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谢刚  赵军 《植物医生》2004,17(5):14-15
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桔果实贮藏保鲜运输期间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会使果实大量腐烂,烂果率一般占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常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将这2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3,16(5):31-32
柑桔采收后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常因多种病害危害造成烂果。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炭疽病、褐斑病和桔火病等 ,对于此类病害应掌握好合适时机进行防治。1 杜绝病源采收后 ,贮藏前要严格选果 ,去除带有病菌及伤口果实 ,以减少病源。2 适时采收远程运输、贮藏的果实不必要求全熟 ,采收期以果实八成熟度为宜。因为这时期 ,柑桔果实内在品质已达到商品要求 ,含酸量较高 ,含糖量略低 ,耐藏性好 ,不容易发病腐烂损失。3 浸果处理柑桔果实采收后应及时用杀菌剂浸果处理 ,以杀灭果实表面上的病菌 ,杀菌剂可选用 5 0 %施保功…  相似文献   

3.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um wehmer)、绿霉病(P.digiatum Sacc)是引起柑桔果实在贮、运期大量腐烂的严重病害。国内外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均作过许多研究,并证明果实采收后使用肥皂水、硼砂液、氨气、邻苯基酚钠配合联苯、涕必灵等药剂,对防治柑桔青、绿霉病均有一定的效果。据报道,1971年日本新农药甲基托  相似文献   

4.
吉维华 《植物保护》1990,16(2):48-48
柑桔是我国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柑桔年收购量约500万吨,在运输、销售、贮藏过程中,由于多种病害的发生,损失15—20%,全国每年将损失柑桔75—100万吨之多;每公斤收购价按1.00元计,损失达7.5—10亿元。 柑桔在贮藏期间,青、绿霉病危害最严重,蒂腐病和白霉病次之,分别发生在气候多湿和干燥地区。这些病害有的使果实3—5天内整个腐烂,有的影响果实的品质,榨出的桔汁异臭。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柑桔贮藏期病害防治的研究,研制出了一系列的保鲜剂,而在多种保鲜剂中噻菌灵是效果最佳者之一。 噻菌灵(国外商品名特克多)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低殘留的内吸性杀菌剂,用于柑桔香蕉、苹果、梨等水果的产后防腐保鲜,具有使水果原有风味不受影响、持效期长、不易诱发病原菌抗药性等优点,它与其它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苯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等不产生明显的交互抗性。在对柑桔保鲜剂选用要求严格的日本,噻菌灵几乎是其唯一的法定防腐保鲜剂。  相似文献   

5.
<正>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兼有山区、岗地和平原,温光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温州蜜柑生长的适宜区。2014年柑桔栽培面积2.1万hm2,产量62万t,柑桔系列产值27亿元。柑桔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我市今年柑桔疫霉病大发生给柑桔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1柑桔疫霉病的危害柑桔疫霉病果实发病称褐色腐败病或褐腐病,树干发病称脚腐病或裙腐病。  相似文献   

6.
防治柑桔青、绿霉病的新药剂筛选试验周小刚田承权李美玲高菡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成都610066)四川是我国重点柑桔产区之一,大量的鲜桔必须通过贮藏,来延长供应。但柑桔在贮藏期间,常遭受青、绿霉病菌的为害,造成严重损失。原使用的苯并咪唑类保鲜剂防腐效果已...  相似文献   

7.
 用从土壤中分离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912作为生防拮抗菌,主要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接种时间的B-912活菌液、热处理液和过滤液对柑桔青、绿霉病的抑制效果。B-912活菌液的抑菌效果最佳,热处理液和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地好于对照。较高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活菌液处理的果实在25℃下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均小于15℃下的果实,24h后接种病菌孢子的果实其发病率及病斑直径一般都高于48h后接种的果实。实验证明,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主要是产生抗菌素。  相似文献   

8.
青绿霉菌是柑桔果实贮藏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之一。本文对柑桔果实青绿霉病的拮抗菌筛选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菌种: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和绿霉菌(P.digitatum)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提供。 2.培养基:BPA.NYDA、NYDB、PDA 3.样品:柑桔叶片、果皮、根系和根际土壤、南充地窖表层土。 4.筛选方法:从77份样品中分离纯化187个菌株,在培养基上作拮抗效应一级鉴定,以  相似文献   

9.
雷势贤 《广西植保》2007,20(3):18-19
试验结果表明:用25%咪鲜胺乳油500~750倍浸泡柑桔果实1min,可有效防治柑桔贮藏害,防效达81.2%~91.5%,持效期长达60d以上,且对柑桔果实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叶德新(福建省德化县经济作物站362500)许长敏(福建省德化县植保植检站362500)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italicumWehmer)和绿霉病(PenicilliumdigitatumSacc)是柑桔果...  相似文献   

11.
1 .适时采摘。柑桔果实挂在树上有 3/ 4成熟时即可采摘。采摘时要注意轻摘轻放 ,选择无病虫的果子。2 .制淀粉液浸泡。把采下来的果子用 0 .5kg红薯粉或马铃薯粉对 5kg水形成淀粉浸液浸泡约 1min ,拿出晾干。3.贮存保鲜。把已经浸泡晾干的果子 ,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摊放 3d ,使桔皮略为酥软后装箱或入室贮存。采果少的 ,可用木箱或竹框装好 ,放入密封性较好的贮存室中。如果采果较多的 ,可直接放入木板屋内进行贮藏。贮藏时 ,一层松叶一层果实堆放 ,这样的贮存可使柑桔保存到第 2年开春柑桔贮存技术@黄月淑$贵州省黎平县植保站!557…  相似文献   

12.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和柑桔绿霉病P.digitatum Sacc.是柑桔贮藏期重要病害,由于前者腐烂速度较慢(全果腐烂约需14—15日),后者腐烂很快(在相同温湿度条件下全果腐烂只需6—7日),因此如何正确鉴别这二种病原对于病害的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蒋军喜  宋甫青 《江西植保》2008,31(3):127-128
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对温州蜜柑贮藏期病害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发现目前为害温州蜜柑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为柑桔绿霉病、柑桔炭疽病和柑桔黑腐病,贮藏期主要病害青霉病在本次实验中未发现。研究中发现了柑桔贮藏期一种新病害,柑桔镰刀菌蒂腐病。  相似文献   

14.
钱开胜 《植物医生》2005,18(2):21-22
柑桔油斑病也称印斑病、油胞病、虎斑病,是因为果皮油胞破裂、外渗的芳香油侵蚀果皮细胞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该病各柑桔产区发生比较普遍,而又以脐橙品种危害较为严重,在果园和贮藏过程中均极易发生,是脐橙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也是影响脐橙果实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柑桔贮藏病害发生动态和化学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1983~1995年间研究了浙江自然状态下柑桔贮藏病害的发生动态。结果显示,以采后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59.79±22.40%;采前采后均可侵染,但以采前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40.21±22.40%。后一类病害为害加剧是浙江柑桔贮藏病害发生的新动态,从国内外16种药剂中筛选出抑霉唑(Imazalil)、扑霉灵(Prochloraz)、百可得(Bellkute)等新型柑桔防腐保鲜剂,大量用于生产,解决了柑桔青、绿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的抗药性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研究了抑霉唑对柑桔青、绿霉病菌的敏感基线,在国内外首次报道大幅度降低使用浓度(仅原来的1/2~1/4)仍有良好效果,并率先在浙江桔区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我国防腐保鲜工作非常活跃,仅防腐保鲜药剂已陆续推出几十种,大致可分为洗果剂、浸果剂、薰蒸剂、涂覆剂、吸附剂等几大类,大部分尚在试验开发阶段。这里推荐两种已在我国注册登记的杀菌防腐保鲜剂。1 噻菌灵又名特克多,现已开发出45%悬浮剂和3.5%的烟剂。主要用于防治青、绿霉病、蒂腐病等柑桔、香蕉鲜果贮藏病害。在柑桔上用45%悬浮剂稀释900倍浸果1分钟,晾干后常温贮藏.若配以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两月好果率90%以上,残留远远低于国际粮农组织的最高极限,是国际公认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柑桔青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宝笃  李金玉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2):168-168,184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是柑桔贮运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外于60年代末开始应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进行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应用此类药剂防治该病也有十几年的历史。自70年代初以来,在国外不断有柑桔青霉病菌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并导致柑桔较大损失的报道。国内柑桔产地及柑桔贮运场所也不断反映多菌灵对柑桔青霉病的防效有所下降,但未见有柑桔青霉病菌产生抗性的报道。为了明确该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情况,作者于1990年首次对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地柑桔贮运场所的青霉病菌进行了抗多菌灵的抗性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施保功处理柑桔防病保鲜效果好施保功50%可湿性粉剂(Sporgon50WP)与施保克25%乳油(Sportak25EC),为艾格福公司在我国注册产品,据资料介绍此药对芒果炭疽病、蒂腐病,柑桔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炭疽病,瓜类炭疽病,磨菇疣胞霉病、褐...  相似文献   

19.
柑桔角肩蝽属半翅目,蝽科,土名臭屁虫.在湖北郧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则造成部分劣果、次果,重则引起大量落果,部分发生严重的桔园落果率达80%,柑桔角肩蝽呈间歇性逐渐加重发生趋势.笔者通过多年对柑桔角肩蝽的监测,探索了柑桔角肩蝽在柑桔上的危害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1危害特征 柑桔角肩蝽成虫和若虫用口针插入柑桔果内吸食汁液(亦能吮吸嫩枝汁液),果实被害后,幼果易脱落,近成熟的果实伤口变成黄斑,不呈水渍状(与大实蝇、吸果夜蛾危害柑桔果实后伤口呈水渍状易于区别),果实内部果瓤干缩,糖分、水分减少,嚼如干渣,失去柑桔风味.  相似文献   

20.
诱导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有关果蔬产品采后诱导抗性的研究较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物理因素以及天然物质等)都能够诱导果蔬产品采后的抗性。生物因子研究较多的是拮抗菌,许多生物拮抗菌都具有自生和诱导果实产生抗病相关酶活性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物理诱导主要包括γ-射线、离子辐射、紫外光照和热水处理等,热水浸泡柑橘果实能有效控制贮藏期间的腐烂;低剂量紫外光照射桃、芒果、草莓、葡萄和甜椒等果蔬产品可明显减轻采后病害。用于果蔬产品的化学诱导剂主要有β-氨基丁酸(BABA),苯丙噻重氮(ASM),水杨酸(SA),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酯(MJ)等。将SA与生物拮抗菌配合,可诱导甜樱桃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提高果实贮藏期间的抗病性;ASM在开花前处理哈密瓜也具有一定的抗病诱导效果;用BABA处理葡萄柚后,能刺激果实伤口附近PAL活性增加,增强了果实对绿霉病菌侵染的抵抗力;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JA及其酯化物MJ,对植物抗病性也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JA和MJ被认为是植物在病原菌侵染防御反应中细胞信号转导的一种关键物质;用MJ处理采后的苹果和桃果实能增强贮藏期间的抗病性,其诱导强度与果实的成熟度密切相关;将钙盐与生物拮抗菌配合使用,也显著提高拮抗菌的抑病效果。另外,在自然抗病物质中壳聚糖的使用较多,用它处理柑橘果实可提高贮藏期间绿霉病的防治效果。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诱导抗性机理主要涉及到寄主的细胞结构变化和生理生化反应。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诱导果蔬产品采后抗性的因子及其可能的诱导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