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嘉禾烟区‘云烟99’适宜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考察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初步研究了烤烟品种‘云烟99’在郴州嘉禾的适宜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烟株株高、茎围与最大叶面积增大,烤烟经济性状显著改善,N3处理(N 172.5 kg/hm~2)上中等烟比例、产量、均价、产值均显著高于N1(N 127.5 kg/hm~2)和N2(N 150.0 kg/hm~2)处理,但综合考虑烤后烟叶各化学成分指标,以N2处理烤后烟叶品质较好。除株高差异显著外,D1(16 500株/hm~2)与D2(18 000株/hm~2)两个密度处理的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D1处理经济性状略优于D2处理;D1与D2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且主要体现在中下部烟叶上,综合考虑各化学成分指标,以D1处理烤后烟叶化学品质较好。可见‘云烟99’在郴州嘉禾烟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为150~172.5 kg/hm~2,适宜密度为16 500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沈阳地区不同虫口密度下的蛴螬危害损失,在大田条件下以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蛴螬虫口密度与花生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蛴螬的虫口密度(x)与花生产量(y)存在线性相关(y=-8.315x+417.87),相关系数r=0.996,二者相关性极显著。田间每1m2面积上每增加1头蛴螬时,花生产量损失约增加8.315g,产量损失率为1.99%。根据防治的直接收益不低于防治成本原则,确定了沈阳地区花生田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防治指标为1.98头/m2。  相似文献   

3.
小麦秸秆覆盖量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茜  查永丽  毛昆明  刘彦中 《作物研究》2012,26(6):649-653,65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覆盖量对地烟和田烟农艺性状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前期烟株生长作用不大,到后期覆盖量为500 kg/(667 m2)处理的烟株农艺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经济性状较佳,可提高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的含量,降低中、上部烟叶氯的含量,提高中、上部烟叶的钾/氯比值,使中、上部烟叶的糖/碱比值较接近10,下部烟叶的氮/碱比值较接近1;地烟和田烟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和中上等烟率分别比无覆盖的对照高16.39%、31.81%、13.29%、37.72%、12.69%和15.75%、34.11%、15.88%、12.18%、8.80%。覆盖量为750 kg/(667 m2)的处理促进了下部烟烟叶品质的提高,使下部烟叶糖/碱比值较接近10。综合来看,覆盖量为500 kg/(667m2)的处理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质量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湘西烟区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的配套栽培措施,2022年在湘西州花垣县道二乡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施氮量(N1.112.5 kg/hm2;N2.135 kg/hm2;N3.157.5 kg/hm2)、种植密度(D1.15 150株/hm2;D2.16 665株/hm2;D3.18 510株/hm2)和留叶数(L1.14片;L2.16片;L3.18片)对湘烟7号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移栽后30~60 d的湘烟7号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移栽90 d之后表现出显著影响,而密度与留叶数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自移栽后60 d才开始表现。施氮量主要影响株高、茎围和后期叶面积指数,密度主要影响株高、茎围和最大叶叶面积,而留叶数对各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施氮量较大、密度较小和留叶数较多情况下,湘烟7号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影响产量和产值的主要因素是施氮量,影响均价和上等烟比例的主要因素是留叶...  相似文献   

5.
遵循控制变量原则,研究潍坊烟区有机物料的烟田土壤改良效果。试验用小麦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直接施用八福仙有机肥3种方式,根据不同用量每种方式分别设置3个处理和1个对照。结果表明,适量的小麦秸秆(高量)和玉米秸秆(中低量)还田及有机肥料施用能促进烟草生长,直接施用有机肥的效果更好。从农艺性状来看,小麦秸秆还田优于玉米秸秆还田,少量及中量秸秆还田又优于高量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对烟草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置3种不同施肥处理,分析烟草不同生育期农艺性状、烟叶物理性状、烟叶外观等以及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等烟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单施复合肥处理(CK)前期烟草农艺性状优于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处理(T1和T2),平顶期T1和T2的农艺性状则较CK组有明显优势;烟草中部叶片物理性状表现为T1处理最优,T2次之,CK最差;烟叶品质方面,T2处理烟叶外观质量有所改善,但其化学成分烟碱含量降低。烟叶品质总体表现为T2最优,  相似文献   

7.
以新陆中50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密度梯度,分析密度对棉铃时空分布、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对籽棉单产和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0 361株·(666.7 m-2)处理的“三桃”总数、伏桃数、内围铃数、上部铃、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和铃重显著高于对照(14 965株·(666.7 m-2));10 361株·666.7 m-2和12 627株·(666.7 m-2)处理的单株成铃数显著高于对照;12 627株·(666.7 m-2)处理的籽棉、皮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密度与籽棉单产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0 005 78x2+0.118x-164.72。  相似文献   

8.
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锌肥、硅肥和硅锌复配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陆早60号,设置3个叶面肥喷施处理:硫酸锌750 g·hm-2(锌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硅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硫酸锌750 g·hm-2(硅锌肥复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其对棉花农艺性状、不同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盛花期锌肥处理导致株高显著下降,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均导致吐絮期的第1果枝长度显著降低,而其他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可显著影响盛花期和吐絮期叶片、茎秆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质量。其中,锌肥、硅锌肥复配处理盛花期及硅肥处理吐絮期的生殖器官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虽然各处理理论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理论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8%、5.09%和4.63%。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综合纤维品质优于其他处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硅肥和锌肥在...  相似文献   

9.
烟草新型土壤调理剂对植烟沙泥田土壤的改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烟草新型土壤调理剂在植烟沙泥田的改良效果,与传统产品进行比较,了解其对烟草的促进作用以及沙泥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烟草新型土壤调理剂和其他3种产品在植烟沙泥田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新型土壤调理剂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与对照处理相比,新型土壤调理剂处理的有效叶片数、茎秆鲜重显著增加10.71%、54.3%;同时,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健地调理剂处理、烟叶宝调理剂处理,达到1604.18 g。(2)新型土壤调理剂处理显著改变了沙泥田土壤理化性状,在移栽前显著提高土壤pH至7.36,土壤速效氮、磷养分含量显著提高22.5%、48.8%。(3)新型土壤调理剂处理显著提高了烟叶的还原糖、钾含量。综上所述,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新型土壤调理剂对沙泥田的土壤改良和促进烟草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吨糖田”甘蔗的种植结构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新台糖22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吨糖田”甘蔗种植密度10000芽/667m^2,行距1.5m、双行种植(A处理)和种植密度6000芽/667m^2、行距1.0m、单行种植(B处理)两种种植结构,及其群体冠层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农艺性状和蔗茎产量及品质等生长特性。收获时,A处理以较多的有效茎数获得了每667m^2蔗茎11748.2kg、含糖量1406.3kg的产量水平,分别比B处理的10518.4kg,1347.41kg增产11.69%,4.37%。经差异显著性测验,A、B处理的蔗茎产量差异达5%显著水平,含糖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晒烟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2份晒烟种质资源于2007年在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永州基地种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晒烟不同基因型间主要性状存在明显的差异:苗期在54~60d、大田生育期在74~131d之间,各基因型间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86%(茎粗)~39.29%(叶数)之间,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9.28%(中等烟)~39.24%(产量)之间,以节距、叶数、株高、产量、产值的变异系数较大。晒92414和Va331—4两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打顶方式和栽培密度及施氮量对湘西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湘西烟叶产量和工业可用性为目的,研究打顶方式、栽培密度及施氮量对烟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烟叶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打顶方式、栽培密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采用现蕾打顶、栽培密度为1.1m×0.5m、施氮量为97.5 kg/hm2或112.5 kg/hm2的栽培方式时,能提高烟叶产量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王志勇  邵岩  周清明 《作物研究》2012,26(4):359-362
以K326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追施不同水平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对烟株生长发育及旺长期烟草花叶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氨基酸水溶性肥的3个试验组烤烟生育期较对照组平均延长7d,旺长期较对照组延长4~8d;处理组在株高、节距、茎围及有效叶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以T1(在当地追肥用量的100%基础上,追施3次氨基酸水溶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T1、T2(在当地追肥用量50%基础上,追施3次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组在烤烟旺长期可有效降低烟草花叶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广烟田稻草覆盖还田技术,2012年在湖南郴州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稻草覆盖还田量对烟田土壤温度与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影响土壤温度,6月中旬以前表现为“降温”效应,之后表现为“调温”效应;稻草覆盖可使烤烟成熟期推迟1~2 d,可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稻草还田量为4000 kg/hm^2表现最好;稻草覆盖可使烟株旺长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对提高中上部叶的单叶重、叶长与叶宽有一定作用;稻草覆盖对烤烟单叶重、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无明显影响,但有一定增产增效作用,以还田量4000 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有机生态烟叶生长的最佳栽培模式,在威宁特定的有机烟叶生产环境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起垄方式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一垄单行起垄栽培方式相比,一垄双行植烟模式能缩短烟株生育期,各项农艺性状得到提高,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内在质量(评吸质量)改善,主要经济性状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湘南不同烤烟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烟草品种(品系)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2011年在衡阳常宁对NC297、NC55、NC102、KRK26、云烟99、云烟97、湘烟3号、C4288、K326(CK)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株叶型、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综合因子看,云烟99表现最好,其植株较高达90.8 cm,茎围最大达9.1 cm,节距最大达4.2 cm,有效叶较少,叶片较厚,烘烤特性好,单产较高达2867.55 kg/hm2,产值最高达53062.5元/hm2(按照当年收购价),中上等烟比例较高为90.1%;其次是云烟97、KRK26和湘烟3号;表现较差的品种是NC55和NC102,植株矮,节距短,叶片薄,下部叶烘烤素质差,经济性状差.  相似文献   

17.
新引烤烟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一致的情况下。以K326为对照,通过大区对比试验开展了对新引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和经济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大田生育期有3个品种与对照接近,其余品种都要晚2~10d;大田长势除HY-9—7和95II较对照好外,其余均与对照接近.其中晚花K326比对照要差;云烟203和晚花K326的各病田间自然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对照;产世方面只有9511超过对照。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HY-9—7,9511次之,这两个品种可以在湖南烟区进行试验示范,表现最羞的是晚花K326。  相似文献   

18.
2008-2009年在湖南石门,运用系统聚类法,对从各地收集的15份烤烟种质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份烟草种质可划分为2个品种群和d个亚群,其中品种群Ⅰ包括12个品种,占80%,品种群Ⅱ包括3个品种,占20%。对各品种群及亚群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品种群Ⅱ的株高、节距、腰叶长和腰叶宽均比品种群Ⅰ大,单株产量和茎围相差不大,而有效叶数则比品种群Ⅰ少,移栽至现蕾所需的天数也较少,且品种群Ⅱ中亚群Ⅰ单株产量比品种群Ⅰ各亚群都要高。  相似文献   

19.
符昌武  杨明  张如阳  龚理  王伟 《作物研究》2010,24(3):178-180,183
为筛选出普洱地区适宜性较强的烤烟品种,发展特色优质烟叶,2009年于普洱市景东县烤烟产区比较了KRK 26,KRK 22,KRK 23,T 27四个烤烟新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抗逆性和烟叶品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KRK 26大田生育期最短,具有较强的耐肥性和耐熟性,烟叶外观质量较好,产量可达1 772.50 kg/hm2,产值可达25 808.18元/hm2,上等烟比例可达52.46%,均表现最好。各参试品种均对黑胫病、青枯病、角斑病、根结线虫病、CM V、PVY表现出抗性,除此之外,KRK 26还对TM V表现出抗性。因此,KRK 26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