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为了研究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感染动物的致病性,用多杀性巴氏杆菌按照不同浓度人工感染18只小白鼠,对接种小白鼠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24 h后,感染小白鼠开始出现死亡,且在36 h内全部死亡。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在感染小白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组织上出现急性炎症,且多数器官以充血、瘀血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细菌分离、动物试验、细菌学与血清抗体之间相互关系、温度与感染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等分离一例奶牛布鲁氏菌。发现细菌学与血清抗体呈平行关系,试管凝集反应与补体结合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感染动物14天出现波浪热,持续到剖杀前(31天)。  相似文献   

3.
正动物的全身性寄生虫学剖检法,就是将动物剖杀,收集体内、体外的寄生虫,进行鉴定和计数。它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1)对寄生虫病进行正确的诊断;(2)对药物驱虫后的药效检查;(3)调查某一地区畜禽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可分1检查方法1.1个别器官的寄生虫的剖检法是指检查畜禽的某一固定脏器,收集该脏器内的各种寄生虫进行鉴定和计数。1.2个别寄生虫的剖检法  相似文献   

4.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llosis multocida)可感染多种畜禽、皮毛动物、野生动物和野禽,引起发病和死亡,对畜牧业生产、皮毛动物养殖和野生动物保护危害严重。在我国,黑熊、小熊猫、豺、狼、麝鼠、鹿、斑马、水貂、蓝狐和孔雀均有发病死亡的报道,国内外未见有虎发生巴氏杆菌病的报道。2004年7月至8月问,我国某动物园养殖的3只东北虎发生急性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动物实验和生化试验,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贵州某野生动物园长臂猿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诊断和RT-PCR检测确诊等方法,对该野生动物园发病长臂猿进行了诊断。试验结果显示,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初步诊断该野生动物园长臂猿疑似流感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混合感染,RT-PCR/PCR检测确诊发病长臂猿为流感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结果表明造成该野生动物园长臂猿发病死亡的原因为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诊断及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出了免疫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普查兔球虫时发现该群家兔蛲虫的感染率竟达到100%(62/62),因球虫致死的1只患兔经剖检结果证实,其感染强度为2356条蛲虫。全群家兔消瘦、发育迟缓。经药物驱虫,虫卵阴转率为100%,并采取一定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9匹小马、3匹马及1匹骡(6月龄至13岁)口服10000GT-1株弓形虫卵囊后33-476天剖杀所有感染动物在临床上可无症状。11头动物在接种前血清学反应为阴性,但1匹小马用改良凝集试验检查有1:40的抗体滴度,另一匹小马用染料试验有1:40的抗体滴度。6匹(4匹马、1匹小马及1匹骡)在剖杀时的抗体滴度很低,而且其中的3匹(2匹马及1匹小马)体内未能分离出刚第弓形虫,但其余7匹小马可产生高滴度的抗体。一般改良凝集试验及染料试验的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8.
巴氏杆菌病又叫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出败,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特征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炎性出血,慢性特征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该病常在畜禽中发生,而在狐狸等经济动物方面报道相对较少。2006年秋,吉林左家某狐场的狐狸突然发病并陆续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9.
用PRRSV ATCC VR-2332株感染8头28日龄仔猪,同时设立2头健康对照猪.PRRSV单独感染猪分别于感染后7,17,25 d各剖杀2,3,3头,对照组于17,25 d各剖杀1头.剖杀后采集脾脏、肺脏和全身主要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用甲醛溶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以观察显微病理变化.试验组猪的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均表明,感染后7 d血清PRRSV抗体和免疫器官组织PRRSV抗原部分呈阳性;剖检和石蜡切片结果均显示,试验猪于攻毒后,随着病程的发展,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及相应的显微病变,PRRSV单独感染能引起免疫器官以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变化,造成免疫损伤,进而引起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
无菌条件下采集患有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断奶仔猪的淋巴结、肺脏和脾脏组织病料,对病毒进行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荧光定量PCR测定、动物人工感染试验。动物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将第18代PCV2病毒接种于4头未免疫过的健康猪只体内,其中2头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另外2头有较轻微的临床症状,对剖杀时采集的血液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呈阳性,说明即使经过多次传代,PCV2病毒仍然能够使猪只感染。  相似文献   

11.
对病死兔进行剖检、实验室诊断,并进行了动物试验,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根据实验室相关试验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很快控制了病情。通过动物试验可知兔多杀性巴氏杆菌与魏氏梭菌两种菌毒力较强,并能从死亡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到攻毒菌。通过药敏试验可知两种菌株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呋辛等耐药。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技术处理的特种碳纤维编织物,替代实验动物兔膝关节滑膜,将实验动物分期分批剖杀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增生的滑膜了观察。  相似文献   

13.
<正>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又称多杀巴斯德菌,多杀巴斯德菌含3个亚种,属于巴斯德菌属,可以引起人及多种动物发病~([1])。在动物的感染表现并有相应的专用疾病名称,如猪肺疫、毛皮动物巴氏杆菌病等~([2])。于爱红等~([3])报道了该菌导致人手术切口感染。可以导致人的不同器官感染~([4])。该病原菌发生无明显季节性、环境条件、饲养条件改变等不良因素致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促进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5]),造成  相似文献   

14.
<正> 为考核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通常的指标有:血吸虫之中间宿主——钉螺的面积、密度、阳性率的调查;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新感染的调查;野生动物(如鼠类)的捕捉剖检或小白鼠人工感染试验等。根据调查资料分  相似文献   

15.
对分离、培养的毛圆线虫三期幼虫,用0.08%次氯酸钠37℃脱鞘30分钟,幼虫脱鞘率可达95%以上。采用慢速致冷法冷冻后三期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63.3%,最高可达67%。当加入6%兔血清作为冷冻保护剂时,三期幼虫的存活性不受损害。用正常三期幼虫感染试验羊后第17天即可查到虫卵,剖杀后回收率为1.9%。冷冻保藏后的三期幼虫感染后虫卵出现较晚,成虫回收率为0.64%。尽管冷冻保存后的三期幼虫能感染试验动物,但其在体内的发育受阻,排卵推迟,并且每克粪便中虫卵含量低于正常三期幼虫感染后的粪便虫卵数。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5月 ,黑龙江省某豚鼠饲养场出现了豚鼠大批死亡的现象 ,经过临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断过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用小鼠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阳性血清购自兰州生物制品厂 ;发病豚鼠由豚鼠饲养场提供。1.2 方法1.2 .1 剖检观察 观察豚鼠的体征 ,然后按照规定的术式进行剖检观察 ,记录各实质脏器的病理变化情况。1.2 .2 镜检观察 取气管脓性分泌物进行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2 .3 分离培…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把球虫卵口服感染给15日龄的雏鸡,分为4个小组,并且在饲喂雏鸡的饲料中分别添加4个稀释度的中药白头翁汤。观察临床症状,在第9天全部剖杀,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说明,白头翁汤对鸡球虫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江西省某养鸭场送检的病死鸭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经生化鉴定确定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高度敏感;对大观霉素、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头孢噻肟、四环素、林可霉素和诺氟沙星低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吡肟不敏感。将分离菌株人工感染鸡、鸭、兔和小白鼠,感染后24 h内死亡率为100%,死亡动物均分离到与原分离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一致的细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  相似文献   

19.
奶牛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10~30日龄的犊牛出现发热、咳嗽和关节肿大的临床症状,并造成部分犊牛死亡。为查明死亡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剖检的基础上,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并对鉴定的病原菌进行动物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对分离菌的PCR产物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基因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场犊牛主要死于以纤维素性肺炎为特征的败血症,死亡原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且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荚膜血清A型高致病性菌株,对小鼠呈高致死性;该分离菌株对林可霉素、头孢噻呋、多西环素耐药,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0.
水牛自然感染巨盘腹袋吸虫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7例自然感染巨盘腹袋吸虫的水牛,剖杀前表现消瘦,贫血,下颌水肿;剖杀后可见肝脏肿大,膈面和脏面粗为造福和膜增厚,散在出血点。瘤胃粘膜脱落,有出血斑或出血点,并有大量成虫寄生。真胃有出血点,粘膜脱落。小肠粘膜表面有充血区和出血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