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杂粮产业健康发展,落实省厅领导关于推进杂粮产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就全市目前杂粮产业发展的现状,主导作物种植面积、种植区域、种植趋势,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瓶颈等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我市"十三五"杂粮产业发展构想,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纤维高粱,又名笤帚糜子,国内纤维高粱是传统的种植作物,是旱地种植结构的优选作物,对旱、涝、土壤类型有极强适应能力[1-2].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杂粮主产区之一,杂粮种植面积在6.7万hm2左右,在龙江县永发村、梅里斯区黑岗村已形成年产上百万把笤帚的产业.由于缺乏专用品种与配套技术,农户一直延续传统种植模式,没有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没有形成种植规模,影响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产业规模扩大,其潜在的经济效益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杂粮种植与加工现状、发展趋势,归纳总结杂粮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内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引导改善当前杂粮品种退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品单一等现状,深度挖掘杂粮的抗逆性、食药同源、粮饲兼用等特性,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利用盐碱低产田,适度发展杂粮产业,促进区域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杂粮产业稳步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7,(11)
<正>建平县地处"镰刀湾区",属于玉米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近几年杂粮产业发展迅猛,种植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杂粮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万亩。但杂粮产业的发展已到瓶颈,如何突破现有的种植格局,打造地域品牌优势,是杂粮产业发展壮大必须要面对的严峻问题。1发展现状1.1杂粮分布集中,品种齐全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发展杂粮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如何进一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大庆市杂粮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浅析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解决制约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使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再上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齐齐哈尔市杂粮的分布与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与当地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各县杂粮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齐齐哈尔市各县杂粮5年累计种植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讷河市、泰来县、拜泉县、甘南县、克山县、龙江县、富裕县、依安县、克东县,其累计面积分别为:163 740 hm2、59 381 hm2、43 330 hm2、25 305 hm2、21 707 hm2、19 735hm2、15 990 hm2、6 690 hm2、5 307 hm2。在不同杂粮作物中,2009~2013年累计种植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芸豆、红小豆、绿豆、高粱、谷子、糜子,其累计面积分别为:164 155 hm2、84 418 hm2、66 582 hm2、27 597 hm2、16 627 hm2、1 806 hm2。同时,调查了各县主要杂粮的常见病虫害,为合理开发杂粮资源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翁牛特旗因其特殊的地理现状、气候条件和农牧业发展状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牧业生产结构。其中由于旱作农业区面积较大,杂粮杂豆产业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是农民农业增收的重要来源。2020年翁牛特旗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在11.3万hm2左右,占农业总生产面积的一半以上,总产量达20万吨以上。近年来,翁牛特旗杂粮杂豆产业通过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创建等途径,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种植技术和惠农政策上等方面的短板、不足和缺失。针对杂粮杂豆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适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的技术创新优势,推进杂粮产业的转型发展升级,数字技术已经逐步渗透融合杂粮的种植、加工、市场等各环节,助推了杂粮产业的做优做强。在农业大数据的基础上,初步规划和形成了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的杂粮种植区域和加工园区,初步形成了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大力推动了杂粮产业向精准的农业数字化方向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其种类众多,发展潜力也较大,但种植效益较低。基于2015—2019年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河北省主要杂粮种植大户生产效益调查数据,利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分析杂粮与大宗作物比较效益和杂粮在各区域的比较效益。结果表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太行山区、太行山前平原区、滨海盐碱平原区、燕山山前平原区、燕山山区适宜种植不同的杂粮作物;不同的杂粮作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了不同的效益。最后提出加强杂粮政策制定,打造河北省高端杂粮品牌,加大杂粮科研力度,加大宣传、扩大消费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独有的地理优势环境造就了杂粮种植的传统习惯,常年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2020年全县种植谷子10万亩、糜子7万亩、荞麦7万亩、莜麦3 万亩、豆类3 万亩,创建了 500亩以上杂粮扶贫产业示范基地30个.为扩大提升当地杂粮产业发展水平,助力贫困建档立卡户脱贫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辽市鼓励杂粮杂豆种植,红小豆的种植面积也逐渐加大,增大了在杂粮种植面积的比例,本文旨在通过通辽市红小豆产业发展的基础解决当前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发展红小豆产业,将红小豆种植逐渐发展成为通辽市杂粮种植业的支柱型农作物,为发展通辽市三农及促进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发展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现实意义和生产现状,分析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壮大特色旱杂粮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2005,(10):4-4
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发展论坛指出,中国杂粮常年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公顷,多种杂粮品种的种植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头号“杂粮王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生产中杂粮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杂粮的特点、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影响杂粮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在分析影响杂粮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生产中杂粮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营销效率,实现山西杂粮产业振兴目标,采用资料收集及定性分析法,以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解析山西杂粮产业的发展困境,并详细分析了"互联网+"对山西杂粮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山西省杂粮产业依托互联网实现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杂粮是我国特色优质农产品,无序落后的杂粮市场、名优杂粮品牌缺乏是制约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杂粮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标准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培养人们消费杂粮意识等途径创建杂粮名优品牌、推动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疆杂粮杂豆的种类、分布、面积与产业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新疆各类杂粮和各类杂豆产业所存在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疆杂粮杂豆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为新疆杂粮杂豆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杂粮种植大省和贸易大省。为充分了解杂粮种植户种植成本收益,指导种植户开展杂粮生产,利用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实地调研数据,对河北省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燕麦、荞麦和糜子7种杂粮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杂粮种植收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糜子种植收益增长幅度最快,谷子种植收益最高,高粱、绿豆、红小豆和燕麦种植效益均有小幅度增长,荞麦种植收益增幅最低;大部分杂粮的总成本呈降低趋势,其中,谷子总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糜子次之,绿豆、红小豆和荞麦的总成本基本保持不变;7种杂粮的投入产出比呈现增加趋势,种植产出效率逐渐增长,其中,谷子和高粱的产投比变化浮动较大,糜子和燕麦的产投比稳步提升,荞麦的产投比基本保持不变。提出了推广实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建立市场信息动态、加大政府杂粮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榆林市特色杂粮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市东南山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悠久的杂粮种植历史、独特的生态条件,适宜发展特色杂粮产业。阐述了该市9种具有代表性的杂粮作物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具有抗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点。高粱富含65%~75%的淀粉,淀粉可水解成葡萄糖,在酵母菌的发酵下形成酒精,高粱籽粒中还含有单宁,单宁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成还可以增加酒特殊的香味,所以高粱是绝佳的酿酒材料。1齐齐哈尔市高粱种植现状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松嫩平原中西部,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跨4个积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