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茎、叶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有助于加深理解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茎、叶之间的资源分配模式.以重庆主城区14种常见的园林树木为对象,分析不同物种和生活型间茎干质量与叶柄、叶片干质量和叶面积、叶片干质量与叶柄干质量、叶面积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定量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物种水平上,茎、叶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发育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期茎干质量的增加速度小于叶柄干质量、叶片干质量及叶面积的增加速度,花期保持同速增长,果期前者增加速度超过了后者;新生期和花期叶片干质量的增加速度远大于叶柄干质量和叶面积的增加速度,果期保持等速增长.(2)在生活型水平上,常绿植物茎干质量与叶柄干质量、叶片干质量和叶面积间SMA斜率不随发育阶段改变,而落叶植物茎、叶性状间SMA斜率随发育阶段发生明显改变;随发育历程的改变,常绿植物叶片干质量的增加速度逐渐小于叶柄干质量增加速度,逐渐大于叶面积增加速度,而落叶植物叶片干质量的增加速度始终大于叶柄干质量的增加速度,逐渐等于叶面积的增长速度.这些结果揭示了植物茎叶性状的资源利用策略在不同发育阶段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云南松后代个体分化强烈,苗期生长缓慢,严重影响了云南松良种化进程。研究不同等级云南松幼苗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及其异速生长,以期深入了解分化个体大小对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在适应对策方面的影响。【方法】对同一种源425株3 a生云南松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相关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等级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差异,并运用标准化主轴分析法对其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等级苗木间生物量的投资与分配存在差异,各构件间生物量的投资表现为叶>茎>根。等级越低的苗木生物量投资越少且分化越明显,但根生物量分配越多;随着等级的升高,苗木分配更多的生物量给地上部分。不同等级云南松苗木各构件之间以及各构件与单株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异速或等速生长关系,根-叶、茎-叶、非光合器官-叶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在不同等级苗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个体的增大,茎、叶以及非光合器官分别与单株生物量的异速生长轨迹均发生了显著改变,无共同SMA斜率。不同等级苗木的苗高与地径、单株、根冠比以及地径与单株、根冠比间总体上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形态指标的生长速率小于地下部分生物...  相似文献   

3.
以塔里木河下游库鲁克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冲积平原——阿拉干(39°26′~40°37′N,87°23′~88°42′E)为研究区域,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阿拉干断面垂直于河道设置3个20 m×20 m的胡杨天然林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依据胸径(d)划分为幼树(d<5 cm)、成树(20 cm50 cm),在每个采样点随机选取生长良好、树冠饱满且无遮阴的胡杨各10株样木,共30株;将树冠按照垂直结构分为上层、中层、下层,每层4个方位(东、南、西、北)随机选取20片无病虫害、充分伸展且健康成熟的叶片,测算叶片面积、叶片体积、叶片含水量、比叶面积、叶片干质量、叶片鲜质量、叶片厚度、叶片干物质质量分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变异系数分析法分析不同冠层胡杨叶功能性状的差异,利用异速生长方程分析不同冠层胡杨叶功能性状间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阶段,胡杨树冠垂直结构叶性状间均存在变异,变异系数介于4.68%~17.93%之间,其中叶片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干质量变异程度最小;不区分生长阶段时...  相似文献   

4.
程栋梁  林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31-1513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的比叶面积与叶生物量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福州市24种常见绿化植物为试验对象,测定了其叶片干鲜重、叶面积及比叶面积并研究了不同物种的比叶面积对生物量增加的响应模式。[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所有试验植物的叶面积(LA)与叶生物量(LM)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6种植物在LA与LM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大于1.0,18种植物的异速生长指数小于1.0,24个植物物种异速生长指数的平均值为0.96。LA与(LM)0.94成正比。所有试验植物的叶片水分含量(MM)与LM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8种植物在肘。与LM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大于1.0,2种植物的异速生长指数为1.0,14种植物的异速生长指数小于1.0。MM与(LM)0.96成正比。[结论]不同物种的叶面积和叶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和常数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朱媛  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84-10286
[目的]分析3种木犀属植物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vat.thunbergii)、银桂(0.fragrans vat.如latifolius)和四季桂(0.fragransCV.Semperfl0)叶片的生长规律。[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测定成株叶片的长度、宽度、面积和生物量。[结果]四季桂的叶长显著高于金桂和银桂,银桂和四季桂的叶宽和生物量显著高于金桂,3种桂树叶面积间差异显著。3种小乔木叶片的生长规律均可由多种函数形式较好地表达,在最佳的拟合方程中,叶长和叶宽间呈同速或异速生长,叶面积和生物量则均为异速生长;在植物种水平上,银桂和四季桂叶片均呈异速生长。[结论]随着叶面积增长,金桂的物质增长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安庆市区常绿园林绿化植物香樟为研究对象,探讨香樟叶片、叶柄生物量分配及含水量在生长季(发育阶段)和树冠方位上的差异格局及相互关系。【方法】在夏季和冬季分别采集树冠南北两侧叶片样品,测定叶内生物量与含水量。【结果】生长季对叶生物量和含水量指标影响显著(P0.05),而树冠方位仅对叶含水量有一定影响。冬季香樟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低于夏季,而叶柄分配比例则相反。香樟叶内含水量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叶柄高于叶片的特征。夏季叶片和叶柄生物量之间表现为等速生长关系,而冬季柄分配比例大于叶片的异速生长关系。不同生长季香樟叶柄生物量分配与其含水量之间为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高的叶柄含水量不利于支撑构件投资;叶柄生物量分配与叶片大小呈U型关系,表明中等大小的叶具有最小化的支撑投资。【结论】香樟在不同生长季具有变化的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但叶内生物量分配与含水量和叶片大小的关系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金光杏梅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金光杏梅的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在严重水分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65.1%.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在严重干旱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9.
番茄苗期节水灌溉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试验对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90%、95%、100%四种处理下番茄幼苗根、茎、叶干重及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净光合率及净呼吸率等项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0%的处理番茄幼苗根、茎、叶及全株干重、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的值均最大,根系活力、净光合率最强;85%的处理番茄幼苗净呼吸率最小,其余各项指标仅小于90%的处理.初步认为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5%~90%时番茄幼苗长势健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盐分条件下金光杏梅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程度盐胁迫对金光杏梅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金光杏梅幼苗的生长,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金光杏梅的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均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亦显著降低,且盐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细胞间隙CO2浓度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增大,表明盐胁迫下非气孔因素是导致金光杏梅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刘遵春等不同盐分条件下金光杏梅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榆树疏林广泛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是适应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的沙地植被类型.采用Ripley的K函数统计方法,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与丘间低地封育状态下的榆树幼苗空间分布及更新格局.结果表明:两种生境下榆树幼苗密度分别为88株/hm2和77株/hm2,丘间低地更适合幼苗的生长.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榆树幼苗均呈聚集分布,但丘间低地的幼苗聚集强度更高.固定沙丘上榆树幼苗与成熟树种群在小尺度上呈负关联,而丘间低地幼苗与成熟树种群呈现较显著的正关联,但二者在大尺度上均无关联性.研究对揭示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幼苗分布、更新空间格局及其恢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火烧后恢复演替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烧是天然樟子松林自然更新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以火烧后12年的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樟子松大树、幼树(苗)和侵入阔叶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了火烧对天然樟子松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后,1 hm2的天然林分中保留的樟子松大树的空间格局在较小(0~625 cm)和较大(1 150~5 000 cm)的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状态,在中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750~1 125 cm),从而在林分中均匀地形成了许多林隙,侵入的阔叶树和大量的樟子松幼树(苗)在这些林隙内以群聚的状态出现。但随着火烧后林分的逐渐恢复,原有樟子松大树与阔叶树和樟子松幼树(苗)间的关系均呈现负相关,表明竞争开始出现。这种竞争最终可能会导致侵入的阔叶树死亡,同时使得聚集分布的樟子松幼苗逐渐稀疏,最终逐渐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掌握火烧后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恢复演替过程,将有助于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达到人工促进林分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肉桂酸(Cinnamic acid,CA)和亚低温交叉胁迫对黄瓜和黑籽南瓜生理代谢的影响,对两种瓜类作物的水分代谢与光合作用受到CA及亚低温交叉胁迫的应答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和亚低温单独胁迫降低了叶片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提高了叶片的渗透势;抑制了根系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增加了地上部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增加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抑制了叶面积(LA)的生长速率。CA和亚低温交叉胁迫对2种作物生理活动的影响与其单独胁迫一致,交叉胁迫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亚低温单独胁迫,CA单独胁迫影响最小,黄瓜受到胁迫的程度明显高于黑籽南瓜。总之,CA和亚低温交叉胁迫对黄瓜的毒害较单一因子明显,黄瓜抵御CA和亚低温胁迫的能力明显低于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林隙在森林更新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林隙内冠层结构和光因子及其与幼苗幼树的数量和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究林隙冠层特征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林天然更新的措施,为云冷杉林可持续经营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8月对吉林省金沟岭林场长白山云冷杉异龄针阔混交林林分内48个林隙的冠层结构、光因子及幼苗幼树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大小林隙内冠层结构和光因子及其与幼苗幼树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1)林隙冠层开度(CO)、叶面积指数(LAI)和总辐射(Tot)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12% ~ 20%、2 ~ 3和11% ~ 21%。(2)CO、LAI及光因子在不同大小林隙内差异显著(P < 0.05),CO、散射辐射(TDF)随林隙增大而增大,Tot和直接辐射随林隙增大先减小后增加。(3)各树种幼苗幼树株数随CO和Tot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最适合幼苗幼树存活的CO和Tot区间分别为12% ~ 20%和11% ~ 21%。(4)林隙面积小于120 m2时最适合冷杉幼苗幼树的生长;小于90 m2时最适合色木槭幼苗幼树的生长;云杉幼苗幼树在小于30 m2及60 ~ 90 m2的林隙中生长最好;最适宜红松幼苗幼树生长的林隙面积为60 ~ 90 m2。  结论  该林分主要冠层分布区间比较适宜4个树种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当CO和Tot超过一定范围后,幼苗幼树数量反而下降。因此,可以根据林分经营需要减少林隙内更新幼苗幼树的数量,或对林隙面积进行适当调节,为目的树种释放生长空间,促进其更新。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组成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中乔木树种天然更新幼苗的组成及空间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科学经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长白山光明林场针阔混交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平台,通过对连续1 hm2面积内乔木幼苗和大树进行定位调查,分析了该森林群落中乔木幼苗的物种组成;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样地内典型阔叶乔木(水曲柳、紫椴)和针叶乔木(红松、臭冷杉)幼苗的空间分布及幼苗与大树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 样地内乔木幼苗树种组成丰富,共调查到幼苗10 865株,隶属于17个乔木树种,且幼苗全部来自样地内大树树种,未发现样地外其他树种的幼苗;(2)从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较小的研究尺度上,水曲柳、紫椴、红松和臭冷杉的幼苗均呈现聚集性空间分布;(3)从幼苗与大树空间分布的关系来看,在一定的研究尺度范围内,水曲柳、紫椴幼苗与其大树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红松、臭冷杉幼苗与其大树则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结论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中主要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的幼苗在较小尺度上多表现为聚集分布,主要阔叶乔木幼苗与大树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主要针叶乔木幼苗与大树在空间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白桦群落是乌拉山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之一,在高海拔阴坡、半阴坡以纯林形式分布.根据乌拉山自然保护区白桦林不同林龄结构设置3个典型样地,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点格局分析(Ripley''s K-Function)方法探讨了乌拉山白桦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规律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乌拉山自然保护区白桦种群径级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型,种群自然更新良好,属增长型种群;(2)由于种内不同个体间为争夺空间和资源,种群在第Ⅲ、Ⅳ径级死亡率较高,自疏作用明显;(3)白桦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 Ⅰ型曲线;(4)在研究尺度内白桦种群以幼树、中龄树为主时呈聚集分布,而成龄树或老龄树占多数时呈随机分布,即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其分布格局逐渐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乌拉山白桦种群在小于1.5m的尺度呈聚集分布,即具有2株以上个体“丛生”现象.在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白桦种群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影响其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20-04ml 目录     
目的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是影响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云冷杉不同苗高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并分别研究幼苗幼树与周围小径木和大径木的关联性,以探究云冷杉幼苗空间变化规律和空间结构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天然更新措施,为云冷杉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8月在金沟岭林场设置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标准地(0.36 hm2),应用SADIE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林分不同苗高级云冷杉的分布规律。结果云冷杉林分总体直径分布呈反“J”型;色木槭与冷杉直径分布呈增长型,云杉和红松为多峰波动曲线。林分内小径木聚集指数Ia > 1,且随机化检验概率Pa < 0.025,总体呈聚集分布;大径木Pa值为0.025 ~ 0.975,呈随机分布;随林木生长发育,林分空间分布由聚集逐渐趋于随机。冷杉作为主要树种之一,其小径木与大径木空间分布与林分总体空间分布相似;云杉呈随机分布;冷杉幼苗与冷杉大径木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并与云杉呈正相关,其幼苗具有较好的耐荫性;云杉幼苗总体呈空间分离或空间不相关,仅与冷杉大径木呈空间正相关性,云杉与冷杉为良好的伴生树种。苗高Ⅰ、Ⅱ、Ⅲ级冷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Ⅳ、Ⅴ级的幼树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Ⅰ、Ⅱ级云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结论林分内,冷杉幼苗株数较多,与大多林木呈空间正相关,有利于冷杉的林下更新。云杉木材质量较好,作为主要目的树种,其大径木及幼苗株数较少,且幼苗幼树与小径木及大径木均呈空间分离,林下云杉更新状况较差,因此,在云杉幼苗时期采取适当的遮蔽措施,幼树时期进行采伐等经营措施,促进云杉幼苗生长,并通过对冷杉株数的合理控制,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为其释放生长空间,以增加云杉母树株数,提高产种能力及产量,促进云杉更新。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drought hardening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resistance physiology, leaf microstructure and stomatal behavior of potato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 was studied, and the mechanism of drought hardening improvement of potato seedling drought resistance was elucidated. We found that drought stress had several adverse effects on potato seedlings, yet drought hardening alleviated the decrease in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inhibited the increase in 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Compared with contrast seedlings, drought-hardened seedlings also had enhanced root vigor, increase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nd higher levels of abscisic acid (ABA), proline (Pro), soluble sugars and polyamines (PAs) under drought stress. In addition, the stomatal density of potato seedling leav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leaf area, stomatal size and stomatal aperture decreased with drought hardening treatment. These changes led to reduced leaf transpiration rate (Tr) and improved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UE). The changes in leaf microstructure also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drought-hardened potato seedlings. S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rough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some endogenous hormones, osmotic regulatory substances and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the resistance physiology of drought-hardened potato seedlings was enhanced.  相似文献   

19.
以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核桃(Juglans regia)、柿子(Diospyros kaki)和黑枣(Diospyros lotus)为材料,在田间持水量为80%、60%、40%和30%的条件下对4树种幼苗叶含水量、叶水势和叶持水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重水分胁迫下,4树种叶含水量降低幅度是核桃<柿树<皂荚<黑枣,核桃和柿树能够保持较高的叶水势,而皂荚和黑枣的叶水势则比较低;充足供水条件下,4树种叶持水力是皂荚>核桃>柿树>黑枣,水分胁迫诱导了皂荚、柿树和黑枣叶片持水力的提高,而耐旱的核桃却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照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更新木的光响应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林隙和林缘两种光照条件下设置标准地,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不同年龄更新木进行光响应曲线参数测定和分析,建立了更新木的直角双曲线光响应曲线模型,并分析了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初始斜率(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等参数。结果表明:林隙光照下三个年龄阶段更新苗的α、LCP、Rd值表现一致,均是幼树中等幼苗小幼苗,而Pmax值是幼树小幼苗中等幼苗;林缘光照下三个年龄阶段的α、LCP、Rd也一致表现为中等幼苗幼树小幼苗,而Pmax值是中等幼苗小幼苗幼树;同一年龄阶段的更新木α值表现为林隙大于林缘。而LCP值则为林缘高于林隙。Rd值则表现较为复杂,小幼苗和中等幼苗是林隙小于林缘,而幼树则相反。Pmax值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更新木间也表现不一致,小幼苗和幼树是林隙大于林缘,而中等幼苗却相反。该研究揭示了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华北落叶松更新木间光能利用特点差异的生理学基础,将为华北落叶松林分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