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园艺产业在世界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世界园艺主产迅速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世界园艺产量和单产都有大幅度提高。2002年世界水果产量4.755亿t,收获面积达到5043万hm^2时,蔬菜(含瓜类)总产量7.874亿t,收获面积4696.3万hm^2。目前全世界花卉种植面积约为22.3万hm^2。  相似文献   

2.
1 我国大豆生产单产水平偏低,产量增长缓慢。1991~2001年我国大豆产量增长缓慢,播种面积和单产都很不稳定,播种面积在704~950万hm^2,单产在1410~1790kg/hm^2,总产由1994年1600万t下降到2001年1541万t。2001年底受进口大豆冲击,我国大豆种植收益下降,2002年大豆播种面积下降到872万hm^2,但是在有利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设施园艺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设施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虽然设施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和世界设施园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2003年底),为世界第一,比1981年的1.4万hm^2增长了150余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发展迅速.从1991年的287.93万hm^2发展到2003年的472.34万hm^2。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1/4.总产约占世界的1/5、占亚洲的70%。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现已成为我国第四大作物,在我国22个省、市、自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年来,马铃薯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全省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已发展到1万hm^2,年生产脱毒种薯25万t,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hm^2,已成为排在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作物。2008年黑龙江垦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万hm^2。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腐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克东县大豆种植面积为2.7万hm^2。大豆根腐病是克东县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严重制约着大豆生产,不仅可导致大豆减产,常年可使克东县大豆减产13.5%左右,而且还造成大豆含油量下降,近两年发病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我国大豆在世界大豆产业地位、大豆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大豆生产能力分析及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结果表明,近40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无论是从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都处于下降趋势。根据比较效益、资源条件等预测,未来我国大豆最大可能的生产面积为1172.6万hm^2,最大生产能力为3800万t,我国成为大豆进口大国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加强大豆新品种选育、加强人才建设培养、加强大豆优势产业带建设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世界农业》2006,(4):64-64
2005年,巴西甘蔗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种植面积590万hm^2,生产总量达到4.368亿t,比2004年增长5.1%。  相似文献   

9.
2002年黑龙江省洪河农场苗圃落叶松、樟子松幼苗进行换床,本着休闲轮作、提高地力的原则,在起苗后2.0hm^2的休闲地上播种大豆,大豆品种为绥农10号。与大豆地相临的落叶松换床苗面积1.2hm^2,品种为长白落叶松,另外还有10余万株樟子松换床苗。  相似文献   

10.
中加双低油菜质量标准体系比较及我国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油料作物.世界种植面积2500~2600万hm^2.总产3600-3900万t。全球油料作物中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第二位,仅次于大豆。世界油菜主要种植区域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亚洲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中国是世界上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种植面积733.3万hm^2.总产1100~1200万t,占世界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30%左右,同时也是油菜籽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北美洲约占25%.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欧洲占26%左右;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有少量油菜生产。  相似文献   

11.
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和含量的方法,研究其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差异。[方法]将供试样品用80%甲醇溶解提取,净化后用Wonda Sil C_(18)WR(4.6×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磷酸水溶液(p H 3.0)作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柱温为40℃,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60 nm检测大豆异黄酮组分,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大豆及3种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大豆最高,其次是豆芽、豆腐、豆浆。供试样品的大豆异黄酮组分中大豆苷相关系数为0.997 2,黄豆黄苷相关系数为0.999 6,大豆苷元相关系数为0.994 7,黄豆黄素相关系数为0.999 1,染料木素相关系数为0.994 2,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均低于算术平均值的1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和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大豆及其制品的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d、Cu、Pb在大豆籽实各形态结构的分析表明,它们绝大部分分布于子叶中 ,种皮中也占据一定比例;Cd、Cu、Pb在大豆营养成分中的分布以与蛋白质结合比例为高 ,脂肪中甚少;Cd、Cu、Pb在不同类型蛋白质中以与球蛋白、清蛋白结合比例为高;大豆加工成豆腐、豆浆、豆芽后,Cd、Cu、Pb的含量较大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大豆加工副产物——豆渣及油脚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是人类生活中优质的蛋白源和优质油的来源.对其加工利用一直都被人民关注.在大豆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豆渣及油脚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豆渣、油脚的开发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豆渣为原料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素,工艺产率为80%,产品纤维素含量为67.71%,并研制开发了大豆纤维系列食品.利用大豆油脚提取大豆天然维生素E,纯度为80%,其理化指标均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  相似文献   

14.
发展转基因大豆,振兴中国大豆产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发展转基因大豆有利于改革耕作制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推进科技进步,对于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大刚  李凯  智海剑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6):3040-3059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严重危害世界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豆对SMV抗病基因的遗传标记定位、候选抗病基因的分析及大豆抗SMV的调控网络等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大豆对SMV的抗性遗传主要分为数量抗性和质量抗性,其中数量抗性的遗传主要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对不同SMV株系的质量抗性遗传分别由1对不同的显性基因控制。标记定位研究发现,大豆对SMV数量抗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大豆的第6、10和13等染色体上。22个对SMV具有单显性质量抗性的基因位点已被标记定位在大豆的第2、6、13和14染色体上,且定位的多数抗病基因位点两侧标记间的物理距离都在1 Mb以内。其中第13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数最多,有Rsv1、Rsv5、RSC3Q、RSC11和RSC12等10个,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有8个,如Rsv4、RSC5、RSC6、RSC7和RSC8等,第6和14染色体上各有2个基因位点,分别为RSC15、RSC18和Rsv3、RSC4。参考大豆全基因组序列(http://www.phytozome.net/soybea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表达谱分析及克隆测序技术等进一步缩小了大豆抗SMV候选基因的筛选范围。目前,在大豆第2染色体上确定的抗SMV候选基因主要有8个:Glyma.02G121400、Glyma.02G121500、Glyma.02G121600、Glyma.02G121800、Glyma.02G121900、Glyma.02G122000、Glyma.02G122100和Glyma.02G122200,在第6染色体上的是Glyma.06G182600,在第13和14染色体上的抗SMV候选基因分别有9个和6个:Glyma.13G184800、Glyma.13G184900、Glyma.13G187900、Glyma.13G190000、Glyma.13G190300、Glyma.13G190400、Glyma.13G190800、Glyma.13G194700、Glyma.13G195100和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Glyma.14G205000、Glyma.14G205200、Glyma.14G205300。基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和转基因操作等技术,研究发现抗SMV相关基因Gm HSP40、Gm PP2C3a、Gm AKT2、Gm Cnx1、Gm SN1、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等参与大豆对SMV的抗性,属于正调控因子;而Gm EF1A和Gme IF5A等则增加大豆对SMV的易感性,为负调控因子。在综合SMV抗病基因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sv1和Rsv3介导对SMV极端抗性的调控网络模型。Rsv1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调控模型的建立为大豆抗SMV信号网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Rsv3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的主要机制是通过ABA信号的传导,从而使胞间连丝处的胼胝质沉积以抑制病毒从最初侵染的细胞向健康细胞的转移。本文系统综述了SMV抗病基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抗SMV分子设计育种和抗病基因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产业布局与大豆进口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3月11日,农业部发布《转基因安全管理临时措施公告》(第190号),规定临时措施有效期截止到2002年12月20日。鉴于技术的原因,农业部于2002年10月11日发布第222号公告,决定延长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实施期限。按照此公告的规定,并制定了进出口“转基因农产品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磁场强度不同时间处理大豆萌发种子,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测量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可以改变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在不同的磁场及处理时间条件下,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不同。其中150mT处理1h,100mT处理1.5h的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最大,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9.3%,11.8%。该实验结果发现,磁场强度与处理时间的乘积为150mT·h时,大豆异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大豆食心虫与大豆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3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自然栽培管理条件下,对虫食数、虫食率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同节同荚好豆百粒质量与其余好豆百粒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大豆食心虫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的虫食相关性状差异极显著;虫食数与单株粒质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虫食率与单株粒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虫食同节同荚好豆百粒质量与其他好豆百粒质量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大豆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乙醇为溶剂,以大豆豆渣为原料,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大豆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乙醇浓度对大豆异黄酮提取量的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对大豆异黄酮提取量的影响最小。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从大豆豆渣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温度70℃,时间3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异黄酮的提取量为8.95 mg/1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