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业科学叙词表》的编制思想、结构及作用杨兰伟(河北省农科院情报所石家庄050051〕《农业科学叙词表》(以下简称《农表》),是为了适应我国农业情报工作现代化的需要,建立全国农业文献检索系统,实现全国农业文献资源共享,经过七年来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农业科学叙词表》检索系统插件的设计,内容包括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程序框图等。  相似文献   

3.
李路 《农业网络信息》2011,(9):78-79,83
《农业科学叙词表》(以下简称《农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业科学检索语言。《农表》是以情报学、语言学、逻辑学、信息系统学以及标准化学为基本理论,从我国农业科技情报、图书、挡案工作现代化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遵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叙词表编制经验,采用分类主题一体化编表新模式编制成的。软件农业科学叙词表按叙词表分类大纲查询,农业辞典的分类大纲的分类号,例如:60D禾谷类作物(S51);67Q天敌昆虫(S476);92A植物病毒(Q939.46),其他分类项参照分类大纲和分类类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已成为组织的关键投入要素,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的专门机构,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理想组织,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主题和目标就在于知识共享。基于SECI模型,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模式,探讨了知识共享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组织体系语义互操作是实现多源知识融合和创新服务的重要基础,计算机辅助工具则是影响科技知识组织体系语义互操作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旨为知识组织体系互操作项目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文章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STKOS超级科技词表语义互操作项目软件工作环境—STKOS超级科技词表网络协同工作平台为例,总结科技知识组织体系互操作平台需求,介绍平台整体功能架构和术语归并、概念—范畴映射、质量控制、协同管理、知识编码等计算辅助自动处理关键技术实现思路,以及软件实现、应用情况,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旭 《农业与技术》2005,25(6):151-153
知识作为一种竞争优势在大多数企业越来越受到关注,需要从整体全局角度对知识进行管理,本质上,知识管理需要五阶段的操作活动:获取、存储、解释、传播和为改进公司绩效目的而进行的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审计,它能使企业组织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知识环境,更好的创造和应用技术来管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国家科技部项目——农业古籍数据库的建立,简述了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的农业古籍著录规则。同时,进行了农业古籍著录的具体实践以及《农业科学叙词表》在文献标引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近代报纸资源主题模型构建是实现资源链式拓展、知识聚合和深层次组织开发的重要基础。[方法/过程]本文将知识元概念融入到主题图构建过程中,从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两方面提炼总结近代报纸资源属性并进行定义与描述,基于主题图技术抽取报纸资源主题类型,确定主题之间关系和资源指引,借助Ontopia主题图工具构建完整系统的近代报纸资源主题图,实现报纸资源的知识聚合,并以《盛京时报》为例构建主题图。[结果/结论]将知识元概念引入到近代报纸资源主题知识组织研究中,构建近代报纸资源主题图,有利于实现报纸资源的个性化导航和高效利用,为报纸资源的深度组织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知识地图--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它能够使信息共享者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部分,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本文通过对知识地图的概念、功能、设计原则等问题的阐述说明了知识地图的建立是知识管理实施的基础,它的作用是规划知识管理方案并推动知识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介绍了在构建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过程中,研究和开发的B/S结构的农业科学知识内容揭示系统主要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介绍了农业古籍知识资源组织、开发和利用的深入探讨,以及对古籍图像进行知识内容标引的尝试,实现了通过古籍知识点进行全文的检索,该项研究对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知识资源开发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学学报》2012,11(5):694-699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is developing a concept based multilingual vocabulary management tool to manage thesauri, authority lists and glossaries expressed as concept schemes ready to be used in a linked data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d the evolution of the AGROVOC thesaurus to AGROVOC Concept Scheme based on OWL (web ontology language) model and now shifting to SKOS (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 model. The paper explained why and how it evolved highlighting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model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significant set of features available in the VocBench w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智能领域(AI)中,Ontology作为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的主要工具,能有效地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和表示,这种结构化知识表示有利于解决信息检索、资源组织等。以构建水稻栽培学知识库为依托,研究了本体在该领域的构建原则、方法等,通过对相关的分类体系确立、属性定义、实例确定,以及本体存储等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详细地阐述了本体信息的结构组织体系的确立与相关知识及其应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构建面向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多维知识服务体系及支撑技术平台,满足农业科研人员多层次知识服务的需求。【方法】综合利用信息采集与数字化整合、大规模数据智能处理、知识组织与知识构建、个性化知识服务等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和集成应用。【结果】构建了以面向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公共集成服务为基础,以面向不同研究机构、学科团队、专业领域等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知识服务为创新、以支持在线学术交流和协同科研为拓展的多维知识服务体系,面向不同层次的农业科研人员开展服务应用。【结论】研究形成的“一站式公共集成服务+个性化深层次知识服务”技术体系已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省级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创新实践中应用,收到良好效果。同时,研究形成的信息服务共性技术、系统和工具在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的引领、示范和推广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本体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大豆信息服务系统,探讨了设计核心思想和实现思路等.通过利用本体的特性实现大豆知识内容的精确存储,同时通过本体工具的推理功能来提高大豆本体的构建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可以实现系统数据库的专业知识内容存储,进而实现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最终一个好的领域本体库可以为领域内的人工智能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人工智能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开发工具进行知识表示,使得各种知识表示之间缺乏互操作性,本体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问题。对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进行了探索,对玉米领域知识本体进行了构建。结果表明,本体可有效地解决复杂知识间表达的异构问题,使计算机对信息的理解升至为语义层次,利于玉米智能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本体对领域知识进行组织是未来最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为此,构建一个领域知识组织的核心体系框架,包括领域语义知识仓库、领域术语注释器、查询引擎和本体向量空间模型。对其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系统功能作简明阐述。该体系创建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理清了领域知识组织中各部分的关系、有效地支持领域知识组织的动态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ChatGPT是数智时代AI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典型应用,也进一步体现了多模态内容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的迫切需求。研究聚焦ChatGPT,在加深用户对其整体认知的同时,以期结合此类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为图书馆开展智能知识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分析ChatGPT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典型应用场景和集成应用路径,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总结ChatGPT在技术上的局限与存在的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思考ChatGPT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机构可充分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依托高质量的科技资源和知识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其智能知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方兴未艾,为古籍知识关联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内容挖掘与知识关联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古籍资源开发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调研,梳理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知识关联的研究,探讨古籍知识关联的关键环节,通过古籍知识关联应用举例分析古籍知识关联的壁垒。[结果/结论]数字人文视角下,从文献单元层次的组织深入到知识单元层次的组织,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可视化技术等,可实现古籍知识关联。古籍知识关联起点是文献组织,基础是古籍数据,本质是知识组织。古籍知识关联可进行方志与家谱挖掘、钤印知识网络发现、特定时期与地域学者研究脉络与交往分析等,但在实施中仍面临知识元处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集成平台少等壁垒。  相似文献   

20.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混合本体系统将农业领域的各种信息系统有机集成一起,通过本体的互操作,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和知识共享,建立一个基于本体的农业信息系统应用集成平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