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杨脊虎天牛是鞘翅目天牛科蛀干害虫,以幼虫危害额河杨、欧洲黑杨、苦杨、欧洲山杨、银白杨、银灰杨等杨树,同时也危害白柳、土伦柳、疣枝桦、西伯利亚云杉等树种。该虫自1980年开始在本地区天然杨树林轻度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在我区哈巴河县天然杨树和桦树林区暴发成灾,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2.
青杨脊虎天牛是属鞘翅目,天牛科蛀干害虫,以幼虫危害额河杨、欧洲黑杨、苦杨、欧洲山杨、银白杨、银灰杨等杨树种类,同时也危害白柳、土伦柳、优枝桦、西伯利亚云杉等树种。自1980年开始在本地区天然杨树类轻度发生,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在我区哈巴河县天然杨树类和桦树林区暴发成灾,并已向白柳、土伦柳等天然树种扩散,为实施科学防治和有效的控制该虫的危害,我站于2002年——2005年对该虫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了发生程度、生活史、习性与防治效果等,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白潜蛾(Len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haffer)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在叶片组织中钻成隧道为害。由于所蛀隧道连成一片,便形成很大潜痕,被害严重时,整个叶片枯萎脱落。据调查以小青杨被害最重,1976年辽宁省昌图付家机械林场有5,000多亩的4年生小青杨幼林全部被害,整个林地黑叶斑斑,每株树受害叶占2/3以上。1.寄主植物小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山杨、中东杨、朝鲜杨。2.分布国内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及内蒙古等省区;国外日本、苏联、及西欧一些国家。3.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青杨天牛,属鞘翘目,天牛科,别名山杨天牛,山杨小天牛。系植食性、单食性害虫,其幼虫主要为害杨树。尤以青杨、加杨、毛白杨被害最重。其幼虫惯于蛀食直径1.5—2.0厘米的二年生干梢或枝子干,被害处形成一个明显的瘤状虫瘿,虫瘿上有一块倒马蹄形枯死的树皮伤疤。幼虫在木质部和髓部内蛀食成隧洞形虫道,使被害枝干组织破坏,逐渐枯干。被害严重的树冠畸形,树势衰退,生长迟缓,而幼树被害后,干梢枯干或因害风折形成平头小老树,损害极大。  相似文献   

5.
一、危害与分布情况杨吉丁虫(Poccilonota Variolosa Paky)在我县主要分布于第二机械林场上造营林区,全场被害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25%。该厂从1972年秋季以来造林12000亩,主要品种有二青杨、小叶杨、美×青、双阳快、小×黑、白城杨。通过林中观察,危害最重的是小叶杨、二青杨,其次是双阳快杨。从1979年发现虫情,起初数量甚少,危害较轻,未能引起重视,到1980年已蔓延成灾。危害最重的是东南退大面积片林,25个林班共39000亩,被害率在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7头,最多达40头,大片林木形成小老树。由于此虫是杨树干部害虫,主要危害衰老树木的干部韧皮部,多在中老龄树木上危害。幼虫在韧皮部潜伏危害期较长,给防治上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
瞿肖瑾绘六、园黄掌舟蛾危害榆树、杨树、桦树、橡树等。1成虫 2.卵 3.幼虫4.蛹 5.被害状八.弧目大蚕蛾危害杨树、五、杨=尾舟蛾危害杨树1威虫 2.卵 3.幼虫4.蛹 5.茧 6.被害状七、染雪毒蛾危害杨树1.成虫 2.触角放大 3.幼虫4.蛹 5.被害状丸、典皮夜蛾危害杨树新疆林木主要病虫害图象  相似文献   

7.
1 生活习性青杨天牛 ( Saperda populnea L.)亦称青杨枝天牛或山杨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 ,是杨树的危险性害虫。该虫在杜蒙地区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的坑道内越冬。翌年5月初开始化蛹 ,5月 1 8日进入羽化盛期 ,成虫飞出羽化孔 4天左右开始交尾 ,1~ 2天后开始产卵。卵的孵化盛期是 6月 7日。初孵幼虫取食韧皮部 ,继而取食木质部 ,最后蛀入髓心。被害枝干形成纺锤状虫瘿。该虫在杜蒙地区最高有虫株率 1 0 0 % ,虫口密度 1 8头 /株 ,严重影响了成材。该虫对 2~ 5年生的幼树危害最大 ,整株幼树常因主干髓部受到危害而死亡。2 防治方…  相似文献   

8.
烟角树蜂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角树蜂属隐蔽的次划性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杨、柳。该虫在陕西关中一年一代,以幼虫干内越冬。成虫于5月中、下旬始见。主要天敌有褐斑马尾姬蜂等。防治措施以营林措施为主,化学防治则以溴氰菊酯等刷干涂白,对该虫的入侵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是杨柳的重要蛀干害虫,在东北地区都有分布。近年来沈阳市的防护林和街道等地发生和为害相当严重,其幼虫常数头、数十头在韧皮部木质部之间钻蛀为害,使健康植株的生长势逐渐衰弱,枝梢枯萎,十余年生的杨、柳树由于连续几年被害,整主干的树皮从干基向上大块剥离,致使整株树木枯死,是一种危险性的害虫。作者于1977—1978年对此虫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辽宁杨树蛀干害虫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杨树主要栽植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情况、杨树品种、林龄、造林密度等林分因子的全面调查,研究了3种蛀干害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有3种,即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和青杨天牛,其中普遍发生并危害严重的是杨干象。杨树品种不同蛀干害虫的发生程度也不同,其中107杨、108杨、127杨、N64、W120以及中林46受害较重。不同品种杨树的杨干象危害情况受林龄影响明显,林龄越小受害越严重;在受害程度一般的品种中杨干象的危害受种植密度影响明显,种植密度越大受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蛀干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害林木钻蛀枝干的害虫主要包括天牛科的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小蠹科小蠹虫类,象甲科杨干象甲,螟蛾科松梢螟,透翅蛾科白杨透翅蛾和木蠹蛾科芳香木蠹蛾等。其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油松、樟子松、苹果树和梨树。这类害虫的幼虫钻蛀树干,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树干枯萎,秋冬季节常引起风折,同时影响林木正常生长,树木畸形,影响成材、降低木材的商品价值。蛀食顶芽和枝梢,顶芽停长、徒生侧枝。此类害虫常以幼虫在枝、干里的隧道内越冬,幼虫在韧皮部、木质部内蛀成坑道,成虫羽化期分散,  相似文献   

12.
杨干象甲(Cryptorhynchus lapathi L)又叫杨干象鼻虫、杨干白尾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一、分布与危害杨干象甲在国内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据文献记载朝鲜、苏联、日本等地区也有分布。杨干象甲是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危害树种主要有小叶杨、小青杨、加拿大杨和美×青等其它品种杨树。早在60年代初奈曼旗就发现了这种害虫,据桥河母树林场  相似文献   

13.
<正>小木蠹蛾是我市行道树的毁灭性蛀干害虫,据调查中国槐及龙爪槐等行道树被害株率达98%左右。为害期从4月初开始至11月底止,达8个月之久。光肩星天牛危害旱柳、垂柳、馒头柳,在我市被害株率达90%以上,为害期也长达7个多月。红颈天牛,主要危害碧桃、桃树,严重影响桃树产量和质量,在果园中被害株率也达98%以上。为消灭虫害,采用过多种化学药剂如DDT、DDV7216烟雾剂、乐果、氧化乐果、1059、3911、磷胺以及白僵菌、青虫菌、7216菌、苏云金杆菌等进行注射、棉球及熏灌,但都很难奏效。经过饲养和观察小木蠹蛾生活史,发现此幼虫有惧怕氨气的现象,据此做了氨水防治蛀干害虫试验。  相似文献   

14.
雪片象(Niphades castanea)危害壳斗科栗属树种,在板栗林中发生普遍而严重。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1985~1987年我们对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一、分布与危害该虫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在我省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镇安、柞水、山阳、宁强等县。主要危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茅栗(C.segllinii)、锥粟(C.henryi)、受害最重的有板栗和野板栗。此虫以幼虫在栗苞刺囊基部取食苞肉,随虫龄增大,隧道逐渐增宽加深,然后蛀入栗实基部。由于栗实基部输导组织受伤,水  相似文献   

15.
1999年8月,笔者在横峰县姚家乡发现一种象虫危害樟树,局部地段为害严重。整株樟树叶片几乎被吃光,危害株率达85%以上。经河南农业大学杨有乾教授鉴定为鞘翅目象虫科的大球胸象(PiazomiasvalidusMotschusuy)。据文献记载:该象虫国内分布:河南、陕西、山东、山西、安徽,江西属首次发现。大球胸象主要危害杨、榆、槐树、泡桐、桑、荆条、柳、刺槐、栎、柠条、核桃、苹果、枣的嫩芽、叶片。幼虫为害林木的幼根江西首次发现大球胸象危害$江西省横峰县森防站@刘发照  相似文献   

16.
杨树二尾舟蛾是鳞翅目、舟蛾科食叶性有害生物,主要以幼虫危害俄罗斯杨、杂交杨、额河杨、苦杨、银白杨和少先队杨等杨树种类,同时也危害和寄主白柳、土仑柳等树种。  相似文献   

17.
2014-2015年对陇县核桃小吉丁虫为害症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核桃小吉丁虫在陇县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木部越冬,越冬幼虫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下旬幼虫孵化后,直接蛀入皮层为害,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危害最严重,幼虫为害至9月上旬,10月初在被害枝条内筑虫室,开始越冬。幼虫多在大树的2~3a生枝条上为害,形成黑褐色洼陷、螺旋形虫道、半月牙形通气孔等症状,致使核桃树生长势减弱、长成小老树、产量降低,甚至树体死亡;可采取合理规划、适地适树,剪除虫枝,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木抗虫能力、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18.
据纽约州约1882年首次报道,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是从原产地欧洲传入的一种杨、柳树蛀干害虫。它不仅为害杨柳树,也会侵害桤树和桦树(Baker1972)。一旦干基受害可使幼树生长减弱直至折断,较大的树干由于幼虫多次为害形成许多虫道,材质就会受虫道以及虫道木材变色和真菌危害的影响,病原菌可由杨干象的侵入孔侵入到树体内。杨干象在欧洲是杨树的主要害虫,在美国对柳树的危害也极为严重。在欧洲杨干象是很难控制的(Lapietra 和Arru 1973),在北美尚未发现它的天敌。1977年以前,在杂交杨苗圃种植园中的杨干象还未引起人民的重视(Thomas 和 Rose1979和 Beique 1977),但是,当杂交杨种植增加时,作者们认为,杨干象将是一种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Vallee(1979)认为,“在魁北克省,杨干象是危害杨、柳树最严重的害虫”。Vallee(1979)和 Beique(1979)把蛀干害虫造成的危害同抑制树木生长的落叶害虫相比较,认为在杂交杨人工林中,监测蛀干害虫更为困难,这需要(经过培训的)观察人员在杂交杨和天然杨树中,扩大调查范围,记录害虫的危害程度及影响。从1882年以来,栖居在柳树和杨树天然林中的杨干象,已扩散到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据 Beique(1979)报道,在魁北克省,每年调查2000多个欧洲山杨、香脂杨、大齿杨和伦巴弟杨样本,发现有80种昆虫,其中蛀干害虫杨干象、三种天牛(Saperda spp.)和一种透翅蛾(Aegeria sp.)是危害树木最严重的害虫。据作者调查表明,杨干象主要寄生在安大略省南部的杂交杨、天然香脂杨和柳树上。1977—1978年调查,在杂交杨中杨干象危害程度较轻,但是,1979—1980年在调查树木受害程度时,发现在3年生以上的人工林中虫害很严重。  相似文献   

19.
青杨天牛是我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为害多种杨树的嫩枝和幼树树干,在我区普遍发生,有些地区危害十分严重。青杨天牛幼虫蛀入木质部为害,在髓心处蛀成坑道,被害处形成纺锤形虫瘿,易使枝梢干枯、风折,造成树冠畸形,秃头或形成“小老树”,影响造林质量。由于青杨天牛幼虫在幼干和枝条内部为害,给防治工作造成困难,致使青杨天牛逐渐扩散,为害越来越严重。山东省于1975年,在青杨天牛幼虫体上发现了天敌——肿腿蜂。近年来,河北、山西等省及我区土默特左旗等地已引进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中间试验。通过观察研究认为:肿腿蜂钻蛀性强,对青杨天牛寄生率较高,可在室内大量繁殖,繁蜂工  相似文献   

20.
对滇柏球果螟的形态特性进行了描述,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分析:滇柏球果螟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被害球果中越冬。幼虫2月上旬化蛹,3月开始羽化为成虫。3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蛀果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老熟,在被害球果内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7月中旬初开始羽化,第2代幼虫8月中旬继续危害球果,至11月后以老熟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