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矮小基因(dw)在家禽业的研究应用进展周中华,文伯珍(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鸡性连锁矮小型基因(Sex-linkeddwarfgene),是鸡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为隐性伴性遗传,位于之染色体上;也是唯一对鸡的健康无害而对人类...  相似文献   

2.
赵河山 《中国家禽》2005,27(21):5-8
1 矮小型基因 1.1 矮小型基因的遗传特点 dw是存在于鸡的性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基因,对其研究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研究表明该基因(dw)是已知的八种矮小型基因中,唯一对鸡生活力和繁殖力无显性影响,而对人类有利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鸡性连锁矮小基因(dw)的研究与应用杜晓惠(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济南250023)鸡性连锁矮小基因(dw)早在1935年就被俄国学者Behtank发现,于1959年被Hutt确定了它在性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dw基因存在于所有自然群体中,是鸡已知8种...  相似文献   

4.
矮小基因(dw)在家禽业中的研究应用进展(续)周中华,文伯珍(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3矮小型鸡营养需要特点3.1矮小型鸡能量脂肪、蛋白质代谢矮小型鸡脂肪代谢被RosebroughRW(1991)等所研究,dw基因明显刺激乙酸合成体内...  相似文献   

5.
矮小型鸡是鸡种中的一个类别,其体型矮小系由于隐性伴性基因"dw"所致,鸡脚短1/3故又称矮脚鸡.矮小型鸡的特点矮小型鸡的遗传特性决定矮小型鸡遗传特性的基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常染色体,另一类存在于性染色体,后一类称之为伴性矮小型基因.目前已知的伴性矮小型基因有3种,一种是对正常体型为显性的伴性矮小型基因Z,见之于各品种的矮脚鸡,又叫斑担鸡;另一种是对正常体型DW为隐性的伴性矮小型基因dw;再一种是与dw同一位点的矮小型基因dwe,它对dw为显性,但对DW  相似文献   

6.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周中华舒鼎铭郭况彦杨纯芬熊燕(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五山510640)前言dw基因是鸡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为稳性伴性遗传。dw基因能不同程度地减少鸡各部分的生长强度,最大的是减少胫骨长度,从而引起典型的“矮脚”...  相似文献   

7.
鸡性连锁矮小型基因的生物学效应胡刚安,杜晓惠(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雅安625014)鸡性连锁矮小型基因(符号为dw)是俄国学者Behtank于1935年首次发现的。Hutt(1959)确定了该基因在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农大褐”蛋鸡饲养管理问答(下)宁中华北京农业大学家禽育种中心(102209)8.问:你们培育的矮小型褐壳蛋鸡是怎么一回事?答:矮小型褐壳蛋鸡是一种带有dw基因的产褐壳蛋的品系,这种基因能使鸡的体形变小,而生产性能不受影响。能使鸡体形变小的基因有8种...  相似文献   

9.
“矮小型鸡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是2000年肉鸡生产的方向”,这是越来越多的家禽育种者和生产者的共同看法。的确,矮小型鸡的培育成功,为高效低耗地生产肉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矮小型鸡是具有 dw 隐性伴性基因的鸡。dw 基因是鸡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是唯一对鸡本身的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变基因,存在于所有自然鸡群中。科研和生产实践表明,该基因具有多效应或多功能,兼有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双重特性,有很高的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矮小基因(dw)是鸡的已知8种矮小基因中的一种,是唯一对鸡的健康无害,对人类有利的隐性、伴性突变基因。它具有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双重性,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我省东莞市畜牧局于1990年1月引入法国新安康红矮小基因鸡的配套父、母代,并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工作。1991年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选育出纯合矮  相似文献   

11.
前言 隐性伴性矮小基因简称“dw”基因(dwarf gene),是鸡已知的8种矮小基因的一种,也是唯一对鸡体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变基因。它存在于自然鸡群中。 含dw基因的鸡称为D型矮洛克鸡(简称D系鸡或矮脚鸡),该鸡体型矮小,和正常型鸡相比,脚矮1/3,  相似文献   

12.
矮小型鸡与肉鸡生产杜晓惠(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雅安625014)胡刚安(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性连锁矮小型基因(dw)具有多种效应,兼有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双重特性,因此,被广泛地引入肉鸡配套系的母本中,生产的经济效益明显。1dw...  相似文献   

13.
矮小型基因(dw)对地方鸡种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小型dw 基因导入地方鸡种清远麻鸡品种中,研究结果表明,含地方鸡种血缘的矮小型鸡(dw - ) 其开产日龄比同血缘的正常型鸡(DW- ) 有提前趋势,300 日龄蛋重有降低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64 周龄入舍产蛋量和整个饲养期饲料转化率得到极显著提高。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都是dw 基因效应而引起。  相似文献   

14.
矮小型鸡(Dwarf)与正常鸡相比,它有许多优点。为更好地对矮小型鸡进行选择和管理,应加深对矮小化基因(Dwarf gene)的认识。 1949年Hutt描述了一种能引起动物矮小化的基因(dw),它与过去记录的矮小化基因不同,不影响生产性能,并且呈伴性隐性遗传。表型为矮小型的(同型)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上都带有矮小化基因,矮小型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便产生矮小型母鸡;但若矮小型母鸡再与同型正常公鸡交配,后代为正常鸡,不过后代公鸡都带有矮小化基因。  相似文献   

15.
性连锁矮小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构建鸡基因文库克隆了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用克隆的基因片段作探针,分析正常鸡和性连锁矮小鸡在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证实了矮小鸡在该基因位点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16.
矮小型褐壳蛋鸡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只矮小型褐壳蛋鸡和10只正常型褐壳蛋鸡的解剖对比发现,矮小型的消化系统较发达,腺胃的相对重量比正常型鸡高17%,差异达到显著的水平(P<0.05),腺胃乳头的绝对数也大大高于正常型(74.1±10.4对54.4±9.5),多出36%(P<0.05%),肝脏、胰脏和肌胃的相对重量也略高于正常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矮小型鸡的体重比正常型鸡低30%,背高低23%,身长短12%,肩宽窄10%,这些数据为今后矮小型鸡的鸡笼设计提供参考。矮小型鸡有较发达的胸肌,胸角角度比正常型鸡高18%,矮小型鸡的屠宰率也高于正常型鸡。  相似文献   

17.
dw基因对蛋鸡卵黄沉积日粮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通过饲喂普通蛋鸡日粮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5%亚麻油日粮,观察在日粮不同脂肪酸水平下矮小和普通型褐壳蛋鸡在卵黄沉积脂肪酸效率上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dw基因显著地影响卵黄多种脂肪酸的沉积。矮小型鸡卵脂中花生四烯酸[20:4(n-6)]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型鸡的,亚麻油酸[18:3(n-3)]、EPA[20:5(n-3)]、DHA[22:6(n-3)]的含量,矮小型鸡略高于普通型鸡,但两者未存在显著差异。对卵脂饱和脂肪酸(SFA)总量的影响,基因型与日粮脂肪水平存在显著的互作。  相似文献   

18.
矮小鸡具有体重轻、基础代谢低、耗料少、抗病力强等特点,故其在地方鸡遗传改良中有着美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系统介绍了矮小基因的分类、定位、分子基础及作用机制,对鸡生长、繁殖性状的影响以及在蛋、肉鸡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出矮小基因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矮小基因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间接为我国矮小鸡育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矮小刑褐壳蛋鸡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Ⅰ饲养试验汪尧春,王庆民(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宁中华(中国农业大学昌平实验站102209)前言带有dw基因的矮小型鸡具有体重轻、耗料少的特点,可以节约饲料和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率。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试验以矮小黄鸡为材料,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该矮小品系祖代、父母代进行dw基因位点纯合度检测;同时测定矮小配套系江村黄K1与正常型配套系K2 56日龄商品肉鸡的活重、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结果显示:该品系的矮小型(dw基因)属伴性遗传,其矮小性状由GHR基因同一突变位点导致。56日龄肉鸡母鸡活重K1显著优于K2(P<0.01);母鸡全净膛率、半净膛率K1显著高于K2(P<0.05);母鸡胸肌率K1极显著低于K2(P<0.01);母鸡腹脂率K1显著高于K2(P<0.05)。研究结果表明矮小黄鸡(dw基因)参与配套的商品母鸡活重及屠宰率均高于正常型配套,但需在提高胸肌率、降低腹脂率方面要加强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