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 (CRI)不同损害期患者血清脂蛋白 (α) [L p(α) ]水平和临床意义以及血液透析 (HD)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浊度法测定了 2 2 9例 CRI患者和 96例健康人的血清 (Lp(α)水平 ;对肾功能损害不同期的 Lp(α)水平作比较 ,并与血肌酐 (Scr)水平做相关分析 ;比较非 HD组及维持 HD组的 L p(α)水平。结果 :CRI患者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L p(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P<0 .0 1 ,P<0 .0 0 1 ) ,血清 Lp(α)水平与 Scr呈中度正相关 (r=0 .54,P<0 .0 1 ) ,HD组较非 HD组 Lp(α)水平增高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CRF患者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 ,血清 Lp(α)水平增高 ,HD可使其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和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检测6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4项参数,采用玻璃球法检测血小板粘附功能,采用比浊法检测聚集功能,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4项参数。结果:冠心病组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分别为(47.32±3.21)%、(66.24±4.16)%,均高于对照组的(40.68±3.07)%、(57.37±3.88)%,P<0.01;且血小板参数中PLT和PCT显著性降低,而M PV和PDW则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而活性增加,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600例次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180例次,腹膜透析110例次,非透析患者310例次)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部位、病原体、原发病因、肾功能状态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率(26.6%)明显低于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46.8%)(P<0.05);原发病中糖尿病感染率最高;②细菌培养328例次,其中阳性268例次,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46.3%);③感染组中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④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46.4%)和静脉导管(21.3%),腹膜透析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⑤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总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18.3%)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8.7%)均高于腹膜透析患者(P<0.05),而腹膜透析患者腹腔真菌感染率却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率较高,糖尿病感染多见.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高龄等因素均可能增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的机会.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总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但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腹膜透析患者,而腹膜透析患者腹腔真菌感染率却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组与正常对照组各50例,用紫外光制法测定其血浆中分子物质(PMMST)。同时查SCr(血肌酐)、BUN(尿素氮).取20例测IgG、Sβ_2-M(血液β_2-微球蛋白)、ANP(血浆心钠素)、Hb、BPC(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慢性肾炎不同临床分期尿渗透压和尿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尿渗透压和尿生化指标在慢性肾炎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0例慢性肾炎的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根据血清肌酐fCR)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肾功能衰竭期组、尿毒症组,测定各组的尿渗透压、尿α1微球蛋白(尿α1-M)、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慢性肾炎组之间的尿渗透压、尿α1-M、尿β2-M、UP/CR、UA/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亚组的比较中,尿渗透压随着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增加而降低,尿α1-M、尿β2-M、UP/CR、UA/CR均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加大而升高,但UP/CR、UA/CR在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期)反而降低.正常对照组和肾功能代偿期组的尿渗透压、尿α1-M、UP/CR、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β2-M、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渗透压、尿α1-M、UP/CR、UA/CR比尿β2-M、血清肌酐对慢性肾衰竭的早期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 (HD)对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3 (IL- 13 )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CRF患者血浆 IL - 13水平 ,观察血浆 IL - 13水平与肌酐清除率 (Ccr)的直线相关关系及 HD对尿毒症患者血浆 IL - 13水平的影响。结果 :CRF患者血浆 IL - 13水平与 Ccr呈高度负相关 (γ=- 0 .883 5 ,P<0 .0 0 1) ;初次 HD使尿毒症患者血浆 IL- 13水平降低 [(8.3 8± 3 .65 ) vs(5 .82± 2 .2 4 ) pg/ m L,P<0 .0 0 1) ];维持 HD2个月后 ,血浆 IL- 13水平降低更为明显 [(8.3 8± 3 .65 ) vs (4.78± 0 .85 ) pg/ m L ,P<0 .0 0 1) ]。结论 :IL - 13可能参与 CRF患者免疫炎症调节进程 ,HD可使其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衰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的关系。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150例,均符合慢性肾衰的诊断标准,其中肾功能代偿期25例,氮质血症期30例,肾功能衰竭期40例,尿毒症期55例;年龄20~80岁;均未行透析治疗,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实验室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参考值,探讨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98例样本,其中男142例,女156例;年龄10~90岁。Sysmex-XS 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并应用严格的质控措施保障数据准确。结果血小板相关参数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 PCT)高度相关(r=0.901,P0.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和大血小板比例(large cell ratio, LCR)间存在强相关性(r0.95,P0.001)。血小板参数与性别无关(P0.05),但PLT及PCT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PLT年龄,r=-0.195,P=0.001;PCT年龄,r=-0.174,P=0.003),随着年龄增长,PLT和PCT逐渐降低。PDW、MPV及LCR与年龄呈非线性关系,呈单峰分布,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在50~60岁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结论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随增龄有不同的变化模式,有必要建立不同年龄段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8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4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观察组各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T3、F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4和FT4水平除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外,其他各期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SH水平则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尿毒症期患者的T4、FT3水平显著低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P<0.01),FT4水平与其他各期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低T3、低T4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对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系统以及血小板活化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进展型脑梗死和48例完全脑梗死)治疗前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PAC-1)检测,ELISA定量分析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其结果与本院体检健康者45例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MPV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完全型脑梗死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血状态,应尽早采用抗凝治疗以及应用血小板活化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入院时细胞因子、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的差异,为两者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SFTS患者34例(A组)、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9例(B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①A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B组(P<0.05),且2组PLT均低于正常范围;B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A组(P<0.05).②B组PCT、CRP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A组PCT仅个别病例升高;B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均升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OC曲线分析显示,SFTS患者WBC、NEUT、PCT、CRP、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结论:在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初期,患者血液中PCT、CRP、WBC、NEUT、PLT、NLR、RDW、FIB水平存在差异,且WBC、NEUT、PCT、CRP、NLR对两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脑梗死患者45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进行血小板参数及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检测,按不同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1~3d)和恢复期组(10~14d);按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19例)、小面积梗死组(16例)、大面积梗死组(10例)。对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比较均统计学差异(P0.01);脑梗死恢复期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TPO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梗组和小面积梗死组血清TPO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小面积梗死组与腔梗组以及大面积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血清TPO水平和血小板总数与梗死面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后TPO水平改变在脑梗死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可能在脑梗死后脑保护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机采血小板的冲红原因,提高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方法:对180例个体机采献血者和150例无偿机采献血者,采前取手指末稍血进行血常规分析,对机采血小板进行血小板(PLT)计数,并与无偿献血组1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180例个体献血者有29例出现冲红,150例无偿献血者和对照组均无冲红现象;冲红组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偿组,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冲红组机采血小板的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偿组(P<0.01)。结论:MCV低于正常、RDW高于正常是引起机采血小板冲红的主要原因,也与献血者频繁献血有关,冲红影响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无偿献血者机采血小板的质量优于个体献血者。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 ,对 3例肾病终末期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 ,患者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 3例中男 1例 ,女 2例 ,年龄 4 4~ 4 6岁 ;发病时间 1~4 a,透析时间 0 .5~ 3a,每周透析 2~ 3次 ,每次 4 h;术前每日尿量约 10 0 m L。 3例均有贫血貌 ,面部及四肢浮肿 ,2例合并高血压。2例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1例为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1.2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6 4~ 74 g/ L,总蛋白 5 7~ 6 5 g/ L,血尿素氮 15 .2~ 2 8.…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5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作了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并同步检测了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表明:(1)本组 GHb为103.6±24.3g/L,显著高于正常人的58.3±17.5g/L;(2)本组GHb与Hb、BUN等的相关分析结果未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肾脏疾病是常见病,患者人数众多。各种肾脏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我国住院病人中十大死因之一,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重大课题。近十年来,治疗CRF的两大进展是:①透析和移植;③营养疗法。前者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和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进行血清PCT和CRP检测,并对AECOPD组进行胸片检查。(1)比较AECOPD组治疗前后以及AECOPD组与COPD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2)比较合并和不合并肺炎AECOPD患者上述两项指标;(3)对AECOPD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 a,比较出院后3个月内和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1 a内急性加重1次和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之间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1)治疗前,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COPD组(P<0.01);治疗后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RP水平仍高于COPD组(P<0.01),PCT水平与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炎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不合并肺炎组(P<0.01),出院后3个月内加重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P<0.01),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急性加重1次患者(P<0.01)。结论 PCT、CRP可能参与AECOPD发生的病理过程,两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于AECOPD诊断、病情判断及短期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国产火鸟支架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其中合并CRF42例(简称CRF组),肾功能正常者160例(简称肾功能正常组)]行火鸟支架冠脉介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源性死亡(CD)、非致命性心力衰竭(NFHF)、再次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末直径(ES)、左室舒张期末直径(ED)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CRF组的NFHF、CD发生率则明显升高,LVEF水平降低,ED、ES值增高(P〈0.01),但两组的再狭窄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冠心病合并CRF患者用国产火鸟支架行冠脉介入术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预后较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 C反应蛋白 (CRP)、血小板计数 (PL T)和血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 58例肺炎合并 SIRS患儿 (SIRS组 )的 CRP、PL T和血糖 ,同时与非 SIRS的肺炎患儿 (非 SIRS组 )和正常儿童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非 SIRS组的血糖、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而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SIRS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非 SIRS组 (P<0 .0 1 ) ,PL T显著低于非 SIRS组 (P<0 .0 1 )。符合诊断标准 3项以上的患儿 48h血糖和第 5天 CRP持续不降 ,72 h PL T明显下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联合检测肺炎患儿的血糖、CRP和 PL T计数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 ,血糖、CRP持续性升高、PLT持续下降 ,预示有发生 MODS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MCS +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的原因。方法 :将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出现冲红的献血者 2 0名作为冲红组 ,随机选择正常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 2 0名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献血者机采前手指末梢血的红细胞计数 (RBS)、血红蛋白 (Hb)、红细胞体积分数 (Hct)、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和血浆总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冲红组多项血液参数 (包括Hb、Hct、MCV、MCH、MCHC)以及血浆总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两组的外周末梢血RBC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冲红现象与外周血的Hb、Hct、MCV、MCH、MCHC以及血浆总蛋白等参数的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