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探讨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模拟对比试验,研究4种常用绿地植物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总叶绿素含量指标值的相对变化,结果表明,中水灌溉后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总叶绿素含量升幅相对较大,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降幅相对较小,受中水灌溉的影响较小,其次是细叶萼距花(Cuphea hyssopifolia),而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受中水灌溉的影响相对较大,表明不同植物对于中水灌溉的适应性是不同的,短期中水灌溉有利于金叶女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淹水胁迫下水松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水松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下水松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淹水胁迫对各测定指标的影响各异。随淹水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水松脯氨酸(PRO)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为先升后降、再趋于平稳: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趋于平稳。植株半淹(B)对叶绿素及MDA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大,全淹(C)对叶片相对电导率、PRO和SOD的影响较大,渍水(A)对各指标的影响都为最小。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金钱松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淹水胁迫对金钱松生长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淹水胁迫后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根冠比增大.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与淹水处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总含量、SOD和POD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幼苗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均与淹水处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幼苗淹水处理的受胁迫程度W3>W1>W2,表现出较强的抗淹水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3年生无刺枸骨、红花檵木和火棘盆栽苗为试验对象,用清水混合不同比例(0,1/3,1/2,2/3,1)的合成革工业中水进行浇灌,研究中水浇灌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植物对中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MDA含量变化不一致;虽然3种植物的峰值或谷值出现的点不同,低比例的中水浇灌促进植株生长,高比例的中水浇灌抑制植物生长;无刺枸骨比红花檵木和火棘更适合浇灌合成革工业中水。  相似文献   

5.
盐雾胁迫对7种海岛树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1月,采用18‰盐度盐雾喷雾,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柯(Lithocarpus glaber)、厚叶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a)、滨柃(Eurya emarginata)进行0、0.5、1、2 h/d胁迫试验,连续喷雾35 d,测定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分析盐雾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红楠、普陀樟、滨柃、舟山新木姜子柯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峰值或大幅上升出现的时间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有所提前,而全缘冬青、厚叶石斑木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相对稳定;各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峰值一般出现在前中期,至胁迫结束,厚叶石斑木叶绿素含量上升明显,舟山新木姜子上升不明显,柯、红楠下降,其他树种无明显规律;全缘冬青和厚叶石斑木相对电导率增幅较小,受试的其他树种增幅较大,最大值出现在胁迫最后一天。  相似文献   

6.
采用对比实验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菊花桃等四种碧桃植物的株高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变化数值、供试材料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供试材料伤害值(电导率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花桃、紫叶桃、合欢双色、垂枝桃4个碧桃品种的抗干旱能力均较强,其中合欢双色、垂枝桃2个品种抗性更佳。  相似文献   

7.
6种园林树木对持续性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榔榆、榉树、朴树、女贞、枇杷、珊瑚树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持续淹水对不同树种外部形态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树种的抗涝性特性与差异.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下,不同树种幼苗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外形表现出明显的水渍斑点和黄化特征,但不同树种受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2)淹水胁迫下,不同树种2种保护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榔榆叶片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反应最为敏感,表现为淹水初期SOD活性的显著上升和POD活性的剧烈增加,但后期两种保护酶活性趋于平缓变化;榉树、朴树在整个淹水期SOD活性呈现先期下降后期抬升的波动变化;而女贞、珊瑚树在整个淹水期SOD、POD活性的变化相对较小,不同处理期的测定值差异均不显著.3)榉树、朴树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现前期略有下降后期缓慢上升的变化;而女贞、枇杷两树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现先期下降,后期平缓变化的态势.4)淹水初期榔榆MDA含量明显上升,并于淹水第13天时含量最高,榉树和朴树的MDA含量变化呈现先期下降后期缓慢上升的变化,枇杷、女贞的MDA含量变化几乎呈一直线变化.5)6树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树种的耐涝性进行评估,其耐涝性强弱大致排序为:女贞、枇杷、珊瑚树、朴树、榉树、榔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温室盆栽的二白杨、柠条、梭梭叶片为材料,在人为控制灌水条件下、测定不同类型植物对缺水的敏感程度、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种植物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累积均增加,且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降低,复水后又逐渐恢复正常。在停灌的第12天,二白杨、柠条、梭梭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6倍、4.3倍、1.6倍;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3.1%、27.9%、16.2%。同时还观察出,这三种植物忍耐水分胁迫的时间长短不同,也就是其抗旱能力不同,二白杨为12天,梭梭为16天、柠条为14天,故梭梭抗旱能力较强,柠条次之,二白杨最弱。由此看出这三种植物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及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容器苗施加不同质量分数黄腐酸钾(FA-K)后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揭示FA-K缓解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差异性,为冬季北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绿化带桧柏的管理维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2年生桧柏容器苗开展盆栽试验,以正常生长为对照,设置0.7%NaCl和0.7%CaCl2 2种盐分,每种盐分设置0、0.05%、0.10%、0.30%和0.50%5种质量分数FA-K处理,测定各处理下桧柏苗生长指标(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 0.7%CaCl2胁迫对桧柏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0.7%NaCl胁迫;0.7%CaCl2胁迫下桧柏苗除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NaCl胁迫外,其他生理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NaCl...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夏季高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利用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对花椒、黄刺玫、百日红和小叶女贞4个灌木树种进行了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植物叶片受到明显的破坏,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升高;脯氨酸含量也持续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园林植物叶片中主要的矿质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再生水灌溉的园林植物,与使用自来水相比,叶片中部分矿质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一种元素在不同植物上的含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升高或降低的幅度也不同;使用再生水灌溉的园林植物在外观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而且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2.
金叶女贞和小叶女贞叶绿体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保印 《林业科技》2005,30(3):63-65
5月份,金叶女贞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少于小叶女贞,其变化较为平稳,而小叶女贞的叶绿素变化幅度较大。金叶女贞叶中的类胡萝卜含量明显低于小叶女贞。同一枝条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变化为,金叶女贞为下位叶>上位叶>中位叶,小叶女贞为下位叶>中位叶>上位叶;而类胡萝卜素含量,二者均是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  相似文献   

13.
Pressure-volume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effects of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on the water relations of newly expanded juvenile leaves of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seedlings growing in Portugal's Atlantic region. In Ma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ry season,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treatmen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water relations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In September, at the end of the dry season, leaves from non-irrigated plant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poplasmic water content and a higher dry weight/turgid weight ratio than leaves of similar physiological age from irrigated trees. The osmotic potential at full turgor and the water potential at the wilting point were lower in non-irrigated than in irrigated plants. Changes in osmotic potential at full turgor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dry weight/turgid weight ratio, suggesting that reductions in osmotic potential at full turgor were largely the result of decreases in cell size. Fertilization had no detectable effect on these variables or on leaf tissue bulk modulus of elasticity. Tissue elasticity was also unaffected by irrigation. Independently of water and nutrient supplies, leaf elasticity was higher and relative water content at the wilting point lower in leaves sampled in May than in leaves sampled in September. In non-irrigated plants, leaves sampled in September had a lower tissue elasticity and a lower osmotic potential at full turgor than leaves sampled in May, indicating that leaves produced at the end of the dry season generate lower water potentials as turgor is lost than leaves expanded early in the season.  相似文献   

14.
7种园林植物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滨海盐碱土配制栽培土壤,采用大棚盆栽试验方法,对7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表现、存活率、高生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连翘、月季和四季桂的耐盐性较差,只能在含盐量不大于2.3 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其次为金叶女贞,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6 g/kg的土壤中生长;雪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9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油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5.8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爬地柏耐盐性最强,能正常生长于含盐量高达8.7g/kg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有柄石韦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以便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之中,分别设置了自然光强(CK组,9 000 lx)、重度强光(40 000 lx)、轻度强光(24 000 lx)、轻度弱光(4 000 lx)、弱光(800 lx)等5个胁迫处理,就其对有柄石韦的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采用DDS-11c型电导率仪、SPAD-502便携式叶绿素仪、美国产的LI-COR6400光合测定仪分别对不同光强胁迫处理后有柄石韦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含水量、光合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计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有柄石韦均可正常生长,而在光强为9 000 LUX的光照条件下其生长势最好;不同光强的胁迫处理对有柄石韦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含水量、光合荧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白蜡2 a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苗木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从控水开始至12 d时,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从4.797 2 mg·g-1下降到3.693 2 mg·g-1,降低了23%;而相对电导率从39.11%上升到58.31%,上升了49.09%,相对电导率变化较大,但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膜系统未受到较严重损伤;胁迫12 d时叶片干鲜比仅比对照增加了9.73%,干旱致死临界点土壤含水量在5%以下,具有较强抗旱性。维持幼苗正常生长的临界土壤含水量为10%。  相似文献   

17.
为给山茶属植物的资源评价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1个山茶种质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条件下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21个山茶种质的相对电导率升高,且呈"S"型曲线,XSC14等5个种质的半致死高温均达60℃以上。高温胁迫促使21个山茶种质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合MDA含量和SOD活性测定结果,发现XSC20、XSC14耐热性较强,而XSC4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西洞庭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索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今后西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冬季通过收割法和生物量模型对杨树种植区域、退林还湿区域、天然洲滩这3个区域间的土壤含水率、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土壤含水率与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天然洲滩土壤含水率最高,退林还湿区最低,杨树种植区和退林还湿区物种丰富度高于天然洲滩。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杨树林种植区的植物地上生物量高于天然洲滩,而退林还湿区与天然洲滩无差异;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天然洲滩区最高、杨树林种植区最低的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物种丰富度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和恢复工程对洲滩湿地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存在影响;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对于修复退化湿地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退林还湿工程开展可考虑人为增加土壤含水率以及移植苔草等优势物种等人工辅助措施,以促进退林还湿区域向天然洲滩湿地的演替。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苹果叶水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水分胁迫对苹果叶水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叶绿素含量高低的关系依次是:灌水处理>覆草处理>干旱处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叶水势变化在苹果树不同生长期内表现为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木榄种源引种深圳湾后幼苗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海南琼山、文昌、三亚 ,广西防城 ,雷州海康 ,廉江高桥及深圳福田本地的木榄胚轴 ,培育在深圳福田相同生境中 ,对其一龄幼苗的形态、生长和含水量、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电导率、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等生理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幼苗存活率、地径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高桥、琼山、三亚的种源存活率较高、生长较好 ;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琼山、三亚种源的较高 ;福田种源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 ,高桥种源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结合深圳福田实际生境条件 ,应用坐标综合评定法 ,初步认定高桥种源可能成为深圳湾的最优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