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舍饲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舍饲山羊饲养管理的原则入手,探究舍饲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具体体现,以期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实现舍饲山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山羊饲养技术管理的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林风 《农技服务》2014,(11):138-138
山羊饲养技术管理对于山羊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管理不当则会不利于动物的生长,山羊饲养也不例外。在一些山羊养殖场所,常常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这些问题都给山羊饲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经济效益。对此,就需要针对山羊饲养技术进行管理,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将集约化养殖进行调整。以下是山羊养殖技术完善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肖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67+274
介绍了山羊养殖技术,包括羊舍建造、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并提出进行适度规模种草饲养山羊,以期为山羊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羊的饲养管理对山羊繁殖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山羊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管理和防疫工作,保证山羊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山羊饲养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山羊的生物学特性,总结淮北平原农区山羊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场地选择、羊舍建设、饲养方式、饲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9,(10):79-80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草山草坡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饲草资源放牧山羊,从山羊品种选择、适宜饲养山羊的饲草品种、羊舍选址与建设、分类型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羊半舍饲饲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饲养山羊要想获得较高效益,提高山羊的受胎率、产羔率,山羊的培育是关键。根据山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在饲养管理上应把好的技术要点是:1、种羊管理(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在配种期的种公羊应单独组群放牧和补饲,放牧时不要靠近母羊群。公羊在管理上,除喂优质鲜草外,每天必须补  相似文献   

8.
我县主要引进或饲养山羊种类为本地山羊、波尔山羊和黑山羊,主要分布在北部乡镇。其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道绦虫、疥癣和羊虱等。山羊属于草食性动物,在我们正常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当、饲养方式不同、饲养环境不卫生等情况时,山羊容易感染寄生虫病,以至于山羊体重减轻,消瘦、生长发育不好,生产力降低,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因此,对于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山羊肉质鲜美,富含营养,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市场对山羊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山羊是一个适合各地养殖的品种,随着山羊肉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山羊养殖成为一个有发展潜力,收益较好的项目。在山羊饲养管理中要注重日粮选择、饮水标准、卫生管理、疾病预防、养殖管理及种公羊和母羊的饲养。  相似文献   

10.
近5年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从山东等省对波尔山羊成批引进饲养,经过观察波尔山羊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饲养管理,本文对有关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波尔山羊的营养需要动物生长所需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但波尔山羊体型较大,生长速度快,不能按土种羊的饲养方式饲喂,一定要按科学的方法饲养波尔山羊,提高饲料、饲草的利用率。1.1青绿饲料青绿饲料种类较多,包括各种杂草,各种可利用的树枝、树叶,以及人工栽培的牧草,还包括一些多汁饲  相似文献   

11.
9个山羊品种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湘东黑山羊、川东白山羊、云岭山羊、板角山羊、黄淮山羊、圭山山羊、贵州白山羊、安徽白山羊和波尔山羊9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检测了4个微卫星座位(OarAE101、OarHH55、BM1329、BM143)的多态性。结果表明,9个山羊品种的4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9个山羊品种的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均在0.850以上,属于高杂合群体;9个山羊品种4个微卫星座位的PIC均值在0.820以上,属于高度多态微卫星DNA座位,可提供大量的遗传信息,具有遗传多样性评价优势,其中 PIC值最高的是圭山山羊(PIC=0.857);主成分分析与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白山羊、云岭山羊与圭山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川东白山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较近,湘东黑山羊、黄淮山羊与安徽白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引入的波尔山羊自成一类,它与其他山羊亲缘关系较远。综上,9个山羊品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圭山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贵州白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低;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符合不同品种的地理位置与育成史。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宜昌白山羊F_1代杂种羊生产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助南  向寿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78-6779
[目的]提高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人工授精,利用波尔山羊精液对宜昌白山羊进行改良,研究F1代杂交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板皮性能。[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F1杂种山羊初生重,2、4、8、12月龄体重均明显高于宜昌白山羊,差异极显著(P<0.01)。F1代杂种山羊2、4、8、12月龄体长分别比宜昌白山羊提高32.46%、30.00%、32.05%和26.57%,胸围分别提高26.41%、23.68%、29.39%和19.73%。12月龄F1代杂种山羊的平均胴体重比宜昌白山羊高7.52 kg,屠宰率(47.26%)比宜昌白山羊高6.67个百分点。F1代杂种山羊鲜皮重、板皮面积均比宜昌白山羊显著提高。[结论]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陕西境内三个山羊群体系统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境内3个山羊群体-陕西白山羊,子午岭东侧山羊及辽宁绒山羊分别进行了遗传资源抽样检测,在所检测的31个血液蛋白座位中,3个山羊群体只在5个座位具有多态,多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山羊群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均应纳入我国北方山羊类型。  相似文献   

14.
从山羊肉的营养特性、我国羊肉生产及贸易现状 ,阐述了发展肉羊生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波尔山羊的特点、波尔山羊对部分山羊的杂交改良效果 ,阐明了波尔山羊在发展肉羊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利用波尔山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easons why US meat goat producers selected to engage in meat goat production. A mail survey of US meat goat producers was conducted. Potential reasons for entering meat goat production included those associated with lifestyle, farm management,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s. Reasons for entering meat goat production were assessed and analyzed using ordered probit model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entering meat goat production included enjoyment working with goats, goat production fitting well into the farm management plan, goats could be raised on a relatively small acreage, goat grazing preferences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species, and the family could be involved in the goat enterprise. The 12th and 13th most important reasons were goat production profitability and low cost associated with purchasing and raising goats. Larger-scale farmer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selected meat goat production for profit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reasons while smaller-scale farmer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selected it for lifestyle reasons. Farmer demographics, farm characteristics, and farm location also impacted reasons why the farmer selected the goat enterpris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meat goat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DNA遗传变异丰富,是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重要手段.文章以伏牛山区伏牛白山羊、尧山白山羊和槐山羊3个地方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评估伏牛山区山羊遗传资源现状.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槐山羊(Hd=0.975,Pi=0.01092)与尧山白山羊(Hd=0.895,Pi=0...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山羊GDF9基因外显子突变位点,发现编码序列第183 bp、719 bp、959 bp、1189bp处分别发生了C→A、C→T、A→C、G→A的单碱基突变。序列分析显示C183A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C719T突变使蛋白质第240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丙氨酸,A959C突变使第320位氨基酸残基由谷氨酰胺变为脯氨酸,G1189A突变导致第397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应用LDR技术对济宁青山羊(234只)、鲁北白山羊(90)只、沂蒙黑山羊(84只)进行GDF9四个突变位点的群体检测,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对四个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和产羔数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C183A突变对济宁青山羊和鲁北白山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沂蒙黑山羊的产羔数有显著影响(P<0.05),CC型产羔数比AC型多0.11只(P<0.05);C719T突变和A959C突变对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沂蒙黑山羊的产羔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G1189A突变对山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鲁北白山羊产羔数有显著影响(P<0.05),AG型产羔数比AA型多0.42只(P<0.01),G1189A突变对沂蒙黑山羊产羔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AA型产羔数分别比AG型、GG型多0.34只(P<0.05)、0.38只(P<0.05)。  相似文献   

18.
用OARAE101、OARFCB11、MCM218、MCM38、BMS2508、BM143、INRA063及MAF65等8个微卫星座位,对福清山羊、戴云山羊及波尔山羊11个群体350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11群体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为8.60个,其中23个等位基因为11个群体所共有,4个等位基因为福建地方山羊所特有;(2)福清山羊、戴云山羊和波尔山羊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33、4.58和4.80;(3)福清山羊的平均杂合度为0.7889,戴云山羊为0.7745,波尔山羊为0.7930;(4)福清山羊与戴云山羊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为0.2415-0.3485,与波尔山羊为0.4552-0.5767,戴云山羊与波尔山羊为0.5845-0.7026.本结果表明福建地方山羊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9.
波尔山羊肉品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重复的试验方法,通过对波尔山羊肉品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的组织学性状和理化性状等品质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肉品的pH值、失水率、系水力、熟肉率在性别和部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肉色和大理石纹在不同部位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肌纤维密度在性别上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并且肌纤维密度存在显著的性别×部位互作效应,水平组合间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波尔山羊母羊背最长肌>波尔山羊母羊股二头肌>波尔山羊母羊臂三头肌>波尔山羊公羊背最长肌>波尔山羊公羊股二头肌>波尔山羊公羊臂三头肌。揭示了波尔山羊的肉品品质特性,综合评定波尔山羊肉质中等。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经筛选的与产肉性能相关的微卫星引物MCM38,对波尔山羊及其与关中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的MCM38基因座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分析检测了纯种和F1-F3代中该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MCM38在波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中都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其中以F1代多态性最丰富(PIC=0.8441)。本研究表明微卫星标记MCM38可作为肉用山羊生长发育性状候选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也可为波尔山羊的杂交改良、杂种优势利用、后代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