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蒙古呼伦贝尔东部地区春季鸿雁巢址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璐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72-7375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伦贝尔东部地区鸿雁的巢址选择。[方法]通过野外调查获取巢址样方和非巢样点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确认鸿雁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数据的Z检验表明,只有巢周芦苇密度呈正态分布,距明水面距离、明水面面积、巢周芦苇面积、巢周芦苇高度、巢周芦苇密度、距人为干扰距离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并且其累计贡献率达到64.700%。第1主成分中岛的大小、巢周芦苇面积、巢周芦苇密度的贡献率达22.184%;第2主成分中巢周芦苇高度、距明水面距离的贡献率为16.546%;第3主成分中距人为干扰距离、巢下水深的贡献率为14.076%;第4主成分中距人为干扰距离、巢周芦苇盖度的贡献率是11.868%。在4个主成分中反映鸿雁繁殖期隐蔽与逃逸的因子占主要地位。[结论]该研究为鸿雁繁殖生境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崇明东滩斑背大尾莺的巢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随机样线法在各种生境类型中系统地寻找斑背大尾莺的巢,并在野外追踪观察的基础上用样方法对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的巢址选择开展初步研究。共测量了33个斑背大尾莺巢,并以巢为中心选取1 m×1 m样方测量反映巢址特征的8个生境参数,同时分析对照样方以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影响巢址选择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斑背大尾莺的巢位于丛生草本的下方,营巢生境有两种,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境中有19个(57.8%),在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的混生生境中有14个(42.4%);巢址生境(n=132)与随机对照样方(n=132)比较,Mann-Whitney U检验的结果显示,斑背大尾莺偏好于枯草密度高、滩涂水浅的地方营巢,多数靠近小道;主成分分析表明,植被隐蔽因子和空间位置因子贡献率最大,是影响斑背大尾莺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东方白鹳巢(其中7个天然巢,10个未使用的人工巢)的生境因子进行了测量,并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种、树高、巢位高、隐蔽度、距干扰源(道路)距离是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天然巢同未使用过的人工巢的巢高(P<0.05)和巢径(P<0.05)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马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88-10490
[目的]探索影响邛海湖湿地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巢址选择的因素,为保护邛海周边生物环境、保护和利用鸟类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邛海湖湿地夜鹭巢址选择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影响夜鹭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植被高度、树胸径、隐蔽度、距水(邛海)距离和距公路的距离。[结论]距水距离、植被高度和树胸径是影响夜鹭营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庆龙凤湿地白翅浮鸥巢址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6月到7月,在大庆龙凤湿地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对白翅浮鸥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巢周明水面积是影响白翅浮鸥巢址选择的首要因子;植被高度、巢下水深、巢距人为活动干扰地距离是影响白翅浮鸥巢址选择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2009年和2010年春季,在云南楚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对红头长尾山雀的巢址选择进行调查,记述其巢和卵的特征。共记录到34个巢,其中营巢于昆明小檗灌丛中24个,在柳杉小树中营巢8个。对巢址的海拔、坡度等15项数字型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红头长尾山雀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隐蔽因子、地形因子、安全因子、食物因子和营巢树因子;研究地红头长尾山雀巢开口方向多为偏东方向,占76.0%。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影响原鸡海南亚种(Gallus gallus jabouillei)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在2020年和2021年2个繁殖期内,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鸡海南亚种的巢进行搜寻并记录GPS点位。繁殖结束后,利用样方法对其巢址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共发现12巢原鸡巢,其中,有4巢孵化成功,8巢雌鸟弃巢,繁殖成功率为33.3%;对原鸡巢设置10 m×10 m的大样方与巢中心1 m×1 m的小样方进行测量记录,并设置对照样方进行分析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样方参数和对照样方参数,结果显示,灌木盖度平均值、灌木盖度2(>3~6 m)、裸地比例、落叶层厚度和离道路距离5个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灌木盖度平均值最大,其次为裸地比例;说明原鸡海南亚种巢址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其更倾向于在道路附近开阔位置、枝叶比较密集的草本或灌木下营巢。其中,巢隐蔽度是影响原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人为干扰与边缘效应也影响原鸡的巢址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夏季沙浴地选择的特征。【方法】于2007-07-2007-08,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北寺山林区设点,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夏季沙浴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测定了8条样带上36个试验样方和96个对照样方的19种生态因子。【结果】褐马鸡夏季偏好选择的沙浴地的特征为:阔叶林,乔木盖度30%~50%,直径10~20cm,高度小于10m,密度0.05~0.10株/m2;灌丛盖度大于50%,高度小于1.5m,密度大于5株/m2;草本盖度大于30%,高度大于10cm;海拔大于1400m;坡度大于30°,位于阳坡,坡位为上坡位,多为山脊;人为干扰距离、水源距离和林边距离均大于500m,隐蔽级小于10%。确定了褐马鸡沙浴地资源选择函数,其正确预测率为94.7%,影响褐马鸡夏季沙浴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是隐蔽级和草本高度,次关键因子是水源距离和草本盖度。【结论】确定了夏季褐马鸡沙浴地选择的关键因子与次关键因子,对了解褐马鸡沙浴地的环境特征以及选择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为观察法对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东北部区域内繁殖期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栖木与巢的距离及双亲是否对栖木重复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在不同繁殖时期内,其栖木与巢的距离具有极显著差异(F=130.265,自由度为2,P≤0.001),产卵期为(21.90±5.06)m,孵化期为(16.80±5.10)m,育雏期为(7.80±3.85)m,且双亲均有重复利用同一栖木的习性,在育雏期栖木的重复利用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观察了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L.)的营巢、产卵、孵化过程,测定了黑水鸡雏鸟阶段的几个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黑水鸡的营巢期从5月初至5月末,巢营建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和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丛下部,并以芦苇和水烛茎叶织巢;巢底距离水面(10.7±5.4)cm,巢-岸距离(7.38±2.18)m,巢-敞水区距离(2.58±2.13)m;巢密度为0.25~0.40个/100 m~2;巢深(5.5±1.3)cm,巢内面积(241.4±79.6)cm~2;窝卵数(8.9±3.1)个,卵体积(20.15±2.57)cm~3,卵重(20.72±2.46)g;窝卵数与巢内面积呈正相关(r=0.678 5),窝卵数与总卵重呈正相关(r=0.941 8);孵化期为20~21 d,孵化率大于90%;各项形体指标随发育日龄而增长,其中体重增幅逐渐大于体长。由此对黑水鸡栖息地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云龙湖黄苇鳽(Ixobrychus sinensis)的筑巢、产卵、孵化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黄苇鳽雏鸟阶段的几个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黄苇鳽的筑巢期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巢用水烛叶织,并营建于水烛丛中上部;巢底距离水面1.16±0.29 m,巢-岸距离10.7±3.87 m,巢-敞水区距离2.25±1.01 m;同域巢间距平均为37.5 m;巢深4.0±0.9 cm,巢内面积161.1±48.1 cm~2;窝卵数4.6±0.9个,卵体积6.75±0.51 cm~3,卵重9.41±0.73 g;窝卵数与总卵重呈正相关,窝卵数与巢内面积相关性不显著,窝总卵重与巢内面积相关性也不显著;孵化期为15~18 d,孵化率约为82%;各项形体指标随发育日龄而增长,其中翅长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金腰燕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方法]2007~2009年的5~8月,采用逐户走访的方法对牡丹江城市周边地区金腰燕的巢址选择和营巢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燕巢的口径、巢高、巢宽及巢径长进行了测量。[结果]在牡丹江城市周边地区共发现完整金腰燕巢172个,其中新巢58个,旧巢112个,破巢21个,巢离地面高度一般为3.0~15.0m,其中距地面3.0m处巢最多,占巢总数的87.3%;治山林厂金腰燕巢数最多,平安村金腰燕巢数最少;金腰燕巢具有1个出口,且出口朝东的巢数量最多。[结论]金腰燕多栖息于山地村落,喜欢在有檐的建筑物上营巢,且营巢高度一般为距地面3.0m。  相似文献   

13.
丁雪  刘丙万 《现代农业科技》2010,(8):324-326,328
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在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保护区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信息与数据的管理、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管理、预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保护区生境评价与动态监测、保护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指出达赉湖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内蒙古达赉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组成与植物科属分析的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植物78科286属653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5科282属649种。该保护区菊科、禾本科等较大科的组成占主导地位;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类型最多,其次为温带分布类型。属的组成以区域性单种属和寡种属占主体,占植物总属数的93.71%;属的分布区类型分属于13个分布区,区系成分复杂。北温带分布成分及其变型占明显优势,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和温带亚洲分布型的比例较高,反映出该保护区植物科属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一个由土著燕鸥占据的繁殖岛上,进入一种新的燕鸥定居,由此产生的种间竞争是否会改变它们的资源利用模式、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等。为此,我们于2019年,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到它们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显示:(1)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红燕鸥和褐翅燕鸥最佳巢址重叠的现象;(2)在大凤头燕鸥的竞争压力下,褐翅燕鸥倾向于低密度的繁殖方式,而粉红燕鸥则偏向于高密度的繁殖方式;(3)大凤头燕鸥进入后,粉红燕鸥平均窝卵数由1.17±0.07增加到1.76±0.43,有2枚卵的巢占比由1/6增加到3/4。  相似文献   

16.
2022年11月及2023年2月在鄱阳湖松门山南部砂坑水域开展了大规模长江江豚应急救护行动,本文利用救护期间获得的体检数据及后续在该水域实施的长江江豚声学考察成果,首次描述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的群体结构和生长状况。该水域长江江豚群体雌雄比约为0.58,妊娠率约为27.8%;平均体长(135.01±16.95) cm,平均体质量(42.37±14.71) kg,平均最大体围(88.32±9.32) cm,平均体质指数(22.83±4.72) kg/m2,平均体围指数65.88%±5.86%,平均腋下脂肪层厚度(2.51±0.55) cm,平均肛围脂肪厚度(2.47±0.31) cm,平均最大体围脂肪层厚度(2.08±0.34) cm;群体结构中年轻个体占比较大,雄性占比较多,种群呈现增长型;该水域内长江江豚种群密度大于2头/km2,种群数量约39~111头。整体上看,该水域内长江江豚种群健康状态良好,有很好的繁殖潜力,对该水域及水域内长江江豚种群的关注及保护应加强。  相似文献   

17.
鞠弘  张云冰  刘丙万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22-323,329
近年来,狼袭击家畜时有发生,给牧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狼与牧民冲突日益加剧。2009年4—5月在内蒙古达赉湖保护区通过走访调查开展了狼与牧民冲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6年来内蒙古达赉湖保护区牧民和家畜的数量波动较大,狼的数量一直维持在低水平;狼捕食家畜最严重的时期是每年的冬季,以清晨和黄昏最为频繁。狼捕食大型家畜一般都发生在隐蔽条件较好的苇塘边(>90%),捕食其他家畜多发生在居民点(>70%);相关部门未对牧民的损失进行补偿,90%以上的牧民都认为狼是有害动物,其中65%以上的牧民认为狼带来的损失巨大,应进行有计划的捕杀。为了降低狼与牧民的冲突,应改变当前的放牧方式,加强对家畜看护和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