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温州蜜柑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郭延平  沈允钢 《园艺学报》1998,25(2):111-116
低温处理使温州蜜柑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光合表观量子效率及光合作用的光饱和光强和CO2饱和浓度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提高。虽然10℃处理植株数小时后即出现光合速率下降,但叶绿素荧光测定结果显示,只有在3℃低温处理后,反映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的Fv/Fm比值和T1/2才有较明显下降,而F0则明显升高。低温在30~40μmol·m-2·s-1弱光下对光合的影响明显大于黑暗下。  相似文献   

2.
金叶植物色素含量对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4种金叶植物为试材, 测定了各自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 分析了叶片中的色素组成及含量, 同时探讨了叶片色素变化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 供试金叶植物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Chl. 普遍偏低,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hl. /Car.) 比值低于绿叶植物; 同一枝条随着叶位的降低, Chl.和Chl. /Car.值均呈上升趋势, 叶色加深。金叶植物的叶色表达受环境光强影响, 在强光下叶色金黄, 弱光下由于叶绿素含量增加, 导致叶色转变为黄绿。根据叶片色素变化对光强响应的敏感程度, 将供试金叶植物分为光强不敏感型、光强敏感型、光强高度敏感型3类: 光强不敏感型的有金叶红薯和金叶绿萝, 光强敏感型的有金叶珊瑚朴、金叶皂荚、金叶国槐、金叶风箱果、金叶红瑞木、金叶女贞、金山绣线菊、金叶小檗, 光强高度敏感型有金叶接骨木、金叶莸、金叶连翘。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两面针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对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光强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贵州山茶属五种野生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邹天才  娄义龙 《园艺学报》1994,21(4):366-370
研究了小黄花茶(CamellialuteofloraY.K.Li)、美丽红山茶(C.delicataY.K.Li),威宁短柱油茶(C.salenensisStapfexBeau.)、狭叶瘤果茶(C.neriifoliaChang)和四球茶(C.tachangensisF.S.Zhanlg)贵州山茶属五种野生植物的光合生理,均为C3植物,其CO2补偿点在60μL/L左右,光呼吸速率与总光合的比值为25%左右,光补偿点800~2500lx,光饱和点1600~41000lx。其中小黄花茶的光补偿点及光饱和点最低,威宁短柱油茶的光补偿点及光饱和点最高;净光合速率(Pn)6.00~15.00CO2mg/(dm2·h),光呼吸速率(Pr)2.00~5.00CO2mg/(dm2·h),其中威宁短柱油茶的Pn及Pr均较高,四球茶的Pn及Pr均较低;Dr(暗呼吸速率)0.70~2.60CO2mg/(dm2·h),其中威宁短柱油茶的Dr较高,小黄花茶的Dr较低。Pn、Pr及Dr相互间呈正相关;Chl.(a+b)(叶绿素)含量7.60~12.50mg/dm2,其中小黄花茶的含量较高,威宁短柱油茶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对俄罗斯大果沙棘、蒙古大果沙棘和中国沙棘(对照)叶片叶绿素变化动态、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叶片干重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呈双峰曲线,并且第2次峰值均高于第1次峰值;净光合速率为巨人〉金阳〉卡图尼礼品〉中国沙棘〉秋阳;净呼吸速率为巨人〉中国沙棘〉卡图尼礼品〉金阳〉秋阳;光饱和点为中国沙棘高于秋阳、巨人、卡图尼礼品和金阳。光补偿点为卡图尼礼品最低而其余的相同。  相似文献   

6.
果树缺铁黄化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苹果、梨、桃为试材,按叶片缺铁黄化程度不同分级采样并分析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树黄化叶片的加剧,叶片全量P、K、B含量显著增加,Ca、Mn含量明显降低,N、Cu、Zn有一定的变化,但趋势不太明显;随叶片失绿程度的加重,Ca/K、Mn/Cu、Fe/Mn、B/Mn变化也极为明显。分别用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元素间比值与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矿质元素以B、P与叶绿素关系最密切,Mn、N、Ca次之;元素间以Ca/K、B/Mn与叶绿素相关性最好,Mn/Cu、Fe/Mn、P/Zn次之。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18期《缺锌胁迫对苹果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作者付春霞等)报道,以大田盛果期红富士/平邑甜茶正常树和缺锌小叶病树为试材,对叶片锌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荧光参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程度的缺锌胁迫对大田苹果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缺锌对叶片光系统的伤害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FA-旱地龙对酥梨叶片生理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酥梨叶面喷施FA-旱地龙有效地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和水分含量,同时减小了气孔开张度,增强了抗旱能力,其中以2000mg/L和1500mg/L喷2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6个月苗龄牛耳朵组培苗为试材,置于温室高光、低光和室内条件下栽培4个月,每月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含水量等生理指标及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温室低光条件下牛耳朵叶片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较高光条件下显著增加,室内弱光条件下则在后2个月显著下降;温室低光和室内弱光下牛耳朵叶片含水量不断升高,比叶重则逐渐降低;叶片变薄,栅栏组织变薄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快速光响应曲线参数α、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在温室低光和室内弱光条件下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上结果表明,牛耳朵可以通过改变叶片色素、形态结构和光合性能来适应弱光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葡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景蕊  潘静 《北方园艺》2015,(19):42-46
以"红提"、"紫提"、"解百纳"3个品种葡萄为试材,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研究了不同品种葡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葡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了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的回归方程;经研究3个品种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回归方程,通过SPAD值可以预测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辣椒幼苗光合特性及弱光耐受性的差异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在不同弱光处理条件下, 利用L I2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弱光对4个辣椒品种幼苗光响应曲线、CO2 响应曲线等光合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弱光下辣椒的光补偿点(LCP) 、光饱和点(LSP) 、光饱和光合速率、CO2 补偿点(CCP) 、CO2 饱和点(CSP) 、暗呼吸速率(Rd ) 、羧化效率(CE) 、RuBP羧化酶活性、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下降, 表观量子效率(AQY) 上升, 并且弱光下辣椒净光合速率( Pn)的下降是RuBP羧化限制和再生限制的共同结果。另外随光照的减弱, 辣椒叶片叶绿素(Chl. ) 含量上升,叶绿素a /b比值(Chl. a /b) 和比叶重( SLM) 下降。弱光下LCP和Rd 相对较低、AQY和CE较高的辣椒品种可能具有耐弱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开蕨对遮荫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桦  岳晓晶 《园艺学报》2010,37(9):1517-1522
研究了全光和遮光30%、50%、70%、90%处理对对开蕨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大,对开蕨叶片面积、单位叶面积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以遮光50%~70%处理为最佳;光补偿点逐渐降低;光饱和点在遮光50%处理下最高,遮光70%和90%处理下较低。综合考虑,对开蕨适宜的光环境为遮光50%~70%。  相似文献   

13.
弱光条件下辣椒幼苗叶片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人工气候室内, 研究了人工模拟弱光处理(75~100μmol·m-2 ·s-1 , 对照光强450~500μmol·m-2 ·s-1 ) 对不同基因型辣椒(Capsicum annuum L. ) 叶片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弱光逆境下生长的辣椒幼苗净光合速率( Pn) 、暗呼吸速率(Rd) 、夜间呼吸速率(Rn) 不同程度下降,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ФPSⅡ) 、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 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降低, 激发能向光化学反应分配的比例减少, 热耗散增加, 而弱光对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无显著影响。辣椒叶片ФPSⅡ及ETR对光强( PPFD) 的响应曲线表明, ФPSⅡ随PPFD的升高而下降, 弱光下生长的叶片下降幅度较对照正常光照下的叶片大; 弱光下生长叶片的的电子传递速率的光饱和点低于正常光照下的叶片, 相应的饱和电子传递速率也较低。弱光处理使辣椒功能叶片SPAD值降低, 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弱光耐受性较好的材料, 如‘伏地尖’和‘上海圆椒’在弱光下Pn下降较少,并且有着相对较高的Fv/Fm以及ETR值。  相似文献   

14.
遮阴对丰香草莓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盆栽丰香草莓为材料,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草莓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增加草莓叶柄长度、叶面积以及光合色素含量,但降低了比叶重;遮阴处理显著降低草莓叶片的羧化效率(CE)、暗呼吸(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提高了其表观量子效率(AQY)和CO2补偿点(CCP)。遮阴后草莓Pn日变化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日光合总量显著低于对照,早晚时分水分利用率(WUE)有所下降。遮阴后,叶片气孔导度(Gs)提高,蒸腾速率(Tr)下降,可能与叶面温度下降有关。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显示,遮阴处理草莓叶片的初始荧光(Fo)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日变化曲线与对照相似,但Fo值始终低于对照,Fv/Fm值显著高于对照。以上参数表明丰香草莓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遮阴处理可以减轻强光下的草莓叶片光抑制程度,提高植株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提高环境中CO2浓度。  相似文献   

15.
西瓜苗期耐低温弱光性鉴定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弱光(昼/夜温度 7.5 ℃,光照度 4 000 lx)下对 5 个西瓜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对不同品种耐低温弱光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根据低温弱光下西瓜幼苗生长量、冷害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片电导百分率变化,不同品种表现差异明显。综合比较,朝霞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强,金玉玲珑、5318 耐低温弱光能力次之,早春红玉、京欣 2 号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弱。植物体内发生的生理反应与植物生长情况基本一致。幼苗生长量、冷害指数、叶片电导百分率、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西瓜苗期低温弱光抗性指标,几项指标应互相参照。  相似文献   

16.
以金叶女贞、胶东卫矛为试材,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研究了全光照的8%、20%、50%、100%光照强度对2种灌木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探讨其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2种灌木株高、叶面积增加,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上升,而叶片厚度变薄,比叶重、叶绿素a/b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先升后降,胞间CO2浓度(Ci)降低;遮荫处理下2种灌木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金叶女贞PSⅡ的实际光能转换效率(Fv′/Fm′)下降,胶东卫矛的Fv′/Fm′上升,金叶女贞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增加,胶东卫矛的NPQ显著下降;遮荫提高了2种灌木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了光补偿点(LCP),金叶女贞在20%、胶东卫矛在50%光照条件下,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均达到最大值。2种灌木对不同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霍山石斛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以霍山石斛( Dendrobium huoshanense) 为材料, 研究其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 栽培林下, 霍山石斛光合速率较低, 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光强日变化显著正相关, 林下石斛生长速度慢与生长环境光强低有关, 林下光强不是石斛生长的最适光强。自然光下, 石斛光合速率日变化呈V 型, 中午12 : 00 光合速率最低, 9 : 00~17 : 00 之间光合速率为负值, 只有早晚光强较低时有光合积累。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表明, 自然光下, 上午8 : 00 光强超过800 μmol·m-2·s -1 , 石斛叶片发生严重光抑制, 出现在光合速率为负值之前, 表明石斛不适宜在800 μmol·m-2·s -1以上的强光下生长。室内光强处理试验表明在500 μmol·m-2·s -1光强时, 石斛叶片ETR 上升快, 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增加, NPQ 增加, 能及时有效利用光能并耗散过剩的光能, 石斛有较好的光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野生花卉中华野海棠的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干旱胁迫、高温胁迫、低温胁迫以及不同遮荫条件对中华野海棠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中华野海棠的净光合速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在高温胁迫下,随着处理温度的上升,中华野海棠的POD活性、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只是上升及下降的幅度有所不同;在低温胁迫下,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中华野海棠的POD活性及SOD活性也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遮荫处理下,中华野海棠的叶绿素含量随遮光率的上升而上升,并且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说明中华野海棠抗旱性不强,但耐荫性好,且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提高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效果,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材,用0.5mg·mL-1ALA喷洒幼苗,利用光照培养箱模拟亚适宜温光条件(昼/夜温度18℃/12℃,光量子通量密度300μmol.m-2.s-1),研究ALA对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羧化效率(CE)、表观量子效率(AQY)、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天线转化效率(Fv′/Fm′)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活性等均明显降低,胞间CO2浓度(Ci)升高,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显著下降。与水处理相比,ALA处理的Pn、Gs、CE、AQY、ΦPSⅡ、qP、Fv′/Fm′及RuBPCase和FDPase活性等有不同程度提高,Ci、LCP和CCP有所降低。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外源ALA能明显提高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光照胁迫下的菊花为试材,采用喷施外源ALA方法,研究了外源ALA对菊花光合作用和营养生长光照胁迫效应缓解作用的影响,以期探究AL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光照胁迫导致菊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降低,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ALA的喷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胁迫的影响。喷施200 mg·L-1ALA对中度T1和重度T2光照胁迫的菊花净光合速率Pn分别提升11.41%和29.09%,使光饱和点LSP分别提高7.61%和5.29%。在中度和重度光照胁迫下,外源ALA使光补偿点LCP降低。在重度光照胁迫下,喷施外源ALA 100 mg·L-1和200 mg·L-1使菊花叶片叶绿素a含量比不喷施ALA对照处理分别增加42.00%和44.00%,使茎粗分别增加20.14%和27.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