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10年来,由于蛋鸡育种工作的进展,同一品种的蛋鸡与10年前相比,生长期大大缩短,产蛋日龄提前,生产性能更高,这些特点给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培育体格发育适度的后备鸡,为将来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一保证雏鸡体型发育早期达标育雏期是蛋鸡相对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从育雏一开始就应使雏鸡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之中,是保证育雏质量的基本要求。保证雏鸡骨骼发育是早期培育的重点。是否达到体型发育标准,可用称量体重和测定胫长的双重指标进行评估。为了体型达标可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育雏前期料。在0~3周龄…  相似文献   

2.
1培育好雏鸡,使胫长和体重双达标在饲养上充分利用蛋鸡在育雏期和育成前期骨骼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努力使雏鸡8周龄时胫长和体重双达标,并特别关注骨骼(胫长)的增长,为促进体型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促进雏鸡体型发育,必须喂给高营养(高蛋白、高能量)的雏鸡饲料,只有在胫长达标后方能改换育成料。中型蛋鸡8周龄胫长为78~82mm,体重为600~700g。中型蛋鸡从4周龄开始每周称体重,检查体重增长情况,并及时调整饲养。2育成鸡的体重必须达标,并要求直线上升,育成后期应有一个较大的开产体重育成鸡中后期(12~…  相似文献   

3.
1培育好雏鸡,使胫长和体重双达标 在饲养上充分利用蛋鸡在育雏期和育成前期骨骼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努力使雏鸡8周龄时胫长和体重双达标,并特别关注骨骼(胫长)的增长,为促进体型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促进雏鸡体型发育,必须喂给高营养(高蛋白、高能量)的雏鸡饲料,只有在胫长达标后方能改换育成料.  相似文献   

4.
(一)蛋鸡育雏育成期的营养特点 产蛋鸡在育雏、育成期阶段生长迅速,蛋雏鸡2周龄体重约为出壳时体重的2倍,6周龄时为10倍,8周龄为15倍,并且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加而减慢;代谢旺盛,心跳快,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羽毛生长快;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消化酶分泌少,胃容积小,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力弱。  相似文献   

5.
现代优良蛋鸡品种的饲养,已不再单纯以周龄或体重作为育雏、育成阶段划分和营养调整的标准,而是以体型发育程度为准则。衡量蛋种鸡的体型发育标准以骨架作  相似文献   

6.
正蛋鸡育雏期,是指0~8周龄的雏鸡,这个时期是雏鸡的给温期,需要借助外界供暖维持体温[1]。育雏阶段是蛋鸡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育雏的好坏将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显著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雏鸡的生理特点1.1雏鸡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雏鸡的绒毛未发育完善,御寒能力较弱。所以,抵抗外界环境寒冷的能力较差。因此,在育雏阶段,必须给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才能让雏鸡正常  相似文献   

7.
1体型培育在良种蛋鸡一生中的意义体型问题,就是骨骼发育问题,说到底,就是骨骼发育成就骨架大小问题,感观上是个大个小问题。育雏期主要是长骨阶段,所以现在蛋鸡饲养,在育雏阶段非常重视体型的培育,用体型是否达标来衡量育雏成绩。育雏是基础。因此,蛋鸡早期的体型问题就成了蛋鸡一生诸多技术指标能否充分体现的基础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后备鸡0~6周龄称为育雏期,是培育优质种鸡的初始和关键阶段,也是养鸡过程中最难饲养、最难管理的重要阶段。后备鸡体质的好坏,有两个评判标准:体重达标和抗体均匀有效。雏鸡发育得好坏对以后蛋鸡产蛋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育雏期体重是衡量雏鸡发育好坏的最重要指标,而后备鸡体重周周达标,完成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具备产蛋的能力,是鸡群高产的基础。在育雏阶段雏鸡的大小是吃出来的,那么雏鸡的吃喝问题就成为管理的重点,为使体重达标应关注以  相似文献   

9.
确保蛋鸡育雏初期发育良好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产蛋成绩,衡量雏鸡和青年鸡发育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体重和胫骨长度,五周龄体重和产蛋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雏鸡和育成鸡阶段体重差,还会导致免疫效果差,死亡率高,胫骨长度作为衡量鸡骨骼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在养鸡业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现就育雏初期如何确保雏鸡发育良好提几点看法:1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在育雏4周龄内饲喂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效果要好。有些鸡场饲喂2周左右的肉雏鸡颗粒饲料(肉鸡饲料营养水平较高),雏鸡阶段一般不限制饲养,自由采食。在饲喂技术上也有讲究:少喂勤添,每日至少喂6次,每次喂料后…  相似文献   

10.
蛋鸡育雏期生长发育直接影响产蛋成绩,衡量雏鸡发育的主要指标是体重,五周龄体重和以后的产蛋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实践证明雏鸡五周龄体重和以后产蛋率、平均蛋重、开产日龄和死亡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56、-0.49、-0.310,五周龄雏鸡体重低于标准时,即使以后采取措施使实际体重达到标准体重,也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到今后产蛋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商品蛋鸡营养阶段的划分是0~6周龄为育雏期,6~8周龄为生长期,8~15周龄为育成期,15~18周龄为开产前期,18周龄以后为产蛋期。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以保证后备鸡发育良好,并达到节约饲料的目的。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受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即使按照营养标准配料饲喂,鸡的体重及状况也往往不合乎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应以实际体重及日生长量等指标为依据,灵活调整营养摄入量。例如,褐壳蛋鸡在6周龄末体重要求达到480克,白壳蛋鸡要求达到390克,若此时鸡群体重偏轻,则必须继续饲喂育雏料。对达到体重标准的则可换饲生长期饲料。8周龄时褐壳蛋鸡体重690克,白壳蛋鸡550克,胫长83~85毫米,这个标准是给鸡更换育成料的依据。目前,育雏期普遍延长已经成为现代蛋鸡生产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现在肉鸡的早期生长速度普遍比过去的肉鸡快很多,1周龄的体重大约是初生重的3~4倍。正确地做好育雏早期工作,使雏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肉鸡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光照是蛋鸡必需的环境条件之一,对其生长、性成熟以及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蛋鸡在生长期和产蛋期对光照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光照制度来培育和饲养产蛋鸡。蛋鸡生长期(育雏期和育成期)的光照特点是,雏鸡阶段光照时间可以长,光照强度可以强,雏鸡在10周龄前对光照不敏感,长光照和强照度有利于雏鸡的采食和活动,能够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有利于骨骼的发育,使胫骨和体重按时达到标准;育成鸡则不要求长光和强光,它要求光照时间短,每天光照时间不要超过11h,要求光照强度弱,以免造成光照刺激。在10…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大家对蛋鸡前期管理越来越重视:感觉到没有一个好的“鸡体”,就无法充分发挥鸡种的优秀生产潜能。那么蛋鸡前期管理有什么新的观点呢? 一、育雏育成期管理对产蛋非常重要,特别是前5周体重可以说起决定性作用 1、从蛋鸡的生长速度可看出 雏鸡出生重约35克左右,到第2天即达45克,以后按下表的时间体重基本成倍增长,特别是到5周龄,体重已增加 10倍。 2、据荷兰国家机构对蛋鸡前期体重与实际生产性能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5周龄时体重与72周产蛋潜能相关性为93%,死淘率的相关性为65%,而10周…  相似文献   

15.
(一)做好育雏期工作.提高成活率育雏期除提高成话率外,还应注重前期高投入.确保在5周龄体重和胫长达标。(1)大体型麻鸡、黄鸡在雏鸡时喂配合饲料至少到42天,小体型黄鸡至少喂到60天,商品蛋鸡至少喂到8周龄。(2)减少密度,加强通风。(3)投资育雏设备,及时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16.
蛋鸡的产蛋性能是由三个因素决定:①品种的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管理因素。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的,是基础因素。饲养环境包括理化环境和生物学环境,虽然存在自然成分,但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人为范畴。当我们以育种技术为依托,给蛋鸡创造舒适的饲养环境,并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认真研究蛋鸡的生物学特性,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时,就能使蛋鸡的品种优良遗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体现。1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是基础。育雏期是雏鸡长骨阶段。雏鸡体型发育如何,将关系到鸡一生中各重要时期主要生产指标。1.1育雏温度由于初生鸡御寒能力特别差,所以育…  相似文献   

17.
单冠白来航鸡育成阶段组织与器官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星杂288蛋鸡地初生和2-20周龄期间,每隔两周的分性别解剖3或4只鸡(重复测定4次),分析和测量了羽毛,皮,肌肉,骨骼,内脏(指心,肝,脾,肺,肾和胰脏合计),全消化道,脑,腔上囊和血重。结果,①蛋鸡育成阶段(0-20周龄)骨骼肌部重平均值约占每公斤净体重(鸡体重减少消化道内容物的个体得)的1半以上(其中公占562.58克/千克净体重,母鸡占551.19克/千克净体重),②羽毛,皮,骨骼和消化  相似文献   

18.
正蛋鸡实行专业化分段饲养,也就是说有的专门养育雏育成鸡(后备鸡)、有的专养产蛋鸡,实现全进全出,进行合同化、订单生产的养殖模式。有利于设备利用最大化,降低青年鸡的育成成本,鸡的生产性能得到最大发挥,使青年鸡场和蛋鸡场达到双赢。了解育雏育成期鸡的生理特点,优化其通风方案,对培育出健康的青年鸡是非常有益的。1育雏育成期鸡的生理特点1.1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蛋用型雏鸡2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  相似文献   

19.
从蛋鸡发育的整个阶段来看,体型与全身骨骼发育呈高度正相关;在育成的8周内可完成体型的71%,体重完成27%;12周龄时胜骨长完成整个发育期的90%以上;12周龄后生长减慢;20周龄腔骨可达最长,体重20周龄时达全期的75%;以后发育缓慢,一直到36-40周龄生长基本停止。40周龄后增重仅是脂肪。所以12周龄后,骨骼肌肉、内脏生长速度是不协调的,为避免营养过剩造成脂肪沉积过多和发生脂肪肝病,应采取限制饲养措施。但是,现在蛋鸡饲养已不采取限制饲养的方法,每个品种育种公司都有饲养标准,如:育雏期是否结…  相似文献   

20.
产蛋鸡的生产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产蛋期。这两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条件有很大差别。生长期后备母鸡在育雏和后备鸡舍饲养,开产后则转移至产蛋鸡舍。一般把18周龄作为两个阶段的分界点,18周龄前为生长期,18周龄后为产蛋期。 1 出生重对后备母鸡体重的影响 后备母鸡饲养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产蛋鸡总的生产效益。从出壳开始的雏鸡质量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