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UHT(超高温瞬时灭菌)乳采用的是135~140℃,2~4s的瞬间灭菌加工工艺。它能将原料乳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同时又最大限度保存了牛乳中营养物质。UHT乳在灌装工艺上采用的是无菌灌装方式,常温下保质期可长达8个月。但是如果在生产中操作不当,会导致产品出现酸包、胀包、苦包等质量问题。主要分析UHT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关键控制点及异常情况,以便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2.
超高温灭菌乳(UHT)产品常见的质量缺陷有涨包、产品有菌、酸包、苦包、脂肪上浮、分层、凝块和沉底等。这些产品质量缺陷的原因.有的是配方工艺问题,有的是设备CIP清洗问题.有的是设备的完好率问题。有的是奶源问题.总体上来讲.还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的变化,为提高其货架期品质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取贮存1~6月UHT牛乳,测定上下层乳脂肪、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及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3个月后UHT乳脂肪上浮量显著增加(p<0.05);4个月货架期后蛋白质下沉量显著增大(p<0.05);6个月货架期后上下层乳液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货架期后上层乳液的黏度高于下层乳液。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3个月后发生脂肪上浮、蛋白质和总固形物下沉、上下层黏度不均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研究新型广谱乳酸菌细菌素格氏乳球菌素LG34在牛奶贮藏中的应用。以细菌总数、酸度和感官指标为指标,评价在4℃和22℃下贮藏,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对巴氏消毒乳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可显著延长巴氏消毒乳的保质期;在4℃和22℃下贮藏,较不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的巴氏消毒乳保质期分别延长了24 h和12 h;与杀菌后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相比,在杀菌前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的牛乳,其贮藏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5.
常温贮藏式干酪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非酶褐变,通过对原料、工艺参数、贮藏条件等试验,探讨其褐变的因素,结果表明,产生褐变的原因是美拉德反应(Maillard);试验分析了乳糖含量、 pH值、含水量、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贮藏温度等因素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其中,乳糖含量对褐变影响是主要因素,其次是灭菌温度和时间。乳糖含量小于0.8%,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 min时,对褐变影响较小; pH值在5.2~5.6,产品水分含量高于46%,贮藏温度低于15℃时,对褐变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保鲜与加工》2010,(5):11-11
1.贮藏特性 茄子原产印度和东南亚,是热带地区喜温植物,耐热不耐寒,对低温很敏感,在7℃以下贮藏会出现冷害。茄子贮藏中的主要问题是果柄脱落与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7.
嗜酸耐热菌,即环脂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能够经受果汁加工中的高温瞬时灭菌过程,并能在酸性果汁中生长,从而导致果汁风味的劣变和腐败。嗜酸耐热菌是果汁加工中的主要目标控制微生物,为果汁的主要安全性指标之一。系统阐述了果汁中嗜酸耐热菌的生长与耐热特性,危害与污染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和分析了嗜酸耐热菌的各种控制与检测方法。其中,非热灭菌技术对嗜酸耐热菌的控制,以及嗜酸耐热菌的特异性快速检测技术,是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蜂花粉的来源、采集、生产、干燥、灭菌和贮藏,分析了蜂花粉的营养及作用,指出了蜂花粉在生产、干燥和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讨牛羊乳乳酸发酵过程中流变特性。对牛羊乳分别发酵6 h,测定其乳酸发酵0、1、3和6 h的剪切粘度、酸度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牛乳发酵0、1、3和6 h的剪切粘度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羊乳,而羊乳发酵酸度均高于牛乳。蛋白质是影响牛、羊乳乳酸发酵乳流变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部分地区售卖的散装生鲜牛乳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旨在分析季节及散卖生鲜牛乳对锡林浩特市生鲜牛乳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锡林浩特市散装生鲜乳销售环节的卫生质量安全监管及后期整顿提供基础数据。于2019年每个季节分别采集锡林浩特市不同片区4家散装售奶户生鲜牛乳,共16批次72份。通过国家标准方法,对散装生鲜牛乳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进行测定。72份样品菌落总数平均值为1.19×106CFU/m L,基本符合国家标准,1号散户夏季生鲜牛乳菌落总数达到2.38×106CFU/m L,已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大肠菌群平均值为4.98×104CFU/m L,4家生鲜牛乳中的大肠菌群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1份秋季样品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值为24 CFU/m L;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出沙门氏菌。结果表明,2019年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散装生鲜牛乳售卖环节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季节对生鲜牛乳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有一定影响,其中菌落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原料乳中的嗜冷菌及其产生的耐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是引起液态乳制品多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阐述了嗜冷菌及其耐热性酶的概念及特性,论述了嗜冷菌及其耐热性酶对液态乳制品品质的影响,并对嗜冷菌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嗜冷菌蛋白酶的耐热机制及其所引起的UHT乳的胶凝性质,提出了控制耐热性蛋白酶活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西洋梨低温贮藏出库后常温货架期期间的品质变化问题,将采后不同处理的‘阿巴特’西洋梨果实在低温(0±0.5)℃冷藏120 天后再进行常温(25℃)货架5 天的品质研究。对‘阿巴特’西洋梨进行普通包果纸包果处理、壳聚糖涂被纸包果处理、壳聚糖涂被处理、1 μL/L 1-MCP处理、热水处理、热水+果蜡处理、果蔬洗涤剂处理、果蔬洗涤剂+果蜡处理、二苯胺处理(0.20%)、乙氧基喹处理(浓度分别为0.10%、0.20%和0.30%),研究其在冷藏后货架期间果实虎皮病和好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等品质变化。不同处理的‘阿巴特’果实在货架期间的外观、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均为极显著变化。1-MCP处理和热水处理的‘阿巴特’在降低虎皮病发生和保持好果率方面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1-MCP处理、果蔬洗涤剂+果蜡处理的‘阿巴特’在货架期间均提高了果实的果肉硬度,热水+果蜡处理、普通包果纸包果处理、0.20%二苯胺处理的‘阿巴特’均在货架后期保持了果实的果肉硬度;壳聚糖涂被处理的‘阿巴特’在货架初期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MCP处理在预防货架期虎皮病发生、提高好果率、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等方面的综合效果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的区域特点导致了当地牛奶的短缺,其新鲜牛奶的自给率还不足30%。目前,广东市场上以UHT灭菌奶为主,巴氏消毒奶的发展潜力很大。广东乳品行业在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的同时,还要对产品的工艺和品质进行提升和改造,将新鲜、安全、营养的奶提供给广东消费者。企业和政府要共同努力,继续加强对学生奶的开发与支持,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15.
平菇专用保鲜膜常温MAP保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特制抗菌膜、1种常规保鲜LDPE膜和1种普通LDPE膜为试材,研究平菇常温不同特性保鲜膜MAP保鲜效果,确定最佳平菇保鲜膜.结果表明,日本产保鲜膜和国家农产品保鲜中心研制的抗菌膜包装平菇后于常温下贮藏8天,基本保持平菇原有的品质,失重率小于2%.  相似文献   

16.
以吸氧薄膜作为橙汁的包装材料,在室温条件下贮存,研究了贮存期内橙汁理化和感官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5周贮存后,吸氧薄膜包装袋内的橙汁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均高于对照组;褐变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感官品质指标评价也好于对照组。这表明吸氧薄膜可以有效清除包装顶空内氧气,阻隔外界氧的进入,在包装内形成低氧环境;减缓了橙汁中VC、糖类的降解;延缓了橙汁的褐变,有效地抑制了橙汁感官品质的下降;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UV-C复合热处理或1-MCP处理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采后西兰花为试材,研究UV-C与热处理、1-MCP单独或复合处理对西兰花采后冷藏及货架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0℃)前,采用UV-C照射与热处理、1-MCP单独或复合处理,对西兰花在冷藏65 d和货架5 d期间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以0.25μL/L的1-MCP熏蒸20 h及复合UV-C照射600 s对西兰花的护绿、抑制花蕾开放以及保持VC和叶绿素含量的效果显著好于其他处理,感官品质评价总分较高;45℃热水处理5 min及复合UV-C照射处理对控制西兰花腐烂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鲜切甘蓝的切分、前处理、蒸烫、添加剂溶液浸泡、离心脱水、包装、贮藏等工艺点的调控,研究其对鲜切甘蓝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ppo)活力、褐变度等指标观察鲜切甘蓝质量变化,以确定最佳保鲜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经优化工艺处理的鲜切甘蓝保鲜期可达到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