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5种药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白银市靖远沿黄灌区,采用5种不同药剂防治胡麻白粉病结果表明,43%好力克悬浮剂150 g/hm2对水675 kg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最好,为95.26%;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073.33 kg/hm2,较对照增产6.51%。62.25%飞歌可湿性粉剂75 g/hm2对水675 kg防效次之,为88.92%;折合平均产量为2016.67 kg/hm2,较对照增产3.60%。且2种药剂对胡麻生长安全,对白粉病的防效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久性,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密度和施肥量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将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区域,旱地胡麻播种量825万粒/hm2,磷酸二铵90kg/hm2作种肥,胡麻种子产量可达1 117.50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玉门市冷凉灌区进行了春小麦5个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播量为52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 530.5 kg/hm2。  相似文献   

4.
白银市沿黄灌区胡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白银沿黄灌区进行了胡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果研究。建立了胡麻籽粒产量及粗脂肪产量与氮、磷、钾施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胡麻的最大施肥量为N 151.05~151.20 kg/hm2、P2O5130.20~130.95 kg/hm2、K2O 64.05~69.60 kg/hm2,该施肥水平下胡麻产量可达(2 971.5±10.9)kg/hm2,粗脂肪产量可达(1 075.5±4.7)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31.10~135.75 kg/hm2、P2O5113.40~118.20 kg/hm2、K2O 33.15~44.25 kg/hm2,该水平下胡麻产量可达(3 018.0±10.9)kg/hm2,粗脂肪产量可达(1 066.5±4.7)kg/hm2。  相似文献   

5.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对青稞品种甘青4号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密度为375万~525万粒/hm2,平均折合产量为5 590.0~5 990.0 kg/hm2。  相似文献   

6.
适宜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春茬栽培娃娃菜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对引进的5个娃娃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耐寒金皇后和芭比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耐寒金皇后定植后55 d适收,干烧心率仅3.5%,净菜率74.0%,折合产量为182 200.0 kg/hm2,较对照品种春玉黄增产13 033.3 kg/hm2,增产率7.70%;芭比定植后54 d适收,净菜率74.6%,折合产量为176 300.0 kg/hm2,较对照品种春玉黄增产7 133.3 kg/hm2,增产率4.22%。2个品种适合在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春茬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景电灌区进行了胡麻陇亚10号不同播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计范围内的适宜播种量为90kg/hm2,此时,折合产量最高,可达2 166.7 kg/hm2.  相似文献   

8.
特种稻新品种银黑香粳是白银市农科所从引进特种稻品种龙锦 1号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在 1998- 1999年白银市 2 a6点 (次 )特种稻区域试验中 ,折合平均产量 5 372 .4 kg/ hm2 ,比对照品种龙锦 1号增产 9.86 % ,居参试 5个品种 (系 )的第 1位。精米率为 91.5 % ,整精米率为 6 3.4 % ,粒长 5 .6 mm,长宽比 2 .2 ,其碱消值 7级 ,胶稠度 5 8mm,直链淀粉含量 0 .372 %。在甘肃沿黄灌区种植全生育期 14 5 d,适宜在沿黄灌区海拔 1380~15 5 0 m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永登县小麦宽幅匀播技术不同播种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永登县庄浪河灌区进行了春小麦宽幅匀播技术5个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宽幅匀播技术播量为52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 119 kg/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水平施氮量〔不施氮(0)、适氮(75 kg/hm2)和高氮(150 kg/hm2)〕与栽培密度(450万粒/hm2、750万粒/hm2和1 050万粒/hm2)互作对胡麻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并筛选了胡麻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与密度组合。结果表明:不同的施氮水平和密度对胡麻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高氮和适氮处理的胡麻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和单株粒重均跃不施氮处理,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胡麻的株高、分枝数和单株蒴果数均随密度增大而逐渐降低;氮肥水平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中适氮与高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产量均显著跃不施氮处理,而密度以及氮肥伊密度对产量影响均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胡麻含油率降低,但亚麻酸含量升高。本研究条件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播种密度为1 050万粒/hm2时胡麻产量最高,达到了1 655.1 kg/hm2,但与该施氮量下密度为750万粒/hm2的处理以及施氮量75 kg/hm2下密度为450万和750万粒/hm2的处理产量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考虑种子和肥料的投入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比,认为施氮量为75 kg/hm2、播种密度为450万粒/hm2时较为经济,该条件下胡麻产量可以达到1 523.4 kg/hm2。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系 8910 - 5 - 8由白银市农科所从甘肃省农科院引进。该品种在白银市 1999- 2 0 0 1年的多点试验中 ,3a14点 (次 )折合平均产量 2 977.4 kg/ hm2 ,比对照品种铁丰 8号平均增产 17.8% ,居 8个参试品种 (系 )的第 1位 ;籽粒含粗蛋白 4 5 .5 0 %、脂肪 17.6 8%、赖氨酸 2 .95 % ;株形紧凑 ,产量结构好 ,抗倒伏 ,抗花叶病。适应在白银市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及河西部分地区套种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和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胡麻产量有较大影响,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的影响较小,旱地胡麻种植的最优组合为播种量900万粒/hm2,行距20 cm,株距20 cm。胡麻的分茎数和单株生产力随播种量的减少而增加,且有利于株高和工艺长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原代号SPYC8-1)为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春小麦银春8号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经太空诱变,多年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7 979.7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57%。2016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7 701.3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2%。银春10号属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94~103d,株高85~96 cm,平均穗粒数38粒,平均千粒重48.6 g,容重83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5.1 g/kg,湿面筋293.0 g/kg,沉淀值31.5 mL。轻感条锈病、白粉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沿黄灌区、河西灌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对晋亚9号旱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亚9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晋亚9号胡麻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不同密度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不同密度与基本苗和成株数的关系;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单株生产力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必须在合理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晋亚9号胡麻旱作时,产量达到最高时的适宜播种量为600万~750万粒/hm2。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是以晋大70为母本、中作98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966.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2.88%。2018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 13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4.20%。该品种高产、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蛋白质(干基)417 g/kg、脂肪(干基)193.1 g/kg。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陇东和陇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优质高产玉米品种超甜2000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白银地区示范种植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超甜 2 0 0 0的结果表明 ,该品种鲜果穗产量为 15 0 30kg/ hm2 ,折合籽粒产量为 12 75 0 kg/ hm2 左右 ,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 ,适宜在我市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井泉库灌区种植。重点从选地整地、隔离种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中耕培土、及时灌水、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施N、施P2O5、播量二因子优化组合设计,在张掖和景泰对甘春20号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春20号在张掖灌区的最佳组合为:播量593.25万粒/hm2、施纯氮203.7kg/hm2、P2O5103.4kg/hm2;灌区籽粒产量可达7747.5kg/hm2,蛋白压含量15.90%,蛋白质产量1228.95kg/hm2;景泰灌区优化组合为:播量900万粒/hm2、纯氮300kg/hm2、P2O5130.5kg/hm2,灌区籽粒产量7240.35kg/hm2,蛋白质含量14.52%,蛋白质产量1051.5kg/hm2,不同栽培组合对沉淀值、面筋膨胀容积、持水率等加工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6号是以永3263为母本,以高原448为父本杂交再用高原448回交选育而成,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8 256.15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4.11%,生产试验折合平均产量8 219.1 kg/hm2,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14.07%,籽粒含粗蛋白13.09%,湿面筋26.4%,Zeleny沉降值35.0 mL,千粒重48 g,中熟,高产,抗倒伏,抗干旱、高温和干热风能力强,适宜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杂交种98-ZW-1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98-W-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98-Z-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2-2003年白银市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32.25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9.78%;在2002-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63.54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3.3%.中早熟,株高246 cm,百粒重40.0 g左右,籽粒含粗蛋白111.0 g/kg、粗脂肪46.2 g/kg、淀粉716.2 g/kg、赖氨酸3.6 g/kg.高抗大斑病和红叶病,适应性强.适宜在白银市高扬程灌区海拔较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麦棉套作模式下播量对小麦边行优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300.0 kg/hm2、337.5 kg/hm2、375.0 kg/hm26个小麦播量处理,研究了不同播量对小麦边行优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内行小麦的影响大于边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穗数的边行优势总体降低,边行与内行差值由90万穗/hm2(播量187.5 kg/hm2)降至78.0万穗/hm2(播量375.0 kg/hm2);穗粒数边行优势总体先增后减,播量300.0 kg/hm2处理边行与内行穗粒数差值最高(4.6粒);千粒质量与产量边行优势总体逐渐增加,播量337.5 kg/hm2处理边行与内行千粒质量差异最高(3.9 g),产量边行与内行差值以播量375.0 kg/hm2处理最高,为3 136.5 kg/hm2;播量对套作小麦产量三因素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麦棉套作小麦适宜播种量在225.0~262.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