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探索新的养殖致富之路,我们充分挖掘现有养殖水体的潜力,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2001年在河北省江轶渔场搞了河蟹与美国大口胭脂鱼混养技术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试验条件 1、试验池塘:选择江轶渔场4口池塘,共2.1hm~2(31.5亩)水面,其中1号池、2号池、9号池各为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省各地已有许多地方进行河蟹养殖试验,我们也于1986年在石湖乡贺庄村进行了试养,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一蟹池建造及蟹苗投放1.蟹池建造:蟹池共九只,排成一排,面积21.6亩,由多年未养鱼的老池塘改建而成,水深1米左右,从东向西编号1—9号,每两个池塘用砖筑墙围栏(其中3、4、5号池是  相似文献   

3.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名贵水产品。在我省高寒地区养殖试验,因其商品蟹成熟度较差,效果不够理想。而我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养殖河蟹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河蟹池塘养殖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2000年5—10月在新站镇发展村渔场进行。  相似文献   

4.
池塘河蟹苗种雌雄分养商品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东 《科学养鱼》1999,(12):12-12
为了探索河蟹池塘养殖高标准、高产优质、高效益养殖发展的新思路,1997年底,我们选择江苏苏州西山镇震建村水产养殖场第14、15号池塘进行河蟹雌雄分养试验,取得了增产明显,增效突出的可喜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超过了同类养殖研究先进水平。这种养殖模式,将是河蟹池塘养殖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池塘河蟹雌雄分养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面积。选择太湖边上的苏州西山震建村养殖场第14、15号池塘。面积各10亩。2-放亩模式、时间。于1997年12月20日至1998年1月5日,在第14…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长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河蟹池塘"小群体、大规格"的养殖模式研究,在河蟹池塘养殖模式上作新的探索。一、模式设计1.试验地点与方法试验在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朱树成河蟹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塘面积16亩,对照塘面积34亩。池塘底部平坦,淤泥深15~20厘米。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完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我们在罗氏沼虾主产区江苏省高邮市开展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养殖试验(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结果表明,采用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基本不影响罗氏沼虾产量的前提下,收获了一定产量的河蟹,同时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一、养殖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高邮市三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秦红朋的塘口进行实施,塘口面积26.5亩。2.试验方法(1)苗种放养:试验池塘3月19日放养扣蟹1.4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无为县河蟹生态养殖起步早、发展快,2013年面积达15万亩。近年来由于夏季持续高温,水温高时达39℃,影响了河蟹养殖的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无为县一方河蟹养殖协会进行了河蟹井水微流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开展了养殖对比试验,现将2013年对比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在圩区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路通电通的1~6号池,每个池面积9亩,7号池面积7.5亩,为对照池。1~6号池开展井水微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我们进行了大口黑鲈养殖池塘中套养河蟹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过程和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试验鱼:大口黑鲈易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选育群体(简称"优鲈3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以"优鲈1号"和美国引进原种大口黑鲈为选育基础群体。河蟹来自江苏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方正县多年来所积累的河蟹池塘养殖技术为基础,探索并总结了池塘养殖大规格商品河蟹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试验依托方正县沙河子河蟹养殖基地,挑选了5个共计占地1.2公顷标准化河蟹养殖池塘,采取投放大规格蟹苗、降低单位面积河蟹数量、加强管理、科学喂养的方法进行河蟹养殖。经过一个河蟹养殖生产周期实践证明,虽然我县地处高纬度地区,但是采用这套生产技术,完全可以生产出大规格商品河蟹,投入产出比为1:2.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
<正>淮阴区毗邻洪泽湖,拥有水产养殖面积8.6万亩,其中河蟹养殖2.8万亩,但河蟹养殖效益一直上不去,效益好的每亩也仅在2000元左右。为优化养殖模式、挖掘养殖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淮阴区水产站成功进行了河蟹池多品种套养生态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亩均获利8922.7元。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河蟹养殖者参考。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一口,面积26亩,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3∶1,池塘由堤坝、环沟和  相似文献   

11.
正本试验初次尝试在福建省连江县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跟踪并统计了河蟹在养殖过程中的生长性能、规格分布和最终产量,并对该地区河蟹养殖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连江县池塘养殖河蟹的最终规格和成活率虽低于大部分长江流域池塘养殖河蟹,但仍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当地发展河蟹养殖,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蟹是一种新型的河蟹生产模式。由于市场对河蟹需要量的增加,池塘养蟹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我省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结构调整进程中,河蟹的养殖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养殖实践探索,在池塘结构、防逃设施、水质管理和饲养投喂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和资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河蟹池混养青虾,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资源,填补河蟹池生态空白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池塘养殖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研究河蟹池混养青虾不同密度的生长性能,2011年我们开展了河蟹池混养"太湖1号"青虾不同密度生长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崇明生态养殖主要模式与比较分析(一)崇明生态养殖主要模式1.池塘河蟹单养河蟹人工养殖的重要方法是池塘生态放养,所谓的池塘生态养殖就是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来维持河蟹放养水体的生态平衡。从2010年开始,依托上海福岛水产专业合作社的繁育基地,上海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在崇明地区成立了"江海21号"蟹种繁育池塘示范基地。历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河蟹价格回落,养殖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因此,2000~2001年我们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黄颡鱼,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为河蟹养殖走出低谷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河蟹池套养黄颡鱼关键技术如下: 一、池塘条件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系统通畅,无传染疾病发生,面积10亩~20亩,池塘淤泥10cm。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随之增长,河蟹价格逐步回落,单一河蟹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池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开展河蟹养殖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试验,探索蟹虾混养最佳养殖效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所谓"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科学套养青虾,实现每667 m2产河蟹100 kg、青虾50 kg,平均效益达到5 000元/667 m2的养殖模式.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取行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乐都县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200m,由于气候寒冷多变,多年来池塘养殖主要以“四大家鱼”为主,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于2006年首次在乐都县进行了池塘养殖河蟹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高原地区池塘养殖河蟹经验,现总结如下。一、池塘的选择选择在乐都县下杏园渔场,每口池塘面积5亩,试验池3口,平均池深1m~1.5m。渔场环境安静,池塘进排水方便,养殖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蟹     
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一个“养蟹热”正在各地兴起。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发展,现将群众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养殖河蟹的池塘一般面积为1—2亩左右,家庭养殖也可用十至几十平方米的小塘,水深一米左右,坡度要求较大,为1:2.5~3以上。由于河蟹有在江河湖泊堤岸上打洞栖息的习性,所以,可用小青瓦片在池坡上垒成一个个供河蟹栖息的蟹窝,其面积约  相似文献   

19.
河蟹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发展河蟹养殖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在池塘里进行河蟹微孔增氧养殖,是利用池塘环境,辅以人为增氧措施,以提高池塘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011年我们结合科技入户的实施,在前锋镇郭家荡河蟹养殖基地示范户周永高进行了河蟹高效养殖,取得了每667m2产河蟹110.25kg,每667m2利润达6082.6元的优异成绩,现将其情况介绍如下。1试验条件与方法1.1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38×667m2,建有单独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在苏州大学、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在常熟市沙家浜镇进行了河蟹“六月黄”+青虾+罗氏沼虾套养,旨在通过与传统河蟹养殖进行对比试验,选择优势品种,转变养殖思路,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方式,通过错峰上市,提高亩均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与准备试验选择在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养殖示范户的标准化池塘进行,面积约40亩(共4个池塘,每个10亩),其中两个池塘按照传统“河蟹+青虾”模式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