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8个砂梨品种翠冠、鄂梨2号、苏翠1号、翠玉、圆黄、黄金、秋月和爱宕为试材,对不同梨品种物候期、产量、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与测试分析,并对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砂梨品种的花期集中在3月中下旬,翠玉、苏翠1号7月上旬果实成熟,翠冠、鄂梨2号7月中旬成熟,圆黄、黄金8月中旬成熟,秋月8月底到9月上旬成熟、爱宕9月下旬成熟。不同梨品种单株产量26.44 kg~43.73 kg,折合667m2产量2194.52 kg~3629.59 kg,高产的品种有爱宕、翠冠、圆黄,丰产稳产的有秋月、黄金、翠玉、鄂梨2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3 %~13.07 %,其中圆黄、秋月、翠冠、鄂梨2号、苏翠1号、黄金、爱宕含量较高;总糖含量最高的是圆黄和秋月,其次是翠冠、苏翠1号、黄金和爱宕,而翠玉的总糖含量较低;翠冠、翠玉的总酸含量均较低。果实中主要含有4种可溶性糖组分: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平均值为79.59 mg.g-1,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月>圆黄>爱宕>黄金>鄂梨2号>翠冠>苏翠1号>翠玉。果实中有机酸含量范围为2478.08 mg.kg-1~4821.65 mg.kg-1,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金>鄂梨2号>爱宕>圆黄>翠冠>秋月>苏翠1号>翠玉。翠冠、鄂梨2号、苏翠1号、翠玉在湖北省栽植表现早熟、品质好、效益好,可以作为早熟梨更新换代的品种,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优质早熟梨良种覆盖率。适当发展中晚熟梨品种,延长梨鲜果供应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陇东海棠离体初代培养中的褐化现象、提高培养成功率,研究了外植体类型、酒精消毒、低温处理、防褐化剂、暗培养时间和6-BA浓度对陇东海棠在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0.1% HgCl2灭菌处理12min,接种在MS 6-BA0.5~1.0mg/L IBA0.2 mg/L(pH=5.8)添加0.5~2g/LPVP的培养基中,低温暗处理5d,对防止外植体褐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杂交狼尾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ureum)种子和心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2,4-D与6-BA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及6-BA,NAA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最佳的胚性诱导培养基MS+5.0mg·L-12,4-D+0.4 mg·L-1 6-BA,诱导率为75%,心叶最佳的胚性诱导培养基MS+3.0 mg·L-12,4-D+0.5mg·L-1 6-BA,诱导率为60%;种子愈伤组织诱导高于心叶,为较好外植体。种子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mg·L-1 6-BA+0.5mg·L-1 NAA,分化率62.5%。该研究建立了稳定有效的再生体系,为杂交狼尾草的遗传转化和定向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取‘翠香’猕猴桃的幼嫩枝条为材料,利用不同激素及浓度诱导茎段腋芽、增殖、生根,并进行驯化移栽。结果表明:‘翠香’猕猴桃茎段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3 mg.L-1NAA,诱导率达88.89%;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5 mg.L-1 6-BA+0.4 mg.L-1 NAA,增殖系数为6.20,三代内增殖效果稳定;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9 mg.L-1IBA,生根率为94.44%,根数为11.40,根长为2.94;驯化后移栽成活率达88.33%。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无籽沙糖桔异交种子(无籽沙糖桔×有籽沙糖桔) 的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激素及组合对无籽沙糖桔离体再生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无籽沙糖桔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ZT和TDZ不利于无籽沙糖桔不定芽的诱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6-BA浓度的增加,不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不定芽数显著增加。当以MT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为0.25 mg/L时,不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不定芽数最高,分别为88.5%和2.7个/外植体;当不同浓度的6-BA与不同浓度的IBA组合时,以6-BA 0.25 mg/L + IBA0.25 mg/L为最佳激素组合,不定芽诱导率达95.2%,平均每个外植体萌芽数为3.6个;再生的不定芽在附加IBA 1.0 mg/L的MT 培养基中生根并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以‘徐香’猕猴桃种子为外植体,开展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对种子萌发、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对比实验,筛选适合试管苗各阶段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期建立其实生苗快繁体系。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0.1% HgCl2消毒8 min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成活率达79.18%;种子最佳萌发诱导培养基为MS+100 mg.L-1肌醇;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 mg.L-1 NAA;生根培养基以1/2MS+0.4 mg.L-1 IBA最好;选用草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4:1)移栽,植株根系包被苔藓,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草莓品种‘白雪公主’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前暗处理、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组培快繁环节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暗处理3 d能够促进茎尖萌发,提高萌发速度;MS+6-BA 0.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2 %以上;MS+6-BA 0.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为8.00;1/2 MS+蔗糖20 g/L作为生根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培养5 d后生根率达100 %,平均生根数为10条,平均根长为5.00 cm。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三个砂梨品种四个芽组织的需冷量及内休眠期间可溶性蛋白、脯氨酸、H2O2、POD、IAA、GA3和ABA等生理指标变化趋势。需冷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翠冠’叶芽、‘圆黄’花芽、‘翠冠’花芽、‘翠玉’花芽。可溶性蛋白、POD、GA3和IAA随休眠加深而下降,随休眠解除而上升。进入内休眠后,脯氨酸总体呈上升趋势;H2O2和ABA随休眠的加深而上升,随休眠的解除而下降。其中,H2O2含量与四种芽样本的萌芽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无花果发展迅速,苗木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扦插是无花果的主要繁殖方法。于南京农业大学无花果试验园及浙江黄宕等地,进行无花果带叶扦插试验。边布兰瑞克品种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条,插条长25cm,上部留2~3片叶,用多菌灵消毒处理5秒钟。设不同生长调节剂和不同扦插基质处理。生长调节剂设:分别用NAA500×10-6、NAA1000×10-6、NAA2000×10-6、IBA1000×10-6、IBA2000×10-6、IBA4000×10-6附理插条5秒钟(以不处理为对照),取出阴干后(约1~2小时)备用。扦插基质设:插在水箱内,插入含少见沙的土内和插…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得到的红皮红肉型火龙果自然成熟果实的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改良的组织快繁实验,筛选适宜的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并对组培苗进行了移栽。结果显示,萌芽诱导培养1/2MS NAA0.3 mg/L。实生苗增殖培养MS 6-BA5.0 mg/L NAA0.3 mg/L,增殖系数可达,且芽生长势强,质量好。子叶二次萌芽培养1/2MS 6-BA1.5 mg/L,生根培养1/2MS NAA0.3mg/L IBA0.3 mg/L,生根率达95%。炼苗后7天的幼苗移栽至处理好的苗床上,20天后成活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