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照和温度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恒温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或高于此温度,种子萌发率降低或萌发期延长;变温条件下,10℃/20℃、10 ℃/25℃和15 ℃/25℃为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萌发率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3.
光照和温度对青阳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青阳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种子的形态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集野生种子,观察其种子外观形态,检测其种子大小、千粒重、萌发指数及萌发率,考察不同温度、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青阳参种子不是需光种子,无光休眠现象;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4~36℃,最适温度为25℃,3 d开始萌发,5~10d萌发完全,萌发率可达97.5%,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导致青阳参种子萌发率降低。结论:光照和黑暗对青阳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适宜的温度条件是青阳参种子萌发能否成功的关键,为青阳参的生长发育和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5.
野鸢尾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野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as.)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鸢尾种子生活力为100.0%;种子含水量为8.4%,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温水浸种最适起始水温为80 ℃;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变温30℃/20℃;光照对野鸢尾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最适光照条件为8 h;赤霉素对种子萌芽率影响不显著,但处理后发芽整齐,最适浓度为100 mg/L;种子不存在休眠,不适宜低温沙藏,室温干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热带植物种子萌发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期和  杨威  李秀荣 《种子》2001,7(5):45-48
本文通过对分布于滇南热带的256种热带植物的种子在五种不同温度和两种光照条件下的萌发行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有131种植物的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均不萌发,在能萌发的125种植物中,80%以上的植物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18-30℃,且需光性种子多于忌光性种子,但这些种子对光照的反应与温度有关;在18-30℃,种子含水量越高,萌发率也越高,而在36-42℃则越低;千粒重在200-400克的种子平均萌发率最高,400克以上的种子萌发率很低。实验室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采种不及时、种子休眠和萌发条件不当。  相似文献   

7.
对孜然芹种子形态特征、净度和发芽过程进行了描述和测定,采用沙中发芽的措施,就提高田间出苗率的方法、最适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和播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度的措施是低温层积后用水冲洗;孜然芹种子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5%,播种的最适深度是0.5~1cm。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江孜沙棘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采用不同光照条件(全光照、暗培养)、不同基质(纸质、沙质),设置0~5、5~10、10~15、15~20、20~25、25~30℃6个温度梯度(取温度梯度中值)进行发芽试验,以探索江孜沙棘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江孜沙棘种子千粒重为7.359g,TTC法测得种子活力为91%;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种子最终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暗培养、沙质基质条件更有利于种子萌发;温度对江孜沙棘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在江孜沙棘育苗生产中,适当遮荫、保持土壤通透、提高温度等措施更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洋紫荆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洋紫荆果实和种子形态及不同温度、光照、成熟程度、播种基质和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在10、15、20、25、30、35℃、室温(22~38℃)条件下均能萌发,后4种温度下最终发芽率均可达100%;10℃时发芽率最低,仅为4%;30℃时发芽指数最高,为萌发的最适温度;种子萌发不需光;种皮为黑褐色、褐色、黄褐色和黄色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均可达95%以上;在播种深度为1 cm的泥炭土、蛭石、沙子、珍珠岩4种基质中,蛭石中的出苗率最高,其次为珍珠岩,而在沙子和泥炭土中则几乎不出苗;在深度为1、3、5 cm的珍珠岩中,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发芽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光照、温度和盐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照、温度、NaCl胁迫等方面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光照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以25℃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且萌发后的幼苗生长良好;NaCl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NaCl浓度升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量均下降,发芽的高峰期推迟且峰值变小,相对盐害率升高;浓度大于0.20 mol/L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浓度达到0.50mol/L时种子不再发芽,但低浓度(0.01 mol/L和0.05mol/L)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