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非点源污染是当前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作为一种将工程类措施和非工程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污染防控体系,已成为非点源污染治理最为有效的手段。而经济技术指标则是各类最佳管理措施筛选中的重要评价因子。该文从BMPs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界定、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应用3个方面,阐述了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BMPs经济评估方法及实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巢湖流域非点源N·P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辉  张之源  贾良清  盛周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52-10453,10456
结合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佳管理措施(BMPs),通过分析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探讨了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措施,分别从陆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和水体非点源治理两方面提出了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耕种措施及管理措施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现状。BMPs耕种措施主要有少耕免耕、秸秆覆盖、合理轮作;BMPs管理措施包括综合肥力管理和合理灌溉。最后展望了BMPs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十三五"北京市面源污染防控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最佳管理措施(BMPs)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方案,为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根据BMPs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结果】在农户、农村社区、农田、区域4个层面上,构建了工程型与非工程型BMPs相结合的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结论】构建了基于BMPs的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最佳管理措施(BMPs)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方案,为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根据BMPs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结果】在农户、农村社区、农田、区域4个层面上,构建了工程型与非工程型BMPs相结合的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结论】构建了基于BMPs的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产生的径流和城市雨水径流是非点源污染的两大来源,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是目前最有效的非点源污染防治手段。分别从实施措施、成本分摊、技术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美国农业BMPs和城市BMPs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对中国实施BMPs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流域、湖库和近岸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水环境问题之一.我国超过50%的流域、湖库和近岸海洋面临着富营养化问题.营养盐污染引起的重大环境、经济损害及其高昂的削减成本,使得流域营养盐削减成本函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成本最低的营养盐削减最优方案成为学术界和管理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建立了中小尺度流域5种营养盐削减措施成本函数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到九龙江北溪流域,建立了不同子流域、不同营养盐削减方式的成本函数.研究发现,不同营养盐削减措施的成本相差较大,减少化肥使用量是成本最低的营养盐削减方式,其次是建设湿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种植业结构是影响各子流域营养盐削减成本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农业经济租金较高的子流域的削减成本要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租金低的子流域;在选取营养盐削减措施时,除了考虑成本之外,还必须考虑各种削减措施的规模限制.  相似文献   

8.
农林复合流域非点源污染调控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三峡库区等农林复合流域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的控制和影响。本研究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综述非点源污染调控的景观生态学途径研究进展:第一阶段为景观生态调查。了解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判定造成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明晰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源"斑块及其生态过程,确定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的反馈关系;第二阶段为景观生态规划。斑块水平上,选取最佳管理措施(BMPs),评定应用效果;景观水平上,增加新的景观要素,调整"源"、"汇"景观斑块类型,评估景观水平调控效果;第三阶段景观生态管理。从斑块和景观两种水平进行小流域景观生态建设,逐步实施BMPs,实现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增强景观异质性,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强度,达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洱海流域耕地氮、磷、钾养分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洱海流域耕地的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进行分析,针对洱海流域氨、磷盈余量较大、钾亏缺严重的实际,提出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措施,以保障耕地各种养分的平衡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评估茶园开发非点源污染产出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遥感手段揭示天目湖流域2000—2019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解析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并集成SWAT模型与APEX模型构建基于“源-汇”的一系列要素和过程的多尺度集成模拟方法。天目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规模化开发茶园后,该地呈现水源涵养区茶园集中成片、水库周边茶园向上游持续蔓延的特征。APEX-SWAT集成模型在天目湖流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精度,模拟结果表明:规模化茶园开发后,茶园用地类型对天目湖流域的氮磷负荷贡献持续上升,至2019年,茶园总氮产出贡献超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成为第一贡献者,总磷产出仅次于耕地成为第二贡献者,洙漕河流域和平桥河流域成为两大重点氮磷产出的茶园聚集区。针对茶园的施肥削减、过滤带设置和退茶还林3种减污措施的情景模拟结果显示,退茶还林措施的氮磷削减效果最佳,其次为10 m过滤带设置,最后为20%施肥量削减。研究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经济效益,将水源涵养区高氮磷流失的茶园区转换为林地,并结合过滤带设置与避免雨前施肥等措施,实现丘陵山区茶园开发影响下的水源地水生态保护调控。  相似文献   

11.
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土壤侵蚀模拟中的应用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文通过对不同模型的背景、功能、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的分析 ,对国外较为常用的 8个土壤侵蚀模型进行了全面综述 .这些模型包括用于预测预报的RUSLE ,WEPP和EPIC ,用于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的SHE ,CREAMS和ANSWERS等 ,还有用于流域管理措施评价的AGNPS和SWAT等 .通过对不同模型应用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土壤侵蚀模拟模型在BMPs评价、湿地水文以及生态系统缓冲带泥沙及营养元素运移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
Nutrient cycling     
The small-watershed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nutrient cycling has these advantages. (i) The small watershed is a natural unit of suitable size for intensive study of nutrient cycling at the ecosystem level. (ii) It provides a means of reducing to a minimum, or virtually eliminating, the effect of the difficult-to-measure variables of geologic input and nutrient losses in deep seepage. Control of these variables makes possibl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nutrient input and output (erosion) and therefore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maller ecosystem to the larger biospheric cycles. (iii) The small-watershed approach provides a method whereby such important parameters as nutrient release from minerals (weathering) and annual nutrient budgets may be calculated. (iv) It provides a means of study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iota and the hydrologic cycle, various nutrient cycles, and energy flow in a single system. (v) Finally, with the small-watershed system we can test the effect of various land-management practices or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on nutrient cycling in natur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适用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米松华  黄祖辉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1):4517-4527
【目的】对主要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适用性评价。【方法】在汇整多学科文献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得到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初始清单”;应用修正式德尔菲法筛选出农业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最终清单”。【结果】研究筛选出确定性强、可行性强、减排潜力大、对产量有增产或稳产影响、农户易于采纳的3大类18项具有适用性的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管理措施,其中:农田氧化亚氮减排适用性技术侧重养分管理和耕作制度;稻田甲烷减排适用性技术侧重水分管理和品种选择;畜牧业减排适用性技术侧重饲料管理和粪便管理。【结论】“最终清单”显示高产减排品种的选育推广应成为农业减排技术体系的重点;同时,配套补偿激励政策,加强对农户减排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户的采纳意愿。  相似文献   

14.
● Virtual joint centers on N agronomy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UK and China. ● Key themes were improving NUE for fertilizers, utilizing livestock manures, and soil health. ● Improve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were identified and assessed. ● Fertilizer emissions and improved manure management are key targets for mitigation. Two virtual joint centers for nitrogen agronomy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UK and China to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imed at improving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reducing losses of reactive N to the environment. Major focus areas were improving fertilizer NUE, use of livestock manures, soil health, and policy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exchange. Improvements to fertilizer NUE included attention to application rate in the context of yield potential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and the potential of improved practices including enhanced efficiency fertilizers, plastic film mulching and cropping design.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manures requires knowledge of the available nutrient content, appropriate manure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nd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Soil carbon, acidification and biodiversity wer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aspects of soil health. Both centers identified a range of potential actions that c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N management, and the research conducted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 systems-level approach to assessing improvement in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N management and avoiding unintended secondary effects from individual interventions.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management of fertilizer emissions and livestock manure at the farm and regional scales appear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argets for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15.
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减排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田面源污染一直被认为是竺山湾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实地调研农户的方法考察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蔬菜、果园生产在"十二五"初期养分投入状况,结合太湖流域"十一五"期间已获示范验证、可推广应用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技术模式或实践,估算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生产控污减排能力。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的稻麦、蔬菜和果树种植面积,规模化应用稻-麦施肥减量技术和稻-绿肥技术轮作模式可分别实现无机N投入减量132.4、424.3 t·a-1和总N减排20、42.3 t·a-1;蔬菜种植优化技术模式可减少无机N投入993.7 t·a-1和减排总N 181.3 t·a-1;果园优化施肥与三叶草截流控害集成技术模式,至少可实现节省无机N投入1000 t·a-1和减排总N 116.8 t·a-1。综上,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生产已较"十一五"时期无机N投入水平明显降低,但依然还有减量空间;有机肥施用量逐步提升,但符合竺山湾湖小流域的最适施用水平还有待深入研究。最后给出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农田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建议,以期为改善竺山湾湖水质进而确保太湖水质安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的意义与重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由于农牧分离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方式导致了农田硝酸盐淋失、水体富营养化、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研究中国“土壤-作物-畜牧业”生产系统(即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通过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保持养分合理流动与循环,减少各个环节的养分环境排放,提高系统利用率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可为“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面源污染阻控”等国家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投入、利用率和环境排放等特征、国内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重点。目前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是过渡依赖化肥养分投入提高粮食和饲料产量,进而支持集约化畜牧业发展;而农牧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牧系统养分流动效率低,环境排放高;都市圈及其周边是排放的热点区域。国际研究经验表明,农牧结合是可持续集约化农业的必然出路,农牧结合的核心是通过改善畜禽粪尿管理,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提高养分在农田循环的比例和数量。兼顾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的“土壤-作物-畜牧业”系统养分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应包括:(1)典型农作系统“土壤-作物-畜牧”系统养分流动规律和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2)有机肥替代化肥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3)畜禽粪尿养分循环利用机理和减排技术研究;(4)高产高效“土壤-作物-畜牧”系统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朱溪河小流域2007年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USLE模型计算该流域土壤侵蚀量,并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计算流域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损失(N、P、K、有机质含量)、水分损失、土地损失、泥沙滞留损失及泥沙淤积损失等5种经济损失总值。结果显示:2007年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总量为42 893.96 t,土壤侵蚀模数达954.047 t/(km2.a),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总值达957.507万元。土壤侵蚀导致流域内土地的年经济损失为21.296 7万元/km2,相当于该县单位面积农副经济年产出的27.33%。土壤侵蚀直接导致流域内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农业发展受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较多,但应用价值不高,其科学性受到诸多质疑.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过程以及其计量方法出发,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重新审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意义,探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特征.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作用的空间尺度上看,其拦蓄洪水削减洪峰的功能仅在较小尺度上有效,而调节径流的功能只有当森林土壤的入渗量超过蒸散量时,才可能有更多地下水补给河道径流,进而增加旱季河道流量.同时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也具有明显的时间尺度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次降水事件中,由于蒸散发量较小,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物质量等于森林不同层次的截留量,在功能上表现为拦蓄降水;在长时间尺度上,由于林地蒸散要耗去大量水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物质量等于森林不同层次的截留量减去林地蒸散发量,在功能上表现为净化水质和调节径流.大多数研究仅对单一林分的个别层次蓄水功能进行研究,缺乏流域尺度或者更大空间尺度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建议从区域降尺度到流域或将坡面尺度上推到流域,集中在流域尺度解决森林水源涵养空间异质性将是解决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外推的有效办法.就目前国内流行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方法而言,其与尺度及研究目的有较大相关性,在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尺度和可获取的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研究突出了不同尺度作用下森林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并结合森林与水关系的争论问题,分析目前国内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一些误区,提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1)明确界定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边界,探索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的新方法;2)加强不同时空尺度关联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包括正确评价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异规律,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尺度效应,森林水源涵养与下游水生态安全,森林水源涵养研究范式转变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实际需要,建立一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建立面向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的GIS空间分析模型,在GIS支持下,实现模型所需数据的提取及分析运算,获得多尺度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程度分布图,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工作目标区。以杭埠河流域为样区进行模型应用,获得了较精确的计算结果;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对监测地区基础数据要求不高,是一种可行的污染监测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来,非点源(NPS)水污染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受到关注.在塞拉里昂,农业和矿业是造成水资源受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引起水质下降的原因包括土壤的加速侵蚀、农业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农药等污染物、来自畜牧场的病原菌和酸性矿排水等.由于污染物的转化机理与水力学、地形学、化学反应、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等多因素有关,这使得非点源污染管理变得很复杂.但是,最佳管理措施(BMPs)通过技术、规制和立法等手段能有效地减少非点源污染,BMPs应着重于源的管理而不是污染物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