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水金 《茶业通报》2012,(3):102-103
2005年坦洋工夫已经有福建省地方标准,2007年坦洋工夫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2009年福安市及时制定并颁布坦洋工夫国家标准。坦洋工夫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体现了标准的与时俱进,为指导当地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福安市茶叶标准化的实践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金 《茶业通报》2013,(3):139-141
福安市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标准化建设是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建设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它不仅体现了不同时期福安市在无公害茶园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茶叶标准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也体现了福安市茶叶生产的技术传承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武当红茶是十堰红茶的自有品牌,其加工沿袭了传统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初制加工工序。十堰地区红茶产业在选育良种、优化加工工艺、统一品牌标准、重视农药残留和清洁化生产等方面仍可改进。  相似文献   

4.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有重要影响,是红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大工序与工夫红茶品质的关系作了综述,分析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目前研究的细微差别,以期为改进加工工艺、提升工夫红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合作化的迅速发展,农民对于技术改进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本站几年来示范推广水力揉捻机,筹建水力红茶初制厂进行示范,并积累经验,为今后全面推广树立榜样。一、水力机械红茶初制所的建立一九五六年,在福安县坦洋乡建立以装置八架  相似文献   

6.
面对加入WTO给我国种业带来的挑战,种子行业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品牌种业.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种子企业的国际国内竞争,主要是名牌和品牌的竞争.发展和壮大品牌种业,实施名牌战略,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存在着许多难点与制约因素.名牌的创立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使品牌成为名牌,还须努力挖掘品牌中独具魅力的内涵,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话说红茶     
正红茶为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红茶又分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个不同的花色品种。1工夫红茶工夫红茶是我国独家经营的传统商品茶,国外不生产,主销欧洲多国、前苏联及东南亚诸国。工夫红茶外形要求条索紧细圆直,有锋苗,色泽乌黑油润,有金毫。内质汤色红艳明亮,有金圈,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甜爽,叶底红艳匀亮。我国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8.
种子产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品牌产品,重视创建品牌产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种子的品牌产品又必须建立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品种维权的基础之上.那么如何进行新品种保护及品种维权?知名企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笔者下面就两个典型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种子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策继 《种子科技》2004,22(5):255-256
种子市场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品牌上,种子企业要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实施品牌战略应把握三项原则,发展品牌需要企业文化作支撑.当前,实施品牌战略应解决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工夫红茶发酵适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借助现代科学仪器分析手段,用科学计量上的品质指标来控制工夫红茶品质的形成,依据形成工夫红茶优良品质的生化变化原理,在工夫红茶发酵过程中用分光光度计在460 nm处定时检测工夫红茶发酵叶茶汤汤色(茶黄素水溶液主色)的变化,依据其变化来确定红茶发酵适度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现行的凭感官对发酵叶看叶相、嗅香气等来确定红茶发酵适度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实现了以检测发酵叶中与红茶品质成高度正相关的茶黄素含量多少来确定发酵适度的时间,所以该方法比人用感官判定更科学、更准确,产品品质更有保证。用分光光度计定时检测工夫红茶发酵叶茶汤汤色的变化来确定红茶发酵适度,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依靠人感官判断存在的局限性与模糊性,从而达到稳定、提高产品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工夫红茶的生产和销售,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一贯景况很好。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承包户生产茶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产量迅速增加,出口量也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工夫红茶的情景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尤其是我们祁门工夫茶,将进入新的兴旺阶段.我们生产的工夫红茶,所以能够长旺不衰,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制工精良,具有茶叶独到风味。而其他的如速溶茶、袋泡茶、增香茶等等,虽一时迎合顾客好奇心理,名操一时,但终因失去茶叶真味,降低茶叶风格,经不起时间和消费者的考验,预后是不良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工夫红茶品质成分、感官审评和发酵适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探寻工夫红茶发酵适度判别依据,对发酵样品进行儿茶素总量、GA、EGC、L-C、EGCG、EC、ECG、TFs、TRs、TB等10 项品质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通过动态聚类分析工夫红茶品质成分内在联系,将试验样品分类判别,并与感官审评对发酵程度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影响分类的品质成分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基于品质成分和感官审评的2 种分类中发酵不足、发酵适度和发酵过度样品的Jaccard 系数分别为Jb=0.82、Js=0.59、Jg=0.65;品质成分对分类作用的影响作用大小为:EC>儿茶素总量>EGCG>ECG>L-C>GA>EGC>TB>TFs>TRs;品质成分在不同类别中的含量呈现线性变化。根据不同发酵程度工夫红茶品质成分间的差异,采用动态聚类的方法进行发酵适度判别可行,且分类结果较为理想;不同发酵程度的工夫红茶儿茶素总量及其组分含量变化、茶黄素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工夫红茶发酵适度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叶全氮量与红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轸  夏涛 《茶业通报》1992,14(3):40-41
茶叶品质检验,迄今国内外一直沿用以实物标准样为依据,以感官评审为主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多年来一直试图寻找理化检验来评定茶叶品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工夫红茶是我国独特传统红茶,品质和风格不同于红碎茶。1987年湖南农学院何文斌、施兆鹏等人报道了工夫红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并借助费歇尔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函数,对工夫红茶等级与色泽指标的量化及通过色泽鉴别品质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工夫红茶内质要求,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只有优质茶  相似文献   

14.
蔡红兵 《茶业通报》1989,11(3):20-22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出口茶类。四川工夫红茶产于四川省宜宾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毫峰显露,色泽乌润,香气鲜嫩,滋味鲜爽,汤色红亮,叶底嫩匀。“早白尖”是四川工夫红茶极品于1985年荣获二十四届世界优质产品质量评选会金奖。“川红”品质之所以优良,除了与生态环境和初制技术有关外,还与精制加工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对宜宾茶厂精制工艺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政和县位于福建东北部,境內山峦起伏连绵,森林密布,溪间纵横,石峻水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水量充沛,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于发展茶叶生产,是福建名茶“政和工夫”、“白毫银针”、“白牡丹”的产地。政和工夫:据传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有江西茶商赵某(名失传)来政和倡制红  相似文献   

16.
赵铁锁 《种子科技》2005,23(2):77-78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含量,而且还包括市场营销力及市场信誉度、知名度和企业形象等.实施品牌战略是种子企业发展过程中增添后劲的唯一选择和出路.在当前种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应当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把种业品牌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贵州茶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丰  刘小华 《贵州茶叶》2006,34(2):32-37
品牌决定茶叶经济效益。本方阐述了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现状,在分析我国品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从提高茶叶品质、打造品牌个性、光大茶文化、培置龙头企业、加强产品标准化、加强品牌宣传、实施品牌、企业及市场的整合以及品牌保护等多方面论述了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少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开放市场,中国只有发展品牌农业,才能巩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农业大国的地位,并使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19.
1中小种子企业建立品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建立品牌是提高中小种子企业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贯彻实施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中小公司大量涌现即是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60余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已近万家,委托代销公司则在10万家以上.如此规模的中小种子企业的存在,必然加剧市场的恶性竞争.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小种子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尽快开展品牌建设.只有创出自己的品牌,扩大市场影响,才能赢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少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开放市场,中国只有发展品牌农业,才能巩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农业大国的地位,并使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