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竹叶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毛竹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效果.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20∶ 1 (mL∶ g)、提取2h条件下毛竹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125g/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6.25g/L.  相似文献   

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皂角刺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皂角刺总皂苷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6∶1(mL∶g)、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波时间80 min和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皂角刺总皂苷得率为13.28%±0.25%。最佳工艺下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146±0.019) g/L,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值((0.48±0.18) g/L);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 g/L时,对α-淀粉酶抑制率可达35.13%±0.58%,表明皂角刺具有开发成为Ⅱ型糖尿病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鱼腥草为材料,石油醚为溶剂,设计L9(34)正交实验提取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青霉菌为供试菌种,进行抑菌实验,研究鱼腥草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及其不同部位的抑菌作用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1∶25的料液比,50℃的提取温度,4 h的提取时间;鱼腥草全株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地下茎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0.04 g/mL、0.06 g/mL、0.06 g/mL,叶的提取液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制浓度为0.08 g/mL,各提取液对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天然纤维为载体原位负载纳米银颗粒,并以此纤维制备抑菌纸。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对制备的复合纤维抑菌纸进行检测分析,证明纸内合成了纳米银粒子;探究了制备条件对复合纤维抑菌纸抑菌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抑菌效果的反应物浓度比,纳米银-纸浆复合纤维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硝酸银浓度为0.1 mol/L;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浓度为0.4 mol/L。通过抑菌试验得出纳米银-纸浆复合纤维抑菌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巨尾桉树皮为原料提取按树皮中的总多酚,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及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工艺条件,并对抗氧化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分离,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得到11个活性组分(Fr.1~Fr.11)及1个活性单体化合物(Pu1),同时对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并对Pu1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超声波作用时间50 min、料液比为1∶12(g∶mL),总多酚得率为5.12%。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中最佳酶处理工艺条件为:酶溶液质量浓度0.15 g/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0 min、酶溶液pH值5.0,在此基础上再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总多酚得率为6.23%。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离活性组分中Fr.5、Fr.6、Fr.7和Fr.8在质量浓度为24 mg/L时对DPPH·清除率大于60%,具有较好抗氧化能力,Pu1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为8.99 mg/L,小于对照样Vc的IC_(50)值(10.46 mg/L),说明Pu1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组分的总多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R=0.944 8,P0.000 1)。通过UV、FT-IR、MS和NMR等分析表明:化合物Pu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8,分子式为C21H_22O14,确定化合物Pu1为2'-甲氧基-六羟基联苯二酸-4-O-α-L-鼠李糖苷。  相似文献   

6.
菊米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总黄酮为指标,以水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菊米的最佳提取方法.同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7种常见污染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菊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料液比1:120,时间40 min.总黄酮得率可达16.96%;提取物对供试菌中的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黄曲霉、青霉具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具有杀菌作用.总体而言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微波法提取兴安百里香精油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主要组分活性,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提取条件优化,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速度以及精油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微波法提取精油及其主要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浸泡时间3 h,料液比1∶1(g∶mL),提取时间40 min,微波功率540 W的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得率为1.04%。由GC-MS分析可知,微波法提取兴安百里香精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52.52%)、α-萜品烯(12.72%)和对伞花烃(8.24%),提取的精油主要组分种类与水蒸气蒸馏法相一致。各主要组分中,百里香酚的DPPH·清除活力最强(IC_(50),473.63 mg/L),且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也最高(IC_(50),250.91 mg/L),仅对伞花烃无抗氧化活性。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兴安百里香精油3种主要组分中百里香酚抑菌活性最强,α-萜品烯次之,对伞花烃无抑菌活性。百里香酚对各测试菌种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活性最强的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6.85 c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23 g/L。  相似文献   

8.
为优选出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采自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的葡萄叶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提取葡萄叶乙醇提取物;工艺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做抑菌试验,并以其中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试验,并用K-B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葡萄叶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时间3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得的葡萄叶提取物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叶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显著。本文所建立的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具有渐变快速、仪器设备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用于葡萄叶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红豆杉枝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豆杉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14∶1(m L∶g),超声波功率168 W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1次,总黄酮得率可达4.48%(提取率为69.14%)。东北红豆杉总黄酮粗提物经不同溶剂萃取后,在质量浓度0.01~0.20g/L范围内,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质量浓度均呈良好量效关系。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0.018 g/L,与Vc(0.012 g/L)相近。乙酸乙酯萃取物经大孔树脂AB-8纯化后得到16个组分,各组分的总黄酮含量与其DPPH·清除能力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58 1,显著性水平P0.000 1。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槐花总黄酮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声波辅助从槐花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槐花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并测定槐花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0 g槐花粉,体积分数60%的乙醇40mL、提取温度80℃、超声波功率300W、提取时间30min,总黄酮得率(16.5±0.4)%.槐花提取物对蘑菇...  相似文献   

11.
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提取物对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苦楝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素优选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9,在60℃条件下提取4次、每次80min,苦楝素的得率为1.08%。用苦楝树皮和果实的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两种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苦楝树皮和果实不同浓度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不同。从整体看苦楝树皮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比苦楝果实好。苦楝树皮乙醇提取物对两种供试菌的生物活性最强,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的试验表明:苦楝树皮乙醇提取液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5%,其中甲醇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  相似文献   

12.
以迷迭香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超声波辅助正己烷提取及p H值调节、硅胶柱层析3步骤复合提取纯化方法制备鼠尾草酸,结果表明:迷迭香叶经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得到迷迭香叶提取物,其鼠尾草酸纯度为21.06%;迷迭香叶提取物经超声波辅助正己烷提取和p H调节得鼠尾草酸粗品,其鼠尾草酸纯度为79.62%,超声波辅助正己烷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液固比20∶1(m L∶g)、超声波频率28 k Hz、超声波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140 W,鼠尾草酸的得率为2.0%;硅胶柱层析的优化条件为:硅胶粒径48~75μm、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4∶7)、洗脱剂流速6 m L/min、上样量为0.3 g,鼠尾草酸回收率为54.12%。通过此种方法得到的鼠尾草酸纯度为95.18%。  相似文献   

13.
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减压提取法从无患子果实中提取总皂苷,通过分光光度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患子总皂苷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无患子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 h和料液比1∶14(g∶mL)。该条件下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患子总皂苷的得率为15.34%。采用水琼脂培养基法测定无患子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无患子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靶标植物红三叶的根系生长,且对红三叶根系的抑制率与无患子总皂苷含量呈正相关,当无患子总皂苷为15.34%时,其除草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为0.116 g/L。经薄层色谱化学显色定性分析,初步判断除草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靛蓝含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方法制备高纯度靛蓝,并研究了不同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的抑菌活性。以马蓝叶为原料,通过水提取、加碱打花、酸中和以及氢氧化钠除杂等步骤得到了3种不同靛蓝质量分数(3.06%、 20.13%、 22.16%)粗提物样品1~样品3;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葡萄糖还原工艺得到了高纯度靛蓝样品4;最后,采用牛津杯法比较了3种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对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糖还原工艺最佳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25 g/L、NaOH质量浓度26.9 g/L、反应温度60℃和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纯度为96.87%的高纯度靛蓝(样品4),并且靛蓝收率高达76.88%。抑菌实验结果表明:3种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均对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制效果,且随着样品中靛蓝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对3种菌的抑制效果均增加;其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半数抑菌浓度(IC50)分别为9.00~19.69 ...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杜香(Ledum palustre L.)叶中提取得到多糖,通过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杜香叶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采用试剂盒法和化学实验法测定其体外总抗氧化活性以及DPPH·、·OH和H2O2清除能力;采用肝癌细胞Hep G2为细胞模型,研究其对Hep G2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杜香叶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得率为7.86%±0.16%,纯度为90.06%。在质量浓度1~5 g/L范围内,杜香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均呈现出量效关系趋势。5 g/L杜香叶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为(10.27±0.2)U/m L,达到相同质量浓度的Vc总抗氧化活性的95%以上;各浓度杜香叶多糖DPPH·、·OH清除能力均达到相同质量浓度的Vc 90%以上,杜香叶多糖对H2O2清除能力在5 g/L时达到相同质量浓度的Vc 60%以上;当质量浓度为5 g/L时,杜香叶多糖对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率达57.41%±0.02%。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6个因素对杜仲叶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得到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4个显著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6%,料液比为1∶20.70(g∶mL),微波功率为154 W,微波处理时间140 s,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总多酚得率达8.491%,与传统溶剂提取法相比,总多酚得率提高33.57%。利用最优工艺得到总多酚提取物,其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杜仲叶总多酚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和羟基自由基(·O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31.21、24.50和311.8 mg/L,抗氧化活性与BHT相当,低于Vc。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超声波-酶法提取油茶粕中的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加酶比、料液比、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对油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对油茶多酚的提取条件做进一步的优化。通过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比1∶2、料液比1∶23(g/mL)、乙醇浓度55%、温度50℃、时间0.85h,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18.94mg/g。与理论值相比偏差较小,相对误差2%,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来作为油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对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粗提物采用不同溶剂进行分级提取和定性分析,测定了各萃取物的总黄酮含量,考察了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选取抑菌效果最佳的萃取物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30(g∶mL);抑菌效果最佳的为乙酸乙酯萃取物,且乙酸乙酯部分对温度和紫外线照射的影响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对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粗提物采用不同溶剂进行分级提取和定性分析,测定了各萃取物的总黄酮含量,考察了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选取抑菌效果最佳的萃取物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h,固液比1∶30(g∶mL);抑菌效果最佳的为乙酸乙酯萃取物,且乙酸乙酯部分对温度和紫外线照射的影响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望江南茎为原料,经超声波乙醇提取后,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4种萃取物,通过滤纸片扩散法测试了4种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活性,发现氯仿萃取物的综合抑菌效果最佳;进一步通过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氯仿萃取物,得到组分1、组分2和组分3;利用质谱法分析确定了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组分1中起主要抑菌效果的化合物。结果表明:极性较小的组分1抑菌效果显著,组分1中检测出22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7个、蒽醌类13个、多酚类1个、香豆素类1个。选择3种单体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和MBC值均小于氯仿萃取物,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强,MIC值均为0.2 g/L,MBC值均为0.39 g/L;大黄素甲醚综合抑制效果最佳,可能为望江南中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化合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