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本文对2013~2014年我国进境货物检疫截获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检疫截获昆虫较多、其他有害生物相对较少,有害生物鉴定等级较低,首次截获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与检疫处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某些国家(如巴西、阿根廷、所罗门群岛、喀麦隆)批次截获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等情况,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未来植物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按照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ISPM No.11),对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随输入美国柑橘果实传入中国开展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丁香疫霉随美国柑橘果实进入可能性中,定殖可能性高,扩散可能性中,后果评估结果高,总体风险中。并提出了风险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欧洲樱桃实蝇(Rhagoletis cerasi(L.))是欧洲樱桃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在我国尚无分布,但已在我国口岸被多次截获,传入我国风险极高。本文参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国际标准从欧洲樱桃实蝇进入风险、定殖与传播扩散风险、传入后对相关产业影响及防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ISPM No.11),结合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用方法,以有害生物为起点,对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1977随输华寄主产品传入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随木薯产品进入可能性低,定殖可能性中,扩散可能性高,后果评估结果高,将每个阶段的风险结果进行矩阵合并,总体风险为中。根据风险等级,提出了风险管理方案,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对贸易的影响最小。本文对本风险分析方法和下一步应重点明确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5.
外来杂草锯齿大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可辉  郭琼霞 《植物检疫》2005,19(5):292-294
本研究从地理和管理标准、定殖和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经济影响评估和传入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措施等6个方面对外来杂草锯齿大戟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证实了锯齿大戟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和管理标准,在中国广泛定殖的可能性、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影响和传入的可能性都很大,从而锯齿大戟随从疫区的进口原粮、种子和饲料粮等而传入中国的风险极高.  相似文献   

6.
郭志永  吴杏霞 《植物检疫》2007,21(4):255-258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初步筛选到有害生物进入、定殖、扩散可能性及传入后果的风验评估方法和程序,重点分析了澳大利亚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和风险判断矩阵的形成依据。  相似文献   

7.
屈娟 《植物检疫》2003,17(6):364-366
1 与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相关的概念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InternationalStandardsforPhytosanitaryMeasures)对植物检疫截获有害生物的相关概念定义如下。植物有害生物 (Pest) :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 )系或生物型。(有害生物 )截获 (Interceptionofapest) :在检查入境货物时对有害生物的查获。检疫性有害生物 (Quarantinepest) :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 ,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进入 (Entryofapest) :一种有害生物进入其尚不存在、…  相似文献   

8.
殷玉生  安榆林 《植物检疫》2002,16(4):224-226
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IPPC)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从地理标准和管理标准 ,进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定殖后扩散可能性、经济影响等 5个方面对云杉树蜂进行了风险评估 ,结论是云杉树蜂在我国尚未发生 ,其可随入境货物木质包装进入我国 ,并存在定殖与扩散的可能性 ,具有一定的经济重要性 ,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杂草等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海关部门从进境货物中截获到大量杂草,其中以苍耳属植物的截获量最大.本文系统分析了2003-2017年我国海关部门截获苍耳种类的情况:全国进境货物中共截获苍耳属杂草28种,70 269种次,其中检疫性苍耳26种,56 888种次;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截获...  相似文献   

10.
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的传入可能性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本研究以橘小实蝇为对象,结合口岸入境检疫记录及文献报道,利用概率分布拟合构成传入可能性的相关风险因子,通过随机模拟方法(MonteCarlo)来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的传入可能性。研究表明,在目前进口规模及入境口岸实施2%抽样检疫的前提下,橘小实蝇随进口水果传入我国的可能性的概率为0.147。统计检验表明,进口规模(批次与数量)及产地果实的感染情况是影响到达口岸时每批水果中橘小实蝇数量的重要因素;入境后流向橘小实蝇适生地的比率、适生期间进口的数量及进入果园的水果数量是决定传入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加强入境后水果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11.
输入小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入小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包括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和有害生物的风险管理两个主要部分;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表明,输入小麦确有可能成为外来危险性病原体传入我国的重要渠道,根据风险评估值,排序为: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R=292);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R=247);小麦基腐病菌(R=239);小麦叶疫病菌(R=200)。根据我国麦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以上病原体一旦传入我国,由于其根除困难,防治费用高,其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及经济后果均将极为严重。在输入小麦的风险管理对策中,由于小麦矮腥病菌传入可能性最大,风险最高,因而应首先以降低小麦矮腥病菌传入可能性为前提,采取系列备选措施,以确保降低输入小麦有害生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有害生物传入可能性研究、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有害生物综合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研究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3个发展阶段。提出强化PRA基础理论研究、着力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和开展风险管理措施的效能研究是中国现阶段PRA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重点分析不同检疫业务类型、有害生物类别、来源地的疫情截获数据和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表明: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数据持续增长,疫情主要来源渠道为进境货物,废纸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增高,昆虫、杂草、真菌为截获次数最多的有害生物类别,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是截获有害生物次数最多的来源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PRED综合研究的特点及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于盐池半荒漠风沙区进行综合研究的可能性,并且利用系统动力学专用语言DYNAMO进行建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其结果证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PRED研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强化对国际航行船舶的检疫监管,降低植物有害生物传入风险,本文对"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截获植物有害生物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掌握了截获有害生物的种类,分析了影响截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北京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实际,融合定性、定量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地开展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定性评估中,进行适生性、经济重要性等定性分析,明确我市具有较高传入风险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52种(属);在定量评估中,首次提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研究建立了基于乡(镇)、区(县)、全市的层级递进式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确定了风险值为3.0以上的高风险重点防控检疫性有害生物16种(属)及重点监测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2009-2018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境羊毛的情况,并对口岸进境羊毛截获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境羊毛包括进境洗净毛和进境未梳的含脂羊毛(原羊毛),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俄罗斯6个国家。共计截获种类16个科51个属75个种(属)1 392种次有害生物,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3个科5个属8种(属)746种次。根据以上疫情截获分析,建议从鉴定、处理、风险评估等多方面加强检疫监管。  相似文献   

18.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是一种具入侵性和破坏力的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已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各录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04年9月,在广东省吴川市发现红火蚁疫情后,专家们根据吴川红火蚁的生长情况判断红火蚁在中国大陆的存在并非近期才有的,已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繁衍。2005年3月广东增城口岸在进境货物上首次发现红火蚁以来,江苏、上海、深圳等地也相继截获红火蚁,迄今全国检验检疫机构截获这种“不速之客”达近百次,红火蚁的频频“冲关”对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畜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检验检疫机构“保国安民”责任提出了严峻挑战。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一方面加强进出境重点货物及其木质包装、运输工具等的检疫,在“点”上做文章,严防红火蚁传入传出,另一方面要界定口岸防控重点区域(包括有关企业),严格划区管理,加强对红火蚁疫情监测防控,在“面”上做文章,严防红火蚁定殖和扩散。1口岸重点区域界定1.1高风险物品对红火蚁近百次截获的分析显示,红火蚁闯关有3种类型:(1)因货物(物品)带有土壤携带红火蚁,废物(废纸、废金属、废塑料等)、卷钢、原木...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南京检验检疫局在进境的2 4 36 8批动植物及其产品和货物木质包装中 ,截获各类有害生物 857批次 ,同比增长4 1 2 % ,其中一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 1 3种1 0 0批次 ,批次是 2 0 0 1年的 2倍。1 把保证检验检疫质量、提高疫情检出率作为业务工作目标面对境外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货物传入的风险越来越大的形势 ,南京局党组提出 :要加大疫情检测力度 ,确保检验检疫质量 ,无论是疫情截获的批次还是种类 ,南京局在全省都要处于前列。分管领导多次到检疫工作第一线与检验检疫人员一起解决问题 ,始终把提高疫情截获率作为进境检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按照FAO/IPPC秘书处制订的有关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GB/T 20879-2007),对印度尼西亚输华非种用麻风树种子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了初步分析。明确印度尼西亚非种用麻风树种子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76种(属)。凡在中国未分布或局部分布但在官方管制下的列为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共筛选出18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根据这18种有害生物为害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出6种有害生物很可能随种子进口传播,根据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和经济影响程度进一步对这6种有害生物进行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