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利用生理调节剂F89提高皖西白鹅的摄食量,加速动物生长。日粮中添加2mg/kgF89,连续饲喂8~35日龄皖西白鹅,日摄食量较对照组增加6.02%,增重提高9.40%,耗料比下降2.89%。对育肥期鹅的增重也有明显影响。血液代谢物分析表明:饲喂F89后,皖西白鹅血清中葡萄糖和尿酸浓度下降,β-脂蛋白浓度上升。提示F89不仅能促进鹅的摄食量,而且可以影响鹅的代谢机能,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2.
大麦日粮添加F89对肉鸭生长性能、消化和代谢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麦基础日粮(含大麦60%)添加生理调节剂F89,显著提高了肉鸭的增重、采食量、饲料利用效率、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血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降低血糖和尿酸浓度。提示F89不仅是食欲促进剂,而且可以提高肉鸭的消化和代谢机能,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3.
潘琦  陈伟 《家畜生态》1994,15(4):26-28
皖西白鹅是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中型白鹅品种之一。本文通过对皖西白鹅雏鹅及成年鹅生态习性和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皖西白鹅采食、饮水、睡眠、嬉游、就巢、放牧以及对热的反应等具有生物节律性。公母配种双例是1:4-5,每只公鹅平均交配次数2.5次/日,母鹅产蛋时间集中于清晨4:00-上午9:00之间,约占产蛋母鹅的83%。有就巢性的母鹅占母鹅总数的98.9%,其中一年就巢两次者占92.1%。  相似文献   

4.
引入皖西鹅的适应性及改良本地鹅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玉杰 《家畜生态》1999,20(4):25-27
本文阐述了引入皖西白鹅的适应性及杂交改良本地鹅的效果。结果表明,由安徽省引入吉林省的皖西白鹅能够适应引入地的饲养管理条件,与本地鹅杂交,改良的F1代增重比本地鹅提高34.4%,毛重提高32.6%,绒重提高25.7%,受精率达86%。  相似文献   

5.
试验用那西肽(2.0%、3.0%、4.0%)饲喂皖西白鹅仔鹅,研究饲喂那西肽对皖西白鹅仔鹅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屠宰率方面,各试验组间和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体重方面,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当饲粮中那西肽添加水平为4.0%时,皖西白鹅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该试验旨在筛选出较佳的饲喂量,并在养鹅业中推广应用,以提高养鹅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本地鹅体型小、生长慢、产肉产毛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科研人员用皖西白鹅公鹅与本地优良母鹅杂交,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产绒量和产蛋量均优于本地鹅的杂交鹅。实验表明,这种杂交鹅 4月龄时增重高达 1288.5克,屠宰率提高 1.7个百分点,胸肌率提高 1.4个百分点,腿肌率提高 1.7个百分点,毛片重提高 42.8克,产蛋率高于皖西白鹅。一些地方饲养这种杂交鹅,每只比本地鹅多收入 8- 10元。 吉林育成肉毛蛋兼用鹅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讨女贞子粉对0~4周龄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体重一致的皖西白鹅公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即Ⅰ组(基础日粮)、Ⅱ组(0.5%女贞子粉)、Ⅲ组(1%女贞子粉)。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每个重复随机选取4只,测定肠道长度和重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女贞子粉显著提高了试验鹅日增重(P0.05),但对日采食量、料重比及各段肠道长度和重量影响不显著(P0.05);皖西白鹅仔鹅日粮中女贞子粉的适宜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日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各200只进行养殖试验,观察2个品种肉鹅0~10周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罗曼鹅公、母鹅体重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或P0.01)。皖西白鹅公、母鹅的绝对增重分别在第5、6周达到高峰;罗曼鹅公、母鹅则分别在第7和5周达到高峰。0~3周龄罗曼鹅的单位增重耗料量比皖西白鹅低,4~10周龄则高于皖西白鹅。皖西白鹅公母鹅翻翅率均高于罗曼鹅。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两者生长曲线不同,翻翅率不同,在相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皖西白鹅是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中型白鹅品种之一。本文通过对皖西白鹅雏鹅及成年鹅生态习性和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采食、饮水、睡眠、嬉游,理羽,群居,就巢,放牧以及对热的反应等,具有生物节律性,公母配种比例是1:4-5,每只公鹅平均交配次数2.5次/日,母鹅产量时间集中于清晨4:00-9:00之间,约占产蛋母鹅的83%。有就巢性母鹅98.9%,其中一年就巢两次者占92.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激素对皖西白鹅与朗德鹅相关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90日龄的皖西白鹅和朗德鹅各20只,于屠宰后称量每只鹅的屠体重,并将垂体组织在存入液氮后,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以B—actin为内参,对其组织中GHmRNA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对两种鹅的屠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朗德鹅与皖西白鹅的屠体重(3029.25±269.455 vs 2920.313±457.604)差异不显著,并且公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朗德鹅垂体中GHmRNA表达显著高于皖西白鹅(1.188±0.172 vs 0.744±0.289,p〈0.05),屠体重与GH mRNA的表达无显著相关。试验提示:GH mRNA表达量与两种鹅生长性能无明显关系,鹅的生长主要取决于生长激素的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杆菌肽锌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0日皖西白鹅公雏48只,随机分为四组,一个为对照组,试I、试Ⅱ和试Ⅲ组补饲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的浓度分别为30ppm、60ppm和90ppm。结果表明:补饲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对皖西白鹅增重和羽毛生长影响显著(P〈0.05)。补饲日粮中添加60ppm的杆菌肽锌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选择30日龄皖西白鹅公雏48只,随机分为四组,一个为对照组,试Ⅰ、试Ⅱ和试Ⅲ组补饲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的浓度分别为30ppm、60ppm和90ppm。结果表明:补饲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对皖西白鹅增重和羽毛生长影响显著(P<0.05)。补饲日粮中添加60ppm的杆菌肽锌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蜂花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和胃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选取150只3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皖西白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茶花蜂花粉、200 mg/kg油菜花蜂花粉,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油菜蜂花粉组和茶花蜂花粉组的30、60、90日龄体重以及30~60、60~90、30~90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均无显著差异;3组皖西白鹅的肌胃、腺胃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油菜蜂花粉组、茶花蜂花粉组腺胃浅层管状腺开口排列整齐,黏膜结构完整,深层复管腺较多,腺小管密集,肌胃腺发育好并且排列整齐,黏膜上皮厚;油菜蜂花粉组和茶花蜂花粉组的60日龄腺胃胃蛋白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油菜蜂花粉组皖西白鹅90日龄腺胃的胃蛋白酶高于对照组和茶花蜂花粉组(P<0.01)。综上,在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肌胃、腺胃的组织结构,提高腺胃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其中200 mg/kg油菜花蜂花粉对皖西白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皖西白鹅与霍尔多巴吉鹅杂交后代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选用皖西白鹅公鹅与霍尔多巴吉鹅母鹅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鹅体型多数与霍尔多巴吉鹅一致,少数与皖西白鹅一致;成年母鹅背部有少量灰毛,其余为白色,公鹅的羽毛全部为白色。25%的公鹅头部明显有肉瘤,但比皖西白鹅的肉瘤小,另有25%的公鹅头部有肉瘤但较小,其余公鹅头部无肉瘤;母鹅头部均无肉瘤。杂交鹅1-70日龄平均增重4 795.91 g,与皖西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相比分别提高了12.70%和8.68%,差异显著(P〈0.05﹚;杂交鹅的平均产蛋量(40.4枚/只)、种蛋的受精率(90.0%)和受精蛋的孵化率(91.0%)都高于皖西白鹅,且差异显著(P〈0.05﹚,但与霍尔多巴吉鹅相比产蛋量有所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和受精蛋的孵化率相近。  相似文献   

15.
皖西白鹅仔鹅日粮配合与饲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属羽肉兼用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羽绒纯白质优、肉质细嫩、肥肝性能较好等特点。2001年我市饲养皖西白鹅1800万只,农户在半舍饲放牧条件下,饲养皖西白鹅只均利润达20元。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本地鹅业生产现状与产业化经营要求还相差甚远,表现在饲喂方式粗放简单,鹅只日粮营养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日龄接近,体重25kg左右的健康仔猪48头,随机分为四组,每组二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磊菌宝”活菌制剂Ⅱ号对生长肥育猪喂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磊菌宝”活菌制剂比例达0.25%时能显著的改善饲料适口性,25-60kg阶段可提高采食量7.59%,平均日增重提高11.83%,成本下降1.66%;60-90kg阶段,平均采食量可提高6.3%,平均日增重可提高24.6%,所需成本下降13.5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黄霉素对皖西白鹅肥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霉素对皖西白鹅肥育性能的影响皖西白鹅是我国白鹅中体型较大的肉用品种,具有觅食强、耐粗饲、肉质好、含绒高、绒质佳等特点。目前我国广大农村饲养鹅主要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缩短公雏肥育时间,或使羽绒生长快用于活拔鹅毛,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1日龄皖西白鹅仔鹅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营养水平(高、中、低)对皖西白鹅的增重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营养组(Ⅰ、Ⅳ组)存活率较低,分别为71.7%、61.7%;中低营养组(Ⅱ、Ⅲ组)存活率较高,分别为90.0%、93.3%。(2)同等试验条件下,低营养组(Ⅲ组)雏鹅的生长速度较大,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花生秧粉对21~70日龄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720只体重相近的21日龄健康皖西白鹅,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个重复(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6组试验鹅饲粮中花生秧粉使用量分别为0(对照)、3%、6%、9%、12%、15%,试验期为5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花生秧粉的使用量对21~70日龄皖西白鹅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花生秧粉的使用量显著影响了70日龄皖西白鹅的腹脂率(P<0.05)。3%和9%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饲粮中花生秧粉的使用量对70日龄皖西白鹅空肠内容物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15%组的空肠内容物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的空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花生秧粉使用量为15%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花生秧粉使用量为9%、12%和15%时,血清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20.
猪群混合、减少饲养空间对猪生产性能有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研究饲养空间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都是从生长肥育阶段开始的。这类研究结果表明,减少饲养空间将导致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对饲料效率的影响则较难估测。研究者们已提出,这种与日采食量减少相联系的日增重降低不能通过提高饲粮养分浓度解决。最近的研究多注重生长肥育阶段饲养空间的经济效果,但有关保育期空间限制与生长肥育猪的空间限制反应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M.C.Brumm,M.Elliis,L.J.Johnson,D.W.Roseboom和D.R.Zimmerman(NCR-89养猪管理协会的成员)进行两个试验,研究了猪在保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