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烘烤烟丝中残留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镜、DAs-EusA技术检测烘烤烟丝样品K326—1和K326之中的病毒。电镜观察到2个样品中均有类似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粒子,在K326-2烟丝中还有类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壁及细胞质中。2个样品均与TMV抗血清及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SMo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结果表明经烘烤的烟丝中仍存在病毒。  相似文献   

2.
应用负染色,超薄切片等电镜制样技术,结合病毒分离提纯方法,对云南省各烟区烟草病毒病植株及马铃薯病毒病植株进行了电镜检测分析,观察到五种类似烟草病毒病原的分离物。从烟草花叶病叶中检测出类似烟草花叶病毒(TMV)及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分离物,从烟草蚀纹病叶中检测出类似烟草蚀纹病毒(TEV)的分离物,在马铃薯小叶病叶及蓝叶病叶中检测出类似马铃薯病毒Y(PVY)、烟草脆裂病毒(TRV)的分离物。首次从形态学上证实了上述病原或病原所属组成员在这一地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DHV形态,并对DHV接种鸡胚引起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 DHV颗粒为球形,无囊膜,直径约为15~20毫微米。 将DHV接种10天龄鸡胚,接种后于一定的时间间隙,直至鸡胚死亡,取鸡胚的肝和脑分别制样,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在光镜下,可见肝窦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肝脏充血出血,大脑脑软膜淋巴细胞浸润和大脑毛细血管充血。肝脏的电镜检查,可见肝细胞间隙有很多泡囊,肝细胞胞浆出现电子密度很高的颗粒状物和空泡,核固缩,最后,核膜皱曲和破裂,细胞膜裂开,细胞器减少或消失。脑的电镜观察,可见脑神经细胞的内质网扩张形成小圆泡,核膜皱曲和破裂。细胞膜也破裂,细胞器溢出。 在肝组织的狄斯隙中可见病毒样颗粒,在靠近细胞膜的胞浆中发现病毒样颗粒被包在由膜围成的泡囊中。  相似文献   

4.
对分离到的AEV毒株进行氯仿、乙醚、温度敏感性试验等理化性质及血凝性质的鉴定,表明该毒株理化件质稳定,无血凝性;电镜下观察接毒鸡胚的超薄切片可看到AEV病毒颗粒,大小在25~30 nm.参照AE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对该病毒进行了特异性扩增,得到了目的片段.证明该分离病毒为AEV毒株,暂定名为AEV HD.  相似文献   

5.
在提纯昆虫病毒包涵体及其病毒粒子的电镜样品制备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电镜下观察,包涵体及其病毒粒子图像清晰,显示了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可达到昆虫病毒电镜鉴定之目的.与此同时,还观察到某些包涵体表面呈蜂窝状或沟型凹陷等“前多角体”的特殊构造;多角体块状蛋白质晶格、多角体外膜以及杆状病毒粒子蛋白亚基斜纹花样、病毒粒子囊膜等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从红皮病猪分离到一株病毒,在PK15细胞系中盲目传代后能够适应,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特征为细胞变圆,折光力强,最后自玻面脱落,病毒也能适应IBRS细胞系。病毒悬液用100,000g超速离心沉淀,沉淀物的负染标本在电镜下观察,看到直径20—30nm的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对称;在喷涂投影标本中则呈球状。5-碘-2-去氧尿核苷不能抑制其生长,吖啶橙染色看到细胞质内存在红色颗粒。病毒对乙醚不敏感,对pH3.0不敏感,50℃60分钟能将其完全灭活,但1M MgCl_2对它有保护作用。病毒在IBRS传代细胞单层培养中于琼脂复盖层下容易形成空斑,在不用中性红的情况下能清晰可见。根椐病毒的主要特征,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猪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的一种球状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辽宁省盖市一养蟹场送检的中华螯蟹幼蟹体内组织,分离提取后,在电镜下观察到一种小球状病毒粒子,直径约30nm左右,数量较多,此病毒有可能是造成幼蟹大量死亡的病原。本文报道了电镜对此病毒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8.
从郑州某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人工接种易感染鸡,可在第6d出现精神不振,拉稀,第8d出现死亡;并可致死部分鸡胚及产生卷曲胚,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经1%胰酶处理后能集鸡红细胞,在电镜下观察,可看到直径约100-160nm,周围有疏松突起,排列成花冠状的病毒粒子。初步鉴定了分离株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水稻橙叶病自1978年在我国云南发现以来,近年在福建,广东和广西的一些地区亦有发生。研究表明,病害只能由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传播;两种黑尾叶蝉和三种飞虱不能传播,汁液摩擦和带病土壤也不传病。病毒在电光叶蝉体内属增殖型。病株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见到类似病毒的球状颗粒,直径约15nm,病害对四环素不敏感,因此认为我国水稻橙叶病的病原似应是病毒,而非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10.
应用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接种豚鼠,4d后剖杀,分离组织,通过电镜观察、血凝试验(HA)、RT-PCR等方法检测病毒在体内分布情况;应用纯化RHDV间隔2周接种豚鼠,3次免疫后10 d,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IFN-γ、IL-2、IL-4、WST检测.结果表明:电镜观察未见病毒粒子;HA检测结果为肝脏HA效价最高,肺脏效价最低;RT-PCR方法未检测到RHDV目的基因;WST检测发现免疫组刺激指数高于对照;免疫组IFN-γ、IL-2检测结果高于对照,IL-4检测结果低于对照.RHDV在豚鼠部分组织具有血凝性,电镜未见病毒粒子,能使豚鼠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为筛选鉴定“通用型”T细胞表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应用水貂阿留申病毒“辽金ADV81—02”病毒株对对流免疫电泳阴性、临床表现健康的艾虎进行了实验感染。结果表明,在感染阿留申病毒的艾虎及复归水貂脏器(肝、脾、淋巴结)中均能提取出阿留申病毒抗原,并在免疫电镜下发现了典型的阿留申病毒颗粒。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主要分布在感染艾虎的肝、胂、淋巴结、肾和小肠。  相似文献   

12.
应用植物病毒的抗血清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作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称为植物病毒的免疫电镜技术。此法鉴定植物病毒是快速而相当准确的。由于免疫电镜技术肯试材,省时间和反应灵敏,这一检测技术在植物病毒学范畴内已渐为大家关注。本文除对免疫电子显微镜作一般阐述外,还对常用的叶浸蘸法,提纯材料的观察和免疫吸附电镜观察中某些改进技术,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发现的DNA病毒最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即原称为“人B淋巴细胞亲和性病毒(HBLV)”的第六型人疱疹病毒(HHV—6)。一、HHV—6的发现、分离和细胞感染1986年Salahuddin等在培养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的新鲜血单个核细胞(MNC)时,发现一些MNC变为短命的、大而折光性强的细胞。电镜观察到这种细胞内有一种病毒,在细胞核内成熟,排出胞外并引起细胞死亡。当时认为这种细胞只表达B细胞的特异性抗原Leu12、B_1和B_4,而缺乏T细胞标志OKT_3、OKT_4和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病毒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实验发病兔肝经过聚乙二醇葡聚糖硫酸钠(PEG-DS)二相分配法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和纯化兔出血症病毒。紫外测定呈典型的病毒紫外吸收曲线,260nm/280nm比值为1.33,1%的琼脂电泳检查呈一条带。负染电镜下观察,病毒无囊膜,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径34—36nm,病毒子表面有直径5—6nm的壳粒32个。另外,电镜下还见到22nm左右的病毒颗粒。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6—1.38g/cm~3,沉降系数为162S。琼脂糖电泳在pH8.3条件下,病毒子向阴极移动。  相似文献   

15.
用猪肾细胞培养猪瘟免化弱毒,培养液用PEG沉淀,沉淀物再经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予以纯化,可以得到ELISA效价为1:80~1:5120、A_(260)/A_(280)为1.32—2.38的含毒收集物。将其接种家兔,可引起典型的体温反应。在电镜下能看到大量散在的、直径为40—50nm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6.
肉种鸡马立克氏病的动态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株的1日龄肉种鸡,定期剖检,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为目前复杂的禽肿瘤性疾病混合感染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结果表明,光镜下,感染后1周各组织器官主要为炎性变化或变化不明显;2周时,部分器官发现一种胞体较大,胞浆强嗜碱性,其细胞核只有极少或无详细结构的马立克氏病细胞,大部分组织器官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增生,增生程度日益加重,大脑有血管套现象;7周时,肌胃内动脉首先出现粥样硬化,在10~13周时,大脑等相继出现该变化。电镜下,肝脏肿瘤组织有大小不同的淋巴细胞和马立克氏病病毒,并见淋巴细胞的凋亡和核分裂相。本实验通过动态病理学研究发现,马立克氏病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MD肿瘤产生前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华鳖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与组织化学的特性。 以瑞氏-姬姆萨混合液染色的血涂片,在光镜下可见到红细胞、单核细胞、嗜异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血栓细胞和浆细胞;此外。还可以看到极少数成红细胞、异形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和无定形核物质。除红细胞、嗜酸性细胞与血栓细胞外,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上与人相应细胞的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8.
 应用马铃薯病毒X、Y(PVX及PVY)标准抗原和抗体,结合电子显微镜制样方法,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进行免疫电镜检测研究.适宜工作条件室温20~25℃,抗体孵育10min、抗原吸附5min.在组培苗中检测到3种病毒粒体:PVX、PVY及类似烟草脆裂病毒(TRV)的短样杆状粒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流行株VP2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rlasota—vo2)二联疫苗株的免疫机制,用rlasota—vp2免疫2日龄SPF雏鸡,接种后分别在接种后的1,3,5,10,15,18d取气管,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病毒在气管内的分布;光镜观察发现,接种后第3d黏膜下层水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黏膜上皮形成空泡状,表层有数层不成熟的细胞组成;接种后第10d,腺体腔闭塞。免疫组化染色(IHC)气管固有层细胞呈阳性反应,棕色颗粒出现在胞浆中。电镜观察发现接种rlasota—vp2后第3d纤毛细胞有脱纤毛现象。接种第3d杯状细胞破碎,黏液成分增多,黏膜下层的纤维裸露到表面;接种后第10d,可以看到纤毛细胞纤毛上有球形粒子,杯状细胞、基细胞大量增生;接种后第18d,纤毛细胞脱纤毛区域进一步增大。这说明气管黏膜的损伤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和免疫机制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家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与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现中国家鹅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典型病毒粒子直径为40nm左右,病毒的DNA大小为3. 02kb.本文进一步报道病毒感染情况与病理学损害.采集83例商品鹅血清,根据Fang氏提供之方法进行DNAP测定.结果12例阳性(14.5%).电镜下见阳性血清中存在类似鸭的乙型肝炎病毒.7例带毒家鹅的肝组织镜检时,炎症、变性、坏死和肝硬化为主要病变.其中1例确诊为肝胆管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