重、叶长宽比3个主成分可作为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曾怡  尹伟丹  揭红东  邢虎成  揭雨成 《草业科学》2022,38(10):1975-1985
为筛选优异饲用薏苡种质资源,本研究以51份薏苡(Coix lacryma-jobi)野生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粗蛋白、粗纤维、灰分、粗脂肪、钙、磷、鲜草产量、株高、茎粗和分蘖共10个植物性状,并对各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与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产量因子、矿物质因子、粗灰分因子和粗脂肪因子是4个主要因子,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可达66.16%;2)可将51份薏苡种质分为3类,通过综合品质评价得到51份中品质更为优良的10份种质,分别为隆回薏苡、YY03-02、小黑壳、YY-37、YY-21、YY17-32、YY17-07、YY03-09、YY17-12和YY17-03.本研究为选育农艺和品质性状优良且适于湖南推广的薏苡品种提供了种质材料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优异饲用薏苡种质资源,本研究以51份薏苡(Coix lacryma-jobi)野生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粗蛋白、粗纤维、灰分、粗脂肪、钙、磷、鲜草产量、株高、茎粗和分蘖共10个植物性状,并对各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与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产量因子、矿物质因子、粗灰分因子和粗脂肪因子是4个主要因子,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可达66.16%;2)可将51份薏苡种质分为3类,通过综合品质评价得到51份中品质更为优良的10份种质,分别为隆回薏苡、YY03-02、小黑壳、YY-37、YY-21、YY17-32、YY17-07、YY03-09、YY17-12和YY17-03。本研究为选育农艺和品质性状优良且适于湖南推广的薏苡品种提供了种质材料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