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走式耕耘机速比系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自走式耕耘机刀辊转速、机器前进速度和耕深对耕耘机单位体积功耗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耕耘机单位体积功耗与各运动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通过计算机优化程序,得到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耕耘机的最优刀辊转速和机器前进速度,进一步计算得到最优速比系数的取值范围,为自走式耕耘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走式耕耘机刀片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耘机刀片设计是耕耘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刀片的形状选择及其几何参数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耕耘机的作业质量和能量消耗。针对耕耘机独特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耕耘机刀片类型的选择以直角刀片为佳,并提出了直角刀片正切面几何参数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直角刀片侧切刃滑切性能,为耕耘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旋耕机刀辊的设计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对旋耕机刀辊的快速设计系统:在查阅整理旋耕机刀辊设计流程及规则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刀辊参数库、规则库、实例库等知识库,选用SQL语言对知识库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应用基于规则和实例的混合推理方法,以SolidWorks和Visual Studio为系统开发平台,应用API二次开发工具和VB.NET语言开发刀辊的快速设计系统,实现尺寸驱动模型变更和不同农耕农艺要求下刀辊的参数化快速设计。在Intel i5处理器、系统内存8 GB配置环境下,快速设计系统运行 3~5 min即可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刀辊CAD模型并输出文件,满足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坡地上进行旋转切削的刀辊,其切土深度沿刀辊轴线方向是变化的,使刀辊负载均匀性受到影响。因此在切土刀的安排上,应有与农用旋耕机不同的设计方法,根据切土深度不同,适当调整各把刀的宽度及沿圆周的安装夹角,有利于使刀辊负载均匀。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调整计算的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棉秆拔秆机拔秆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小型履带自走式棉秆拔秆机设计了拔秆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旋转刀辊、输送钉齿、压缩滚筒、清理滚筒等组成,针对南方行距不一的复杂地势,能实现不对行拔取,清理棉秆根部泥土,且不易拔断棉秆。对影响棉秆拔净率和拔断率的主要因素——机具前进速度、刀辊旋转速度、辊刀入土深度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棉秆拔净率和拔断率的因素大小依次是辊刀入土深度、刀辊旋转速度、机具前进速度;当辊刀入土深度为15 cm、刀辊旋转速度为415 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0.8 m/s时,棉秆拔净率可达95.8%,拔断率仅为9.6%。  相似文献   

6.
设计研究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虚拟设计的方法利用UG设计分析软件对该机进行整体结构的参数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UG运动及动力分析模块对刀具的强度及刀辊的动平衡进行校核与测试,并对该机刀辊进行模态分析,确定其临界角速度的大小。通过样机的田间试验可知,该机能较好地满足田间作业的技术要求,进而为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旋埋刀辊作业功率是研究旋埋机理、优化刀辊结构的重要指标,研究旋埋刀辊各部件间功率分配特性可分析旋埋刀辊作业功率组成。通过土槽试验对离散元法仿真的土壤颗粒模型输入参数进行标定,对比不同接触模型在旋埋刀辊作业过程仿真中效果,并对不同工作条件下旋埋刀辊的功率分配特性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Hertz- Mindlin接触模型和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中对刀辊扭矩较为敏感的输入参数为土壤-土壤滚动摩擦系数和粘结刚度,验证试验显示上述输入参数标定的平均误差小于6.5%;对比两种接触模型的仿真效果,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因引入额外粘结力,与实测值平均误差仅为0.7%,更适合对黏土进行仿真;旋埋刀辊作业功率超过一半来自螺旋横刀,不同工作条件下螺旋横刀功率均占刀辊总功率60%左右,且受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和耕深影响更大;由旋埋刀辊功率分配特性可知,螺旋横刀对刀辊总功率影响较大,应作为旋埋刀辊减阻降耗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双螺旋旋耕埋草模型刀辊工作扭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双螺旋旋耕埋草刀辊对水田土壤耕整时的工作性能,以相似原理为理论依据,基于LabVIEW搭建扭矩测试平台,制作与原型大小比例为1∶2的模型刀辊,以工作扭矩为评价指标,以土壤含水率、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和耕深为试验因素,在室内土槽条件下对该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随前进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刀辊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选取L18(37)正交表,开展上述4因素对模型刀辊工作扭矩影响的正交试验,极差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耕深、前进速度及刀辊转速对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耕深、前进速度对工作扭矩有极显著的影响,刀辊转速对工作扭矩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刀辊工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制一种无须借助风机既可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又可完成秸秆回收的作业机,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核心部件刀辊的主要工作参数,分别对甩刀的排列、刀辊高度及转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卧式旋耕机是我国常用的耕耘机械,通过刀辊旋转来切碎土壤、耕耘土地;但是刀辊作业过程中常常出现缠草堵泥和能耗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耕作效率。刀辊优化能提高防缠能力、降低能耗,是提升旋耕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旋耕刀优化、刀座优化和刀轴优化三大类深入阐述了旋耕机刀辊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刀辊优化研究国内外现状进行总结,对旋耕机刀辊优化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旋耕机刀片耐磨性及强度评价试验,研究了耐磨性和划痕硬度的关系,提出了旋耕机刀片耐磨性正确评价的方法,同时探讨了实际强度和试验方法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低比转速泵圆柱形叶片型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叶片进出口边界条件,提出用三次多项武构造叶片型线的极坐标表达式,并导出了保证叶片安放角单调变化的叶片包角取值范围。该叶片型线的主要特点是其包角可作为设计常量由设计人员根据需要事先在一定范围内给定,并且随着叶片半径的增大,叶片曲率半径单调增长,叶片安放角单调均匀变化,从而减少了叶片表面的脱流损失,提高了离心泵的水力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研究适合园艺型的手扶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的需要,在分析无驱动轮旋耕机刀片运动轨迹和受力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保证正常工作的条件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研究适合园艺型的手扶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的需要, 在分析无驱动轮旋耕机刀片运动轨迹和受力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保证正常工作的条件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定在江苏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新品系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为大面积种植提供适合江苏栽培的新品种,通过最近6年的区域和生产试验,共审定春夏不同季节栽培的菜用大豆新品种8个,极大地推动了江苏省菜用大豆新品种的推广与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在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菜用大豆的主栽品种,并对目前江苏不同季节菜用大豆主栽品种的相关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Two functional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for extendable cultivator tools used when tending protective forest plantations and orchards are examined The first has a rotary feeler mounted on the frame of the machine and the second has a feeler and tools on a movable connecting rod of a parallelogram actuating mechanism. Data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methods, apparatus used, and results of testing the new cultivator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7.
犁铧刃口的受力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磨损前后犁铧刃口受力分析,探讨在耕作过程中铧刃阻力与土壤比阻、土壤—金属摩擦系数、铧面角、推土角及磨损后刃口的背棱宽度、负隙角、圆弧半径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为加大耕耘机械的耕耘深度,利用链条运动特点,研究新型旋耕机构.介绍该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的求法,并对深旋耕机主要工作部件进行运动分析,证明深旋耕机运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深旋耕机设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