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性诱剂对象山县柑橘园中的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进行了种群动态监测,同时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及离橘园不同距离对性诱剂诱集柑橘潜叶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潜叶蛾虫量在8月开始迅速上升,8月12日达到最高峰,9月到10月间断出现4个小高峰,11月之后虫量很低;性诱捕装置所诱柑橘潜叶蛾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的诱集量无显著影响;在树冠边缘和树冠中心悬挂诱捕器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也无显著影响;柑橘潜叶蛾性诱剂的有效诱捕距离应在20m范围之内,超过20m则诱虫效果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科学使用性诱剂可以有效控制象山县柑橘潜叶蛾的危害,为当地带来重要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及柑橘木虱起源地之一的潮汕地区,分别选择有针对虫媒的管理、无针对虫媒的管理和无管理3种防控水平的蕉柑果园。通过调查对比植株的感病率,不同虫态木虱的发生情况,黄龙病菌16SrDNA和前噬菌体的序列差异,以及柑橘木虱的种群类型。结果表明:(1)有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植株发病率最低,发病等级为轻度,各虫态木虱数量最低且不带菌;无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中植株发病率显著提高,发病等级为轻度或中度,木虱卵和若虫的数量最多,虫媒成虫带菌率和带菌量均较低;无管理果园中植株发病率和发病等级最高,木虱成虫数量最多,虫媒带菌率和带菌量均最高;(2)植株和柑橘木虱样品中均携带黄龙病菌亚洲种Type 2原噬菌体类型,柑橘木虱均属于单一种群。  相似文献   

3.
正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5期《不同色板和悬挂方式对柑桔木虱的诱集效果》(作者赵政等)报道,为了筛选出对柑桔木虱引诱效果最好的色板以及最佳的诱虫方位、高度及间距,为柑桔木虱的绿色防控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悬挂白色、红色、青色、绿色、灰色、黑色、黄色、紫色、蓝色、粉色等10种颜色的色板,对柑桔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利用性诱诱捕器在桑园田间不同高度诱捕桑螟雄蛾。结果表明:6月份前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2 m时诱虫量最高,效果最好。随桑树高度增加,当诱捕器低于树冠高度时,影响了诱芯中性信息素的扩散,从而导致诱虫量较少。因此6月份后,诱捕器高度为2 m时诱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目数的防虫网对柑橘木虱的阻隔作用。结果表明:1.0*0.8mm(约45目)以下的网柑橘木虱成虫可以穿透,1.0*0.6mm(约50目)以上的网能有效的阻止柑橘木虱成虫穿透。  相似文献   

6.
植物源蒸馏油是一种新型植物油,本文探讨了植物源蒸馏油在害虫控制中的应用潜力。以矿物油乳剂为参照,以柑橘木虱为试虫,分析比较植物油蒸馏油的触杀和拒避作用。植物油和矿物油对柑橘木虱的卵、若虫和成虫均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对若虫尤其低龄若虫的触杀作用最强,可达90%以上。两种油剂对雌虫产卵均有一定的拒避作用,拒避雌虫产卵维持约2 d。两种油剂对成虫寄主选择没有明显的拒避作用。总体上,植物源蒸馏油对柑橘木虱的触杀作用以及对成虫的拒避作用与矿物油相当。如果进一步改进该植物油的乳化效果,可替代矿物油乳剂应用于害虫防治中。  相似文献   

7.
于2013-2014年调查了南宁市武鸣县柑桔园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3-2014年柑橘粉虱卵在4月上旬分别达到了全年发生最高峰,由0.51粒/叶增至5.49粒/叶;柑橘粉虱若虫分别在2013年8月上旬和2014年4月上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0.38头/叶增至3.90头/叶;柑橘粉虱伪蛹发生数量少;柑橘粉虱成虫分别在2013年6月下旬和2014年5月中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51.63头/黄板降低为4.08头/黄板。2013-2014年柑桔园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少,没有诱集到成虫。因此,监测表明2013-2014年南宁柑桔园柑橘粉虱种群发生数量比黑刺粉虱多,以当年4月上旬达到全年发生最高蜂;黑刺粉虱偶尔发现为害;2014年柑橘粉虱卵、若虫发生数量比2013年的有所上升,但伪蛹和成虫发生数量同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对赣南14个不同区域正常生产管理果园定园、定时调查,结果表明,果园柑橘木虱成虫、若虫、卵一年均有4个高峰期。成虫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中旬和10月上旬;若虫高峰期分别为7月中旬、8月、9月上旬和10月中旬;卵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中旬和10月上旬。果园成虫、若虫、卵发生消长规律基本相符,卵和若虫的消长动态紧随成虫消长动态。果园柑橘木虱发生与新梢抽发和防控措施关系密切,各虫态虫口发生量下半年明显重于上半年。  相似文献   

9.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自然虫媒。2015~2017年,通过在自然变温条件下饲养与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柑橘木虱在江西赣州地区一年发生9~10代,在3月底和4月初,柑橘木虱各虫态在田间的数量都极低,每年的7~9月,柑橘木虱在田间大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柑橘木虱的虫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可暴发。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亚洲柑橘木虱优良的生防真菌,笔者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间采集的僵虫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曲霉,标记为YS-1。结合ITS序列分析与形态学观察进行鉴定,并利用喷雾法检测该曲霉对柑橘木虱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曲霉符合科赫氏法则是柑橘木虱的病原真菌,且YS-1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利用喷雾塔喷洒YS-1分生孢子悬浮液于柑橘木虱成虫体表5d后,测得其致死中浓度为3.017×106个/mL。因此,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 YS-1是一种具有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