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近十年我国农村在利用太阳灶、太阳房和太阳能热水器取得的节能减排的成果,根据其发展趋势和相关环境,提出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的发展潜力,采用国际上规定的标准算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数据和理论,以太阳能热水器的具体计算为代表得到我国农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减排成本和减排量。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快速增长,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云南、青海和西藏有着具有的发展前景,建议国家在合理安排农村太阳能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董树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农村水利局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董树国由清华大学研制的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是近年来我国推广使用最广泛的热水器之一,该热水器的核心元件玻璃真空管用95号硅硼玻璃材料制成,太阳光透过率为87.5...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提出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以及绿色环保的概念,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产品,近些年来已被广泛研发利用,但其城市市场已趋于饱和,而农村市场却存在着巨大的商机,本文结合"SWOT"理论对太阳能农村市场的优缺点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浅谈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历程,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分类及结构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维护,结合本区推广情况,列举了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有利条件及今后推广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该文叙述了易门县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历程,着重总结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因地制宜改进了适合易门农村推广的部分技术参数和安装方法,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农村地区太阳能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对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重庆市农村地区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太阳能在重庆地区利用的前景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有多种型式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其中多数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的供水、用水的特点,而且成本较高,热利用和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结构不够合理,因此影响了闷晒热水器的推广。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在现有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浅池——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1984年11月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鉴定,目前已由石家庄市制桶厂批量生产。一、浅池一闷晒热水器结构及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8.
农牧渔业部于1986年9月26—27日在京召开了“全国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农村太阳灶评选交流会”。李人俊、边疆、张定一、蔡子伟、张季高、兰田芳、楼维秋等领导同志和专家、教授出席了评选会开幕式,并讲了话。边疆同志作了“发展太阳能行业,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的讲话。他们都强调了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出了发展农村太阳能利用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勉励从事太阳能利用研究和生产的工作人员努力开发太阳能利用技术、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边疆同志的讲话首先回坝了“六五”期间我国农村能源建设稳步发展,效益显著;同时指出,要建立和发展农村能源产业,发展太阳能利用行业,完善服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省级行政区2004—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截面相关一致性估计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影响因素;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了相关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使收入效应发生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除收入水平外,能源禀赋、住房条件、人口流动也会直接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当能源禀赋、教育水平、人口流动、气温跨过特定门槛值后,会使收入效应发生非线性的结构变化。在扩大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规模,在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需要注重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培养农民节能低碳意识、加强低碳产品宣传,并与农村人口流动和气温特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热水用量大幅提高,平均每天每个家庭要用1度电。利用太阳能获取家庭或者集体单位生活热水是节能减排、提高文明卫生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全省城市建设和文明村镇建设的深入,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将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天我们就请河北省太阳能利用行业协会副会长边志敏高级工程师给我们讲一下太阳能利用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喜欢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已悄然进入乡村,受到广大农牧民的青睐。但由于用户对太阳能热水器知识了解有限,在安装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和推广。热水器安装使用的关键问题是: 1.热水器的倾角太阳能热水器运行好坏,集热效率的高低,除了和热水器本身设计、质量、管理、配置、安装位置等有关外,热水器的倾角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热利用是当前太阳能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太阳能热水器则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太阳能热水器在许多国家已很普及,热水器类型多种多样,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了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国内目前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已有几十万平方米,其中绝大部分为平板型热水器,这种热水器由于它不能在冬季寒冷地区使用,因而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市场上空气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的竞争进入了难舍难分的局面。笔者现将这两种热水器的优、缺点总结如下,希望对您的选择有一定帮助。一、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分为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热水器和太阳能平板热水器两种,目前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应用较多。真空集热管热水器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吸收太阳热能后,通过温差循环使储水箱内的水升温。1.优点。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节能、环保、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市场已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步伐,农村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民对使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更为迫切.提高农民掌握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知识和应用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本人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应用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热水器简单实用、无污染,在我国使用非常广泛,并且不断普及。由于太阳能热水器必须露天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遭受雷击的事件常有发生,威胁人民财产与生命的安全。介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简易防雷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方式:一是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等产生沼气,包括户用沼气和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等。二是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太阳热水器、太阳灶、户用太阳房、太阳能校舍以及小型太阳能光伏电源等。三是秸秆能源,如省柴节煤灶、节能炉、节能炕、秸秆热解气化、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等。四是风能,主要是离网型户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等。五是单位装机100千瓦以下的微型水力发电设施等。  相似文献   

17.
李珊  徐众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03-3104,3108
目前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之一,而能源危机主要指的是像煤、石油的一次性化石能源。调查显示,我国的能源资源保证程度仅为129.7年,所以说开发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来说是迫在眉睫。而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其开发和利用已然成为了人们所关注问题之一,尤其在最近两年国内光伏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太阳能热利用就更要加快发展。对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中温利用和高温发电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与此同时详细阐述了一个新型微型聚光器的构造。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在农村已基本普及,多数家庭将之安装于屋顶高处以便采光,但一般没有防雷设计,万一被雷电击中,巨大的雷电能量将通过太阳能热水器的金属水箱、金属管道等进入室内造成危害。在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农村太阳能利用训练班,于8月16~9月2日在郑州工学院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共92名。训练班教材以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的基础理论为主,同时讲授了太阳能制冷循环、蜂窝煤炉革新的原理及设计程序、太阳能烘干、育秧、以及解决我国农村能源危机的途径等专题。训练班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测试、实验条件。经过两次没计考核,95%的学员成绩优良。学员们普遍反映教材内容丰富,受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甘肃省泾川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农村能源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全面开发、多元化发展的路子。积极推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节能炉灶、节燃炕等节能设施,实现了由单一沼气池建设向综合配套的转变,让农户用上清洁、方便、高效的新能源。截至2012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2.08万户,总容量达16.6万m2,惠及13个乡(镇)128个村,沼气普及率达到28%,推广使用太阳灶2.53万台,人户率达到34%,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2万m2,节能灶776万台,节能炕12.3万铺,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4处,生态校园沼气工程6处,沼气服务网点65处。全县沼气、太阳能利用及节能改灶年可节约标准煤1.82万t,减排二氧化碳4.9万t。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进入了转型发展整区域推进的新阶段,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被县十五、十六届人代会评选为人民最满意的实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