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淮丘陵地区首次较大规模引进薄壳山核桃的育苗过程中,为提高引种成功率和苗木生长量,在种子处理、土壤改良和苗期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苗高、地径、树冠生长及成苗率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粘盘黄棕壤为主的江淮丘陵地区,可以进行薄壳山核桃引种育苗;土壤改良有利于提高苗木生长量;间隔不长的不同播种时间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同批次的大粒种子生长量比小粒种子大。  相似文献   

2.
该文报道了薄壳山核桃大田播种育苗和火箭盆、无纺布、塑料钵容器等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火箭盆容器培育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为39.14 cm和0.96 cm;无纺布容器苗和大田播种苗次之;塑料钵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的主根长度、主根直径、1级侧根数、1级侧根平均长度、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鲜质量、茎干质量、根茎鲜质量比和根茎干质量比等指标影响显著,火箭盆容器和无纺布容器培育的苗木侧根系发达,根系质量好;而大田播种苗和普通塑料容器苗的主根发达,侧根少,根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3.
生长激素处理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不同质量浓度GA3和PP333溶液分别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用不同质量浓度GA3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同时在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旺季初期分3个时期摘心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GA3溶液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高生长,但对增粗生长无影响。不同溶度GA3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不同质量浓度PP333溶液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及不同时期摘心处理都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的增粗生长。GA3茎基部涂抹处理相比对照地径增粗26.90%~76.55%,PP333处理相比对照地径增加21.70%~66.04%,摘心处理地径增粗仅为3.79%~23.48%。600 mg/L的GA3溶液涂抹茎基部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发育效果最好,300 mg/L的PP333溶液喷施叶面能有效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增粗,比对照地径分别增粗71.12%和66.04%。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播种时间、裸根苗套袋及拉枝角度对皖南地区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影响,以不同品种和树龄的薄壳山核桃为试验材料,对比不同播种时间、裸根苗整株套袋处理、拉枝角度等处理中薄壳山核桃的生长量、成活率、结果短枝数量。结果表明:(1)冬播覆膜对种子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对幼苗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冬播覆膜措施下的1年生苗地径比春播粗2.18 mm,苗高比春播高38.5 cm;(2)薄壳山核桃裸根苗移栽整株套袋处理的成活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整株套袋提高了裸根苗移栽的成活率;(3)薄壳山核桃拉枝角度为45°时与拉枝角度65°、85°和105°处理的平均结果短枝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拉枝角度在85°时结果短枝数最多。即薄壳山核桃冬播生长量比春播生长量大,裸根苗移栽套袋处理的成活率增加,拉枝角度处于85°短枝数最多。  相似文献   

5.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进行不同粗度根段和不同ABT6浓度浸泡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苗木高度、地径、出苗率均与实生苗对照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种根粗度减小,各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1.2~1.6 cm径级根段的出苗率和苗木地径最大,分别达到67.5%和0.52 cm,苗木高度则以>0.8~1.2 cm粗度径级根段最大,为14.98 cm,但无论苗木地径还是苗木高度均小于同期播种的实生苗,苗高仅为对照(31.40cm)的47.73%,地径仅为对照(0.72 cm)的71.68%.采用根段育苗虽可节省种子成本,但苗木生长相对较为纤弱,需培育多年才能达到当年实生苗的平均水平,且取根不易,不适于规模化扩繁.因此,从工效、成本和生长情况综合考虑,美国山核桃育苗应优先选择种子繁殖而非根段育苗.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适宜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无性系嫁接育苗的砧木(品种)无性系,我们进行了不同砧木嫁接试验,结果表明:13号、11号、21号、35号、28号、1号、25号和5号等8个无性系使用本砧育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94.95%,较商品种子作砧木平均嫁接成活率提高了12.02%。13号无性系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分别是商品种子作砧木的2.16倍和1.39倍,28号无性系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为商品种子作砧木的2.11倍和1.31倍,11号无性系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为商品种子作砧木的1.64倍和1.20倍,21号和35号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略高于商品种子。1号、25号和5号3个无性系使用本砧嫁接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均小于使用商品种子作砧木。通过10个不同无性系及商品种子作马罕砧木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马罕使用商品种子、62号、42号和49号无性系作砧木嫁接后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均较大,苗木高度介于47.57~55.63 cm,苗木地径介于0.88~1.08 cm。使用66号无性系作砧木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最小,分别为19.52 cm和0.69 cm。综合考虑嫁接成活率等因素,我们可选择42号、49号和62号作为培育马罕嫁接苗木的砧木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对薄壳山核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及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薄壳山核桃种子为试材,GA3、IBA、IAA、NAA和6-BA分别设50、100、150、200、250 mg/L的5个质量浓度水平浸种7 d后播种于沙床中,50 d后对发芽数、虫害数、霉烂数和90 d后对地径、苗高、根径、根长、须根数、叶数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5种外源植物激素处理中,发芽率最高的是IAA100 mg/L(98%),其次是IBA250 mg/L(93.3%),NAA250 mg/L、6-BA100 mg/L和GA3250 mg/L处理的发芽率均为90%。NAA 150 mg/L处理的幼苗最高,达15.1 cm;地径生长值最大的处理是GA350 mg/L,达0.31 cm;GA3150 mg/L根径最大,达0.49 cm;NAA 100 mg/L处理主根最长,达25.5 cm;6-BA 50 mg/L处理须根数最多,为53根;IAA 250 mg/L、6-BA 50 mg/L叶片数最多,有6片。薄壳山核桃种子经外源植物激素浸泡后出芽率有明显的提高,各处理发芽率均高于对照。GA3影响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粗生长,中低质量浓度的NAA有利于主根的长生长,6-BA有利于侧根的分生。IBA对幼苗苗高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培育高质量薄壳山核桃嫁接苗过程中,为探明切根对薄壳山核桃砧木质量的影响,以薄壳山核桃幼苗为材料,分别保留不同长度8、6、4、2 cm和对照(不切根)进行切根苗木培育试验,比较各试验处理间砧木生长性状、生物量及根系性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幼苗切根留存不同长度对苗木地径、高度、生物量等生长性状和根系性状指标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留存8 cm和6 cm根长更有利于其幼苗高生长、径增粗、生物量增长、苗木质量指数提高,根长和根直径增加。相比对照,留存根长8 cm的处理苗木地径增加了8.87%、高度增加了16.29%、总干质量增加了45.09%、苗木质量指数增加了35.56%,根长增加58.69%、根直径增加38.54%。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切根留存根长8 cm和6 cm的砧木质量最优,并建立了以总干质量为自变量的苗木质量评价最优回归方程Y=-0.863+0.052X。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薄壳山核桃不同嫁接方法育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阐述了薄壳山核桃育苗的苗圃地选择、砧木培育、嫁接苗培育、嫁接后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最经济、最实惠、成活率最高的秋季方块芽接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方法,为浙江丽水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侧枝下月牙形剥皮技术分别对波尼、马汉、威斯顿品种的薄壳山核桃进行剥皮,探究剥皮技术前后生长量的差异;再以波尼作为授粉树,分别对马汉和威斯顿授粉,探究剥皮技术对马汉和威斯顿品种的薄壳山核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枝下月牙形剥皮技术对薄壳山核桃的树高、米径和地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此技术显著提高了波尼、马汉和威斯顿品种薄壳山核桃的侧枝径的生长量,且该技术明显增加了马汉和威斯顿品种薄壳山核桃的产量。认为侧枝下月牙形剥皮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及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