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棚黄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设施大棚黄瓜为试材,进行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黄瓜品质、产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与无机肥的质量分数比为1:4时效应最佳,黄瓜粗蛋白质含量比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和无机肥处理分别增加4.0%、7.4%和3.1%,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13.1%、17.1%和10.2%.各处理间黄瓜产量差异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随无机肥所占比例增加黄瓜产量提高,无机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分别增产36.0%和19.5%,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平均增产14.3%.黄瓜硝酸盐含量随无机肥所占比例增加而降低,达到显著负相关水平,无机肥处理的黄瓜硝酸盐平均含量比不施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分别降低了24.1%和29.4%,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平均含量降低了25.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棚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小.黄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黄瓜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配施肥中无机肥所占比例增加黄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是黄瓜硝酸盐含量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四季西芹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西芹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与有机肥配施能有效降低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以氯化铵作氮源,芹菜的硝态氮、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高,优于以尿素作氮源的处理。芹菜中硝酸盐易在叶柄中累积,且叶柄中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叶片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叶柄。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气候培养箱条件下,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5、15、25℃)对2个普通白菜品种(低富集硝酸盐的揭农4号、高富集硝酸盐的香港特选)生物量、硝酸盐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植物-土壤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是2个普通白菜品种最适生长温度,香港特选和揭农4号的地上部干质量较5℃处理分别增加了23.2%和26.8%。随着温度的升高,香港特选和揭农4号叶片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与5℃处理相比,15、25℃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增加了15.0%、18.3%和6.7%、16.7%。与5℃处理相比,15、25℃处理的香港特选和揭农4号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增强;亚硝酸还原酶(Ni R)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随温度的升高,香港特选土壤NO3--N含量逐渐升高,而揭农4号土壤NO3--N含量则显著降低。3种温度处理下,揭农4号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含量均低于香港特选。  相似文献   

4.
菠菜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作为无土栽培基质,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为试验对象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菠菜无土栽培中,有机无机固体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菠菜的品质和产量,其可食部位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肥料处理,而对人体有害的硝酸盐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肥料处理。  相似文献   

5.
氮素形态对菠菜硝酸盐及草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水培试验, 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对菠菜体内硝酸盐和各形态草酸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量随供铵比例的增加先显著升高, 后显著下降, 在铵硝比为25 /75和50 /50时具有最高生物量。各器官的硝酸盐含量随着供铵比例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叶片的草酸总量和可溶态草酸随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升高显著降低, 而叶柄和侧根的草酸含量在铵硝比为50 /50时最低, 主根的草酸含量也随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草酸在菠菜各器官的含量为叶片>主根>叶柄>侧根, 并且叶片含量要远远高于其它器官。菠菜体内的草酸以可溶态为主, 除在单独供铵处理的叶片中仅占总草酸含量的38%以外, 其它处理的均占草酸总量的69%以上。可见, 调节营养液中铵硝比例可以调控菠菜体内各形态的草酸含量。铵硝比为25 /75和50 /50时不仅有利于菠菜生长, 而且可降低菠菜体内的可溶态草酸和草酸总量。  相似文献   

6.
十字花科4种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十字花科大白菜、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贮藏时间的硝酸盐、亚硝酸盐、VC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4种蔬菜以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最高,花椰菜最低;同种蔬菜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硝酸盐、亚硝酸盐、VC含量均存在很大差异。大白菜和甘蓝的硝酸盐含量为外叶>中叶>内叶,叶柄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叶片;VC含量为内叶>外叶>中叶,大白菜叶片中VC含量显著高于叶柄。不同部位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明显规律可循,但外叶的亚硝酸盐含量均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与V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亚硝酸盐含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收获时期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本试验以几种叶菜类蔬菜(薹菜、叶用芥菜、油菜、菠菜和大白菜)为试材,对不同时期收获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蔬菜,其硝酸盐含量相差很大。薹菜的硝酸盐含量最高,其次为油菜和菠菜,再次为叶用芥菜和大白菜。(2)不论何时收获,叶柄中的硝酸盐总是高于叶片,一般为2~4倍,最高可达8倍之多。(3)收获时期越早,其硝酸盐含量越高,适当晚收,有利于降低其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不同品种对硝酸盐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正平 《园艺学报》2005,32(4):698-700
 将17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浓度氮素水平下营养液栽培, 分析各品种不同时期硝酸盐含量, 发现不同品种之间硝酸盐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 最高和最低者相差两倍以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同硝酸盐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负相关, 但是也有硝酸盐含量低, 同时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低的品种, 通过分析认为可以通过育种途径培育出硝酸盐低积累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厚皮甜瓜果肉有机硒含量在0.010.05 mg·kg-1范围内,使厚皮甜瓜有效富硒,品质改善,产量提高。采用盆栽土壤施硒的方法,依据硒在其他作物上的土壤施用量,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甜瓜课题培育的‘M-135’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蛋氨酸硒作为硒源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试验站进行了预试验,以不施硒为CK,设置了3个土壤施硒浓度,S1 5 mg·kg-1、S2 10 mg·kg-1和S3 15 mg·kg-1,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得各处理甜瓜果肉的总硒含量分别为0.0033 mg·kg-1、0.0114 mg·kg-1、0.0287 mg·kg-1和0.0472 mg·kg-1,与CK相比S1、S2、S3果肉硒含量分别提高了2倍、8倍和13倍,满足富硒要求。在此基础上,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基地,对施硒浓度的上限和下限稍微进行了调整,即设置土壤施硒浓度分别为:CK 0 mg·kg-1、T1 4 mg·kg-1、T2 10 mg·kg-1和T3 16 mg·kg-1,研究了土壤施硒对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及各组织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方面,施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叶片中色素的含量和叶片光合性能均高于CK,T1和T2的增幅显著高于T3;T1、T2和T3的生长势均高于CK;在果实品质方面,施硒处理的各项指标均比CK有所提高,其中T2的各项指标增幅显著,与CK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Vc含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4.80%、49.89%、23.55%、24.56%和67.32%;尽管厚皮甜瓜果肉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未超标,但施硒之后,厚皮甜瓜果肉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均表现为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T2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蛋氨酸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较CK均显著提高,同一组织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不同组织之间的硒含差异显著,CK的各组织的总硒含量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的,种子的硒含量最高,T1表现为:根>种子>果肉>果皮>茎>叶和叶柄,T2表现为:根>种子>叶柄和果肉>果皮>茎>叶,而T3的则表现为:种子>根>叶柄>果肉>果皮>叶>茎,其中T2、T3处理叶柄的硒含量显著提高,除根系和叶柄外,同一处理的其他组织均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果肉中无机硒的含量也显著增加,比较有机硒百分比,T2比CK明显提高、T3与CK差异不显著,T1有所降低,试验中T3的总硒和有机硒的含量均大于0.05 mg·kg-1,T1的有机硒含量为0.0096 mg·kg-1低于0.010 mg·kg-1。综合各因素指标,低浓度硒处理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性能,有利于提高厚皮甜瓜的生长势;蛋氨酸硒在改善厚皮甜瓜营养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果肉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施硒改变了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的分布,施硒后硒在种子中富集表现的更明显,高浓度硒处理的叶柄中的硒含量显著提高,说明叶柄对硒浓度高低反应较为敏感;由于T1未达到富硒要求,而T3硒含量超标,因此,土壤施硒浓度应为50.05 mg·kg-1范围内,使厚皮甜瓜有效富硒,品质改善,产量提高。采用盆栽土壤施硒的方法,依据硒在其他作物上的土壤施用量,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甜瓜课题培育的‘M-135’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蛋氨酸硒作为硒源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试验站进行了预试验,以不施硒为CK,设置了3个土壤施硒浓度,S1 5 mg·kg-1、S2 10 mg·kg-1和S3 15 mg·kg-1,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得各处理甜瓜果肉的总硒含量分别为0.0033 mg·kg-1、0.0114 mg·kg-1、0.0287 mg·kg-1和0.0472 mg·kg-1,与CK相比S1、S2、S3果肉硒含量分别提高了2倍、8倍和13倍,满足富硒要求。在此基础上,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基地,对施硒浓度的上限和下限稍微进行了调整,即设置土壤施硒浓度分别为:CK 0 mg·kg-1、T1 4 mg·kg-1、T2 10 mg·kg-1和T3 16 mg·kg-1,研究了土壤施硒对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及各组织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方面,施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叶片中色素的含量和叶片光合性能均高于CK,T1和T2的增幅显著高于T3;T1、T2和T3的生长势均高于CK;在果实品质方面,施硒处理的各项指标均比CK有所提高,其中T2的各项指标增幅显著,与CK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Vc含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4.80%、49.89%、23.55%、24.56%和67.32%;尽管厚皮甜瓜果肉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未超标,但施硒之后,厚皮甜瓜果肉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均表现为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T2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蛋氨酸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较CK均显著提高,同一组织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不同组织之间的硒含差异显著,CK的各组织的总硒含量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的,种子的硒含量最高,T1表现为:根>种子>果肉>果皮>茎>叶和叶柄,T2表现为:根>种子>叶柄和果肉>果皮>茎>叶,而T3的则表现为:种子>根>叶柄>果肉>果皮>叶>茎,其中T2、T3处理叶柄的硒含量显著提高,除根系和叶柄外,同一处理的其他组织均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果肉中无机硒的含量也显著增加,比较有机硒百分比,T2比CK明显提高、T3与CK差异不显著,T1有所降低,试验中T3的总硒和有机硒的含量均大于0.05 mg·kg-1,T1的有机硒含量为0.0096 mg·kg-1低于0.010 mg·kg-1。综合各因素指标,低浓度硒处理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性能,有利于提高厚皮甜瓜的生长势;蛋氨酸硒在改善厚皮甜瓜营养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果肉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施硒改变了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的分布,施硒后硒在种子中富集表现的更明显,高浓度硒处理的叶柄中的硒含量显著提高,说明叶柄对硒浓度高低反应较为敏感;由于T1未达到富硒要求,而T3硒含量超标,因此,土壤施硒浓度应为515 mg·kg-1,当施硒浓度为10 mg·kg-1时可以显著的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大叶水芹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肥料(有机肥、无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对水芹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肥处理时,大叶水芹叶片中的黄酮含量较高;有机-无机复合处理时,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较高,品质最佳,产量最高;不同肥料处理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可见,有机-无机复合处理时,大叶水芹的产量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钼锰对不结球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根部施用、叶面喷施与根部施用相结合的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钼、锰对不结球 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钼能够显著提高不结球白菜的硝酸还 原酶活性,使其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锰对不结球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可以显著降低其 硝酸盐含量。钼和锰均可提高不结球白菜可溶性糖和VC含量。与单施钼、锰相比,钼锰配施对降低不结 球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其可溶性糖和VC含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菜心为材料,采用分产品器官(薹茎、叶片、叶柄、花蕾)和整个产品器官匀浆的方法,测定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研究其分配和积累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花蕾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最高,薹茎次之,叶柄与叶片较低;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最高,其他3种器官间差异不显著。从积累量看,薹茎和花蕾积累了79.8%的可溶性糖、70.3%的游离氨基酸和68.1%的维生素C,远高于其他器官积累量。硝酸盐主要积累在薹茎中,其次是叶柄和叶片,花蕾中最少。利用整个产品器官匀浆测定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计算的积累量,与分器官加权求和的方法获得的数值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天然沸石作为缓释肥材料对菠菜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粉吸附1/2氮钾肥(Z+1/2NK)处理的氮钾肥用量为常规施肥(CF)的一半,而生物量却增加了22.31 %;本试验条件下,常规施肥CF和Z+1/2NK处理的菠菜VC含量最高;常规施肥CF和施用沸石各处理的菠菜硝酸盐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其中Z+1/2NK处理的菠菜硝酸盐含量最高,为1 671 mg·kg-1,但远远低于我国规定的硝酸盐安全限值(3 100 mg·kg-1),可以放心食用;Z+1/2NK处理的菠菜草酸总量、可溶态草酸和难溶态草酸含量较其他施用沸石处理均显著降低,同时降低了可溶态草酸占草酸总量的比例,增加了难溶态草酸占草酸总量的比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草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Z+1/2NK处理最适合菠菜生产。  相似文献   

14.
几种叶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差异及原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同营养液进行水培的方法研究了7种叶菜硝酸盐含积累,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叶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叶片内在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以及硝酸盐的代谢库和贮存库的不同造成的;叶片硝酸盐含量与内在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代谢库的大小有明显的负相关,与贮存库和吸收速率有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了34种主要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并对其中12种蔬菜的不同部位和7种蔬菜的不同品种进行了测定。鲜菜中通常含亚硝酸盐量很少,一般在1毫克/公斤以下,韭菜最高为14.39毫克/公斤。 硝酸盐的累积量在某些蔬菜的种、品种和部位间差异很大。生姜和菠菜累积硝酸盐较高,次为萝卜,其含量分别为2650毫克/公斤、2350毫克/公斤和2127毫克/公斤。番茄累积硝酸盐很低仅含15毫克/公斤。硝酸盐在不同部位间的累积量是根>茎>叶(叶柄>叶片)>果实。在7个种类的品种中,硝酸盐累积变化范围是1.4~20.8倍,差异较大的有莴苣、菠菜和大白菜。这些菠菜本身具有的特性,为筛选低富集硝酸盐品种提供了可能性。并以ADI值为基础,作了卫生评价。  相似文献   

16.
罗建明 《现代园艺》2013,(16):68-69
以田间小区试验来对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根系特性、莴苣功能叶硝酸还原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无机肥和有机肥混合施放使得根系活力、莴苣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得到增强,进而使莴苣产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韭菜生产中硝酸盐累积问题,研究了不同处理时期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不同种类、浓度的无机硫对韭菜生长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硫能促进韭菜的生长、促进硝酸盐的还原同化、降低韭菜叶片硝酸盐的累积;收割后0d和收割后10 d土壤施用12 g/m的NaHSO3、收割后10 d叶面喷施10 mmol/L的NaHSO3可显著降低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6.68%、24.27%、25.54%;同时,无机硫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韭菜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86%、27.43%、37.03%;并且,韭菜的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也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以芥蓝为材料,采用分产品器官(叶片、叶柄、薹茎和花蕾)和整个产品器官匀浆两种取样方法,分别测定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并分析了其在产品器官中的分配和累积规律。结果表明,花蕾维生素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叶柄中最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叶片最低;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最高,花蕾最低。产品器官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均为分配至薹茎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8.02%、61.14%、49.73%,其次是叶片和叶柄,花蕾的分配比例最低;硝酸盐分配到薹茎的比例最高,达48.04%,其次为叶柄和叶片,分别为41.63%和10.02%,花蕾的分配比例最低。对菜薹整体匀浆法和分器官测定后加权求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无显著差异,在实际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不同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与不施肥(CK)相比,小白菜产量提高了20.9%~69.0%,其中猪粪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小白菜产量最高,分别为352.28g/盆和349.33g/盆,秸秆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次之;沼渣与商品有机肥处理对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小白菜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和水溶性糖含量效果优于无机肥处理和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又要好于无机肥处理。与无机肥处理相比,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小白菜植株硝酸盐含量降低了7.8%~56.7%,水溶性糖含量提高了13.1%~23.6%,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8.0%~38.2%。  相似文献   

20.
李敬蕊  田真  吴晓蕾  宫彬彬  高洪波 《园艺学报》2016,43(11):2182-2192
在营养液中添加硝态氮模拟设施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生产中氮肥施用量,采用5、10 mmol·L~(-1)γ–氨基丁酸(GABA)浸泡种子,研究GABA对白菜生长以及硝酸盐代谢过程中物质含量和关键酶活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未经GABA浸种的高氮处理相比,GABA浸种显著促进了高氮条件下白菜的生长,并通过显著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酸脱羧酶(GAD)等关键酶活性以及NR、GAD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诱导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但铵态氮(NH_4~+-N)、谷氨酸(Glu)和内源GABA含量仍维持较高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GABA浸种降低硝酸盐的效果存在时效性和浓度差异,在高氮处理0~12 d时效果较明显,5 mmol·L~(-1) GABA处理效果较好;并且GABA对NR、GAD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早于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证明GABA浸种在促进植株生长的同时,通过提高叶片NR、GAD等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加速了无机氮的还原和同化,从而降低叶片硝酸盐含量,提高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