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洲鲥形态结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洲鲥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美洲鲥侧扁,呈纺锤形,被圆鳞;脂眼睑发达,遮住眼的一半.鳃后具4~9个黑斑;鳃耙长而细密,第一鳃弓鳃耙数27 44;侧线不发达,侧线鳞50~55枚;胃呈"Y"形,盲囊部膨大,幽门盲囊63~67条,肠不盘曲,短于体长.  相似文献   

2.
孟加拉鲥、美洲鲥和中国鲥形态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解剖107尾孟加拉鲥Tenualosa ilisha、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和中国鲥Tenualosa reevesii,详细记叙了孟加拉鲥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比较分析了3种鲥鱼的形态差异.三者形态7项可量性状比值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孟加拉鲥和中国鲥先聚为一类,再和美洲鲥聚为一类,这与它们的分类地位相一致.外观上,孟加拉鲥臀鳍鳍条短,被1层薄鳞覆盖;美洲鲥的纵列鳞数及体长/体高、体长/头长都大于其他2种鲥鱼.可数性状上,第一外鳃弓鳃耙和脊椎骨数目能明显区分3种鲥鱼.孟加拉鲥、中国鲥和美洲鲥的第一外鳃弓鳃耙数分别为181~219+153~224、95~131+170~175和24~31+47~55;脊椎骨数分别为46~48、37~39和55~57.在内部结构上,根据胃的形状、盲囊部的大小、幽门垂的长短和数量、肠道的弯曲数目及相对长度可以准确鉴定这3种鲥鱼.孟加拉鲥肠道最长,中国鲥次之,美洲鲥肠道最短.3种鲥鱼在消化道结构的差异,预示食性已产生分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鄱阳湖水系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为其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背鳍Ⅲ,7;臀鳍Ⅲ,9-11;腹鳍Ⅰ,8-9;胸鳍Ⅰ,15-16。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25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肠长的3.85倍、5.00倍、6.55倍和4.95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37倍、3.94倍和2.59倍;体高是体宽的2.99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45倍。肥满度系数K=1.51,其体长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双须骨舌鱼形态特征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试验鱼的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得到如下结果:双须骨舌鱼为侧扁体型;口上位,口裂〖JP2〗大;侧线发达,侧线鳞数35~36;鳍式分别为D43-46,P7,V6,A50-54,C12;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尾部长的5.34倍、5.23倍、97.62倍和1.82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95倍、6.04倍和2.96倍,体高是体宽的 2.05倍;无雌雄异型现象。胃发达呈U型,幽门盲囊短且粗;鳔1室,与体腔等长且位于体腔上部紧贴脊椎骨。雌、雄性双须骨舌鱼性腺均为单侧性腺,成熟雌鱼所含卵粒数较少,但卵径较大。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双须骨舌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 = 56,核型公式为2n=2sm+26st+28t,NF=58,未见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测量分析了锦江河野生黄颡鱼的外部形态和框架特征,为黄颡鱼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锦江河黄颡鱼的背鳍为Ⅰ-6~9;臀鳍为19~22;腹鳍为6~8;胸鳍为Ⅰ-6~8,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19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肠长的4.21、3.86、7.22、1.57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2.19、6.23、2.34倍,体高是体宽的1.09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36倍,肥满度系数K=1.82±0.29,其体长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一龄黄姑鱼幼鱼362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吻尖至背鳍起点长、眼径、眼间距共12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00**),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6.00%);眼间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066**)。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627 6);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d=0.904,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104.906+4.336 x1+11.654 x2+14.015 x3+7.138 x4+8.761 x5。  相似文献   

7.
基于形态特征的泥鳅染色体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简便且实用的鱼类染色体倍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对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的18个可量性状和5个鳍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2种核型的泥鳅的可量性状比例存在诸多差异(如体长/头长、体长/吻长、体长/尾柄高、头长/体高、头长/吻长、头长/尾柄高、眼后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等).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所有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的比例变量的最高区分准确率为93.4%,而仅利用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组合区分的准确度为91.3%.因此,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差异可作为区分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主要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人工养殖条件下影响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体质量的形态性状,并建立体质量与主要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眼斑双锯鱼快速生长品系选择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人工养殖的2月龄眼斑双锯鱼为研究对象,准确测定其体质量(W)及全长(L1)、体长(L2)、体高(L3)、头长(L4)、头高(L5)、吻长(L6)、尾柄长(L7)、尾柄高(L8)、背鳍前距(L9)、胸鳍前距(L10)、腹鳍前距(L11)和臀鳍前距(L12)等12个形态性状,运用相关分析计算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应用通径分析筛选显著影响体质量的形态性状,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眼斑双锯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13个表型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 0.01),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的是体高(0.965),其次是尾柄高(0.944),与体质量相关系数较小的是吻长(0.730)和尾柄长(0.601);剔除共线性影响后,通径分析筛选出对体质量影响显著的5个形态性状分别是体高、尾柄高、体长、头长和吻长。其中,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通径系数)排序为体高(0.574)>体长(0.404)>尾柄高(0.284)>吻长(0.108)>头长(-0.358),间接作用(间接通径系数)排序为头长(1.256)>尾柄高(0.667)>吻长(0.621)>体长(0.540)>体高(0.391);对体质量的单独决定系数排序为体高(0.330)>体长(0.163)>头长(0.128)>尾柄高(0.081)>吻长(0.012)。体质量与体高、尾柄高、体长、头长和吻长等5个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为W=-0.708+0.085L3+0.084L8+0.025L2-0.090L4+0.070L6,R2=0.963。【结论】体高可作为以2月龄眼斑双锯鱼选育快速生长品系的首选目标性状,体长、头长、吻长和尾柄高等变量则可作为辅助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0~+~2龄)的可量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人工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的可量性状。[方法]首次采用传统形态(TM)度量和框架结构形态(TBM)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黑尾近红鲌(0+~2龄)的可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黑尾近红鲌的体长与全长、体高、吻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60和0.739,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尾柄高与尾柄长、体长与头长、头长与眼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4、0.482和0.355。黑尾近红鲌体长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W=0.015L2.971(r2=0.978,P〈0.01);全长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0.786+0.390TL(r=0.988,P〈0.01);体高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3.363+1.471BD(r=0.960,P〈0.01);吻长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7.361+5.879 SnL(r=0.739,P〈0.01)。[结论]池塘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0+~2龄)呈匀速生长规律,其肥满度较自然生长条件下更高。  相似文献   

10.
对600尾各生长阶段的敞口池塘和遮荫池塘养殖美洲鲥当年鱼种的体长、体质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比较了两种池塘养殖鱼种生长的规律和差异。结果显示:敞口池塘和遮荫池塘养殖美洲鲥当年鱼种的体长与体质量均呈良好的幂函数增长关系(W=aL~b,R~2 0. 99,P 0. 01,n=300),b值接近且略小于3(分别为2. 786 4和2. 843 1),体长生长略快于体质量生长。养殖试验初期(0~15 d),美洲鲥当年鱼种出现飞跃式补偿生长,而后鱼种体长和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日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敞口池塘和遮荫池塘的鱼种体长生长均可用一次线性函数(L=at+b,R~2 0. 97,P 0. 01,n=9)拟合,体质量生长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W=at~2+bt+c,R2 0. 97,P 0. 01,n=9);养殖前期,在57 d(9月13日)前,敞口池塘的鱼种生长优于遮荫池塘,养殖后期,在79 d(10月5日)后,则相反。敞口池塘的饵料系数(1. 22)低于遮荫池塘(2. 04)。敞口池塘鱼种体长和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明显小于遮荫池塘的变异系数(P 0. 05)。研究表明美洲鲥幼鱼对高温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其高温耐受力高于成鱼。建议美洲鲥池塘养殖过程中,当年鱼种采用敞口池塘养殖,而成鱼采用遮荫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1.
高体革鯻的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体革鯻的形态特征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体呈纺锤型,扁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至2个或多个黑色椭圆形斑;各鳍式为,背鳍XⅡ~XⅣ-12—14,胸鳍Ⅱ-13—15,腹鳍Ⅰ-5,臀鳍Ⅲ-8~10,尾鳍16~18;第一鳃弓外鳃耙数为29~32;侧线鳞式为86~103,14~16/24~28-A。腹膜为银白色,鳔两室;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为16~22个;左右两肾脏在后部相连,头肾近三角形;脊椎骨为25枚;体腔具脂肪块,脂肪块的重量占体重的11.95%-16.60%。高体革鯻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m+2sm+2st+42t,NF为52。  相似文献   

12.
对暹罗斗鱼(Betta splendens)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等进行简要概述,并对经过了100多年人工改良所产生的暹罗斗鱼不同品系进行了详细介绍。根据用途可把暹罗斗鱼分为两大类:观赏型和搏击型斗鱼,其中观赏型斗鱼7种;根据鳞片的色层叠加顺序,暹罗斗鱼的颜色分为彩虹层颜色、金属层颜色和拓展层颜色,其中彩虹层颜色约15种,金属层颜色约7种,现阶段拓展层的终极表现形式为风靡的龙鳞;根据鳍膜的变化,又有蝶翼色和芥子色之分;根据鳞片的覆盖方式,定义了面具和黑头。详细了解暹罗斗鱼的品种分类特征,对于维持其品系的稳定性研究及其品种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武昌鱼鱼鳞作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作为脱钙溶液,用0.5 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提取其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选择脱钙时间、脱钙酸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为影响因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当提取温度确定为12℃时,4个因素对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固液比﹥脱钙时间﹥脱钙酸浓度﹥提取时间。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脱钙时间3 h,提取时间每次1.5 d,脱钙酸浓度为0.4 mol/L,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1.142%。[结论]该研究为鱼鳞胶原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主要淡水鱼鱼鳞的营养特性,以郑州市区养殖的鲫鱼、草鱼、鲤鱼和鲢鱼的鱼鳞(干基)为样品, 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鱼鳞中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和脂肪 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鲫鱼、草鱼、鲤鱼和鲢鱼的鱼鳞干基的粗蛋白含量依次为56.3%、67.3%、75.9%和76.2%,粗脂肪 含量依次为1.92%、1.34%、2.55%和1.08%,甘氨酸含量依次为12.84%、15.44%、18.19%和19.02%。亚油酸含量依次为 71.15、196.39、117.19 和136.65 mg/kg。郑州市区主要淡水鱼的鱼鳞营养物质丰富,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北部湾鱼类年龄鉴定和渔业资源监测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环北部湾拖网、流刺网、灯光围网3大作业类型4个季节的渔获物进行生物学采样,共采集17种具有年龄鉴定硬质的鳞片样本,经室外和室内处理,应用解剖镜和显微镜对其进行性状观察分析,并进行数码拍照研究。[结果]不同科属鱼类鳞片在鳞焦位置、前区栉节、鳞嵴形状和辐射沟数量等形态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其年轮标志也因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而呈不同形态。[结论]鳞片可为鱼类分类和年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北部湾鱼类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热带海域鱼类年龄鉴定以及鱼群的动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南海北部近岸海域和湾口海域采集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鳞片样本,分析热带海域鱼类鳞片年轮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规律,探讨根据鳞片年轮特征进行鱼类种群分类的可行性。[结果]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鳞片属鲷型,年轮特征主要为切割型和疏密型。同种鱼在不同海域中鳞片类型和年轮特征相同。所采集的样本主要是2~4龄。不同海域的深水金线鱼鳞片中切割型年轮特征差异极显著,而疏密型年轮特征无显著差异;金线鱼鳞片中各种年轮特征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2处海域中金线鱼与深水金线鱼鳞片中的切割型和疏密型年轮特征都有极显著的种间差异。[结论]南海北部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鳞片年龄可以作为鱼类资源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海门山羊羊毛纤维结构特征及其与工艺性能的关系,在屠宰海门山羊时将烫退的羊毛晾干后分拣归类,分为3类,一类毛为粗毛,表面鳞片呈鱼鳞状,毛干中心充满大量髓质;二类毛虽然也属粗毛,但鳞片呈片断形(近似长方形),毛干中心的髓腔细小,髓质较少;三类毛的上、中、下3段分别具有细毛、两型毛、粗毛的特征,其鳞片分别为环形、混合型和鱼鳞形,毛干中心上段透明或呈点状髓,中段髓腔细小,髓质较少,下段充满髓质。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和舟山市六横岛海洋渔业养殖区典型养殖鱼体为研究对象,选取三种人工海洋网箱养殖鱼类(黑鲷、鲈鱼和红鮋),通过测定其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探讨了不同形态汞在海洋养殖鱼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及富集特征。结果显示:象山港和六横岛渔业养殖区鱼体肌肉组织中总汞平均含量分别为106、43.4 ng·g~(-1),甲基汞含量分别为81.0、33.6 ng·g~(-1);鱼体不同器官组织的功能不同导致其对汞的富集程度也不同,各器官组织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规律基本表现为肌肉肝脏其他器官。肌肉组织中总汞和甲基汞在两地均表现为黑鲷显著高于鲈鱼和红鮋,主要是由于黑鲷以杂鱼为主要食物,而鲈鱼和红鮋以颗粒鱼粮为主要食物,杂鱼汞含量显著高于颗粒鱼粮;但是鱼鳃、鱼鳞等组织中的汞在不同鱼种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这些组织中的汞主要来源于水体。象山港和六横岛两地鱼体肌肉组织中甲基汞的生物富集系数高于总汞的生物富集系数,说明甲基汞更易在鱼体中富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酶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充分利用鱼类产品加工副产物。[方法]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的方法,优化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并分析所得胶原蛋白的性质。[结果]试验表明,木瓜蛋白酶提取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为2.5‰,50℃下酶解时间为5 h。[结论]试验所提取的胶原蛋白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保水性和起泡稳定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Challenges of modeling ocean basin eco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for a mor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marine fisheri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changes in marine ecosystems. Biogeochemical and physical oceanographic models are well developed, but extending these further up the food web to include zooplankton and fish is a major challenge. The difficulty arises because organisms at higher trophic levels are longer lived, with important variability in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at basin and decadal scales. Those organisms at higher trophic levels also have complex life histories compared to microbes, further complicating their coupling to lower trophic levels and the physical system. We discuss a strategy that builds on recent advances in modeling and observations and suggest a way forward that includes approaches to coupling across trophic levels and the inclusion of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