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现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特点及防制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为常见病毒性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疾病是导致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饲养管理方面、消毒方面、引种方面方面和疫苗接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措施,为广大养鸡户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中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特殊疾病,损害幼鸡法氏囊.该病是以法氏囊肿大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体的体液免疫中枢,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使淋巴细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龄鸡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病鸡腹泻和精神萎顿,主要病变是法氏囊出血并进一步坏死,肌肉出血,肾脏肿胀及尿酸盐沉积。本病主要侵害鸡淋巴细胞,故可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免疫缺陷病,属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传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损伤雏鸡的法氏囊,可导致免疫抑制,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体的体液免疫中枢,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使淋巴细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入至今已达十五六年之久。在这十多年对鸡法氏囊病的防控中发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出现诸多新的特点,现总结如下:1发病日龄逐渐拓宽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痫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vvIBDV)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导致雏鸡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禽病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免疫抑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Vasconcelos.A.C等(1994.1995)、Tham.K.M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所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雏鸡和幼龄鸡。其主要症状为鸡的法氏囊受到侵害,先肿胀、出血变黄,然后迅速萎缩,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对鸡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为临床一线的养殖人员和兽医提供了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信息资料,期望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贺荣莲兰美益黄红梅杨水莲(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些年来,由于变异株的不断出现,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出现新的特点,亚临床型的IB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10周龄的鸡群,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感染率可达100%。美国农业部已将该病与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列为养鸡业的三大病。该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均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18.
用"黄连解毒汤"方剂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做治疗试验和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致鸡胚死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对人工致病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愈率为83.3%,差异显著(P<0.05);临床治疗治愈率为90.2%.抑制IBDV致死鸡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综合防制措施,旨在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病对鸡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更多继发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毒性疾病,给养鸡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近期我站诊治的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混感病例诊治情况及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