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冬季自然条件下4种彩叶植物抗寒生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以4种彩叶植物为试材,对一年生休眠枝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初步探讨了它们与抗寒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月至翌年2月间,各项指标均升高,3月份略有降低。综合4种因素可以判断出,4种彩叶植物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紫叶矮樱>美国红栌>元宝枫>鸡爪槭。  相似文献   

2.
5种彩叶树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进  武俊英  王利平  肖斌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91-192,200
通过对引进彩叶树种——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金叶接骨木、美国红栌,进行田间不同保护措施下的越冬性研究,并结合实验室鉴定,选择适应内蒙古中西部栽培、抗寒抗旱性强、能够冬天自然露地越冬种植的园林彩叶树种。研究结果表明: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金叶接骨木在自然越冬的情况下能够安全越冬,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引进种植;美国红栌在自然情况下越冬成活率只有5.6%,难以越冬。在对这5个树种的电导率检测中,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金叶接骨木,在最寒冷的12、1、2月电导率变化平稳,美国红栌的相对电导率最高,抗寒性表现最差,与田间鉴定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4种彩叶植物生长期色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分光光度法对紫叶矮樱、美人梅、美国红栌、红宝石海棠等4种彩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叶矮樱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大;4种彩叶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均小于3∶1;花青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紫叶矮樱、美人梅、美国红栌、红宝石海棠,且花青素在紫(红)色系彩叶植物叶片的呈色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叶矮樱、美国红栌、日本红枫、金叶水杉的生长规律。[方法]连续2年对4种彩叶树种的株高和冠幅进行测量,并对其形态和适应性进行观察。[结果]4个彩叶树种的生长高峰均为5~6月和9~10月,金叶水杉、美国红栌早期生长快,而日本红枫、紫叶矮樱生长相对缓慢;金叶水杉、美国红栌株高的生长量明显大于冠幅生长量。[结论]为苏州市引种彩叶植物,美化城市环境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设对照(CK)、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紫叶矮樱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和POD酶活性升高,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SOD活性始终高于对照,重度干旱后期SOD酶活性低于对照,而POD酶活性在胁迫期间一直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再升高。复水7 d后,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增强了紫叶矮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5种李属彩叶树木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引种彩叶树木抗寒适应性,以离体休眠枝条为试材,进行冷冻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出现两个明显高峰,树种之间差异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温度降低前期呈上升趋势,达到临界温度后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变化,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5个树种半致死温度(LT50)。结合LT50和以上抗寒性指标,表明5种彩叶树木抗寒性由高到低顺序为红叶李>紫叶矮樱>黑杆樱李>美人梅>紫叶李。  相似文献   

7.
对保定市12种主要的彩叶树种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5-10月份12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量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其中金叶国槐、黄栌、紫叶李、紫叶碧桃、紫叶矮樱表现出较强的光合和固碳释氧能力,柿树、鹅掌楸、金叶女贞和火炬树居中,较低的有金叶连翘、五角枫和银杏;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3种李属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盆栽4年生紫叶李、紫叶矮樱、黑杆樱李为供试材料,设置土壤NaCl含量为0.1%、0.2%、0.3%、0.4%共4个不同的梯度,并对3树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进行测量.[结果]随着NaCl浓度不断增高,紫叶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黑杆樱李以及紫叶矮樱中的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持续减少,3种彩叶植物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以及蒸腾速率都表现为持续减少,其中紫叶李的胞间CO2浓度先减少之后再升高,黑杆樱李、紫叶矮樱的胞间CO2浓度持续增加.[结论]3种李属彩叶植物在植物抗盐性上表现较好顺序依次为紫叶李、黑杆樱李、紫叶矮樱.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19种高原灌木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和抗寒性差异.[方法]以栽植苗木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处理(-5、-15和-25℃)对参试树种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树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参试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多数参试树种的SOD和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活性在-15℃或-25℃胁迫条件下达到峰值;大部分树种中脯氨酸含量随胁迫程度加剧而增加,MDA含量则呈先增加后减少或逐步增加的趋势.参试树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水柏枝>甘蒙柽柳>黄刺玫>紫丁香>金叶榆>乌柳>四川丁香>红刺玫>香荚蒾>山杏>香茶藨子>沙棘>连翘>牡丹>珍珠梅>紫叶李>紫叶矮樱>榆叶梅>暴马丁香.[结论]该研究可为筛选适宜高海拔地区城镇园林栽培灌木树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种类彩叶植物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的表现,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6种常见彩叶植物(金叶槐、金叶榆、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叶碧桃、红叶臭椿)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植物生理特性。结果显示:金叶槐的SOD活性最高,金叶榆的POD活性最高,它们的丙二醛含量最低。紫叶李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紫叶矮樱的丙二醛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最低,红叶碧桃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红叶臭椿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综合分析显示,在中重度盐碱地上6种彩叶植物的生长由强到弱依次为:金叶榆与金叶槐、红叶碧桃与红叶臭椿、紫叶李、紫叶矮樱。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3种槭树科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Acer palmatum,复叶槭Acer negundo和羽毛槭Acer palmatumDissectum 2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鸡爪槭、复叶槭、羽毛槭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3种槭树科Aceraceae植物幼苗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呈降低趋势;根冠比、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Pro)质量分数逐渐增加;鸡爪槭和羽毛槭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复叶槭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升高;羽毛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2 种则持续升高。3种槭树科植物幼苗均可通过调节自身生物量、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提高保护酶活性来适应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环境;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分析,3种槭树科植物幼苗耐旱性由强到弱为复叶槭>鸡爪槭>羽毛槭。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12.
2 种红枫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电导率法对鸡爪槭的2种栽培变种‘血红鸡爪槭’和‘紫红鸡爪槭’进行耐热性测定。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得出‘血红鸡爪槭’的耐热性强于‘紫红鸡爪槭’。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于园林绿地对城市大气环境中发挥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综合评价不同植物种类对消减PM2.5污染的能力差异,以期为城市绿地功能优化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常用园林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在目前构建的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质量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植物释放VOCs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贡献量作为一个影响因子参与计算,对植物个体消减细颗粒物的净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个体之间滞留PM2.5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单位叶面积PM2.5滞留量较多的植物有元宝枫、大叶黄杨、胡枝子、锦带花、樱花,较少的为黄栌、旱柳、油松、七叶树;(2)油松、黄栌、圆柏3种植物由于释放α-蒎烯的量较高,对生成SOA的贡献较高;(3)综合评价植物消减细颗粒物的净效益,黄栌与油松2种植物对PM2.5没有消减作用,反而增加空气PM2.5浓度,其余13种植物对PM2.5具有消减作用,其中锦带花与元宝枫2种植物单位叶面积对PM2.5的消减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可在园林和城市景观中应用的槭树科优良种质资源。[方法]通过对24个槭树科植物17个方面的生物学特征观测与记录,并参考不同人群的美观度评价,以分值的方式统一量化打分,筛选优良种质资源。[结果]综合分值最高的前10个槭树科植物依次为鹅掌槭(45.5)、小鸡爪槭(43.8)、鸡爪槭(41.8)、秀丽槭(39.2)、长尾秀丽槭(39.2)、北美红枫(39.1)、紫果槭(38.8)、元宝槭(38.3)、橄榄槭(37.7)、锐角槭(37.3)。[结论]鹅掌槭、小鸡爪槭、鸡爪槭、秀丽槭、长尾秀丽槭、北美红枫、紫果槭、元宝槭、橄榄槭和锐角槭可优先为园林绿化中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5.
以李属天山樱桃、毛樱桃、榆叶梅和野生樱桃李的休眠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冷冻降温的方法,设置温度梯度分别为-18,-21,-24,-27,-30,-33,-36,-39,-42℃,以-15℃为对照(CK),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休眠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萌芽率、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利用Logistic方程对电解质渗出率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半致死温度,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种果树休眠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都随温度下降而上升,半致死温度为-25.3~-40.1℃,恢复生长法与半致死温度的结果基本一致,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抗寒性相关性明显,而丙二醛含量不十分吻合。4种李属砧木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天山樱桃>榆叶梅>毛樱桃>野生樱桃李。  相似文献   

16.
钱芸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54-12555
[目的]为绿地种植规划、彩叶树种选择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上海5种槭树科彩叶树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5种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量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其中三角槭、鸡爪槭和红枫日平均光合速率和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较强,樟叶槭和元宝枫偏低.[结论]经过植株整体计算,槭树科5种树种单株固碳释氧能力大小依次为樟叶槭、三角槭、红枫、鸡爪槭、元宝枫.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青榨槭幼树抗寒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3年生青榨槭幼树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细胞SOD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枝条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的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9.93℃,与枝条恢复生长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相对电导率可以作为测定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简洁、有效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耐寒绿叶阔叶树种。【方法】以火棘、桂花、广玉兰三种常绿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三个树种引种于北方地区后的自然越冬表现及其抗寒性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这三种常绿阔叶植物的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又降低;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与气温变化部分相关性;可溶性糖含量只与气温降低有关,短期内的气温回升对它们作用微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温度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广玉兰和桂花抗寒性较强,火棘则最差,这与露天生长状态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张学财  李俊峰  周文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60-14161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4个不同剑麻品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剑麻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的低温处理4个剑麻品种,并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后,4种剑麻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在4 ℃以下处理后,金边弧叶龙舌兰叶片叶绿素含量仍持续下降,其他均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低温胁迫后,叶片电导率以及丙二醛的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抗寒性较差的品种其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寒性较好的品种。[结论]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剑麻的抗寒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