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表明,全省不同试点间生产水平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品种间也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中农大84、农大108、豫玉22综合性状较好,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强,适合我省中晚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丰产性、稳定性分析以及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点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点间生产水平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品种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关联度综合评价来看,以农杂320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强,适合我省种植;从湖南定位50~60支纱区划方针来看,以湘Z 2 087表现最好;从聚类分析来看,11个展示品种可以分为3大类,Ⅰ类、Ⅲ类为高产类品种,Ⅱ类属低产类品种.  相似文献   

3.
河北主要肉羊品种肉品理化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对小尾寒羊、河北本地山羊和河北本地绵羊的肉品理化性状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三种肉羊肉品品质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pH24值、大理石纹、熟肉率、蒸煮损失在品种和部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肉色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部位同差异不显著;pH1值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部位间差异不显著;失水率、系水率、水分和干物质含量在部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品种问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间背最长肌失水率和水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选择抗褐斑病性高、含糖率高的优良甜菜品种用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2015—2016 年,采用田间试验自然发病鉴定方法,15 个品种为处理,随机区组排列,4 次重复,对商用甜菜品种的褐斑病病情指数、含糖率进行调查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甜菜品种间抗褐斑病性差异极显著,甜菜品种的抗褐斑病性不稳定,不同年份间差异较大。品种间含糖率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含糖率存在差异,抗褐斑病性高并相对稳定、含糖率高的甜菜品种为‘KWS1197’,2 年的平均病情指数为18.34,平均含糖率为14.01%。  相似文献   

5.
应用2组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和Ⅰ组增广NCⅡ设计研究了粒用高粱粒重的遗传.结果表明,粒用高粱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真实存在,加性效应更为重要;有3个主效基因控制着粒重的遗传,大粒对小粒为显性,且有超显性遗传;雌亲(不育系)和雄亲(恢复系)的显性、隐性基因频率有极显著差异,但不育系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个甜玉米新品种在7个地点的试验结果汇总,表明参试5个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互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粤甜3号具有丰产性、稳定性好、鲜果穗外观性状好,色泽优,子粒排列整齐,食味口感好等特点,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7.
甘薯新品种综合性状鉴定与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维禄 《种子科技》2005,23(6):347-349
组织安排了金山67、连薯98、泉薯84等9个甘薯新品种在龙岩、泉州等9个点进行三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互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泉薯84、宁薯6号等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等表现突出,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厚荚相思不同家系间种子性状的变异规律及与其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关系.对厚荚相思种子园中不同家系种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测定及育苗试验.结果表明:21个不同家系间种子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发芽率>种脐长>千粒重>种形系数>种子长>种子宽.家系间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14和0.844.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种子各性状与苗木生长的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而种子各性状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厚荚相思苗木早期生长与种子大小和重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几个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吴子恺  郝小琴  罗高玲  覃兰英 《种子》2004,23(9):25-27,31
对微胚乳玉米的含油率及其一些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微胚乳玉米种质可能的利用前景.结果表明这批材料的含油率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含油率与粒重不存在显著的相关,但含油率与胚/籽粒干重,及胚含油率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含油率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宁夏不同基因型春小麦磷营养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何文寿 《作物学报》2004,30(2):131-137
在不同施磷土壤条件下,研究了宁夏春小麦100个基因型的磷营养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在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在高磷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论施磷与否,茎叶和籽粒中含磷量以及磷吸收累积量、磷利用效率、磷肥利用率和施磷增产率等在基因型间均存在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负载量对苹果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冉辛拓  张新生 《华北农学报》2003,18(Z1):131-132
按苹果主干横截面积大小定量留果,并连续2年对叶片光合速率及枝、叶、果的干物质增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生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0.972 7)关系,随负载量的变化,二者的变化程度有显著差异.虽负载量与干物质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0.9741),但均单果得到的光合产物却有显著变化,而且负载量的变化对果实品质及翌年的花芽分化均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小麦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与产量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对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茎质系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单茎草重、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穗数、经济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重穗型品种的茎质系数极显著地高于多穗型品种,但其经济系数、子粒产量/草产量(库源比)极显著地低于多穗型品种,选育中间型品种可以实现高产与抗倒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不同类型群体种子形态及萌发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云南松通直和扭曲天然群体表型变异规律,对2种类型群体的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种子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9.87%,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内各种子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群体间除了种翅长度外,其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2种类型群体间的种子重量不存在显著差异,通直群体的种子形状指数高于扭曲群体,但种翅形状指数低于扭曲群体.从萌发特征来看,2种类型群体的发芽过程相似,通直群体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日均发芽率稍高于扭曲群体,由此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云南松通直群体在种子萌发初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综述安徽小麦推广品种的概况,并为生产优质专用小麦以及从中发掘具有优异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材料提供参考,选用安徽麦区推广的10个小麦品种,采用地衣酚-盐酸法、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测定了若干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和总戊聚糖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株高、穗长、总小穗数、千粒重和硬度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不育小穗数、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小麦盛花期穗胆碱浓度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义  吴兆苏 《作物学报》1994,20(2):176-185
研究表明,(1)普通小麦品种间盛花期穗胆碱浓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系谱分析表明这一生理性状具有遗传性。(2)盛花期穗胆碱浓度与赤霉病田间抗性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即与病圃病小穗率、反应级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1=0.8634),可作为筛选小麦赤霉病抗源的重要生化指标这一。(3)富含胆碱的残留花药、雌蕊及早期颖果是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五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株高、穗位高、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叶夹角和叶面积等八个株型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种之间,八个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不同自交系之间,八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种株型相关性状存在的差异是由其亲本株型相关性状存在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为了解美洲黑杨无性系生长与木材材性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以泗洪县陈圩林场1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杨树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杨树优良无性系生长与材性性状的联合选择。结果发现,生长与材性各性状变异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735、0.760和0.764,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9.14%、15.40%和32.33%,生长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各无性系遗传基础的差异。基本密度、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818、0.708、0.635、0.238和0.32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6.15%、5.67%、6.30%、3.96%和4.82%,表明前3个材性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无性系遗传差异,后2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黑杨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正相关极显著;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材性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开展了美洲黑杨11个无性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三类产量间及其与株高整齐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玉米鲜穗产量、鲜粒产量、干粒产量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它们与株高整剂度相关显著或极显著,三类产量随株高整齐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素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及多倍体诱导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比较了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长组合下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生长差异和多倍体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和对照植株相比,所有处理变异植株在形态上表现为叶片宽大,叶色较深,茎变粗且节间距长,气孔增大;相关指标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而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差异更为明显.秋水仙素诱导产生的变异植株经染色体倍性鉴定植株表征为嵌合体(2 n=24或2 n=48).相同处理时长下,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对辣椒多倍体诱导效应差异显著,而对相同浓度下不同处理时长对植株叶片数和气孔面积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秋水仙素浓度与处理时长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处理之间除气孔面积差异不显著之外,其它指标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结合加倍率和植株死亡率综合分析后认为,用0.05%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6天诱导效果最佳,诱导诱导加倍率可达26.1%.  相似文献   

20.
玉米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与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10个玉米自交系及按10×10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90个F2杂交组合在两个地点的试验资料,研究玉米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和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淀粉含量表现正向的平均杂种优势,但变异幅度较小,最大值在10%左右,并在组合间、地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淀粉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上位性效应。基因显性效应的作用远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