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现状(如发生面积不断增加、成灾病虫种类增多,暴发成灾现象常常发生)、监测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桂林地区森林害虫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81年~1990年与1964年~1979年年均相比,松毛虫的发生面积由原来的237559亩下降到95708亩,成灾面积由年均43933亩下降到3210亩,1990年全广西松毛虫大发生,桂林地区三代累计发生面积30.48万亩,由于推行了综合治理措施,除个别地方外没有出现大面积成灾情况。一、虫害发生的教训在桂林地区,对森林危害最大的是松毛虫、竹  相似文献   

3.
1 森防工作现状1 1病虫发生情况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三大灾害之一。据统计 ,从1951年~1999年 ,湖南年均发生面积25 33万公顷 ,是同期森林火灾的200多倍。其中马尾松毛虫和竹蝗发生面积占发生总面积的80%以上。全省因病虫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年均5000多万元。近年来 ,受全球气候异常和温室效应的影响 ,森林病虫害成灾种类越来越多 ,蔓延为害愈来愈烈。1999年 ,全省发生面积28 67万公顷 ,成灾种类达30多种。其中新成灾的病虫害有思茅松毛虫、竹卵园蝽、银杏大蚕蛾、水杉小卷叶蛾等8种 ,属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思茅松毛虫在中低丘陵湿地松林的发生环境作了简单调查;初步划分了危害类型,分析了成灾原因。探讨了发生的突发性、偶然性、周期性,并对该虫的调查测报等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林木病害概况、发生原因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海南省几种林木(苗木)病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今后防治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栗山天牛专项调查技术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栗山天牛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是我省目前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造成经济和生态损失最大的林业有害生物。通过专项调查,全面掌握了栗山天牛在吉林省的分布面积、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并将栗山天牛的分布、发生与成灾面积落实到了具体林班和小班。为进一步监测栗山天牛的发生、发展趋势与危害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制定栗山天牛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淡娇异蝽(Urostylis yangi Maa)是半翅目异蝽科娇异蝽属昆虫。分布于我国云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危害板栗。近年来,在河南曾发生成灾。1980年,我省武义县桃溪滩乡王公里村的板栗林中开始发生,1982年暴发成灾,使板栗减产  相似文献   

8.
刘敏 《湖南林业》2011,(9):11-11
2008年,湖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受灾林分林木长势衰弱,抗性降低,林间天敌锐减,松蛀梢害虫、松褐天牛、切梢小蠹等过去很少发生成灾的次要害虫,在全省大面积暴发成灾。而其中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应重视松黑木吉丁灾害的研究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松黑木吉丁Melanophila acuminata DeGeer*首次在我国北京地区发生。北京植物园的481株移栽的油松死亡173株,死亡株率为36%f2006年,再次发现其在香山停车场油松林内成灾.死亡株率为33%。本文在2004-2006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应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该虫在北京的分布及其成灾的条件与机理,高度重视该虫再次成灾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我队专业队曾于59、60、72、73年在思茅地区对松毛虫进行调查,77年又会同省局松毛虫工作组一起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一、种类及为害情况. 思茅地区是我省松毛虫的重灾区之一,早在解放前就已成灾,解放后虽经多次扑灭,依然此起彼伏、连年成灾,每年的受灾面积从数万亩至数百万亩不等.从局部地区(公社、大队)看,有几年暴发一次的发生规律,如思茅飞机场一带,61、  相似文献   

11.
主要阐述了2018年江苏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并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2018年该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5.09万hm2,属于中等偏轻、局部成灾。松材线虫病连续14 a实现发生面积与病死株数"双下降";美国白蛾疫情险情不断,但控制及时有效;杨树食叶虫害呈偏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其他病虫害危害有所加重。结合气象、林情、虫情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9年该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约16万hm2,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在四川省中江县试验区的调查研究,将蜀柏毒蛾Parocenrla orien-tachao发生类型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无灾区三种。海拔高度超过700m有虫不成灾,树势弱的柏木比树势强的柏木受害重,混交林能明显控制蜀柏毒蛾暴发成灾。当蜀柏毒蛾大发生时,浅丘柏木林区各坡向之间发生程度无显著差异,就同一坡向而言,坡顶、坡上部最重,下部次之,中部最轻。  相似文献   

13.
总结分析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2022年发生情况,研判2023年发生趋势。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持续高发态势趋缓,但仍属偏重发生、局部成灾,全年发生面积1 187.08万hm2,同比下降5.44%;预测2023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延续近年来偏重发生、局部成灾的态势,全年发生面积1 204.00万hm2。针对当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和形势,提出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搞好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是进行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先行和耳目,是制订森林保护措施的基础,只有摸清林木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才能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保护森林生态平衡,维持病虫不成灾,控制经济损失在允许水平之下。因此搞好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对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发展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界的林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一旦环境条件符合于某些森林病虫害的遗传性,就会从开始为数不多、隐蔽、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种群(或菌落)数量与日剧增,以至暴发成灾,造成损失,酿成后患。如马尾松毛虫,每年发生而积达2—4千万亩,减少木材生长量360多万立方米,折合损失1.4亿多元。而每年投入防治所耗  相似文献   

15.
竹蝗是我省竹林的灾害性食叶害虫,发生面广,危害严重。解放初期我省曾有近40个县约40万亩竹材发生竹蝗为害。经各地积极开展挖卵、喷药、放烟雾剂等防治措施,把竹蝗控制到不成灾的程度。由于十年浩劫,长期停止了对竹蝗的观察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黄连木种子小蜂综合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活史、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灾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樟萤叶甲的发生、消长猖獗成灾,与温度、湿度、纬度、海拔高度、林分结构与组成、地被物以及天敌等环境因子均有密切关系。采用综合治理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在来舟林场林坑工区樟树林中,控制8年(1976一1983)不成灾。  相似文献   

18.
遂川松毛虫工程治理效果显著江西省遂川县是松毛虫发生的常灾县,以往平均每年发生面积达2.741万亩,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均超过200万元。1999年被列入京九线国家松毛虫工程治理项目区后,该县采取生物、仿生农药、人工扎卵等防治措施遏制了松毛虫成灾之势。去年,全县松林有虫面积已下降到0.53万亩,发生和成灾面积为零,真正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工程治理目标,60万亩松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陈志刚)南漳县积极防治马尾松毛虫湖北省南漳县坚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虫情监测为依据,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防治松毛…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毛虫是森林最凶恶的敌人。也是森林害虫防治的主要对象。它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迁移扩散强,易于猖獗成灾的特点。但是,松毛虫的发生——猖獗——衰亡,决不是偶然的,与自然界环境条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发生有它的基地,猖獗有它的条件,衰亡有它的原因,掌握这些发生发展的规律,就能有效地控制其猖獗成灾。建国以来,在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指导下,与松毛虫的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人民在执行这一工作方针时,往往偏重于治、忽视预防。虽然费劲不小,但事倍功半。松毛虫防治工作的被动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提出对松毛虫进行综合管理,既是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又是保护生态平衡和科学研究上不可推卸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沿海防护林有害生物严重危害的严峻形势,在全面分析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发生特点和成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有害生物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