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专塘培育鳜鱼亲鱼,用HCG+LRH-A作为催产剂,胸腔2次注射,分4批催产,受精率90 ̄98%,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流水孵化,孵化率34.0 ̄38.3%,以刚脱膜的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鱼苗环道培育,共育出2.5 ̄3.0cm夏花鳜种12.5万尾,成活率30 ̄40%。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东 《内陆水产》1996,22(4):15-16
团头鲂的繁殖技术团头鲂(武昌鱼)在5月中下旬,水温22—26℃时,是人工繁殖的最佳时机。当亲鱼已达性成熟,气候比较稳定时,应对团头鲂亲鱼开始减食,抓住时机进行催产,催产前一天予以停食。一、亲鱼的选择1.亲缘关系的选择由于团头鲂的人工繁殖其亲本是有限群...  相似文献   

3.
1996年在简阳市养殖开发研究了所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的秋季繁殖,即强化培育春夏季产卵的亲鱼,雌雄比为1:1,亲鱼体重6-12kg经过100天左右培育,催产繁殖,催产率为100%,绝对怀卵量2~5.2万粒,受精率为90.4%,出苗率为80.5%,该实验表明,鲶鱼秋繁是可行的,能进行批量生产秋苗,效果良好,效益可观,此法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三年累计试验面积17.75hm^2,其中池塘主养一龄团头鲂鱼种5.95hm^2,池塘主养二龄团头鲂鱼种9.83hm^2,池塘主养团头鲂成鱼1.37hm^2。一龄团头鲂,二龄团头鲂,鲂成鱼出池规格分别为19.6 ̄34g/尾,45.5 ̄76g/尾,224 ̄350g/尾。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6.6% ̄98%,93.5% ̄97.4%,74.5% ̄98%。平均每hm^2产量分别为4260 ̄5640kg,553  相似文献   

5.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一、亲鱼选择和培育1.亲鱼选择亲鱼来自冬季干塘捕获,选择生命力强、体肥无伤的成熟乌鳢作亲鱼。为了便于催产操作,体重要求在0.5—1.0kg,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亲鱼培育选择好的亲鱼要专池培育,培育池面积以2—3亩最为适宜,水深1...  相似文献   

6.
大鳍鳠亲鱼池塘驯养和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7.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8.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96的在简阳市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秋繁试验,经100天培育,催产繁殖,获受精率90.4%,出苗率80.5%的结果,强化培育春季人工繁殖过的亲鱼,改用新催产药物,提供适宜催产条件,可成功进行秋季繁殖。  相似文献   

10.
陈太华 《科学养鱼》2002,(11):11-11
1.亲鱼选择关。大口鲶亲鱼应从江河的不同水域中采捕选择,以避免近亲繁殖。体重一般2.5~5千克,不能过大过小,过大饵料解决困难,培育不易,也并非越大怀卵量越高;过小性成熟年龄不一定达到,在池塘中培育时间长。亲鱼雌雄配比为1∶1。2.亲鱼驯化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刚从江河中采捕上来的性成熟亲鱼,人工催产很难成功,还往往引起亲鱼死亡。这主要是因为生态条件的骤然改变,抑制了亲鱼性腺的发育,而外源性激素的注入引起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但是经过池塘一年的适应性培育,亲鱼适应了池塘的生态环境,性腺能提早发育,人工…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秋 《齐鲁渔业》2002,19(10):25-25
团头鲂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几个阶段。一、亲鱼培育1.亲鱼来源与雌雄比例 在湖泊水库或池塘中捕捞成鱼时,可选留体质健壮,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3龄以上个体做亲鱼,经过安全运输放入亲鱼培育池中,也可由鱼种选育而成。选留亲鱼时,要注意雌雄比例。要求雄鱼数量要略多于雌鱼,一般雌雄比例在1:1.5~2.5。雌雄鱼主要从胸鳍形状、珠星的多少和腹部大小来鉴别。2.亲鱼培育 当年春季收集的亲鱼,一般通过短期培育就能成熟,不论鱼池大小,单养或配养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培育池的面积一般1亩左右,水深保持在1.2m,可放养100~150kg的团头鲂,并适当配养4~6尾鲢鱼,以调节水质。在早春时,团头鲂亲鱼经过越冬,体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以来,微山县付村水产苗种繁育场每年都进行团头鲂的人工繁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的苗种繁育技术。2006年,该场分2批次催产亲鱼200余组,产卵率达到90%,受精率在90%左右,孵化率达80%以上,共繁育水花鱼苗2600余万尾,培育乌仔、夏花等团头鲂鱼种2000多万尾。现将该场的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Hu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Hu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增减大鳍Hu亲鱼不需投饵新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15.
“浦江一号”团头鲂与普通团头鲂进行亲本繁殖及鱼苗培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浦江一号”团头鲂相对产卵量为普通团头鲂的1.3倍,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分别比普通团头鲂的高10.8%、5.2%、12.0%。经过一个月的培育,“浦江一号”团头鲂鱼苗平均成活率、平均体重分别比普通团头鲂高6.9%、20.9%。  相似文献   

16.
长江大鳍Hu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长江鳍Hu亲鱼的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1994年期间,采用池塘混养技术,将长江野生大鳍Hu引入池塘进行驯化和培育,连续2年获得成熟亲鱼并进行人工繁殖,在池塘环境中,大鳍Hu雌亲鱼成熟率分别为81.8%和70.6%,雄亲鱼分别为100%和93.5%,采用多种催产药物混合注射的催产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催产率,大鳍Hu人工繁殖适宜的催产剂量是雌鱼每g体重注射LRH-A0.3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鳊鲂亚科,为长江中下游湖泊特有的草食性鱼类。随着池塘养鱼的发展,人们对其苗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其产卵季节比鲤鱼稍迟,在长江流域产卵季节为4~6月,在北方地区其产卵季节为7月上旬。为解决北方地区团头鲂鱼苗、鱼种生长期短,规格过小等问题:一是从南方购买水花或乌仔,但越冬成活率较低;二是在本地培育团头鲂亲鱼,利用电厂余热水、地热水和温室以及塑料大棚等方式提早亲鱼培育时间,使之提早产卵,进行人工繁殖。为了满足哈尔滨地区对团头鲂鱼苗的需要,2001年我们在哈尔滨市鱼苗场进行了利…  相似文献   

18.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亲鱼雌鱼14尾,雄鱼10尾,总重51.5千克,雌鱼比雄鱼略大。亲鱼来源于本所池塘,为3龄性成熟个体。1.1.2塘口条件亲鱼培育池1口,面积800米2,水深1.5米。苗种培育池2口,1#池面积1000米2,2#池面积667米2,水均为1.2米。1.1.3其它鱼饲料为小麦、豆饼、黄豆;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生理盐水;鱼巢、注射器等。1.2方法1.2.1亲鱼培育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重量2千克左右的成鱼作亲鱼。亲鱼入塘前,每667…  相似文献   

19.
开春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上升,亲鱼摄食渐趋旺盛,亲鱼正处于性腺迅速发育的时期,雌性亲鱼的卵母细胞正转入积累营养物质的大生长期,雄鱼的性腺将产生大量精液。此时的管理是亲鱼繁殖前的强化培育。亦是团头鲂亲鱼培育至关重要的季节。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团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自然海区的海捕亲鱼,进行室内水泥池、虾塘及海上网箱等强化培育并进行产卵、孵化等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海上网箱培育的亲鱼体质健壮。经催产能自然产卵,孵化率高达82.5%。室内水泥池培育的亲鱼能产卵但体质差,易发病,孵化率低,仅为35.8%,虾塘培育的亲鱼成活率低。成活的性腺发育不好,经催产不能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