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染色体工程新方法创造的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后代的 30个株系作为供试材料 ,进行了高分子谷蛋白亚基、蛋白质组分及比例与品质性状 (SDS沉淀值和Glu - 1评分 )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 :Glu - 13个基因位点的亚基对品质性状变异的影响大小如下 :亚基 5 +10 >2 +12 (Glu -D1位点 ) ,亚基 7+8>7+9(Glu -B1位点 ) ,亚基1>Null(Glu -A1位点 ) ;按现有学者总结出的方法计算的Glu - 1品质总评分与SDS沉淀值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Glu - 13个基因位点对SDS沉淀值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对沉淀值变异的影响 ,Glu -D1>Glu -A1>Glu -B1。对相同的 30个株系进行麦胚乳蛋白质组分及其比例与品质性状 (SDS沉淀值和Glu - 1评分 )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 :3种主要的小麦胚乳蛋白质组分中 ,只有麦谷蛋白含量与SDS沉淀值极显著正相关 ,球清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与SDS沉淀值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2.
以偏凸山羊草和硬粒小麦(Sauwne20)远缘杂交F6代的30个株系为试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鉴定分析了杂交后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F6株系Glu-1位点变异较大,出现了17种亚基类型.在杂交后代中出现了1、2*、13+16、5+10等优质亚基,其中1亚基频率高达77.4%;5+10亚基频率高达74.2%;同时还出现了7、6+8、7+8+21、13+16+21等稀有亚基.64.8%株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高达10分.  相似文献   

3.
以提莫菲维小麦和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F2和F3代株系为试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鉴定分析了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GIu-AI,Glu-B1和Glu-DJ位点上分别检测到1,4和1种亚基类型,3位点结合共出现2种组合类型,其中在Glu-A1位点上出现的全是N亚基,Glu-BI位点上存在丰富的亚基变异类型:现了7,8,20和17 18四种亚基类型,它们出现的频率均为50%;Glu-DI,位点上出现了被世界公认的优质亚基5 10,其出现频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4.
新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其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贮藏蛋白对小麦的加工品质起重要作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是研究的重点,明确新疆小麦谷蛋白亚基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以79份新疆小麦作为实验材料,进行SDS-PAGE和部分加工品质性状检测,分析了HMW-GS对小麦加工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硬度的影响.[结果]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位点不同,对同一品质性状的效应不同,同一位点对不同的品质性状效应也不同,且同一位点的不同亚基间对品质性状的效应也存在差异.对于沉淀值,Glu-1的三个位点对其效应大小顺序为 Glu-D1> Glu-A1 >Glu-B1,而对于蛋白质含量,顺序则为Glu-B1> Glu-D1 >Glu-A1.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情况更为复杂,对于沉淀值, 2+11>5+10>5+12>3+12>2+12>4+12>2+10, 亚基2+12和2+11、5+10差异显著;对于蛋白质含量,2+10>5+12>4+12>2+12>5+10>2+11>3+12,亚基2+10和5+10、2+11、3+12差异显著.[结论]提高优质亚基1,5+10的频率,保持7+8亚基的频率,是新疆小麦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60Co-γ射线辐射小麦品种河科2号的干种子,对M4代234个株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的变异进行了分析。以超过群体均值±2×标准差为选择标准,筛选出6个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正向变异株系和3个负向变异株系。在M5代对它们的粉质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利用SDS-PAGE对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株系242的粉质图谱与粉质参数显著改变,株系240、108的HMW-GS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亲本的HMW-GS组成为2+7+8+9+12,株系240、108的HMW-GS组成为2+7+8+12,说明在麦谷蛋白位点上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6.
以P7和郑州9023远缘杂交F2代株系为试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法鉴定分析了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molecular-weight subunits of glutenin)组成。结果表明在Glu-A1,Glu-B1和Glu-D1三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2,5和2种亚基类型,3位点结合共出现10种组合类型。其中,在Glu-A1位点上出现了1和N亚基,1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为37.5%;在Glu-B1位点上,7 8优质亚基和7 9亚基出现频率最高(均为31.3%);Glu-D1位点上出现了2 12亚基和被世界公认的优质亚基5 10,其中,5 10亚基出现频率高达68.8%。杂交后代中品质评分高达8分及以上的株系占3/8。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58个春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高分子量(HMW)亚基构成、等位基因不同亚基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计算了品质得分。结果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较大,其中在Glu-A1位点上出现了3个等位基因,N(74.1%)>1(17.2%)>2(8.6%);在Glu-B1位点上出现了6个等位基因,7 8、7 9(36.2%)>14 15、17 18(8.6%)>7、6 8(5.2%);在Glu-D1位点上出现了5个等位基因,2 12(87.9%)>5 10(5.2%)>2 10、3 12、4 12(1.7%)。共出现了19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其中以(N,7 9,2 12)和(N,7 8,2 12)组合居多,并发现了部分罕见的变异类型,如2 10,3 12,4 12。品质平均得分6.03分,且品质得分综合表现了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的个数和优质亚基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面包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小麦品质性状(SDS沉降值、比沉降值)的关系.结果表明,Glu-Al、Glu-Bl和Glu-Dl位点控制的亚基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在Glu-Al位点控制的3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对品质的效应以1=2*>N(缺失);在Glu-Bl位点控制的4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对品质的效应以17+18=7+8>7+9=6+8;在Glu-Dl位点控制的2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对品质的效应以5+10>2+12.具亚基1或2*,17+18或7+8,5+10组合类型的小麦品种可望有较好的烘烤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江苏省小麦品种的谷蛋白亚基组成现状,为品质育种提供理论指导,选用77份来自江苏省淮南和淮北主要小麦育种单位的育成品种或高代品系,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Glu-1和Glu-3位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Glu-1和Glu-3位点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变异丰富。共检测到12个HMW-GS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有3个,Glu-B1位点有5个,Glu-D1位点有4个。LMW-GS的Glu-A3和Glu-B3位点则分别检测到5个和6个等位变异。淮北小麦的HMW-GS多态性高于淮南小麦。Glu-1和Glu-3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差异较大,且淮北和淮南表现不同,优质亚基比例较低。Glu-1位点主要亚基类型为0(46.8%)、1(49.4%)、7+8(63.6%)和2+12(63.6%),Glu-A3位点主要亚基类型为a(23.4%)、c(57.1%)和d(15.6%),Glu-B3位点主要亚基类型为b(22.1%)、f(49.4%)和j(1B/1R易位)(16.9%)。淮北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较少,Glu-B3j分布频率高(54.5%),亚基质量有待提高;淮南小麦的优质亚基及组成亦较少,需根据中筋和弱筋小麦育种目标并结合蛋白质含量和亚基选择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0.
小麦一些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SDS沉降值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两个单交组合(烟农19×皖麦48和烟农19×安农0016)的F2单株、F3株系SDS沉降值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结果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SDS沉降值的影响显著.Glu-A1和Glu-B1位点内的差异对沉降值的作用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Glu-A1与Glu-B1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两个杂交组合亚基的等位变异对SDS沉降值的影响大小顺序为:Glu-A11>Null,Glu-B17 9= Glu-B117 18> Glu-B114 15,F2代单株和F3代株系分析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离子束诱变植物的数量性状。[方法]调查了离子束诱变小麦同一母本后代的特殊变异表型、农艺性状、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结果]有的个体表现出形态学多样性。株高、穗长和蛋白质含量受离子束显著影响,有效分蘖数和湿面筋含量受到轻微影响。多重比较表明各组性状存在不稳定性。[结论]离子束辐射呈现多样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可以对同一突变体造成多种变异。后代性状的不稳定性暗示同一辐射区域的细胞也可能有不同命运。特定性状可能要经过数代才会稳定。离子束辐射效应可能是直接辐射损伤、间接辐射损伤和旁观者效应和自适应效应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了解强筋小麦的后熟过程、探明强筋小麦在收获后不同储藏期的品质变化特点,以津强小麦及其衍生系中筛选出的8个强筋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储藏10,90 d后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储藏90 d时,8个品种的稳定时间均超过7 min;储藏10,90 d,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变异幅度均较小,湿面筋含量均有所增加,平均增幅3.69%,面团吸水率均有所下降,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3.41%和56.34%。t测验结果表明,储藏10,90 d的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苦荞粒重、粒形与蛋白组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探索影响苦荞蛋白组分含量的主要性状,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以小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XJ-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对粒重、粒形相关性状和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和总蛋白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醇溶蛋白含量外,父本晋荞麦2号的千粒重、粒长、粒宽、长宽比、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母本小米荞;在XJ-RILs群体中,各性状变异系数为5.79%~29.97%,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千粒重与粒长、粒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粒长与谷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于各性状的表型值,在欧式距离为12.10~13.50处,将220个株系划分为12个类群,其中C9类群粒长、长宽比、清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0类群千粒重、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1类群千粒重、粒长、长宽比、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高。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籽粒各蛋白组分含量的基因型差异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材料,筛选获得的蛋白组分优异株系为不同食品和保健品的加工提供了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小麦京771×Pm97034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对Zeleny沉淀值、谷蛋白膨胀指数(swelling index of glutenin,SIG)、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面粉膨胀势、碱性水保持力(alkline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AWRC)、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等8个品质性状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质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IG值、面筋指数、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硬度可以解释Zeleny沉淀值的77.7;的表型变异,其中SIG值与Zeleny沉淀值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硬粒小麦的品质现状,发掘小麦的有益基因,对106份硬粒小麦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弱化度>沉降值>湿面筋>硬度>蛋白质>淀粉>容重;6个品质性状(蛋白质、湿面筋、容重、弱化度、沉降值和淀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硬度性状倾向于服从负偏态分布。硬粒小麦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硬度含量达到强筋水平占比分别为29%、21%、71%和77%,容重全部达到强筋小麦要求,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沉降值同时达到强筋小麦要求的硬粒小麦占19%。综合来看,硬粒小麦品质改良应以提高材料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为主要目标。在聚类分析中,当遗传距离为50.11时,可将106份材料分为5大类。不同类中的优良株系YL131、YL133、YL163号作可作为骨干亲本用于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6.
CIMMYT引进春小麦品系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的120份春小麦新品系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除株高偏高外,其余性状表现良好,其中产量高于‘甘春20’(7 300 kg.hm-2)的材料有48份,最高产量达到9 850 kg.hm-2;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变形功的变异范围分别为8.90%~15.80%、14.94%~34.35%1、2.00~78.20 mL和77.00~465.00 EJ.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只有穗粒数与穗长、小穗数呈较强的正相关,其余性状间为弱相关;品质性状间,变形功与弹性、沉降值呈强正相关,干面筋含量与面筋指数呈强负相关,其余性状间为弱相关;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为弱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品种的烘烤品质密切相关。利用重组自交系研究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基因位点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作用,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含190个株系的RIL-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研究HMW-GS对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在籽粒硬度、干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3个性状上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同亚基组合对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面时间、沉淀值、面筋指数、拉伸曲线面积、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8分钟尾高、峰高、面包体积、面包评分和面包坚实度等14个主要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RIL-6群体的8种不同基因位点的亚基组合的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其它各性状包括面粉理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基因位点亚基组合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遗传组成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淮冬麦区曾经及目前利用的小麦品种(系)的品质遗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等位变异对SDS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其中5+10亚基对小麦大多数加工品质指标起正向作用,是对小麦加工品质贡献较大的优质亚基,但频率较低(31.6%);而1BL/1RS易位系对大多数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频率较高(52.9%)。进一步分析含有不同亚基组合各品种的面团加工特性可知,含有5+10亚基的品种,尤其是亚基组合为1,7+8、5+10非1BL/1RS易位系的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加工品质。由此认为,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结合蛋白质电泳结果或分子标记、沉降值和面粉蛋白质或面粉湿面筋含量的测定等品质鉴定手段,筛选含有优质亚基组合1,7+8、5+10和非1BL/1RS易位系的品种,以增强小麦品种的面筋强度,提升小麦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20.
对5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33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材料以NCⅡ法配制的165个杂交组合农艺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农艺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之间都具有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杂优利用是油菜农艺性状改良的有效方式,父母本农艺性状厦配合力决定了杂优利用效果,而父母本农艺性状配合力之和可以用来预测F1的农艺性状和指导亲本的选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